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要分田到户了,你们说是分田到户的好还是干集体好。”
“这哪里能晓得,我感觉干集体也不错。”
“当然是分田到户的好,以后几点起床去种地就不受人管了。”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陆续有分田到户的消息传来,人们群众讨论的话题也离不开分田到户。
晚餐饭桌上,刘兰芝也和何苗谈论起了这个问题。
“苗苗,你说是分田到户的好还是集体好。”
“那肯定是分田到户好啊,分田到户之后大家就是给自己种地了,就不会有私心,能把田种的更好,经济也会搞上来。”
首发&:塔>-读小说
刘兰芝若有所思。
“姐姐,分田到户是什么意思啊?”林然问。
“分田到户就是把生产队的田分给每家每户,然后大家各种各的田。”
“啊?那这样不是乱了吗?都没有人管种田啦。”小孩儿从出生看到的就是大家一起种田,生产队队长统管。qqxδnew
何苗笑着说:“那就自己管自己。”
第二天第一生产队的干部在田间开会时,陈香草问张富贵:“队长,我们是不是马上要分田到户啦?\"
张富贵说:“分田到户我认为是趋势,但具体什么时候分不清楚,据说政府领导的意见不一,有的不同意分,不管分不分吧,咱们反正跟着政府走就是了。”
何苗心想,全国分田到户是在一九八二年的一月一日,但具体实施到地方,那确实还说不准,不过到了一九八三年,全国已经完成了分田到户。
所以,就算再晚,那也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散会后她到田间去走一走,看一看茶树,种了一年多的茶树现在已经半人高,长势喜人,看起来绿油油的一片。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张富贵和何苗走在一起,何苗问他:“队长,这茶树现在就已经这么高了,再过一年不是长很高?但是我在六峰县,发现他们的茶树并不是很高,大概也就一米高吧,人得弯腰去采茶。”
张富贵说:“那是剪了的,茶树长到一定高度就得剪掉,不会任它长的。”
“啊?”何苗挺惊诧。
张富贵指着一棵茶树:“等再长到这个位置,以后再长起来就剪掉,茶树长太高了影响产量,叶子就容易老。”
何苗瞬间懂了。
张富贵种了半辈子田,之前又跟着何振华,他是个干实事的,也很看重这片茶山,施肥打虫锄草一样没落下,在他的带领下,茶树也才能长得这么旺盛。
“何会计。”自从何苗当上生产队会计后,张富贵就这么礼貌的称呼她了。“我是这样想,开年春天的时候,春茶不是出来了吗?记得你那时候说,六峰县书记同意我们去参观学习?”
”对。”何苗点头,“书记人很好的,我今年去他们那里收茶叶,他跟我又提过这事儿。”
“那行,开年春茶出来后,咱们队就派几个人去学技术。”
“嗯。”何苗笑着点头,看着眼前这一大片茶山,感觉希望也就像这满山的绿苗,茁壮成长。
首发&:塔>-读小说
而第二天生产队又有新的消息,提倡养猪。
这个养猪不是指生产队统一养殖,而是提倡挨家挨户都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