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达州知州到现在自是隐约猜测得到郑益杭、杜浒两人留镇通川,和西夏必然有着关联。

当下,他也不敢耽搁,立时对着外面喊道:“去请郑益杭和杜浒两位军长请来!”

不管这些信差到底是为何而来,自有郑益杭和杜浒两人去判断定夺,无需他这个知州大人太过操心。

等门外士卒领命前去,知州只是让这些信差现在府衙内稍待,又让侍女奉茶上来。

其后间,众人谈话的内容只是围绕民生、风俗等等。气氛倒也算得热络。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左右,郑益杭、杜浒两人率着十余供奉便到了这大堂门外。

知州起身笑道:“两位军长来了。”

然后他便向着外面迎去。

从官衔上说,他其实和杜浒、郑益杭差不多。但就含金量而言,却是没法和两人相比。

毕竟大宋境内的州府不计其数,而禁军现在却总共也就那么二十余个。

可以这么说,军中每个军长都是大宋的宝贝疙瘩。同时也是大宋百姓心目中的英雄。

那些西夏信差也连忙跟着起身。

到得门外,便对着面上带笑的郑益杭、杜浒两人拱手,“见过两位军长!”

知州在旁边道:“杜军长、郑军长,这些好汉都是西夏赫连城将军的麾下。他们前来寻你们有要事相商,里面请!”

郑益杭、杜浒两人都对着知州拱拱手,又对众信差点点头,便向着大堂里面走去。

众信差跟在他们后面走进。

达州知州还是有眼色,只道:“那诸位便在此商议,我先去处理些政事。”

然后他便就此离去。

他这当然是给郑益杭等人腾出地方来。这里就是他的办公府衙,他需要跑到别的地方去处理政事才怪。

不过郑益杭等人自也不会拦他。

他们知道这些赫连城的信差来到这里是为什么事。而这件事情,现在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刚在大堂内坐下,杜浒便对着那为首信差道:“赫连将军已经到得边疆了?”

为首信差点头,然后从袖袍中将赫连城、曲如剑两人联名写的那封信递向杜浒,“这是将军密信,请两位军长过目。”

杜浒接过信当即拆开,郑益杭在旁边偏头看过来。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是请求杜浒、郑益杭两人密切关注庞红光利州东路守军的动向。只待利州东路守军接近赫连城、曲如剑两人扎营处,便请大宋禁军前去将其镇压。至于跟在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军中的那些凤翔、临洮两路守军,他们竟是说自己可以解决。

这自是让得杜浒和郑益杭两人颇为诧异,不知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哪里来的自信。

再者,利州西路的守军又交给谁应对?

他们自然并不知道利州西路贾峰华早已经密信传往西夏皇城,向李秀淑表示了效忠。

这件事,哪怕是西夏也是绝密。整个西夏知情的人怕也只有寥寥数个而已。

当然,赫连城、曲如剑两人现在是已然知情的。

虽心中未必不会对贾峰华仍旧怀有防备,但眼下自是不会将其纳入到敌对阵营里面。

看过信后,杜浒和郑益杭对视眼神。

然后杜浒便看向那为首信差,道:“还请回报赫连城将军,我们心中有数。”

他们麾下只有不到两万禁军不假,但对于镇压庞红光的利州东路守军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整个利州东路也不过那么数万军卒,能抽调出来的估摸最多也就两万余。

而大宋禁军,是常常能以一抵十的。

为首信差脸上露出轻松之色,连忙拱手:“多谢两位军长了。”

然后他便没有再多呆,告辞以后带着众信差就离开府衙而去。

郑益杭和杜浒两人仍旧坐在大堂之内。

待这些信差走远,郑益杭笑看着杜浒道:“老杜,赫连城、曲如剑两人将凤翔、临洮两路境内能打仗的士卒几乎都带到边疆了。要是那两路的将士真是打算反叛西夏,你觉得他们能打得过么?而且利州西路可也还能抽调不少士卒出来。凤翔、临洮、利州东西两路素来公不离婆、称不离坨,若凤翔、临洮两路叛夏,那利州西路怕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杜浒轻笑,“管他。既然他们两人只要我们镇压利州东路的西夏军,那我们便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

他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愿意帮助西夏。估摸着,也是因为西夏这回在大宋四面皆敌的情况下没有出兵相助而心中有些怨气。

女人到底是女人。

那西夏女帝简直就是只想着占便宜,而从没有想过要付出。

郑益杭闻言只嘿嘿笑,不再接话。

他当然能揣摩得出现在杜浒心中的想法。

如果不是皇上下令,连他也不愿意去管西夏这些烂摊子。甚至,要是庞红光等人能够将西夏女帝拽下马更好。

如此,大宋以后还可以名正言顺直接将整个西夏都拿下。

现在的大宋,已经不需要西夏这个盟友。而且说实话,在结盟的时间里,西夏真是没有给大宋帮过什么大忙。

唯有重庆府那次,西夏到处出了大力气,可最终真正拿下重庆府的,仍旧是岳元帅不是?

真正能让大宋觉得亏欠西夏的,也就是西夏的皇帝李望元死在重庆府。真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只不多时,达州知州便也回到大堂之内。

不过,他并未过问那些信差和杜浒、郑益杭两人说了什么事。

三人只是在大堂内稍作寒暄,然后杜浒、郑益杭两人便也告辞离去。

就在这日,天雄、天猛两军便开始在城外军营中筹备,准备发兵接近边疆。

又是两日。

阿星皇离开长沙。

荆湖北路靖州。

朱海望、钟健、段实、余飞航等人在靖州城内已经呆过四日的时间。

朱海望虽常常到镇南军区内去看看,且有张珏为他站台,但他还并未正式接管天究军中事务。

顾俊英、葛再新两人全权负责大军往大理之时。

到这日。

大军总算是准备妥当。

有军中士卒传话到镇南大元帅府,说大军随时可以出发。

张珏闻言,当即将朱海望等人都叫到了正堂内。

然后他也并没有要多留几人的意思,直接便带着众人往镇南军区而去。

也不知道现在大理是个什么情况,但朱海望等人往大理的行程的确已经颇为迫切了。

刘诸温、苗成和张红伟所率的大军作为先锋,这时候已经领先他们太多。

张珏虽然看中朱海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会因为私交而多留他。

到得镇南军区以后不多时,朱海望、顾俊英等人便率着天究、天退两军离开军区,向西行去。

这两军中大多数将士都是原本封合璧和段实麾下。

他们虽也是来自于各府各镇的守军,但其中总有些人和段实是认识的。

见着段实如今穿着大宋的官袍,也不知道那些将士心中是什么想法。

而段实面对这些老面孔,心中大概也是有些复杂的。

想当初来宋时是何等的器宇轩昂。他以为自己可以成为大理真正名扬天下的王爷。

现在却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他也很无奈,因为若是他不投诚。他面临的,便只有死。

而这些将士们,想来也是如此。

他们说是投降,其实和俘虏没什么两样。若不投宋,只怕真的很难再活着回去大理。

大理这回穷兵黩武,国内大多数兵力都汇聚到大宋境内。大宋禁军好不容易将他们打败,没道理会再纵虎归山。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剑道乾坤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神医嫡女:太子,慢走不送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抗日之特战军魂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