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百三十五章 子仪进京

夜色中,一队数百人的骑兵在宽阔的新官道上疾奔,这里是广袤的关中平原,一条新修的官道笔直地伸向西方,官道两边,一望无垠的麦田已经开始收割,尽管已是深夜,但麦田里依然可以看见抢收麦子的身影。

这支骑兵队从忙碌的农人身旁呼啸而过,片刻,便消失在远方,郭子仪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他目光凝重地望着远方模糊的城廓,终于要抵达长安了。

郭子仪的心中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了担忧,就在他抵达庆州之时,正好遇到了政事堂的颁旨官员,命他回朝述职、觐见新帝,郭子仪心里明白,这是李庆安以安定县剿匪试探了自己之后,走出的第二步棋,这一次。他们就要真正的讨价还价了,如果谈判破裂,那他郭子仪也就永远难以离开京城了。

郭子仪暗暗叹了口气,他前方的道路仿佛变得模糊起来。

“加快速度!”

郭子仪低喝一声,狠狠抽一鞭战马,战马再次加快速度,一队人马在黑咕隆咚的世界里疾驰飞奔,当晨曦初露,他们看到第一抹淡淡的金光时,长安城雄伟的城墙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此时,城门已经开了,郭子仪的骑兵队抵达了金光门,金光门外便是漕渠码头,天刚亮,城门口便挤满了要进城的客商,守城的士兵逐一检查,大多只是问一两句便放进城了,只有形迹可疑的人才会被仔细盘查。

这时,郭子仪的军队抵达城门口,守城士兵见不是安西军,顿时紧张起来,张弓搭箭,关闭城门,警惕地注视着他们。

一名郭子仪的亲兵校尉上前高声道:“我们是朔方军,郭老将军奉政事堂旨意进京述职。”

说完,他将政事堂地旨意展开来,一名士兵奔上前查看了印章,便回去禀报了,守城校尉很快便查到了进京安排,果然有郭子仪的进京事项,准许五百随从入京。

“开城门,放郭将军入京。”

城门开了,商人们纷纷闪开让路,郭子仪率领五百手下缓缓地驶进了长安城,郭子仪并没有先回自己位于长安亲仁坊的家中,而直接去皇城,向兵部报道,并递交了自己的日程安排。

半个时辰后,长安内务府便将郭子仪进京的情报送到李庆安的案头,很快,兵部也派人送来了郭子仪的日程安排。

其实郭子仪从弹筝峡入关中后不久,李庆安便得到了消息,郭子仪的进京既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也让感到一些意外。

之所以在意料之中,是因为郭子仪必须要进京向政事堂述职,同时觐见新帝,否则他就是有拥兵自立之嫌,以郭子仪为人的谨慎,他绝不会轻易冒这个险。

但郭子仪的神速到京又让李庆安感到意外,政事堂的旨意只离京三天,他便抵京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郭子仪是在路上遇到了前去灵州的颁旨官员。

郭子仪并不是得到政事堂的旨意才进京,而是某种变故促使他进京了,李庆安敏锐地推断出,这个促使他进京的变故事件,应该就是泾州剿匪,郭子仪看懂了自己的意图。

李庆安和郭子仪的较量是一种温和的、间接性的,较量的场地就在关内道,一退一进,一个无声无息退,一个委婉含蓄进,几乎很少能有人看懂他们之间的较量艺术,但作为当事人,李庆安和郭子仪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

郭子仪虽然退让了,但他并没有认输,他的进京日程表上,并没有单独拜访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庆安的计划,而李庆安的五千军虽然借剿匪的名义进入了关内道,但他也并没有占领关内道,郭子仪的大军随时会卷土重来。

郭子仪虽然进京神速,但并不表明他退让了,相反,从他一进京便向兵部递交日程表,这就是郭子仪对他李庆安强硬的挑战,从间接的、温和的,逐渐变成了面对面的直接抗衡。

李庆安领教了郭子仪的绵里针手段,他也不由佩服这个老将的韧劲,当然,郭子仪和安禄山不同,也不同于李隆基的敌视,他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就算他不愿意投靠自己,那他也能成为一个盟友,相反,他和郭子仪火拼,倒是很多人乐于看到的。

这时,李庆安忽然想到了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投降的三个条件之一,就是降汉不降曹,今天郭子仪进京,两者是何其之像也。

.......

郭子仪进京后的表现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进京后第一个拜访之人既不是太后,也不是兵部尚书王缙,更不是李庆安,而右相国裴旻,不过想想大家也能释然,裴旻虽然不是军方高层,但他毕竟是右相国,百官之首,地位高崇,郭子仪首先拜访他也是情理之中。

裴旻今天正好请假半日没有上朝,他有些感恙,这几天头脑一直昏昏沉沉,今天是实在支持不住了,便请假在家休息,本来是打算休息一天,但上午他临时得到消息,下午政事堂要讨论四匦的正式运作,所以只能在家休息半日。

可就是这半日,还偏偏遇到了郭子仪进京来拜访他,尽管身体不适,但裴旻还是强打精神在府上的贵客厅接见了郭子仪。

郭子仪一进客厅便抱拳歉然道:“卑职不知右相国身体不适,鲁莽前来打扰,请相国恕罪!”

裴旻笑着摆了摆手道:“老将军不必歉疚,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就算在家也休息不了,要么是写奏折,要么是想着朝中之事,总之,没有自己私人的时间,老将军没有打扰我,来!请坐下。”

裴旻请郭子仪坐了下来,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裴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微微笑道:“我想先问一下朔方军的给养问题,老将军真的不需要朝廷供粮吗?”

“这也是我这次进京想和政事堂商议的事情。”

郭子仪取出一本奏折放在桌上,推给了裴旻,道:“我这几年不断鼓励将士开垦土地,已经累计有军粮田五千顷,另外,我在九原一带推行军牧场,不仅是放马,主要是养牛羊,提供将士肉食,所以十万大军我勉强能养得起。”

裴旻拾起奏折看了看,这是副本,正本应该是递给了兵部,但奏折的抬头却是致政事堂,一般而言,节度使是向皇帝负责,当皇帝只有两岁时,政事堂便是最高权力机构,郭子仪向政事堂汇报也无可非议,但现在除了政事堂之外,还有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这其实就是文武分家,文由政事堂管辖,武由大元帅过问。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来,作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应该向大元帅李庆安汇报军方的事务,而不应该是向政事堂汇报。

至于兵部,它只管军官累功升迁和内地府兵,当内地府兵彻底败坏后,兵部也就成了一个摆设,军官累功升迁也是各地节度说了算,兵部不过是进行一下补登记。

裴旻不知道郭子仪的真实用意,在没有和李庆安事先商量之前,他很谨慎,担心自己会越权,便把奏折又还给了郭子仪,笑道:“老将军重视屯田,减轻朝廷负担,令人佩服,前几天大元帅赵王殿下还告诉我,他对朔方军的补给忧心忡忡,让朝廷准备军粮,想不到我们的担心竟是多余。”

裴旻说得很含蓄,他就是在暗示郭子仪,李庆安是大元帅,他应该把李庆安的名字添在奏折上,郭子仪明白了裴旻的意思,他淡淡一笑道:“相国有些误会了,其实军中也有文武之分,文指后勤粮草、士兵招募、表功升迁,而武是指调兵打仗、军队布防,如果涉及到打仗之事,我确实应该向大元帅述职禀报,但我这次进京,一是觐见太后和新帝,其次是和政事堂商量一下物资粮草以及军户安置问题,所以只要向政事堂会商便可以了,暂时涉及不到大元帅的军务。”

“原来如此,看来我是多虑了,那好吧!我会安排政事堂和老将军会商朔方军事宜。”

至此,裴旻已经明白了郭子仪进京的用意,他是向政事堂效忠,而保持与李庆安非敌对的关系。

.........

郭子仪告辞走了,裴旻再也无心休息,他立刻起身前往大明宫中书省。

虽然政事堂实际是由李庆安推举任命,但这并不意味着政事堂就是李庆安的私人幕僚团,事实上,政事堂依然保持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这是汉唐乃至宋朝的传统文官制度的特点,文人政治集团从来都不会是皇帝的附庸。

那种大臣甘为奴才的情形只能在清宫戏中才会出现,裴旻率领七百余名官员反对李亨登基,和李庆安一点关系都没有,假如李庆安也杀子杀孙,强行登基,裴旻同样也会率领群臣反对他。

裴旻等大臣之所以一直支持李庆安,那是因为李庆安在开疆辟土、维护国家利益方面与他们的政治观点一致,尤其李庆安在安西限制蓄奴和限制兼并土地方面,完全符合士大夫们耕者有其田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李庆安还是防止安禄山造反的有力屏障。

正是这些种种原因综合起来,才使李庆安得到了政事堂的拥护,但拥护不等于效忠,政事堂的相国们也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李庆安权势滔天,就算李庆安将来登基,他们也要坚决维护君相制衡的原则。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裴旻也意识到郭子仪欲向政事堂效忠也并非是一件坏事,或许郭子仪的效忠能使政事堂拥有更大的独立性。

很多事情看似很矛盾,其实不然,比如,裴旻曾是赵王党骨干,是李庆安的心腹,可他现在却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李庆安的权势过大。

这矛盾吗?一点也不,就像一个女人作为妻子时看见老鼠会躲在丈夫身后,而当她作为母亲看见老鼠,她却又会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孩子。

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立场也会不同,世界上从来都不是黑或白,更多的是灰色。

至于裴旻是李庆安的妻舅,那就是家族利益的私心在作祟了,但那不代表主流。

这也是郭子仪愿意向政事堂效忠的缘故,他知道大唐政事堂并不是李庆安的私人机构。

但裴旻毕竟是书生,他并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已经触犯到了李庆安的底线,那就是李庆安对政事堂什么都能容忍,惟独在军队上不能容忍。

..........

大明宫中书省内,政事堂正在召开一次紧急而秘密的会议,政事堂的七名相国在右相裴旻的召集下都出席了会议。

“各位,这就是郭子仪给我们政事堂上的奏折,希望我们能批准关内道两万户朔方军的家属迁往灵州,大家商议一下吧!看看是否可行?”

裴旻命中书舍人将郭子仪的奏折抄写了六份,给大家人手一份,兵部尚书王缙虽然有原件,但原件还没有传到他手中。

张筠眉头一皱,道:“灵州并非是安西那样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之地,据我所知,很多黄河滩涂都是盐碱地,就算能种田,产量也很低,郭子仪希望将两万户关内道之民迁往灵州,那我就要问,他有多少土地可以安置这些移民,又有多少余粮保证移民在一年内的生活,还有党项人,他们对移民的态度如何?这些细节上的东西奏折里都没有提到,就一句话,想移民,我看郭将军的方案有所欠缺,我希望能听到他更详细的说明。”

张筠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他从来都不会就事论事,他表面看似指出郭子仪的奏折不全,但实际上,他是在打一招太极拳,把事情缓一下,先看看李庆安是什么态度。

裴旻对张筠了解很深,他明白张筠的意思,便笑道:“我并不是说我们要立即批准郭子仪施行移民事宜,而是希望政事堂能在这件事表个肯定的态度,然后再让郭子仪拿出详细的方案,然后我们会由兵部、户部、御史台去联合考察,如果方案可行,那时我们再正式批准,大家看怎么样?”

这时,兵部尚书王缙缓缓道:“我觉得此事最好先和赵王殿下沟通一下,毕竟他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他有权力知道朔方军的请求,我这样瞒着他讨论朔方军的奏折,不仅有越权之嫌,而且不利于关内道的剿匪,大家以为如何?”

裴旻点了点头,他能理解大家的慎重,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处理郭子仪的效忠问题上有点操之过急了,这样容易引发李庆安与政事堂的对立,确实应该先和李庆安沟通一下,向他说明情况,这样才是有理有据,否则偷偷摸摸的,反而让人感觉政事堂在越权。

想到这,裴旻便道:“那下午讨论四匦之事暂停一下,我去和赵王殿下先谈一谈,然后等郭子仪述职后,我们再正式讨论。”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剑道乾坤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宋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忘恩负义要我死,我造反你哭什么?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平步青云后,侯府跪求我回去在澳洲建国1796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马超重生大宋朝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就藩辽东,给诸国一点工业时代的震撼大唐:李承乾,开局自尽吓疯李二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我刷的视频,能投放到古代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