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州节度府。

林如海,顾道初两人在廊坊下,坐在方桌旁,方桌上有干果点心和热茶。

“朝廷的制度虽然不完善,但放眼世界并没有差错,有利有弊各有优势。”

唐清安望着金江镇的两位舵手,肯定了两人上任以来的功劳。

原来的冯胜之和顾应时,十余年来功劳巨大,金江镇有今日之势,两人功不可没。

只是新建立的第一军镇和第三军镇,前者负责草原,后者金州本土,无论是地位还是重要性都至关重要。

另外就是两人不适合改革。

如果没有林如海的出现,唐清安可能会亲自下场,但是有了林如海的出现,就不需要他亲自下场了。

以前左支使和右支使的职位,虽然左支使比右支使职位要高一点,但是实际上冯胜之和顾应时地位相当。

现在不同。

顾道初名望不够,更像是林如海的助手。

也就是说林如海在金州,是实至名归的文官第一人,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但是大周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经济上太过僵硬,财政制度混乱不堪,导致无法发挥国力,空有力气而使用不出来。”

唐清安自己是这么认为的,看过后世学者的研究,同样是如此的想法。

民间经济繁荣,贸易体量大,而国家没有从中获利,反而受其苦,以及混乱的财政制度,以至于缺钱成为了常态。

大周的军户世袭制度,从前明承袭而来,至今三百年的时光,积弊丛生,而边军至今还能保持不弱的战斗力,可见军户制度并不是无一可取之处。

只要能按时发兵饷,大周的军队并不是软脚虾。

“所以需要一场改革,不能全盘采用朝廷之策,我们不但要支持各地的商贸,促进济州岛的海贸,但是也不能任由发挥,最终要控制在官府手中。”

林如海接过话题,笑着看向将军。

牵一发而动全身。

要改革先治人,治人需要先扭转风气。

唐清安点点头,认可了林如海的思路。

其实并不是高深的计谋,正如张居正改革,也是先推行考察法以治人,再关掉反对改革的私院,扭转风气奠定基础。

大明立国时,形势并不好,北方,西方,南方不稳定,海面上也有敌对势力。

面对这种困境,需要严苛的法度,发扬朴素简朴的作风,以保持民心军心。

但是时代在发展,随着大周的兴起,百年下来,很多制度就跟不上发展,需要不断自我改进。

无法自我改进,或者改进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速度,就会变为积弊,累积下来就成为了国家危亡的隐患。

林如海的出现,正好符合唐清安的人选。

巡盐御史只有一年的任期,而林如海能担任多年,证明了他在治理经济上有充足的能力。

盐政收入是大周财政的命根子,但凡无法满足朝廷的需求,林如海是无法连任的。

而对福建新学的暗中支持,可见其是开明之士,有进取改变之心,不会沉迷保守。

勋贵出身,又中科道探花。

无论眼光胸襟还是才能,人际关系等等,都是数一数二之人。

林如海是国之干才。

唐清安期望林如海,能治理出一个全新的金江镇,脱胎于大周,又符合当下时代的崭新面貌。

除了眼前的林如海,唐清安想不出还有谁有这个资历。

史鼐,刘一儒,魏毅,贾雨村等等,他们都不行。

“海贸利润大,又常在海外,官府的影响力却只能存在于码头上,林公所言极是。”

唐清安认可道。

发展海贸不只是为了商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加强国家实力,促进百姓的经济。

哪怕是当下的英国,如何支持自己国家的商人,也不会说没有控制的手段。

没有控制的手段,就是大周的下场。

商人们势力强大又脱离朝廷的掌控,就会形成自己的力量,最后抗拒朝廷的管理。

“英国和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支持商人们的政策,也是整合商人们,在他们头上安了笼头的手段。”

加入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需要服从印度公司的管理;不加入印度公司的商人,则没有实力抗衡庞然大物,必定会被吞噬。

英国与荷兰,是无法一力管控不可计数的商人的,但是两国可以通过管控东印度公司,从而控制所有的海商。

“海外司就是搭建的台子,先掌握规则,最后我们也要成立一家公司。”

唐清安告诉林如海。

林如海明白了将军的意思。

金江镇摊子铺的太大,各处开支也大,特别是孤悬海外的第四镇。

三四万士兵的口粮与军饷,是一笔庞大的数字,林如海感到忧心,会不会把金州的财政拖垮。

以百姓种田的财政,是无法支撑起来的。

将军的意思,是以商贸养军。

对于生长在大周的林如海,是全新的思路,目前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后面会不会出问题呢。

田亩是看得见的,商贸是无形的。

看得见的东西,人们心中有底,看不见的计划,人们心中会感到不安。

冯胜之就对将军的政策感到不安,多次提出反对,认为海贸但凡有意外,导致财政无法支撑军队,会令金江镇崩盘。

林如海内心也忐忑,但是他没有反对。

而是凭借毕生的经验,努力尝试熟悉这个新模式,以新模式来治理金州。

唐清安信任林如海,因为整个大周,只有林如海有这份能力,如果林如海都办不成,唐清安不信其他人能办成。

各镇各营对外的开拓,唐清安的底气就是来自于海贸。

无商不富。

想要参与当下大时代的快速扩张,不发展商贸是不行的。

传统农耕的扩张,已经把东方最富裕的土地扩张到了极限,对于其余的地方的扩张,需要加上商贸的支持。

“昨日有几人来找我反对新学,我严厉的告戒了他们。”

唐清安宽慰林如海说道。

要改革,林如海是舵手,他唐清安身为领头人,需要对林如海表现出足够的支持。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没有他的支持,林如海是支撑不下去的。

毕竟林如海是后来者,威望和在金江镇的资历,让很多人都敢出面反对林如海。

林如海露出感激的目光。

新学的推广,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都说他林如海是小人,只会拍将军的马屁。

冯胜之敢出面反对将军,提醒将军新政太过偏激,应该稳妥为上,他的行为才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人们都认为冯胜之才是老成持重之人,言林如海是外人,不在乎金江镇好不容易迎来的好局面。

为了自己的前程,只晓得附和将军,蒙蔽了将军的双眼。

顾道初安静的坐在一旁,仿佛是局外人。

他内心清楚,自己能成为右支使,不全是他的才能和资历,准确的说是将军为林如海铺路。

他也了解自己的性格,自己是不敢反对将军的。

所以在节度府里,顾道初向来不会反驳林如海,更像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清安看向顾道初,没有打算放过他。

“顾公身为右支使,该做的事情还是要承担起来,不能只让林公出面。”

听到将军的话,顾道初委屈了。

不少老朋友联络他,一起来反对林如海,都被他拒绝,伤害了多少交情。

他认为自己不反对林如海,就是最大的支持,自己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看着顾道初的神情,唐清安哭笑不得。

林如海也笑着说道。

“顾公多次支持我,为我解决了很多的困难,新政的功劳,顾公不下于我。”

见状,唐清安也不再提此事。

顾道初本就不是坚定之人,要不然自己也不会提拔顾道初担任右支使。

此人的能力不是不行,但是性格有区别,有些事他可以做,有些事他做不了。

把人才放在能发挥他作用的职位上,是上位者的职责,唐清安不在勉强他。

“第四镇驻守琉球国,虽然有琉球国供应部分粮食,但是缺口仍然很大。”

唐清安看向林如海。

“日本方面的粮食,不能放在计划里面,万一其中有差池,金州和琉球之远,恐怕会误事。”

“济州岛的海贸即将进入高峰期,压仓粮会陆续抵达济州岛,对于这批粮食,就不用按照旧例送来金州入库,盘点后可直接供应第四镇。”

林如海提出了解决方法。

“甚好。”

唐清安笑道。

“第四镇还是需要谨慎些好。”

顾道初忍不住说道。

孤悬海外代表了金州管控力低下。

虽然派了镇使,稽查使等官职分权,但是实际上节制使的权利仍然巨大。

第四镇和其他三镇是不同的,顾道初对于第四镇,始终难以放下忧虑。

比起其他三位节制使,彭大海更像是土皇帝。

四万士兵都受其调度,一年两年还好,三年四年下来,士兵们就习惯了听从彭大海的命令。

按照日本目前的形势,很有可能达成将军的计划。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从来不是军司考虑的,那么彭大海不知道还要带领第四镇多少年。

眼前的将军不就是正好的例子么。

虽然第四镇形势不同,但是不得不防啊,顾道初小心的提醒。

别金江镇花费了高昂的代价,最后为旁人做了嫁衣。

顾道初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林如海同样内心迟疑。

按照将军的计划,最终是让日本本土内乱不止,同时割据九州岛。

如果第四镇控制了九州岛,岛上的日本人可不认金江镇,常年以往只会认彭大海。

消化了九州岛的第四镇,就有了分裂的根基。

其他制衡的手段都是虚的,只有调离彭大海才是正道。

但是第四镇的形势和其他三镇不同。

第四镇只能通过船只,一年往返数次联络金州,金州的人大多不熟悉第四镇的情况。

现在换彭大海容易,但是隐患太多,未来换彭大海,谁知道能不能换掉。

朝廷不想换将军的职位么,不也是换不掉。

唐清安摇了摇头。

他们的忧虑不是不存在,但是也不能忘食废寝,而且他对于彭大海有信心。

以他和彭大海十余年来的感情,同起于微末,所以对彭大海,唐清安是信任的。

至于未来。

唐清安也不是傻子。

说个不好听的,如果他突然身患重病,那的确要考虑调任彭大海,现在嘛,唐清安倒没有太多忧虑。

而且有镇使陶鏴,稽查使方士珍等官员在第四镇,彭大海想要违制也不是简单能办到的。

至于第四镇消化了九州岛,有了叛乱的底气,他也不会在此之前作出应对手段。

自己能控制金江镇,独立于朝廷之外,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当时更有顶头上司史鼐的放任。

“现在至关重要的还是支持第四镇,我们为此做了多年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总不能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因为举棋不定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唐清安冷静的说道。

发展事务从来没有顺风顺水的时候,遇到挫折才是常态。

正确的态度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逃避问题,更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去做事。

现在第四镇控制了琉球国,巩固了大周海疆,起了稳定东南沿海的作用。

又拿捏住了德川忠长,光为其供应军备就获得了不少的钱粮,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进展。

根据柳湘莲的汇报,加藤忠广联合各藩,带领九州军队北上,计划与德川忠长合军。

被幕府流放到九州的松平忠直,亲自出面说服了大坂谱代大名松平忠明,大军一路顺畅直到山城河内一带才受阻,与幕府军队胜负未分。

九州岛正受灾,加藤忠广一方粮食短缺,派了使者联系第四镇,愿意放弃对琉球国的企图,认可金江镇在琉球国的统治,希望能从第四镇手里采购粮食。

同时。

前线遇挫的德川忠长,答应会从领地搜刮三十万石粮食,抵扣购买军备的欠款,希望第四镇继续提供军备。

无论未来如何,日本国力大损已经成了定局。

借助历史,唐清安终于搅动成功,信心大涨。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穿越三国,我率霸王麾下二十八骑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四海兄弟,大明:我,朱允熥,开局救活大哥寒门崛起,从遇上苦逼太子开始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