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锦州。

一间院子里,几十文书拨弄着算盘,珠子碰撞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悦耳。

“宁远去岁由天津发粮,全年合计七万,豆三万,布一万担……”

“宁远去岁由京师发粮,全年合计六万,豆四万,布一万三千担......”时不时有人唱到,一旁的人下笔如非。

“绥中去岁由天津发粮,全年合计一万两千,豆两千,布九千担……”

有计分账的,有计总账的,分工合作,整间院子显得繁忙,送进送出账册的人骆驿不绝。

忠顺王要离开辽西。

离开前,把偌大的辽西里头的家当,吩咐属下们盘算的清清楚楚,以便交给后来者。

交接的细致,不给后来者留下借口。

年近七十岁的忠顺王,没有打扰众人,悄悄的离开,心中有些不舍,也有欣慰。

他来辽西时,辽西诸地人心惶惶,军户流离失所,乱成了一锅粥,数年劳心劳力,终于打造了一个稳定又稳固的辽西。

多年克扣供应北镇的粮饷军兵,如今只籍册上,军户八万户,在册兵丁五万余。

辽西后方是山海关,境内也遍地的兵堡,可谓固若金汤,哪怕是金江军来攻,辽西也有防守之力。

“王爷。”

总兵刘英,赵雍,参将李坚……守备朱振杰,宁隆雄等数十位将领,见到忠顺王进来,纷纷起身相迎。

年近七十岁的忠顺王,一向严厉的面孔,终于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径直坐到主位。

“本王不日即离开辽西,盼诸位同仁再接再厉,上为圣人,下为百姓,上下一心,齐心携手,以报国恩。”

“喏。”

众人拱手应道。

在场不论是谁,可能有不满忠顺王的人,但是绝对没有人会不满忠顺王的能力。

刘英作为资历最老的总兵,主动上前向忠顺王磕头。

在他的带领下,屋内跪了一地,表露对忠顺王的恭敬和尊敬。

当年的辽西连连吃败仗,形势危机,多少人暗中联络蛮族,又有多少人悄悄投靠平辽侯。

明面上朝廷的辽西,实际上被参透成了筛子,谁都能调动辽西,影响辽西将领。

朝廷的钱粮是有数的,此处多用了一分,另外一处就少了一分。

只有忠顺王有本事从朝廷要来钱粮,也只有他有本事,从京城发出的钱粮,至少有八成落到辽西。

同样,也只有他的强压下,八成的钱粮,至少有六成落到了前线将士。

扭转辽西颓废之风气,非忠顺王不可。

“我知道你们有人心里骂本王,恨不得本王早日离开辽西,就盼着本王走。”

忠顺王对众将没有客气。

刚来辽西时,他对人和善,随着他对辽西掌控的越深,态度也越发的严厉。

唯德才是举,从来不任人唯亲。

哪怕是从国内带来的人,也都是才能十足,例如图门,反而是他自家子弟没有提拔。

一心为公,除了公正还是公正。

没有人不佩服忠顺王。

忠顺王不是偏激之人,在辽西没有把事情做绝,既照顾了实情,也推动了政务。

数千辽西军在国内剿匪的功绩,也是间接证明了辽西军这些年的变化。

而且辽西军从来就不是弱军。

大周军队耗费钱粮最多为九边重镇,是大周精兵所在,而九边重镇中辽西镇为第一。

耗费钱粮最多的辽西军,战斗力理应最强。

四千辽西铁骑,在国内打出了辽西军镇的威风,也让朝廷诸公知晓,泼天般的钱粮并没有浪费。

忠顺王舍不得辽西。

不是因为他舍不得权利,如果为了私利,他早就把自家子弟提拔了起来。

正是因为他的公正,所以疑心深的侄儿皇帝,没有过多猜忌他。

辽西是他多年来的心血,好不容易有了今日之功,他希望后来者能保持下去。

同样。

他严厉的告戒诸人。

“本王哪怕离开了辽西,一样会关注辽西,谁敢为非作歹,苛刻军士,破坏辽西的局面,本王绝对不放过他。”

“末将不敢。”

众人回道。

不久。

忠顺王的行驾,出山海关回京城面圣。

……

京城。

司礼监掌印太监夏守忠,总理内廷都检点太监裘世安,一等伯牛继宗,一等子侯柳芳,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一等子侯孝康,庶吉士陆仲恒……

一众文武勋贵太监,受皇帝之命,出城二十里迎接忠顺王行驾。

年近七十岁的忠顺王,宝刀不老,声音洪亮,让人震耳欲聋,令人们啧啧称奇。

“辽西有今日之局,全耐忠顺王之功也。”

夏守忠权势渐大,但也不敢得罪忠顺王,反而讨好对方,一脸的谄媚。

忠顺王连忙推诿。

“非本王一人之功,幸有朝廷诸公的操持,才有本王放手施为的底气,是皇上圣明,朝廷之功。”

“虽然如此,也只有王爷才能把辽西整治今日之风气。”

一等伯牛继宗不以为然的说道,当着文臣们的面,极力抬高忠顺王。

忠顺王没有掺和。

周朝百年来将权经历着起起落落的发展过程。

大周初时。

总兵官以武爵充任,统领节制所在地区的都司卫所军队,并有督屯筹饱、管理马政、整饬城防器械、参奏文武官员、过问军人司法等职掌,权力广泛且高崇。

例如贾府所任京营节度使。

太上皇登基后,总兵权力逐渐被督抚、巡按、御史、司道、郎中等文官所分解。

到了太上皇退位,幕后控制朝以后,总兵所剩的职责主要是统兵作战。

明确规定“如经略边务,随宜调度各镇将官,相机战守,此总督之职守也;整伤兵备,训练兵马,督理粮草,抚恤士卒,此巡抚之职守也;整饬兵备,申严号令,振作军威,相机战守,此总兵之职守也”并受节制、监督于督抚。

到了皇帝亲政时,对勋贵更加严厉,文官彻底从勋贵手中夺权,有实权的勋贵寥寥无几。

巡盐御史林如海的流放,王子腾的闲置等。

可惜时也命也。

随着国内战事愈加频繁,勋贵的权力逐渐恢复,有的将领更不听文臣节制。

例如锦乡侯府的北镇节度使。

更有他忠顺王是勋贵中的领头人物,反而从文官手里夺回了辽东经略一职。

文官和武将争夺权力,越来越激烈。

忠顺王选择了退让。

他的继任者,新任辽东经略就是文官出身,之所以如此退让,是希望缓和文武之争的局面。

同时内心也担忧。

随着武夫权力越大,对军队的控制越强,不加以节制,长此以往不利于朝廷。

有了一个平辽侯,他不想看到第二个平辽侯的出现。

当年就是因为金州不受督抚节制,导致平辽侯越来越跋扈,朝廷养虎为患,才有今日之难。

如果不是勋贵史鼐的放任,而是辽东经略一开始乃文官魏毅的话,魏毅绝对不会任由唐清安独掌金江镇。

唐清安能成为金州独夫,勋贵史鼐功不可没。

勋贵们希望忠顺王偏向他们,文官们冷眼旁观,最后见忠顺王不冷不热,没有响应勋贵们的态度,部分官员才对忠顺王的态度缓和起来。

忠顺王内心长叹。

国事如此形势,而党争越发激烈,不以国事为重,以权斗为重,久离朝堂的忠顺王,心中只觉忧虑。

忠顺王进京只有一件事。

治辽。

治辽。

治辽。

“平辽侯有十罪。”

忠顺王在皇上御前,坚定的说道。

“一罪擅权横恣”

“二罪虚兵冒饱”

“三罪任用私人。”

“四罪贿赂权贵,勾结文臣。”

“五罪侵害朝鲜。”

“六罪擅启边衅。”

“七罪要挟无已,居奇货于辽东。”

“八罪秘连海外。”

“九罪欺君罔上”

“十罪造势拟反”

皇帝看着满头白发的皇叔,不等他感慨,就听到皇叔的弹劾,一时间不知所措。

平辽侯孤悬海外,听调不听宣已是双方的默契。

朝堂里有人反对平辽侯,也有人支持平辽侯。

认为今日之国内时局叛乱不止,不应激反平辽侯,反而应该拉拢他,并且平辽侯从来没有糜烂边关。

如果是一边倒的反对平辽侯,朝廷早就定下了调子,但正因为不少人否定,所以朝廷对金江镇一直没有统一的口径。

当初蛮族势大的时候,都有人认为应该诏安老奴,获得了不少支持。

比起蛮族,支持平辽侯的人更多。

京城的勋贵和大臣不提,只地方上为平辽侯说话的声音就不小,特别是江淮和金陵。

而朝廷分身乏术,国力疲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只要平辽侯不做乱,暂时不搭理他。

留着下一代人去解决,平辽侯才能高,威望高,下一代却不一定能维持住金江镇。

说来说去,根本原因就是无力应对,而采取妥协之策。

忠顺王在皇帝的面前,刺破了幻想。

“金江镇北控草原,难挟朝鲜,东制奴儿干,麾下兵士十馀万,辽东人人只知平辽侯,不知朝廷。”

“今日不反,他日必反,等唐清安反时,则悔之晚矣。”

忠顺王坚定的说道。

只知平辽侯,不知朝廷。忠顺王这句话刺痛了皇帝。

“冯阁老去职时,曾跟朕言,要治辽,先治内,不先解决流民,则不能治辽。”

皇帝感叹道。

“乱民连绵不绝,每当朕收到捷报,以为要平息乱民时,要不了数月,又起新患。”

“去年一岁,朕竭诚以待,万事以剿贼为要,十馀万精兵围川,一年之功已见成效,皇叔整顿辽西有功,今日续整三大营,当皇叔功成之日,就是治辽之时。”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闻唐清安麾下十馀万大军,朕当汇聚全国五十万精兵入辽,到底要看看能不能治辽。”

忠顺王欣喜不已。

侄儿虽然性格不坚,但是并没有成为享受之君,在忠顺王眼里,已经是明君了。

辽西五万余精兵,三大营五万精兵,山海关还有两万浙兵川兵,合计十三万。

京畿,陕西,宁夏,固原等八边,以及四川各地精兵十馀万,在招募乡勇十馀万。

五十万大兵荡平金江镇,自此全国止戈,修生养息十年,赢来太平盛世。

“皇上圣明,臣必万死不辞。”

忠顺王动容道。

离开皇宫后,忠顺王一日设宴请各路勋贵,一日设宴请各路文臣,极力缓和两边的矛盾。

成效不提,但是忠顺王的心意,众人都看得见。

贤王。

忠顺王带着偌大的名声到了天津赴任。

龙山大营、来山大营、天津大营,各地卫所兵堡。

周出元,左立先,吴兆元,赵洪范,王亢大小将领数十名,早已到天津总督衙门迎候。

整个院落挤满了人,不光有将领,还有总督衙门的官员,图门也在其中。

忠顺王穿着王袍,缓缓的从屋中踱出。

“参见王爷。”

众人跪了一地。

“本王,奉旨督办三大营,查办天津,山东军务之事。”

忠顺王气场十足,人们只闻其声,其心恍忽,升起压力,无人敢出言。

有今日之威望,不只是因为忠顺王是皇帝的叔叔。

一步一个脚印,做事细无巨细,才有今日之功,万人敬佩,而其身份,更是锦上添花。

忠顺王抵达三大营,代表着朝廷的重心,也转移到了三大营。

“三大营军务一日未清,本王一日不离三大营,誓与军务相始终,短无终止之理。”

治政先治人,治人先治风。

军中积弊诸繁琐事务,于忠顺王内心了如指掌,经验深厚手到擒拿。

风气如此,人人都不愿主动让出自己到手的利益。

大家都这么做,凭什么自己不拿。

自己不拿,大家都拿,不但让人笑话,独自吃亏,还得罪上官和同僚,举步艰难。

这就是恶风之弊。

不除恶弊,人心难正,人心不正则万事皆空。

院中乌压压一群穿着官服的人们大气不敢出。

谁都有把柄,有了把柄心中则底气不足,面对一身正气且权势熏天的忠顺王,犹如老鼠见了猫,天然的矮了一截。

既如此,就会心生畏惧,有了畏惧,就不敢抗拒,唯唯诺诺毫无胆气接话。

老迈又精神气十足的忠顺王,坚定的看着下属们。

他能治好辽西,就能治好三大营。

图门内心激动不已。

犹如儒家之理,人有精神追求,精神的满足,比物质的满足更让人忘我。

自己不就是拜服于忠顺王的人格魅力,多年来任劳任怨,为忠顺王鞍前马后。

“不论是为了光宗耀祖,还是望百姓万家灯火长明,诸位当与本王齐心协力,当不负国恩。”

忠顺王说道。

“喏。”

众人齐声应承。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穿越三国,我率霸王麾下二十八骑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四海兄弟,大明:我,朱允熥,开局救活大哥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