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文坛败类(求订阅!)
此时的崔浩还在一家一家的送礼。
同时在一些茶坊酒肆和青楼中却在流传着两首诗。正是崔浩在太子府做的那两首诗,经过了这几天的时间,在李承乾有意地推动下,在整个长安传播开来。
有赞美敬佩的,也就有厌恶不屑的。
此时在一家酒楼的包厢内,崔舒等一些世家子弟于此小聚。心中对崔浩有着厌恶和嫉妒,口中也就不留情面。
“简直是哗众取宠,还欲饮琵琶马上催,他上过战场吗?”
“从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却现出这样的诗,这不是剽窃是什么?”
“他哪来的胆子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剽窃?”
“还有他那个咏梅,竟然是长短句,那也算是诗吗?呵呵……”
“那原作者是谁?崔浩剽窃的是谁?”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汇聚在王珏的脸上:“那很重要吗?”
“对!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不是原作者是谁,而是他崔浩剽窃。”
“他这种行为太恶劣了!”
“这简直是文坛的败类!”
“像他这种斯文败类是不配在文坛的,他留在文坛,就是对文坛的玷污,是对我们的玷污。”
“对,让他滚出文坛!”
“这件事我们要研究一下,绝对不能让这种败类继续玷污圣洁的文坛。”
“这很容易!”卢安民曲指敲着桌子道:“天下读书人,九成九都要看我们五姓七宗态度。只要我们这些人分头召开文会,在文会上安排人质疑崔中则这些诗,剽窃贼的名头就会按在他的头上,摘不下来。
而且我们也确实有道理,作诗讲究触景生情。你崔中则又没有打过仗,上过战场,如何写得出这样的一首诗?”
王珏点头道:“确实不是大事,只要我们这些人态度鲜明,天下读书人都会追随我们的态度。”
崔舒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怨恨,冷笑道:“我们要让他知道,我们世家想要毁灭一个人,易于反掌耳!”
卢安民展开双臂道:“不错,因为这天下的话语权掌握在我们世家手中,便是陛下都要忌惮三分。他崔浩竟然敢拒绝我们的好意,真是不知死。”
崔浩不知情,一家一家将礼物送到,整整忙乎了一天。但整个人都透着喜庆。
从车厢内跳下来,看到吴明正指挥着家丁在门旁挂着什么,定睛一看,是两块木板,宽三寸长六寸的模样,上面书写着字。
一块木板上写着神萘,一块木板上写着郁垒。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阿郎回来了。”吴明回头,脸上现出喜色:“挂桃符!”
崔浩心中恍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对联,一是没有对联这种体裁,二是没有能够张贴在大门上的那种合适的纸张。都是用桃符,写上神萘和郁垒二神的名字,用来镇邪和祈福。
崔浩看了看,摇头道:“太丑了!”
“赵英,往左一点儿……”吴明正在指挥着赵英挂桃符,听到崔浩的话,转头道:“啊?什么丑?”
“桃符!”
“可不敢这么说!”吴明一步就窜到了崔浩的身前,伸手想去捂住崔浩的嘴,还好及时反应过来,虽然缩回了手,但还是神色严肃道:
“阿郎,慎言!”
崔浩摆摆手:“把桃符撤了,唤阿大过来。”
然后大步走进了府门。
赵英已经放下桃符,蹬蹬瞪地跑去找阿大了。崔浩还没有走到书房,便见到赵英带着阿大已经匆匆赶来:
“阿郎……”
“给我做两个木板,八寸宽,三尺长。用桃木做。快点儿,送书房去。”
“很快,最多两刻钟!”
阿大转身就跑。
吴明跟着崔浩进入书房,赵英也跟着进来,他们心中都知道,崔浩弄桃木板子肯定是代替桃符的,但是会怎么代替?
他们心中非常好奇!
兰心和竹月见到崔浩站在书桌后,便以为崔浩又要写东西,便一个研磨,一个要去铺纸。崔浩拦住铺纸的竹月道:
“不用铺纸!”
竹月眼中现出疑问:“阿郎,不铺纸,研磨做什么?”
“一会儿在桃符上写。你去给我泡杯茶。”
“诺!”
崔浩一杯茶还没有喝完,阿大便扛着两块桃木板子进来了。
吴明和赵英咧了咧嘴,这么大的桃符,阿郎要写多少个神仙的名字?
兰心和竹月满脑子问号。
这是桃符?
这么大的桃符?
崔浩看着被打磨得十分光洁的两块木板,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提起笔,略微思索了片刻,开始书写。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这个好!这个好!”吴明拍着巴掌,眉开眼笑。
“写的什么?”赵英急声问道。
吴明欢喜吟道:“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
“好!好!”赵英也咧开大嘴笑道:“俺能听懂,喜庆!”
竹月有些怯怯地问道:“阿郎,这是桃符?”
“昂!”崔浩得意道:“比之前那种桃符好吧?”
竹月神色怯怯道:“阿郎,过年不是要挂有神的名字那种桃符吗?你这个虽然好,但能镇邪祈福吗?”
崔浩看了看竹月,又看了看兰心,见到两个人的眼中都有着丝丝恐惧,便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惧怕鬼邪的。桃符就是用来镇邪驱鬼,纳福祈祥的。
想了想便道:“那就再写一个,挂在二门上。阿大,再去做一副桃木板子。”
“诺!”
阿大又匆匆地走了,这次时间更快,一刻多钟就扛着两块板子回来了。崔浩大笔一挥就。
金玉满堂家兴旺
福星护宅赐平安
“这个好!这个好!”兰心和竹月脆生生的声音响起,雀跃着拍着巴掌!
崔浩意得志满,大袖一挥:“挂出去吧!”
“诺!”
吴明,赵英等人兴冲冲地扛着桃符出去,兰心和竹月也雀跃地跟在了后面。然后整个崔府的人都兴致勃勃地出去观看,便是张嬷嬷都不例外。
唯一令崔浩遗憾的是,李震,程处默,长孙冲这些人倒是没少来自己府上,竟然没有人注意到自己写的对联,他也不好意思自卖自夸。
随着时间正式进入贞观元年,辞旧迎新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皇宫上下,大摆宴席,君臣欢宴,席间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气势恢宏。李世民举杯与众臣同庆,对大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崔府上下也洋溢着欢庆的气息,虽然府上只有崔浩一个主人,没有那么多规矩要讲究,但在张嬷嬷和吴明的操办下,里里外外也都像模像样。
年夜。
崔浩大马金刀地坐在堂屋中,桌子上摆放一个个纸袋,纸袋内装着银子。
这是各府的习惯,这一天是要家主亲自发银子,有钱的多发,没钱的少发。为什么要家主亲自发,就是要让府中的人知道,他们的一切都是家主给的。
当然,这是因为崔府人少。如果像那种名门望族,府中上下有着千余人,家主不可能每个人都亲自发银子。只是亲自发给府中重要的人,其余的下人会让管家发。
首先进来的自然便是吴明,吴明进入堂屋,便跪倒磕头拜年,崔浩拿起一封银子递给了他,也说句吉祥话,吴明拜谢退下,然后是张嬷嬷,随后一个个进来,一个个出去。然后门外就响起了欢呼声。
崔浩发的银子可不少,而且每个人都有两身新衣,这让整个崔府都喜气洋洋。
年前虽然送了礼,但是过年还是要去各个国公府拜年。
然后就碰到了两个令崔浩头痛的事情。
一个是被各府的女主人叫到跟前,要张罗着给他介绍各路女子,要给崔府增添一个女主人。
第二个就是被各府的男主人,也就是一个个国公拉着喝酒。
这些国公都是酒蒙子,崔浩每天都是站着走进国公府,然后横着被抬了出来。
喝酒也就是身子难受,但是被女主人做媒这事更是头痛。起先的时候,崔浩还带着轻松的心情解释,比如自己朝中事务繁忙,又即将出使岭南,无暇顾及婚娶,但是各家的女主人哪肯轻易放过崔浩,左劝一句右劝一句,那理由比崔浩的解释多了去了,叭叭叭地,都没有崔浩开口的机会。
“你年纪也不小了,早就应该成家了,没个照顾你的人怎么成?”
“一个府中没有女主人,那就不是一个家。”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么大了,转过年就十九了,还不娶妻,还不生子,这就是不孝。”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朝务再繁重,该成家也得成家啊。”
“正是因为你忙,府上才更需要个女主人帮你打理,里外都要你一人操心像什么话。”
“我家族之中,有好几个知书达礼,性情和婉待字闺中的女娘,趁着你还没有去岭南,我设个席面,你来见见,可不许推脱。”
然后……
崔浩想出来一个主意,去了某个国公府,就猛喝,不等女主人派人来请,就先喝醉。
每天都是站着走进国公府,横着被抬回府。早晨醒来的时候,虽然兰心和竹月在他回来之后,已经给他洗了澡,换了衣服,但还是一身酒气。
他都听到了两个小丫鬟叽叽喳喳地埋怨那些国公府。
从酒醉中苏醒之后,他也在想,自己是应该找一个媳妇了。他这个年龄在大唐,真是属于大龄青年了。但是找谁?
找什么样的?
他茫茫然!
随后他又从长孙冲,杜荷几个兄弟的口中,得知了自己剽窃贼的名声已经在长安传得沸沸扬扬,世家子弟在各大文会上,带头批判崔浩所作的文章诗句,大骂崔浩为文坛败类。
按照长孙冲的说法,让崔浩滚出文坛的呼声都快形成浪潮了!
也不是没有支持欣赏崔浩的文人,但是在世家权威的压迫下,形成的声势很小,而且被一众文人围攻:
“崔中则给你什么好处了?你这样帮他说话?”
“连世家都说崔中则是剽窃,那就肯定是真的,世家的见闻和眼界难道不如你?你还相信他做什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不是也干过剽窃的事情?”
“卑鄙无耻!卑鄙无耻!这些人才是给读书人丢脸!”魏征把崔浩书房的桌子拍的啪啪响,胡须都气的翘了起来。
“他们已经失去了文人的风骨,玷污了文人的高洁!”
崔浩心疼地看向自己的桌子,魏征不是第一个来找他的人,在此之前,程处默,尉迟宝林,李崇义等一众兄弟先后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大骂那些世家子弟不要脸,脸红脖子粗的,要不是崔浩拦着,差点就要打上门去。
连李承乾也专程来了一趟,一方面是心里生气,一方面有着内疚,要不是他把崔浩作的这两首诗传播了出去,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禁有些垂头丧气:
“崔大哥,都怪我没听你的话,结果造成这样的局面,这些世家子弟太过分了,他们怎么可以无凭无据的污蔑你?”
崔浩却是神色淡然道:“太子殿下,这就是一个圈子。匠人有匠人的圈子,商人有商人的圈子,武将有武将的圈子,文人有文人的圈子。别说是我,便是你这个太子殿下,如果妨碍了这个圈子,他们也照样抹黑你。
你可以尝试去习惯别人。”
李承乾眉毛一挑:“那我要是不想习惯别人呢?”
崔浩的神色变冷:“那就让别人习惯你!”
李承乾精神一振:“那你是想要习惯别人,还是让别人习惯你?”
崔浩轻笑了一声:“我的腰不好,弯不下去。所以,还是让别人来习惯我吧。”
李承乾神色一愣,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李承乾此时有着一瞬间的恍惚,这一刻崔浩身上散发的自信,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父皇。自己的父皇便是如此,无论遇到何种艰难,总是如此的自信。
他晃了晃脑袋!抛去了这种想法。
崔大哥虽然厉害,但怎能与父皇相比!
大年开五之后,便开启了聚会之风。
武人聚会,文人聚会,便是升斗小民也沽个一斤酒,聚在某个人家,胡吹乱吹一通。
武人和升斗小民的聚会不提,文人的聚会离不开斗文斗诗,倒是接连几天,出了不少传播长安的好诗。那些文人更是因为自己一首诗被长安青楼名妓传唱而兴奋不已。
一些名妓也为了争夺一首好诗而争奇斗艳,各施手段。
在不同的文会中,却有着一个共同的议论主题。
那就是崔浩!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