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正文卷第254章:西进,西进!!“巴尼汉?”

刘恪轻咦一声,巴尼汉刚才去追击东胡溃兵,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巴尼汉来到刘恪的面前,深深一拱手。

尘土与汗水的混合味道从他身上散发出来,身影在鲲烛下显得有些摇曳。

“陛下,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巴尼汉的声音有些沙哑,杀了一路,已是有些疲了。

刘恪看着他,已是明白如何,心中难免有些惊讶。

巴尼汉而今不过二十岁,竟然能有这样的冷静。

包括种轩在内,所有将领都在追杀残余的东胡人。

唯有巴尼汉在立功之后,选择了及时回城。

“你有什么想法?”

两人都很默契的没有纠结,支援为何会那么及时。

半路上碰见赵宁,赵宁给带路了嘛!

赵宁可以迷路,但绝对不会找不到皇帝。

看似不能理解,但如果放在一直神出鬼没的赵宁身上,就很合理了。

见巴尼汉来见,刘恪也是打瞌睡遇见了枕头,正愁着呢。

【姓名:巴尼汉】

【年龄:20】

【统率:92;武力:88;智略:86;理政:49】

【特性:耐热、耐寒、耐潮、耐旱、翻山越岭】

距离巴尼汉入仕已经四年了,这四年征战连连,成长了不少。

武力、智略这两项数值,已经基本到达了当年看到的潜力极限。

而理政更是比原先47点的潜力,更加提高了不少。

唯有统率距离98的极限,还差了一些。

毕竟巴尼汉独领一军的机会,并不多,也还年轻,多练练,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总而言之,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谋略。

巴尼汉都不差,是个相当全能的变频空调。

而且跟了岳少谦,也有一阵子时间,已经是汝南之中,除了种轩之外,唯一能够商量的人了。

巴尼汉抬起头,眼里闪动着不一样的东西。

他不是不贪功,而是想要贪更大的功。

击杀溃兵功劳有限,哪能让他将漆齿纹面发扬光大?

蛰伏了四年,他必须得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南越族人!

愿天下万民,以凿牙为荣!

“陛下,我们必须趁东胡人未稳之际,立刻发动反攻,往西走,配合岳少保,前后夹击,取下荆北诸县,再陈兵要道,抵御蒲前部增兵。”

想着想着,巴尼汉就不自觉的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了漆齿,声音坚定而有力:

“末将有信心能奇袭成功!”

刘恪看着他,没有说话。

巴尼汉的想法,有一定可取之处。

虽说三部联合,加上王略可能从慕容部请来的援军,东胡人的兵马数量,有可能超过十五万之数。

但如此规模的兵马调动,需要的粮秣,也是个天文数字。

即使蒲前部占据着淮泗粮草,极为富庶,想要供应这么多粮秣,也得花上一段时间。

这个兵马调度的时间,就给了刘恪与归义军机会。

一旦像巴尼汉所说,归义军与岳少谦的兵马,走东西两路,两面合击在前线的普六茹部大军,同时攻下宛城、新野之后,就能以守势,对抗后续的大军。

蒲前部调来再多兵马,也得强攻城池,以汉军诸将的能耐,足够守城。

而后无论是想办法夺取襄阳,还是治理地方修生养息,缓上一缓,都能进退自如。

也就是说,这是个争分夺秒的对局。

如果他们能在蒲前部调集足够供应大军的粮秣之前,拿下荆北除了襄阳之外的郡县,那么大业可成。

而如果前线陷入焦灼,让蒲前部得以调集十五万大军直冲荆北,战事可能就不太顺利了。

不过刘恪觉得,这确实是个机会。

他深入汝南,不仅将归义军带了回来,还消灭了蒲前部的有生力量,且有了前后包抄两面夹击的可能。

对于同时面对三部大军,能有这个局面,已经算得上大优。

而且一旦成功在三部合力之中,强行取下荆北,其他东胡部族,应当也会更加忌惮。

不过这种强行拼谁进军更快,生死取决于一线间的方式,肯定也不是上策。

就如同这次刘恪深入汝南,不仅是为了救援归义军,也存着围魏救赵,为前线缓解部分压力的想法。

可惜狄邯与侯君延那边,并没有借着机会,一次拿下宛城与新野,反而让蒲前部的支援,成功入了荆北。

以至于岳少谦都有些被动。

“以攻代守吗”

刘恪思索一二,忽而一阵鬼魅涌上心头。

十五万大军,很强吗?

“不错,巴将军说的是,即刻传令诸将,整备粮秣,准备西进!”

往常他还得想办法,将东胡人的兵马,集到一起,再一波给他灭了。

现在蒲前部自己就聚在了一起,不是正好给他一波流的机会?

到时候不仅能取下荆北,甚至还能威胁兖州、豫州!

“啊?”

看到皇帝这么猛,竟然直接应下了,提出谏策的巴尼汉,都懵逼了。

不是,我就是建议一下,咱们不多找几个人商量商量?

哪有刚建议就立即采纳的道理?

巴尼汉眉头都结在了一起,要是出事了,他不得负全责?

“此事事关重大,动辄伤及千万将士。”

“还请陛下再召集种将军、臧将军、吕主薄,多商讨一二?”

他自动忽略了敬道荣,大胡子挺讨人喜欢的,就是很明显脑子不大灵光。

刘恪却当机立断道:

“自古以来,决策者,一两人足以!”

“召集众将,也不过是商议再三,最后仍拿不出个章程。”

“此事就由朕来决定!”

巴尼汉:啊?

刘恪没给他多反映的时间,让巴尼汉下去整军,筹集粮秣去了。

都要跟东胡人拼速度了,还耽搁什么?

不过刘恪也做了另一手防备,唤来一个传令兵,叮嘱道:

“你快马出汝南,找到满怀英,若有发现不配合生态调查的宗室,一律软禁,带上前线。”

“是!”

传令兵有些摸不着头脑,带宗室上前线干什么?

那些酒囊饭袋,连在汉军北伐大捷之后,都支棱不起来。

不是欺男霸女叨扰民间,就是醉生梦死铁废物。

上前线有什么用?

还都是不配合生态调查的。

阵前斩了,激励士气?

确实能让将士们看到大汉的吏治清明,赏罚有度。

但对战事有什么改变吗?

传令兵摸不着头脑,也不明白皇帝为何这么急着要去逮人。

不过既然皇帝有令,他自然不耽搁,赶紧领命,找了匹快马就走。

通常来说,一支万人的兵马,从整装收拾,到筹备粮草,再到出征。

除非你是朱祁镇,出兵跟打游戏似的,二十大军,嘎嘎一顿整,两天就能出兵。

不然没个四五天,是办不到的。

若是算上督运粮草的时间,有时候甚至得大半个月。

可刘恪和归义军这次,从做出决定下令三军,再到眼前整装完成、明日便可出征,一共只用了两天。

倒不是刘恪突然堡宗化了,或是内政能力出众、调兵遣将如风。

而是吕奉父在调度上,着实有一手。

或者说,吕奉父早一步就在筹备粮秣,极大缩短了时间。

甚至在一开始讲抡语的时候,就开始一边教学生,一边打听那些学子的家庭条件。

像袁氏这种天下大族的子弟,坐在前面。

次一级的,稍后一排。

没身份背景的,坐最后头。

反正他直接把汝南之中的世家大族势力分布,给摸得一清二楚。

到了要粮的时候,也轻松。

伱家孩子坐这么靠前,多给点拜师礼啥的,不过分吧?

尤其是在大破蒲前光之后,这群世家大族更是没的说。

该给啥给啥,相当配合。

而且袁深这个代袁氏家主,也做到了十足的带头作用。

该说不说,袁氏能屹立数百年,族中确实有点东西。

“陛下,前线快报!”

一名传令兵赶到刘恪面前,将一封急报递了过来。

没了蒲前光大军的追击,十面埋伏不成,只需要应对蒲前部封锁要道的兵马,还是能探出些许情报的。

“狄邯又中流矢战死了?”

刘恪哑然无语。

元福来的时候,带来了狄邯中箭身死的消息。

敬道荣来的时候,又中箭身死一次。

巴尼汉后来,也提及了一两句。

算上这次,只荆北一战,狄邯开始独当一面,就足足死了四次。

着实有点离谱。

不过前线能传出这种消息,就说明战事很焦灼。

这样才给了东胡人假传消息的机会。

“蒲前部的姚长率兵五万,配合宛城、新野的守军,对狄邯与侯君延所部的主力汉军,形成合围之势.”

众将听了,都觉得不太妙。

本来他们这边调集兵马,就有些操之过急,没想到这刚刚调集好人马,还没出城呢,这消息就传来了。

巴尼汉有几分后悔,如果能多商议几天,等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好再做判断。

现在就不太妙了,想要两面合围蒲前部的大军,就得前线的汉军撑住。

狄邯所部陷入焦灼之境,岳少谦肯定会更关注宛城、新野一带的战局,一时间顾不上蒲前部的五万兵马。

兵力本就偏少,如果不能合力全心全意对付一路兵马,就算是两面包抄,也起不到什么效果。

只有二十岁的巴尼汉,心里慌乱不已。

他第一次谏策出兵,就出了岔子。

如果按着巴尼汉下意识的想法,这时候应该放弃西进,继续在蒲前部后方搅风搅雨,不断骚扰,从而缓解前线压力。

但他现在也没辙。

军令都下了,还是皇帝强行要求急行军,朝令夕改难免会影响军心,一时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最要命的是,巴尼汉感觉,这要是两面合围失败,不仅没将前线的蒲前部给消灭掉,还给了后方兵马调动的机会,自己铁定得背大锅。

到时候出了意外,自己说不定甚至会被皇帝给放弃掉,用来稳定。

一时间,巴尼汉陷入了两难境地,也不知该如何抉择。

“既然已经定下了,就不要更改。”

刘恪却如沐春风的,上前拍了拍巴尼汉的肩。

“战事哪有一帆风顺的,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若是现在尽早赶到,可能还会打姚长与前线的蒲前部大军一个措手不及,如果多拖延一两天,指不定就被看出了意图。”

“现在时机也正合适,既然狄邯所部遇到了主力,那姚长必然会更关注荆北战事,而忽略了我军。”

“这也是个机会。”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倒是一点不假。

巴尼汉确实有名将之姿,只是短暂的慌乱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既然已经确定了下一步如何行事,就不要再犹豫了。

而且只是战事陷入了焦灼,并非兵败。

毕竟他们是攻城一方,困难一点,折损多上一些,也是能理解的。

种轩忽然开口道:

“不错,陛下说的是,巴将军切莫怯懦。”

“打仗,打的就是一个胆略,若是连对敌之心都没有了,又谈何大败东胡人?”

种轩最不缺的就是胆略,而且这次快速西进,配合岳少谦两面包抄的战略,很适合他这种擅长奇袭的将领。

靠着奇袭,已经在汝南郡之中,打出了一片天地,再去荆北打一顿姚长,揍一顿三部联军,又有何不可?

“就是,区区姚长,不及我敬道荣万一!!”

敬道荣因为在雪地里埋伏了三日时间,耳朵被冻着了,生了冻疮,现在都还没痊愈,隐隐约约总有一阵疼痛。

但他从来不知道怕字怎么写,爷就是自信。

这种情况下,巴尼汉的紧张情绪,顿时舒缓了很多。

乃至于看向敬道荣的目光,都无比柔和。

虽说这家伙智略不怎么样,但着实能鼓舞人。

兵法有云,未虑胜,先虑败。

但也不能一直想着会败,既然是打仗,就得有心气!

刘恪轻轻颔首,算是认可了众人的说法。

他直接将传令兵好不容易探来的急报,给撕了。

而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继续西进。

种轩等人,也比较认可。

按照原定计划,先两面包抄,万一觉得时机不对,到时候再撤回来便是。

想来蒲前部一时之间,也分不出多少兵马来重新夺下汝南。

而且汝南之中还有袁深这个袁氏代家主作为内应,没那么容易丢。

重新退回来,左右也就折损些些粮草而已。

总是好过错失了进军的时机。

“西进!”

刘恪不带一丝一毫犹豫,果断下令。

他本来就是无所谓的。

反正他的目的,也不是姚长那区区五万兵马。

荆北前线,既然是东胡人的强势点,那么很显然,蒲前部的后续大军,就是弱势点嘛!

盯着弱点猛打就是!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神武太医俏女帝立生一生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乱世边军一小卒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退婚当天,我继承了北幽王爵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天崩开局:从天牢死囚杀成摄政王从败家子到天下共主本世子摆烂躺平后,竟然天下无敌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穿越异界,我能召唤游戏玩家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