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到荣国府后直奔荣禧堂。
鸳鸯把今日去见王氏的经过给贾母清清楚楚讲了一遍。
“看来当时大家都疏忽了,居然忘了让她把她那些腌臜玩意儿交出来,没想到居然隐藏下了祸患。”贾母叹道。
紫鹃也觉得是这样,当时发现王氏给贾母下毒后,几人一边担心贾母,一边又要想法子让王氏暴露出真面目,反而都疏忽了她的那些毒药,这就相当于治病没有除根嘛。
鸳鸯说道:“老太太当时病着,自然是无心去想这些的,都是我们大意了,居然留了这样的隐患。
不过二太太也说了,她想要回来亲自把下毒的人揪住来,不知道老太太肯不肯给她这个机会。”
“回来?她居然还有脸提回来?”贾母气得脸通红。
鸳鸯连忙劝道:“并不是要回来一直住在府里,她也是担心拿到毒药的人会一直针对宝玉的子嗣。
玉钏儿这次命好,可是谁能保证玉钏儿一直如此命好?
所以咱们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来盯着怡红院啊。
而又有谁能比二太太更关心宝玉的子嗣呢?”
贾母虽然气极,但也知道鸳鸯说的没错。
如今贾政有了贾琪,更是不怎么重视宝玉了,只想着把这个小儿子培养出息,至于宝玉怎么样,他早已不太操心了。
这偌大的一个荣国府里,真心念着宝玉的,恐怕只有自己这个老祖母了。
贾母想到这里不由有些心酸。
几个孙女儿、外孙女,都嫁了好人家,日子越过越好,可自己最疼的这个孙子,现在却把日子过成了这个样子。
贾母本想着他已经是做爹的人了,性子总会慢慢改善的。
可是没想到院子里都一堆孩子了,宝玉自己却还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如今有人盯上了他的那些姨娘和孩子们,他自己却还没有察觉。
即使察觉了,也不知道有没有那个能力护住他们,还不是要自己这个快要入土的人来操心?
贾母不由叹了口气,“她虽想我死,但毕竟是宝玉的亲娘,对待儿孙的心都是一样的。
我老了,确实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暂且让她先回来吧。”
听到贾母这么说,鸳鸯知道她是允了,确实也是家门不幸,需要让一条毒蛇回来找另一条毒蛇。
鸳鸯想了想问道:“那咱们找个什么理由让二太太回来呢?”
贾母略思忖了一下说道:“乌家庄的那个家庙也有年头没有修缮过了,今日家门不幸,遭此祸事,正好我也拿些银子出来把庙重新修整一下。
不如就以此为由,让她回家住着吧。”
鸳鸯点了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大奶奶去办吧,我把缘故也给她说一下,让她心里有个数。”
贾母应了一声,不再多说。
紫鹃知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王夫人带到府里的祸事,也许注定只能让她来解决吧。
紫鹃也帮不上什么忙,更知道这件事不能告诉黛玉,免得她劳神。
她想了想,给贾母配了些清心去火、安神养气的丸药,又把“落子”的解药方子写了留给鸳鸯。
万一这种事情又发生了,好歹能第一时间把药吃上,不要出人命就好。
紫鹃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做了,能防一些是一些吧,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她能说了算的了。
果然,没过多久,荣宁二府传出了贾母要修缮家庙的消息,紧接着又过了两天,就有李纨亲自去乌家庄把王夫人接了回来。
荣宁二府议论纷纷,虽然人们觉得因为修缮家庙把她接回来只是个幌子,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其中的真相是什么。
就连秦可卿和贾蓉在夫妻夜话的时候还在讨论西府的二太太为什么会回来。
贾蓉打着哈欠说道:“我劝你也别操这份心儿了,我听蔷儿说过,二太太在庄子上的时候还是很安分的,和周围的人家相处的也不错。
也许是老太太怜她真心悔过,所以就借此机会把人接回来了呗。”
秦可卿嗤笑了一声,“二太太惯会做样子的,在下毒之事没有暴露出来之前,府里哪个人不是赞她是活菩萨?
她惯会怜老惜贫的,不过都是做做样子罢了。”
贾蓉翻了个身,面向秦可卿道:“不管是不是做样子,但确实也帮了些人家。
还是听蔷儿说的,前两年,有户人家的老婆生孩子难产死了,家里穷得都没钱下葬。
大冬天的,刚出生的孩子就裹了个大人的破衣裳在床上哭,连口米糊都没有。
最后还是二太太听说了,让谷雨给送了点银子,帮他把老婆打发了,又买了点米给孩子煮米汤喝,不然这个孩子估计也活不下来。”
秦可卿不由咋舌,“真是造孽啊,听着都可怜。
不过这种舍小钱赚好评的事儿也是她惯常做的,但是毕竟是救了人,我还是说她个好吧。
过两天我也去西府瞧瞧她。”
贾蓉嘿嘿一笑,搂着秦可卿的肩头,“好了好了,先别管西府的事情了,也是时候给双儿她们姐儿俩添个弟弟了。”
秦可卿脸色一红,抿嘴儿偷笑,却也止住了话题,凑过去靠在了贾蓉怀里。
这一夜自是夫妻恩爱,满室春意。
贾母并没有和贾政说明为何要让王氏回来,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很是不解,母亲为何还要让这个毒妇重返家门。
贾母又不好和儿子说明实情,毕竟现在对凶手是谁都还只是猜测,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打草惊蛇。
贾母只得按照对外宣称的那样说道:“家庙年久失修,我早就想找人好好把它整整了。
但是那么多工人过去,你让王氏继续住在那里出点什么事也不合适嘛,她毕竟名义上还是你的妻子,是宝玉和元春的亲娘啊。”
“那另外不拘找个什么地方安顿她就好了啊,何必非要弄回府里?”贾政皱着眉道。
“唉,那你说还有什么地方更合适?”贾母叹道。
“咱们之前本就对外宣称二太太是去家庙里清修的,如今家庙修缮,再把她挪到别处,外面的人还不知会如何议论呢。
到时候再把之前的家丑翻出来,我堂堂侯府,还要不要面子了?
你们出去又如何做人?
这满府的儿孙又如何做人?”
贾政让贾母问得无言以对,家丑不可外扬,之前这事就是低调处理的,如今若再把王氏换个地方,肯定会惊动一些人,难免引发议论。
所以好像也只能先让她回来住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