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萧风许久未言,台下暗流不息的锦衣卫暗桩也都停住了脚步,不知道这段话该不该立刻去回报,都看向了陆炳。

陆炳想了片刻,轻轻点了点头,停滞的锦衣卫暗桩们才像解冻的溪流一样,再次流动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萧风忽然笑了,和平时的笑不同,这次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如释重负一样。

“我明白了。如何让万岁放心,让群臣放心,我自然会做的。徐大人可以放心,这个话题,过吧。”

徐阶也点点头,他也并没有指望萧风能当面给出答案,毕竟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敏感了,也是他这次准备的高台论道的核心之一。

当然,这次高台论道还没有结束,因为另一个核心,儒家地位下降,需要拨乱反正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无论谁胜谁败,这个话题今天总要有个结果,才能让这次高台论道真正的结束,哪怕并不圆满,但至少完整。

就像开车的时候,不管发动机真响还是装响,总得响几声,才能让司机觉得自己确实是完整的开完了车,驾驶体验也能因此提升一个档次。

所以徐阶发出声响道:“萧大人,读书人最后的做派,心中光明,无愧苍生,萧大人可做到了吗?”

萧风淡然一笑:“徐大人,你说呢?在你心中,萧风有没有做到呢?”

徐阶昂然道:“萧大人赫赫之功,只要不是眼瞎心盲之人,都能看得到,徐某不能视若无睹。

大明上至朝堂,下至乡野,白发垂髫,军户妓女,技科官员,得大人恩惠者数不胜数。所以萧大人无愧当世苍生。

但萧大人是否心中光明,却难以尽知。萧大人欲废千年格局,倒行逆施,将儒家地位压到与诸家并列,只怕会反受其咎。

儒家乃历代皇朝之根本,犹如撑天之柱,架海之梁,萧大人断柱毁梁,而妄想以杂草寸木支撑,必难如愿。

此时大明虽有一时之盛,只怕留下的隐患更大。万一将来大明有天倾之日,皆是萧大人今日所害。

到时天下苍生难免生灵涂炭,祸延数代而不止。大人今日之功,难抵来日之罪,只怕难免万人唾骂,遗臭万年啊。”

萧风笑了笑:“按徐大人之意,既然我压制儒家的独尊地位是倒行逆施,那为何一定要等到以后才会生变呢?

既然我压制了儒家,毁了大明的撑天之柱,架海之梁,则大明应该立刻就有天倾之象,何以还能繁荣昌盛,造福当世苍生呢?”

徐阶看着萧风,语气格外真诚:“萧大人,你当真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吗?”

萧风想了想,笑着摇头道:“我大概猜出来徐大人的意思了,不过这话我自己没法说,你说对吧?”

徐阶点点头:“萧大人,你倒行逆施,大明反而繁荣昌盛,更胜从前,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

万岁是万世英主,大人是天纵奇才!你施行的这套政策,不能说绝对是悖逆之道,但却是极险之道!

大人也读过《三国志》,也知道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吧。诸葛孔明天纵奇才,却始终不敢行之。

何故?因为诸葛亮知道,那是极险之道,或许能成功,但可能性极小,最大的可能是一败涂地!

这就像当日天下大旱,儒家和道门同时求雨一样。最终儒家之心未见灵验,萧大人你替道门求得甘霖。

可是萧大人,若是没有你呢?道门成功了吗?武当山的谷真人舞剑差点累死!白云观的马真人差点睡死!

最有可能的龙虎山张真人,也是一无所获。最后是你上台,以命博天,为大明求下了甘霖。

萧大人,你凭良心说,若是当日没有你,这雨能求得下来吗?若是求不下来,则求雨之道就是昏招啊。

可最后求下来了,昏招就变成了奇招,可见一件事的好坏,有时并不在事儿的本身,而是在办事之人啊。

今日之大明的很多成就,都如求雨一般,建立在这两个条件之上。一是你的天纵奇才,二是万岁对你的信之不疑。

所以萧大人你现在为朝廷规划的这条路,只适合万岁和你都在之时,若是有一天,万岁和你有一个不在了,大明怎么办?

儒家从来没说过自己治理国家的方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的,可它却是适应性最强的。

为何自汉以来,历代帝皇都独尊儒术,就是因为他们深知,在漫长的朝代中,不会总是有英明的皇帝和天才的臣子。

但他们更希望一个王朝,在平庸的皇帝和平庸的臣子的治理下,也能安稳过渡,即使不是盛世,至少也不是乱世。”

徐阶的这番话,当真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台下所有的读书人,都发出了赞同的高呼声。

章台柳拈着胡须,忍不住喃喃自语:“纸上得来终觉浅啊,这是徐大人多年历练得到的见地,老夫佩服!佩服啊!”

萧风看着徐阶,心里也是颇为感慨的。搬倒严家父子后,他虽然与徐阶有过许多不合,但他坚持斗而不破,就是这个原因。

徐阶,是这个时间段上,就是最适合当首辅的人选。高拱还未成熟,张居正更是稚嫩,都还需要些时间。

正如徐阶所说,萧风其实是在快马加鞭,让大明这架牛车在一条本不属于它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向前。

这种时候,朝堂中需要这种老辣稳定的内阁首辅掌舵,来处理狂奔之路上无法顾及到的各种细节。

萧风带着大军连年征战,国库仍能支撑,除了萧风做出的种种改革之外,徐阶其实功不可没。

而徐阶对儒家的理解,其实也是很深刻的,他所说的不无道理。但萧风却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针对某个王朝而说的。

一代又一代的王朝统治者,都发现了这个秘密——儒家可以让他们的家天下的统治变得更稳固,更长久。

可儒家也会让他们变得更保守,更封闭,更落后,只是这些并不是皇帝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他们优先考虑的就是王朝不改姓氏。

所以现在萧风面临的难题就是,他不能说出大明能统治多久不重要,朱家能统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华夏的进步。

因为这种话说出来,即使是师兄也无法容忍。他所做的一切,也都将付诸东流。所以他得另外想一个理由……

“徐大人,既然你说儒家最适合稳固统治,而且相比其他学术,地位最高。

若是百家学术犹如百姓百官,则儒家就相当于首辅重臣,可压制百家,可对?”

徐阶对萧风的问话相当警惕,但仔细想了一下,并没有发现里面有什么陷阱,于是微微点头。

“不错,儒家其实也并没有彻底废黜其他各家学术。如今大明律法中,有法家的身影;各地将军中,有兵家的身影;工部之中,有墨家身影。

只是这些杂学都要各司其职,最终由儒家统御。所以萧大人以儒家为首辅,以百家为百姓百官,十分恰当。”

萧风点点头:“既然百家之中,儒家独尊,百官之中,首辅权大。那请问,首辅若成权臣,则何以制衡?

儒家高高在上,压制其他百家学术,但若儒家做了错事,又有谁来制衡儒家呢?”

徐阶一愣,随即摇头道:“儒家忠君爱国,体天格物,又怎会犯错呢?”

萧风笑道:“儒家若是不会犯错,曾子为什么会说:吾日三省吾身呢?没错需要反省吗?”

徐阶又是一愣,正自沉吟间,半天没敢开口的章台柳发现此时争论又回到了学术之上,进入自己的擅长领域了。

“萧大人,正是因为圣人每日三省,才能避免犯错误,这也是儒家特有的自我完善之道。”

萧风淡然道:“吾日三省吾身,无非两个结果,一是因为没犯错误,所以啥也没省到,白白浪费了时间。

二是反省到了今天犯的一些错误,所以可以改进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好。

章先生认为,曾子到底是每天都在像傻子一样浪费时间呢,还是在不断的改进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章台柳想了想,惊讶地发现还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如果每天都反省三次,每次都没有发现错误,然后还一个劲的不停反省,这人是不是有点闲?

“应该是改进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才符合我儒家自我完善之道。”

萧风笑了笑:“也就是说,曾子确实是犯过错误的,所以才能被自己反省出来,对吧?”

章台柳哑口无言,徐阶已经反应过来了,马上接力,让章台柳喘口气。

“萧大人,天下岂有不犯错之人?但只要每日反省,翻的错误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少了。”

萧风点点头:“也就是说,儒家还是会犯错的。那既然儒家唯我独尊,它犯了错误,谁能来制衡它呢?”

徐阶咬牙道:“儒家忠君爱国,若是儒家犯了错,皇帝自然可以制衡!”

萧风摇头道:“按照儒家的设计,皇帝也是读儒家经典长大的,自然也算是儒家中人。

你让儒家的人来制衡儒家,这和让人薅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有什么区别呢?

何况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们儒家压根就不怕皇帝啊,皇帝如何制衡?”

徐阶本想反驳儒家其实还是怕皇帝的,但这是亚圣的话,他若当众反驳,也显得不够尊重,只得咬牙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儒家若失道犯错,就算皇帝不制衡,百姓自然也会制衡儒家的。”

萧风摇头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人都说不让老百姓知道儒家在干什么,百姓怎么能知道儒家犯错了呢?”

徐阶思来想去,再次咬牙道:“儒家既然能三省吾身,说明儒家自身就有改正错误的能力。

就如严党虽为儒家,但失道之后,其他儒家人,自然会明争暗斗,拨乱反正,让儒家重新回到正道上来。”

萧风摇摇头:“让儒家自己拨乱反正,挽救自己,并非绝不可能。但这事儿有个前提。

那就是儒家不能高高在上,凌驾于百姓之上,凌驾于百家之上,否则就会断了地气,就会飘。

连一个人飘久了,都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对的;儒家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了上千年,又怎会认识到自己有错呢?

徐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我是个权臣,替大明担忧我这个权臣。可你有没有想过,儒家也是千年历史中的权臣。

权臣有好有坏,好的时候安邦定国,鞠躬尽瘁;坏的时候欺上压下,骄横跋扈,乃至谋朝篡位。

儒家也有好有坏,好的时候忠君爱民,德育天下;坏的时候顽固不化,自缚手脚,乃至自废干城。”

徐阶叹息道:“萧大人说来说去,还是说儒家无法作为立国之本,一定要尊崇道家了?”

萧风摇头道:“不,一个国家要想一直向前,就不能只依靠一家的学术。儒家原本也不是这样的。

儒家是诸子百家之一,而诸子百家,就是一个国家的活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孔子说:君子不器。可见他也认为儒家是应该兼容并蓄的,避免只能做狭隘有限的事。

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见他也认为儒家并不完美,需要不断向其他诸家学习改进。

可自汉代之后,儒家就飘了,自以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将其他诸子百家都视为杂学,看作奇技淫巧。

我并非要让道家成为大明的立国之本,但也不会让儒家唯我独尊。大明,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大明。

诸子百家,良莠不齐,择其善者而用之,其不善者而灭之。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终会国泰民安,千秋万世。”

徐阶和章台柳面面相觑,沉默了很久。台下的读书人们也都一片沉默,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

好消息是,他们明白了,萧风真的不是针对儒家。坏消息是,萧风说在座的各位,都是……

都是一律平等的,大明要择优录取,对大明有用的思想,大明就要用,对大明有害的思想,大明就要灭。

萧风看着众人,淡然道:“徐大人说,我的所作所为,是造福当世,遗祸千秋。又说我的方法,只有明君英主和天纵奇才在时才能行得通。

其实回首千年,儒家独尊的历朝历代,如何兴起,如何灭亡,就会发现,徐大人说的话更适合儒家。

儒家为本时,只有明君贤臣同时出现时,才能出现盛世,一旦有一方凑不齐,王朝就会衰落。

当两方都凑不齐的时候,王朝就会覆灭。所以历史早就证明了,儒家独尊是行不通的。诸位都是读书人,自当明理,都好好想一想吧。

是只顾儒家利益,只顾自己荣华,让百姓重复这轮回之苦,还是做大明盛世,万年不毁根基的一根柱子!”

说完后,萧风飘然下台,想了想,从正往台上跑着送水的徐阶手里夺过茶壶。

徐璠目瞪口呆的看着萧风举起茶壶,内力到处,茶水激射而出,在高台正面写下两句话。

“眼前有路风云淡,心底无私天地宽。”

「手里有票别扯淡,投票催更才心宽……」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阴阳抓鬼人曹操穿越武大郎抢婚厚爱:生猛老公我怕怕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冥界大富翁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天唐锦绣房俊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娘娘,请升级(系统)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逍遥江山黑莲花娇养守则道家祖师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皇后未成年:LOLI皇后(完结)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大唐不良人东海龙啸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邪王追妻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曹贼休走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假面娇妻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大唐繁荣系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銮声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