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照理来说,官员长途出差,舟车劳顿,颠颠簸簸好不容易到了驿站,精疲力尽,骨头都要散架了,那时候肯定想吃点热乎的、好吃的,然后踏踏实实睡一觉,恢复一下元气。

朝廷当然也是这样为官员考虑的。

所以只要赶上饭点,那饭菜肯定是热乎的,肯定不会让你没饭吃。

只是吧,饭菜倒是热乎了,可是这味道……属实是一言难尽。

遇上厨子手艺好的驿站还好,能吃上较为满足的一餐,唏哩呼噜一顿美味下肚,吃饱了就去睡觉,美美的。

这当然最好,可要是运气不好,遇上厨子手艺一般般的驿站,甚至是有点差的,吃进嘴里的食物没有达到心理预期,心里就那个窝火啊!

但是不吃,就没得吃,驿站一般距离城池不会太近,不吃还得饿肚子,思来想去,那也只能皱着眉头把肚子填饱,对付对付算了。

然后心情就很差。

当然了,你要是自己想改善生活,想吃好的,没问题,朝廷不拦着,但是那就属于自己自费的范畴了。

朝廷管饭管住管饱,在这个范畴内绝对免费,公款吃喝住宿,不要你花钱。

但是朝廷不管改善。

你要是想改善可以,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的地完成公务,这期间你想怎么改善,只要你自己花自己的钱,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朝廷不干涉。

官员也有自由消费的权利。

大明朝给官员的俸禄不算丰厚,反正肯定比不上宋廷给官员的优厚俸禄,但是也有一点好,好就在于大明朝的俸禄基本上是给钱,可以直接使用花销的钱,而不是用很多物品去折价。

之前历朝历代都有用一些珍稀物品算作俸禄的情况发生,或者是财政一时有些困难,或者是一些藏品堆积消耗不掉,就用来算作官员俸禄,进行折价。

对于高级官僚当然没什么,算是锦上添花,他们很喜欢这些宫廷内的奢侈品。

但是对于那些靠着俸禄过日子的小官小吏来说,就很要命了。

这些奢侈品往往不能直接食用,自家又用不上,他们还得找地方回收这些珍稀物品,换成钱再去买粮食和日常用品,平白多了很多步骤。

而且能收购这些奢侈品的渠道是有限的,一般都是特定的某些店铺会收购这些奢侈品,有些时候一些小官甚至还要面临恶意压价的情况发生,又无力反抗,所以日子过的紧巴巴。

苏咏霖的大明朝就不这样,俸禄主体就是明明白白的钱,硬通货,不用去换钱使用,大官小吏都是如此,一视同仁。

且大明朝的俸禄除了钱之外,还有一些日用品的福利。

比如油米面肉茶煤之类的实用生活用品,还按季度按品级发给布匹、丝绸、蜡烛、香料等等日用品,且品质都不错。

总体来说,大明朝的俸禄突出一个【实用】,大明朝的官员、吏员只要吃上皇粮,基本上日常生活就没什么问题了。

达到一定的品级之后,基本上就等于日常生活不要钱,拿到的俸禄无限接近于纯收入,可以储存,也可以随意花销,改善生活。

所以大体上,官员和吏员们对目前的俸禄和生活还是满意的。

出差在外,真要受不了驿站,只要经过城镇,不耽误时间,也能自己出去吃,不至于出去改善生活的钱都没有。

不过,有免费的不吃非要花钱吃这种事情,大多数中层基层官吏还是干不出来的。

他们大多数没有高级官员那么有余裕,能占便宜当然还是想要占便宜,所以他们就开始学习,开始摸索。

一开始他们会随身携带一些糕点之类的填肚子,以免遇到叫人窝火的情况,后来他们开始学精了,哪条官道上哪个驿站的厨子做饭好吃,出差在外的官员碰着了就给记下来。

这些讯息往往记在一个小本本上,经常出差的官员彼此之间还互通有无,互相帮衬。

这样一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那些经常出差在外的官员基本上就摸清楚了大明朝目前的驿站体系内那些伙食品质比较高的驿站。

驿站摸清楚了,位置分布也清楚了,他们出差之前就会算准路线和时间,或加急赶路,或闲庭信步,专挑饭点抵达那些厨子不错的驿站。

这样抵达驿站之后就能吃上那些手艺不错的厨子做的免费伙食。

又能免费吃喝,又能吃的比较舒服,睡一觉,心里还是很满足的。

辛弃疾属于高级中央官员,平时不怎么出差,出差这种事情一年都不见得能碰上一回,对这方面没有刚性需求,也就不知道那些经常出差的官员们吃好喝好的法宝。

所以这一次南下他踩了不少雷,沿途一共入住了六个驿站,三个驿站都给他吃的眉头直皱,心里窝火。

本来就舟车劳顿,一路颠簸,还没有骑马舒服,到了驿站想着吃口热乎的好吃的,结果饭菜端上来却是如此的不如意。

说良心话,辛弃疾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搞了什么特殊化或者很难伺候什么的。

战争年代他就是跟着大家一起吃军队里的大锅饭吃过来的,大锅里盛饭捞菜,蹲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吃,他也没觉得什么不好,吃的也很香。

行军赶路途中没时间吃饭,对付着吃些干粮,或者饥一顿饱一顿的,那也是常事,他也没抱怨过。

他甚至觉得军队里那些老火头的手艺比外面餐馆里的厨子还要好。

自从加入光复军之后,幼时和青少年时期的优渥生活就被他抛于脑后,精细的饮食和华丽的菜式也被他抛弃掉了。

他从来也不是一个吃不了苦头的人。

立国之后,他的生活稳定下来,他的俸禄很高,但是坚持简朴生活,不盖房子不买地,唯一的爱好就是买书看。

或者自己有什么生活工作上的感悟,会把这些感悟写成诗词。

要么就在休沐日买些食材和战争时期的好友相约出去野餐聚会,喝酒烤肉聊天,共忆往昔艰苦的生活。

日常生活上,辛弃疾也基本上向苏咏霖看齐,不吃山珍海味,不追求名贵食材,除了逢年过节大鱼大肉搞一套奢侈一下,日常餐饮有荤有素有汤就可以。

所以辛弃疾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味蕾很挑。

但是那三个驿站的厨子的水平甚至让他准备向驿站管理司提交申请,让他们把控一下驿站伙食的标准。

我不要求你是珍馐美味,但是你至少得说得过去吧?

要么齁咸,吃一口差点没吐出来,要么用盐就跟用名贵的香料似的,就那么一点点,寡淡无味。

其中个别厨子做菜的水平简直算是糟蹋了那么好的食材。

这种行为算是犯罪了吧?

哪儿来的这些厨子都是?

怕不是养猪场给猪做猪食转业来的?

辛弃疾给气的哟,就差没破口大骂了。

驿站经费紧张这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找个会做饭的人来当厨子真的有那么难吗?

辛弃疾打心眼儿里对这些驿站里的厨子感到不满。

好在到了海州之后,海州的官员们自己出钱请辛弃疾吃了一些好的,给他接风洗尘,辛弃疾也自己掏钱在海州当地吃了一些特色美食,这心情才算是缓了过来。

现在南下南宋,本以为也要体验一下南宋的驿站体系和驿站伙食,继续感受一下“世界的参差”,却不曾想自己得到的是这样的待遇。

吃的辛弃疾都觉得自己肯定会发胖。

70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李辰安钟离若水战国帝业隆万盛世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陛下,臣妾要宫斗三国之九原虓虎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大唐天宝重生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