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388章 入阁

京师大道上,一顶宽大的八抬轿子行过。

“爹,内阁大学士是什么?”

林器坐在林延潮膝上发问道。

面对次子,林延潮手抚其头道:“就是官员而已。”

“是宰相么?”

“本朝没有宰相之说,因为太祖爷不许。”

林器显然从旁人口中心底已是默认这个说法:“那是应该比很多人厉害了。”

林延潮失笑点点头:“爹府试时第一,以为是全府最厉害的,然而比之秀才是不如的,乡试第一时,是一省最厉害的,但比进士又不如。”

“后来中了状元,本以为天下读书人中最厉害的,可当了官,爹才发觉比大多官员,又是不厉害的。”

“而今身为阁臣也是如此。”

“爹,阁老也有所不能吗?”

林延潮望向轿帘外:“三千举子欲得第一,独爹中了状元,所谓读书我能,但为官未必能。”

“不是只有庸人,才知己有所不能,天子也有许多知己不能,此并非读书第一,官越大能改变的。”

“那爹爹,既人有这么多不能,我们为何又要那么努力读书做官呢?”林器问道。

林延潮笑了笑,这时候耳旁听得陈济川道:“相爷,马上就要到府上了。”

林延潮闻言微微眉头一皱,他方与林器说本朝没有宰相,但是却拦不住旁人称他为相。

转眼已是到了府邸,进了轿厅。

轿子落下后,林器看着出神的林延潮问道:“爹爹,你还未答我呢?”

林延潮抽回思绪对林器道:“患得患失之心人皆有之,但害怕己所不能而不去努力为之,才是无能!”

说完这些,林延潮下轿回到客厅,但见林浅浅抱着幼女正在厅里玩耍。

“相公!”

林延潮不知为何听到相字就是眉头一皱。

“以后能不能不叫相公?换个称呼?”

“都叫这么多年了?那叫什么?夫君?丈夫?老公?”

林延潮不由失笑道:“夫君太疏远了,丈夫少有人这么说,至于老公倒似在宫里作…”

林浅浅噗哧一笑道:“夫君,我看你就是平日想得太多了。”

林延潮必须承认,身处高位之人难免心底都有太多忌讳,别人一句寻常话都要在心底琢磨半日,甚至他曾看见一位尚书每出门前,连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都要寻思个半天。

现在林延潮终于有些明白当年嘉靖皇帝种种反常之举。

“真是如履薄冰啊!”林延潮抚须叹道。

林浅浅让奶妈将林双抱走,然后坐在林延潮椅旁担心地道:“夫君,你以往在书院时每日课后吃饱即睡,但为何入京却每日心思重重,迟迟上床后也是辗转反侧。”

“再说你入阁至今已告疾在府一个多月,坊间猜疑之声都传到我的耳边来了。”

林延潮看了林浅浅一眼道:“此间内情你又不知。”

林浅浅认真道:“可是相公……相公我是不懂,但……我很紧张你。”

林延潮不由握住林浅浅的手,他与林浅浅夫妻多年,彼此都是心意相知。

林延潮道:“我方才与器儿言,不去为之更甚于不能为之,这话自己怎么不懂,你放心就是。”

林浅浅见此就不再说了。

不久到了用晚饭时。

林双有奶妈照看,林用留在有贞学院,故饭桌上林延潮,林浅浅,林器三人吃饭。

一碗红烧肉,一盘青菜,一盘清蒸鱼,一碗素汤即是林府的标准饭菜。只在人多人少时多一碗或少一碗。

夫妻二人都过过苦日子,平日都教育子孙节俭惜福的道理,这言教不如身教,哪怕后来林延潮作了高官也未大鱼大肉地过日子。

一家人吃了差不多了,还剩下半碗肉如此。

林浅浅,林器离桌后,林延潮留在桌上打扫剩菜。他又添了一碗饭将肉汁伴进饭里,就着剩下半碗红烧肉吃了起来。

林延潮年少的时候性子颇急,吃饭总是匆匆,但现在林延潮则吃得很慢,细嚼慢咽方是养身,条理脾胃之道。

今日的肉甚是肥美,瘦肉肥肉恰到好处,吃到嘴里实在是肥而不腻,配上汤汁绝对是人间美味。

这时候陈济川走到林延潮身旁来向他禀事。

林延潮习以为常地一边吃饭,一边听着陈济川禀告。

“前日皇上御准了次辅的建议,孙太宰已是上疏辞官了。”

林延潮咀嚼着肉,点了点头。

这一次他以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位列于东阁大学士的沈一贯,陈于陛之上,排名阁臣第三,除了谁也不当首辅的首辅赵志皋外,仅次于次辅张位。

而张位与吏部尚书孙丕扬矛盾激化。因为孙丕扬采取创掣签法,改革铨政。这令张位十分不满,此举让内阁无法插手人事。

所以张位决定与孙丕扬‘摊牌’,张位上疏天子在廷推三品以上官员时,改变由吏部预拟堪任官的规矩,改由九卿各推举一人。

堪任官员就是廷推时的预选名单。

吏部尚书所掌握此权力的意义,更在廷推的意义之上。选拔普通官员靠抽签,现在连预拟名单的权力也没有了,吏部尚书真的就如同摆设了。

天子最后如张位所准奏,于是孙丕扬愤而辞官。

那这事与林延潮又有何关联?

因为林延潮这一次入阁是孙丕扬力主推荐的,若林延潮在阁是可以反对张位通过此事的。

但是张位却来信让林延潮暂不用插手。

林延潮对此也有考量。

首先他与张位关系不错,当年是他向申时行推荐的张位入阁。同时在朝鲜之事上二人一个鼻孔出气。

其次若他支持孙丕扬反对张位。一旦张位愤而辞官,那么林延潮就被推到了前台。林延潮方入阁根基未稳,还需些日子招揽人才,张位一走,他势必走向台前,入众矢之的。

因此林延潮在此事上两不偏帮,如此其实是卖给了张位的人情。

林延潮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让陈济川继续。

“东林书院的邹山长给相爷寄来了一封信。信里所言是邹先生近来读《运命论》有感……”

林延潮嚼了口饭,这《运命论》三国时李康所写的雄文。篇首第一句言‘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文中有两句话‘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是耳熟能详。文章大意还是劝得人臣‘明哲保身’的侍君之道。

邹元标于信中引《运命论》的观点劝了一番后,还引了一句话‘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大意是事功者无论事情作得如何,都有人满意或不满意。事败不说,事成也会有利弊两面,唯有修德之人方能没有后患。

邹元标来信自是善意提醒,只是这长篇大论的说教味道有些令林延潮不舒服。

信末还补了一句‘国势垂危,天下士民望公入阁,如盼星火,但公有所主张当然是好,但天下早已积重难返,守而德治不失为进退之道,但盼公似安石而非安石’。

林延潮听到这句,心知邹元标对自己入阁变法抱着渺茫的希望,但又怕自己力不能及最后勉强为之,最后谢安学不成反如王安石般执意不顾。

林延潮听到这里道:“你替我写一首诗给邹山长,上阙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下阙则写‘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爷,这不是王安石的诗吗?”陈济川问道。

林延潮笑道:“你学问倒是长进很快,正是如此。”

“另外次辅来信,问相爷准备选哪间值房,现在有东首朝南第一间,曾是申相的值房,还有西首朝南第二间,曾是张文忠公的。相爷定后即可安排打扫!”

林延潮想了想道:“就恩师原来那间吧!”

“次辅还问相爷选何人为机要中书,他好早日报备,还有首辅及沈阁老都来信询问,相爷何时入阁?”

林延潮淡淡道:“入阁的事暂且不用回复,至于机要中书就提王辰玉吧。”

听林延潮让王锡爵之子王衡作为自己入阁后的机要中书,这令陈济川有些讶异。

林延潮笑着道了一句:“放心,吾无事不可对人言。”

陈济川闻言释然,又道:“相爷,今日宫里派人送来了阁臣所着的蟒袍革带,同时着人问相爷疾好些了么?”

面对几位阁臣及天子的屡次催促,林延潮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突然却道了一句:“江陵的事如何了?”

“正要回禀老爷,经礼部陈奏,皇上已是派礼部堂官,郎中各一人,行人司行人数人至江陵,与湖广巡抚,荆州知府,江陵知县一道同祭文忠公,并于文忠公坟前与张府后人面前宣复官复谥之诏书!”

林延潮闻此动容,放下碗筷,望向屋外出了一会神。

天色已晚,林府已是掌灯,一盏盏灯笼灯由远及近亮起。

此刻林延潮已站起身来,淡淡道:“告知阁里宫里,我于朝参日入阁!”

朝参日,四更天。

林府街前但见灯火通明,人马鼻前呼出长长的白气,座马时而打着喷鼻。

不久随着一声呼喝,数十羽骑尽数上马,举着火把在前警戒照路。

清脆密集的马蹄声于街面上响起,随着羽骑之后的一顶八人抬起的坐轿,左右又是几十名随从。

坐于轿中的林延潮正闭目养神。

如此八抬大轿自是宽敞,他面前还摆着案几,让他可以随时在轿上边行边批改公文。

至于前方的羽骑则是兵部调给阁臣所用,此非六部尚书能有出行之仪仗。

经过棋盘街,再至御桥前。

此时明月在侧,天色漆黑,且尚未入朝。

御桥旁百官皆持伞举烛于宫门前等候,而这时马蹄声传来。

有一小吏策马而来道:“阁老仪仗,快避道。”

众官员闻言朝远处看去,确是阁臣仪仗。

“哪位阁老?”有一名官员突而问道。

其实众官员们心底也猜测几分,几位阁臣中赵志皋年纪老迈,很少如此早来朝参。至于张位为显宰相气度,都要最后一个才到。而陈于陛又在告病之中。

如此八成是沈一贯的座驾,不过沈一贯近来也是越起越晚。

官员们立即吩咐左右立即熄去烛火避让至道旁。

数百炬烛火尽是熄灭,百官从伞下行至宫前一并翘首望去。

寒夜中,何人持炬而来?

但见羽骑持火燎已至,将御桥照得是一片明亮,犹如白昼一般,甚至连这料峭的春寒也被此火光驱散。

大轿在桥边落轿,百官拥上,但见一名头戴六梁梁冠,身着朱红蟒袍,环犀革带,脚踏朱履的年轻官员步出。

“参见阁老!”

百官齐呼!

另有一名官员口中差一些唤作了大宗伯,欣喜话到嘴边,福至心灵。

万一当面叫错,以对方传闻中眦睚必报的性子,恐怕以后是没好日子过了。

林延潮纵目远顾,但见绵长的百官队伍列于御桥边一并向己躬身行礼参拜。

自唐宋起,为宰相者,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百官见之都要参拜行礼,而林延潮稍稍点头即是礼数。

更有甚者连点头也是奉欠,面对百官站立都要侍者垂首搀扶。

林延潮举步来至官员们中间,众官员们但见火光之中,不时有相熟的官员上前行礼问候,林延潮则简单说了几句话。

此刻有的官员正转过身去以袖拭泪。

有的官员则是激动雀跃之色溢于言表。

林延潮始终很克制,没有流露太多情绪,而见此一幕的百官们却无不动容。

见过后林延潮复行至宫门前与百官一并等候宫门开启。

朝参时阁臣者最后到来也是无妨,但今日是林延潮入阁第一日,早早抵达也可说得过去。

不少官员在后频频耳语。

此刻但见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在林延潮面前开启……

这是一个普通朝参之日,但年迈的首辅赵志皋来了,连久病在家的陈于陛也是来了。

百官于皇极门前向宫阙虚拜,然后各自散去。

林延潮于皇极门领了旨意,完成了入阁最后一道手续,然后自皇极门东庑经会极门。

会极门即左顺门,嘉靖年令士大夫衣冠丧气的左顺门案即在此处。

这也是京文武官员上下接本的地方,故而门禁森然,以往左右庑房里各有给事中,阁吏坐此交接奏本,此外还有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等等。

但现在三殿大火,会极门的庑房被大火波及焚毁。

现在只摆着几张桌案,科道阁吏坐此办公。

他们见了林延潮立即起身行礼,林延潮点点头,然后经过会极门。

会极门后即是真正的皇城了,左手侧是皇家举行经筵日讲等典礼的之文华殿。

左顺门案时,嘉靖皇帝正在文华殿斋戒,当时杨慎与六部九卿两百多名官员就跪在左顺门外撼门大哭。

至左顺门案后六十年,文官集团也改变了斗争的路线。

他们不再直接攻讦指责皇帝,而是转而攻击亲近支持皇帝的大臣,党争也就来了。

皇帝与大臣接洽的文华殿,及内阁大学士办公的文渊阁,皆位于皇宫会极门内,比起长安门外的六部较天子近多了。

于文渊阁内办公的内阁大学士,成为最接近天子的官员,代替天子批改奏章的大学士,接受了皇权的权力渡让。

内阁大学士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这一路行来,景物再是熟悉不过了。

至文渊阁阁门前时,但见翰林学士掌院事余继登,率翰林院侍讲以下官员立于阁门西侧。

詹事府少詹事掌府事曾朝节,率宫坊官立于阁门东侧。

皆着吉服的翰林宫坊官员见林延潮皆是举手口称:“见过中堂。”

内阁大学士本职在翰林院,衔不过五品,故而见本衙门的官员不可拿宰相的架子,双方相见用前辈后进之礼。

林延潮先一步入阁,而余继登,曾朝节紧跟在林延潮其次,翰林们再排列成两列队伍经阁门鱼贯而入。

走过金水桥来至阁前,但见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皆于檐阶下等候。

彼此一作揖,然后五位阁臣一并由中阶至阁内,向正中的孔圣暨四配像行礼。

行礼之后,五位阁臣入座。

阁臣议事的公座就是普普通通的四面平方凳,林延潮手按朱红色蟒衣及上仰至胸的革带缓缓坐下。

林延潮排名第三,就坐在东首赵志皋下第二张公座上。

而张位坐在西首第一张椅上,面对林延潮的是沈一贯,而陈于陛则坐于林延潮同侧下首。

然后余继登,曾朝节率宫坊翰林从西阶上,先后至堂中先揖圣人,次揖阁臣,再从东阶离去。

虽说是走流程,但坐在公座上的林延潮却是熟悉无比,当初坐在这张公座上的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王家屏,王锡爵等等,林延潮曾作为阶下翰林中的一员,来此一一参贺过。

当时自己的眼中不免流露出敬仰憧憬渴望羡慕,而今他则从阶下翰林的眼中看到当初的自己。

他却坐到了公座上,接受众人的参拜,跻身为张申王等内阁大学士之列。

此中滋味并无如何奇特,却又有一些波动。

心中一时来不及回首,恍惚间甚至不知何时何时自己已身在此处,脑海中一片空白。

林延潮微微伸了下有些发酸腰,侧身双手按在膝上。一道光亮晃目,他的目光浮过众官员的官帽,不知何时天色已是明亮至此,一轮红日正为宫檐白云轮流托起,徐徐上升,此景壮哉!

寒夜终会过去,旭日必将东升,林延潮寻着光亮眯着眼睛,停留在此时此景。

众翰林作揖离去后,林延潮与几位阁臣暂时先回到各自值房坐一会。

明成祖朱棣建紫禁城时,建文渊阁作藏书之用。

时文渊阁左右又分东西二阁,东阁西阁又分上下二阁,地方极大。

据记载文渊东阁,藏前朝秘监,东观石渠,下阁九间藏《大典》,上阁牙签缥帙,百二层厨。

也就是说藏《永乐大典》的东阁之下阁有九间之大。

最盛时文渊阁藏书有十万卷之多,但因管理不善藏书大量丢失,如今已是十不存一。

听闻都是有借无还,甚至监守自盗,如大名鼎鼎的杨廷和,杨慎父子就经常从中‘借书’。甚至有一次杨慎还被当堂抓住。

如今文渊阁早不作藏书之用,改建为阁臣办事地方,如今的规模是嘉靖十六年时修订,一共五间,居中一间是圣人像及议事之处,其余四间各自间隔为阁臣值房。

林延潮入自己值房稍坐了会,吃了盏茶,与自己一起新任的机要中书王衡向自己行礼。

林延潮点了点头,就听外头云板响起。

林延潮与几位阁臣从值房走到公座坐下,檐下站着是左右二房的诰敕官员,中书舍人,阁吏,书办,随员。

他们一一至堂上面参,然后主事拿着卯簿,给林延潮等几位阁臣画押,其余官吏则是一一在堂下画押。

然后阁吏奉上各衙门投文以及文书房那转过来的奏章给几位阁臣浏览。

入文渊阁者都可以看到阁门显眼处悬挂着嘉靖皇帝的圣谕‘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

林延潮于堂上仔细看各衙门机密公文,公文必须用拜帖手本,朱印列衔,佥名,孔目衔名,

至于公文格式一律用‘呈’字,六部也不例外,就算是吏部也只能用‘咨呈’二字,不能用‘咨’字。

几位阁臣看了一会公文,然后赵志皋将公文放在一旁,林延潮等人也是立即停下手里的事,同望向他。

赵志皋笑了笑道:“阁臣职掌在于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献告谟猷,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备顾问,平庶政。”

“本辅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平日票拟奏章,阁务多是由明成替本辅处置。这一次宗海入了阁,总算多了个帮手。在参预国事上,你要多多有所主张,使朝廷早日走到正轨来!”

赵志皋此言后,林延潮道:“仆刚刚入阁,首要在于熟悉掌故,于处置国事上,骤然临之多有不妥,还需先向各位同寅请教。”

“哦?”

林延潮此言有些出乎赵志皋的意料之外。

张位首先道:“不可,不可,宗海你这一次入阁是要治国安邦的,眼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朝廷方方面面之事都要有个统筹,此事舍你其谁?”

林延潮道:“张阁老此言实不敢当,方才并非推脱此词,仆想先实实在在朝廷办一些事。”

张位当下立即问道:“哦,哪些实事呢?”

“仆想先从民间义学,择贤举才,畅通言路上抓起,统筹礼部,通政司这两个衙门之事!”

几位阁臣们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可是有什么难处吗?”

赵志皋抚须呵呵地笑道:“不是难处,而是没有想到,宗海你这一次出山可是负天下之望……但眼下只是统筹礼部,通政司之事,此二者责大任大,可是呢?担的争议又是太多,于你而言实在有些屈才。”

林延潮道:“不敢当,只是仆以为择贤举才是朝廷的第一事,这又关系到士风民风的厚养。若才选得不正,举之非贤,以后读书人将无所适从。这士风之弊,皆起于政化之蠹,此不可不谨慎!”

赵志皋等阁臣都是笑了笑。

赵志皋点点头道:“好吧,既然宗海早有此打算,本辅就唯有相从了。诸位以为如何?”

这时候张位出声道:“依我看还需让宗海多分担一二。朝鲜之事,之前就是由宗海经手的,眼下宗海既是入阁了,就继续由他来主张。”

林延潮闻言没有立即答话,这时候陈于陛咳了两声,出声道:“朝鲜之事多有反复,怕是要再起刀兵,这可是烫手山芋,宗海刚刚入阁怕是难以胜任。”

陈于陛脸色有些苍白,自他请天子废矿税之事石沉大海后,他被气得病倒。眼下他这么说,也是好意回护于林延潮,因为朝鲜之事最近确实情况不妙。

沈一贯笑着道:“确实为难,不过我听说倭酋平秀吉惧于当初晋州城之败,曾三度来信询问林阁老近况。眼下林阁老回朝主政,有他主持,相信平秀吉会惧之三分,不敢再挑边衅。”

林延潮闻言微微一笑,其实他在入阁之前,与张位在权力如何分配上早有默契,这些事其实二人早就商量好了。

但见张位出声道:“我想过了,朝鲜之事确有几分棘手,但宗海经略之能,就是石大司马也是赞叹不已的,此事非他不可。至于其他要兵要粮,如何调动,我会吩咐兵部户部鼎力相助,如此可以了吧。”

赵志皋闻言微微一笑,并不表态。陈于陛也不再说。

经过这一次阁议,林延潮差不多已是察觉到内阁中几位阁臣间的暗流涌动。

林延潮笑道:“既是如此,仆责无旁贷。”

“太好了。”

重新划分了权责后,众阁臣开始商议国事。

国事浩瀚,朱元璋废宰相而勤政,平均一日要批改两百余奏章,处置四百余国事,如此大的工作量,朱元璋必须从凌晨四点工作到晚上十点。

就算如此整日处理国事,朱元璋仍忙不过来,他曾设置四辅官,选民间大儒帮他处置朝政,但民间来的大儒满口道德文章,却并不熟悉处理朝政,不过两年朱元璋即废除辅官之制。

然后朱元璋才仿宋朝设殿阁学士,以级别低微的侍讲,编修来协理朝政,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仍亲力亲为不敢将政柄太多假手于人。

旁人曾问他为何如此?

朱元璋答曰‘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安敢安逸?’

精力过人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尚且如此,他的后世子孙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明朝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国事又比洪武之时多了许多。

商议到了后面年事已高赵志皋,正在病中的陈于陛早就支撑不下。真正在决定‘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的处分国事上只有年富力强的张位,林延潮,沈一贯三人从头到尾坚持下来。

但林延潮第一日入阁自是听得多说得少。

差不多到了午时,如小山般的奏章公文这才商议了一半,但大家已是十分疲惫不堪。

看来这处理国事还真是个体力活。

下面几位阁臣各回值房用午饭和休息,下午还要继续商议。

林延潮方回到值房,对跟随在旁的机要中书王衡道:“看你憋了一肚子话,不如直言吧!”

王衡没料到林延潮在处理了一上午国事之余,还有空闲观察到自己顿时吃了一惊。

此刻王衡只能如实道:“学生不明白,元辅如此看重阁老,肯将参预机务之权分之,但阁老……阁老当年为了给张文忠平反连天子尚且不惧,为何却惧张新建呢?”

林延潮闻言不由失笑:“辰玉,天子一言可定荣华富贵,你若惧之,是为软弱,而惧张新建,则为忍让。”

王衡一愕明白过来,不由肃然起敬。

林延潮道:“好了,一会新民报的翰林要来,我们先用饭吧。”

“新民报?”王衡又是大惑不解,林延潮召新民报的人来作什么事。

值房里林延潮一边用饭,一边看机要公文。

王衡见林延潮如此勤事,心底不由佩服。他在书院时见过林延潮过目不忘的读书记事之能,但平日见他在书院里仍是用事极勤。

片刻后,阁吏禀告新民报的翰林史继偕,周如砥已至。

林延潮听了此言有些讶异,他本以为方从哲会派史继偕与翁正春同来,但未曾料到却是周如砥。

林延潮将吃了一半的饭搁在一旁,用巾帕拭嘴道:“立即有请!”

这一幕又令王衡在心底感慨,林延潮此举真可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位翰林入内后,一并向林延潮行礼道:“见过中堂!”

“免礼,看座,辰玉,摆张两张桌案来!”

但见史继偕,周如砥的神情都有些紧张,二人坐定后,墨盒笔纸铺于桌上。

周如邸起身道:“那么晚生就斗胆请教中堂了!”

“请讲!”

周如砺道:“当年徐文贞公为首辅时,曾写‘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之言于值房内告知天下,而今为张文忠公复谥复官后入阁,不知林阁老于国事上有何主张?”

王衡听了眉头一皱,他还以为周如砥问这话是来拆台的。不过看林延潮并非是自找麻烦之人。

周如砥说完后也很紧张:“晚生冒昧直言,还请中堂见谅。”

林延潮笑道:“无妨,此话我可以答你,为张文忠公复谥复官是皇上的恩典,当初言官李沂曾建白于此,皇上怜张家四郎为国死节早有此意,眼下此诏一出,人心振奋,百官士人无不高呼皇上之明,此为皇上圣德也!”

周如砥听得仔细,林延潮一面说,他与史继偕笔中不停,奋笔疾书下于林延潮话中的任何一字也不敢漏过。

但见林延潮起身于值房内踱步道:“外夷窥视,内贼未平,四方天灾人祸连连,太仓之粟泰半耗于九边。一旦有内外有变,则国家危矣,此诚为旦夕存亡之秋。林某蒙主之恩,以国事托付,唯有肝脑涂地报答之。”

“朝野上下望朝廷能励精图治,刷新政治,于朝夕扭转颓势,此实为难矣,中兴更为难也。治国如人读书,贵在有恒。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事,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为政之本贵在长策,贵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如何为功?在官,在贤!”

听到这里周如砥不由停笔细问道:“敢问中堂,如何在官,在贤?”

林延潮道:“天生万民,而民不能自治,故设君治之。君师者,治之本也。而君一人不能独治,故设百官共之。朝廷之政主在天子与台阁。台阁若有过,天子纠之再易之,天子若有过,台阁谏之复谏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政不失位!”

“首用官次尚贤,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里之内,民必有贤。士之贤也,农之贤也,工之贤也,商之贤也,四民者当以贤为师……”

阁中极静,唯有林延潮侃侃而谈,史继偕,周如砥,王衡无不认真倾听,听到入神处浑然忘了下笔…

当夜新民报加急刊载,主编方从哲不易一字地将林延潮这篇访谈登载于报上。

次日清晨,即送到京师各个衙门官员,勋戚,官绅,士人,商贾手中。

林延潮入阁之初,朝野上下无不猜测其政柄所在,担心擅权者有之,改革过急有之,顾虑重重有之,名不副实有之,朝令夕改有之,无处着手有之。

但是林延潮没有掖着藏着,而是入阁第一日即将己政柄道出,开诚布公以示天下!

此前无古人之举,顿时惊动了京师内外。

国事积弊如山如何革除?国家将来何去何从?甚至大明将来有没有希望?

但凡每个心头有些血诚的读书人无不关心,他们都想好好听之读之。

一时之间,新民报洛阳纸贵。

方从哲加急又多刊了一版,仍是一瞬之间被百姓们抢光,新民报报馆前车水马龙,士人们百姓们无不伸手高举铜板,争相买报。

而街头巷尾,茶馆饭肆之中,无数百姓热议着。

京师各衙门大小官员无不闭户读报,任何细节也不放过,逐字逐句揣摩过去。

国子监,府学,县学,凡有志于学,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亦将新民报一字字读来,在旁提笔圈圈点点,读到胸中激荡处,于屋徘徊绕侧,意不能平!

ps1:感谢珂珂的男朋友,成为本书第十七位盟主。

ps2:感谢被水淹没的火,成为本书第十八位盟主。

ps3:感谢过客流往,成为本书第十九位盟主。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三国之兴强汉拐个王爷乱天下开局获得陷阵系统,一统三国我不是佞臣啊傲娇少爷要上位冰山王爷的搞笑妃我的亮剑生涯海棠依旧明末归一把大狙闯大明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曹魏的光与影大明凌云志大明武装采矿船少年铁血战神极品兵王谋动天下哑君的掌家妻主武逆焚天逍遥王盛世大唐我说了算钢铁时代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水浒之狄家将我的美女俏老婆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亮剑:平安大战,我带个团帮场子大唐最穷县令当官哪有种地香绝世唐门,从和霍雨浩换宿舍开始帝国吃相大唐:开局拯救小兕子奋斗在大明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后偷香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长嫡大明天雄军水载独舟的新书:乱世军武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王牌进化穿越大秦的我,一手打造仙朝!自古红楼出才子晋坞百炼飞升录大明:我为皇太孙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调教大明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龙吟虎啸霸三国神探张天海逃生三国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殷红雪白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醉僧怀素嫏嬛姝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征服者在清朝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李峰的回忆众神魔传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三国之重振大汉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大唐锦鲤小郎君穿越错误,我直接创建一个王朝燕颂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在北宋的逍遥日子武英殿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逆天皇途三国首席军师:我胜天半子!刑狱血影圣鹰王朝还珠格格之缘定此生山贼诸侯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汉末黄巾霸业穿越成丐帝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我穿越时空爱上你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数风流人物水浒传精选湖畔诗人塞仙志市云楼阁锦绣芳草湖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穿越之帝临九天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喂!当乞丐去啊?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