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也考进了A大,但是在底子方面却是不如从小就接受规范教育的其他同学,而在经过几天的相处后,又察觉到班里有竞争力的同学非常多,加上奖学金的名额本来就有限,邱颖儿只能下定决心花上更多时间和努力在课业上面。
只是再怎么争分夺秒,一天二十四小时也只有二十四小时,不会变成二十五二十六甚至是二十七小时,她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增多了,也就意味着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会受到压缩。
比如说来自室友的邀约,她就推却了一次又一次。
有时候是时间不允许,因为除了要上课和看书复习,邱颖儿身上还要去兼职,甚至恨不得一个邱颖儿掰开两个邱颖儿来用,这样就可以打两份工来支持平时的用度。
有时候是消费不允许,尤其是这第一个月,学费书费宿舍费乱七八糟的费一交,她手上的钱就变得紧巴巴的,平时还要吃饭,就算天天都只在学校食堂吃,再怎么拼了命去节省一个月也是要花上百块。
在第一次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她接受了邀请出去,回来以后她对所有“活动”的印象都是一出去就要四五小时,还一花钱就是三位数。
也因此从那以后她就对全部“活动”的邀请都敬而远之,渐渐的室友和同学们被拒绝多了,再有什么活动,也不会来问她找她了。
因为人家也不会答应啊。
等邱颖儿发现的时候,周围的同学似乎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团体,宿舍里说着说着话看见她回来以后也不说了,班里甚至私底下开始传她性格不好又孤僻。
……说不定确实是这样吧?
邱颖儿觉得没什么。
甚至还能省下点时间能让她多安安静静看看书。
她的成绩确实越来越好,但脸上笑容却渐渐地少了,刘海也慢慢地留长了,也不爱说话了,她在一个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次拿到了奖学金,也茫然地不知道可以跟谁分享这份心情。
最后想了想,只有拿出了一直很珍惜地带在身边,先生送给她的那支钢笔,神情呆呆地望着,然后在心里默默说了句先生你看,不负所望。
后来无论遇到什么事,她就会把钢笔拿出来,看着钢笔就仿佛可以看见一直对她很大帮助的先生,看见给予她帮助乡里们,还能看见她的鬓发发白父亲。
于是邱颖儿学得更加用功刻苦。
为了自己,也不全是为了自己。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了村里来的消息,告诉她先生走了。
她愣了愣,也顾不上是不是还在学校,影响会不会不好,一把就抓住同样从村里来跟她年纪相仿,但却只是出来打工并不是上学的林家老三的袖子,紧张地问先生走去了哪里。
老三说,先生人这么好,该是能上天堂的。
还说,其实先生走了都已经有半个月了,可是大家都没有她的联系方式,只能让他有空给她捎句话……
林家老三后面还说了很多,只是她已经都听不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