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承宗的要求令杨鹤感到神奇。

这个人身居西海,居然知道红薯土豆。

杨鹤知道哪里有红薯土豆,北直隶的皇庄。

近几十年,不乏有官员力主推广这两种农作物,但推广并不顺利,它们的优势并不大,所以种植最多的地方只能是皇庄。

作为新传入的农作物,人们对它们的接受能力远不比玉米,玉米是好东西,可以作为麦子的替代品。

土豆和红薯的产量都挺高,一亩地出个二三百斤问题不大,但这俩的产量很虚、因为水分大,一个人吃八两白面能顶一天,但吃半斤红薯,撒泡尿又饿了,把自己噎死也吃不饱。

同时也因为水大,不易储存,最关键的阻碍还是社会结构……地主不认这玩意。

要交粮了,地主把官斗往大院一摆,佃户推着小车运来二十五石麦子,再送上两只活鸡,非常简单就能让地主婆心满意足,真懂事,明年地还佃给你。

人家把官斗往那一摆,佃户哐哐往里倒上二十五石红薯,不说会不会被地主打死,肯定能直接完成从佃户到失地流民的阶级变迁。

石是容积单位,一官斗能盛十七八斤小米,至多盛十一二斤红薯,它还不顶饿、不好储存,放着放着就坏了,做成粉一斤原粮出不到五两。

营养搭配随吃随有是达官贵人的事,早在隆庆年紫禁城的鹅灰池就有烧炭的蔬菜大棚,但佃户要考虑的是种一年粮食能不能吃一年。

想让这东西当主粮,能打八十斤麦子的烂地,种红薯土豆得出三百二十斤才划算;打二百斤麦子的肥地,种红薯土豆就得出八百斤才划算。

崇祯爷家里皇庄的地也打不出八百斤土豆子。

除非在太湖那种极其肥沃的田地种上两季,出个一两千斤也不是没可能,但那边种水稻精耕细作能出六百斤。

在太平年景,土豆、红薯最大的价值就是歇地。

连着种主粮或经济作物,耗尽地力,如果想让地歇着,就种豆子,豆子能养地;但若不想让地歇着,就种土豆,因为土豆不能养地但也不耗地力。

当然这两样东西的优势也显而易见,在生活水平极差的地方,饿归饿、吃了瘦归瘦,但它能吊住命。

归根结底,还是旱灾来得太急太快,没旱灾和流贼影响的地方,种植传统作物更划算,有旱灾和流民影响的地方,种啥都晚了。

杨鹤在心中做了一番计较,平心而论,刘狮子的三个要求,陕西的贸易、兰州不修堡子、找点红薯土豆,都属于对天下有好处的建议。

想到‘天下’,而非‘大明’,就说明刘承宗那套大明药丸的理论,深入人心。

搁三年前这事儿没人信,但放在这会,大明局势最坏的崇祯六年,杨鹤隐约信了。

不过这事儿对杨鹤影响不大,完不完蛋他都是一大把年纪的人,即使朝廷必将完蛋,也不至于这么快,既然如今朝廷还在,他还是朝廷大员,就要勇于任事。

大明眼下最重要的几个敌人,后金、流贼、登州叛军都是谈不拢的,唯独西北的刘承宗,大战可以避免,有辽东的例子摆在眼前,大明确实打不起旷日持久的西北大决战了。

因此在递交给皇上的书信中,杨鹤毫无保留地陈述刘承宗三个要求,并将这场五帅丧师、痛失河湟的战役,归咎于陕西在粮饷不利的条件下封锁边防蓄意生事,着重提及刘承宗可以不与朝廷为敌,不要惹他。

不过刘承宗从兰州左近一百七十八家掠出五十万石粮食的事,杨鹤没敢给崇祯提。

他倒不是怕崇祯皇帝急眼了向刘狮子学习,也去抄富户的家。

关键是怕崇祯爷抄不到这么多粮失望,失望还好说,但失望之后抄家造成的不良影响到来肯定后悔。

崇祯爷一后悔,提议此事的杨鹤,多少得献颗陈年首级助助兴。

干脆就不提,谁爱提谁提。

书信经长城跑得飞快,四月初八送至京师,崇祯看着书信都傻了,三镇总兵被俘、三万大军尽没,就换来这个结果?

崇祯很气愤,因为封锁贸易并非是陕西私自行动,得到了朝廷默许,这是啥意思,自取其辱?

但另一方面,兰州修不修堡垒的事暂且不说,刘承宗要求互市并索要战争赔款两兜子土豆?

崇祯觉得这仗已经亏成这样,再亏点土豆红薯也不算什么,挥手就让曹化淳去鹅灰池刨土豆去了。

把曹大伴吓得抖如筛糠,寻思皇上可别又把咱爷们儿派到西宁去,他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刘承宗第二次。

好在崇祯觉得这仗打得非常丢人,也不愿意再派天使,捡了几箱子个儿大的,就派锦衣卫送去,嘱咐杨鹤尽快跟刘承宗盟誓,达成退军。

刘承宗都没想到,在他心里有很别扭性格的崇祯皇帝,这次能这么爽快,区区九日,就把东西送来了,还送了好几箱。

他觉得非常爽快,但杨鹤在兰州城是度日如年,就在土豆送来的前两天,乌泱泱至少上万人赶着驴骡、推运小车出现在兰州东南,在二百精骑的护卫下沿城南山脚往西固走了。

一干武将在城上咬牙切齿,二百人就敢护送上万人的牲畜群、车队,刘承宗得狂成什么样?

杨鹤在城上数啊,大小车辆上千、驴骡牛马近万,推车的人有些还穿着旗军战袄,看得他心急火燎……这又是哪儿被抢了啊!

其实刘狮子最开始反应跟杨鹤一样,这又是哪儿被抢了啊?

按照计划,兰州城周围西固城、金县城与诸多城堡;临洮府狄道;河州卫城,及周围郊野,一百七十八个豪家富户,他的劫掠已经结束了,放出去的军队也如数还师。

这帮人是哪儿来的?

最离奇的是那二百马兵护送百姓把钱粮运到西固,扭头就往山里跑了,甚至都没跟他见一面。

“大帅,不是我们的人。”

樊三郎问过百姓,入帐汇报道:“我问了送粮百姓,那些人自称帅府将军,却蒙面行事,洗劫渭源县二十二家大户,分粮全凭心意,而且统统灭门一个不留……要不要告诉兰州城?”

刘承宗轻轻摇头,只是问道:“运来多少钱粮?”

“大牲口上万头,粮食两万余石……”樊三郎道:“没有财货。”

刘承宗轻笑一声:“挺机灵,行,做这事的人就在临洮卫,不用跟兰州说,就当是我做的。”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模仿作案都出来了。

刘承宗的抢劫经验多丰富啊,听见这事的第一时间就想明白了来龙去脉。

人肯定在临洮卫,而且很有可能在之前率旗军加入了刘承祖对狄道与临洮卫洗劫,至少为钱粮参与了搬运行动。

因为除了临洮卫的人,其他人很难短时间聚集上百人马,也很难攻破大户庄;而如果没参与刘承祖的洗劫,这么短的时间里很难找到煽动百姓的关窍。

毕竟干这一行,经验还是很重要的。

把粮食运到西固的原因,刘承宗估计一方面是为洗清嫌疑嫁祸给他,另一方面很可能与虎将抢了王庄接济延安百姓一样……抢的钱粮太多,藏不住、运不完。

所以大部分粮食和牲口都运过来,钱财和少量粮食自己留下了。

刘狮子估计这人是临洮卫的中级军官,可能要不了多久就会因为手下大手大脚花钱而暴露,如果没因为这事暴露,那他很快也会从升职的将官名单里认识这个小机灵鬼。

不论如何,一万头大牲口、两万石米粮的封口费,刘承宗觉得这个价格足够让他封口了。

好在这些东西不算多,非常容易运送,正当最后一批钱粮牲口渡过黄河,兰州城也派来信使,说杨鹤要邀请他到战场中间盟誓,皇帝差人送的土豆和番薯到了。

“你告诉杨鹤,他再到我营里来盟誓,还有,锦衣卫与官军不准入营,叫他们在外头等着。”

刘承宗其实对自己的安全非常上心,只不过有时战场上他就是军心,为了鼓舞士气和胜利,需要冒点险。

但此时的情况,杨鹤一把年纪的老爷子没可能刺杀他,但万一有不想活了的锦衣番子掏出支燧发手铳给他毙了呢,完全没必要冒着风险。

兰州城内的杨鹤也没办法,只能叫人抬着箱子往大营走,到了营门口换元帅府军士把大木箱抬进来。

刘承宗远远数着,七只漆木箱子,六只都一样,就有一个箱子看上去比较朴素。

“杨老爷,这就是皇上送来的土豆番薯?”

尽管没人跟着,但刘承宗还是给杨鹤很好的待遇,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先请杨鹤在帐外准备好的椅子的坐下,毕竟一把年纪了,跑前跑后很辛苦。

就在这时,护兵已经上前检查七只木箱,小心打开,以防里头拴线绑着钢轮地雷,打开一看,六只箱子里是连土带叶的红薯和土豆,各有三箱。

看得刘承宗极为欢喜,鼓掌道:“此时能够促成,全赖老总督倾力,将来西北能因这两种作物活命的人,都该感激老总督的恩德。”

这些玩意儿,意味着他手里无边无际的烂地有了用武之地。

刘承宗看重这两样,并不在于它有多高的亩产,他在乎的是有产。

河湟谷地是地窄人稠,最低的海拔、连成片的好田地都集中在河谷,但河湟山地是地广人稀,分散的地块种了漫山遍野的马草苜蓿。

如果人吃干草就能变壮实,那他一点儿都不需要为粮食发愁,在他治下适合种植粮食的田地,西宁府算上尚未统计的山田,可能都不到三百万亩,而他治下的草场……刘承宗都不愿意说。

大明的总人口有几千万他不知道,但他能确定的是,一亩草场站一个人,绝对站不满。

单单在海西海北两个县,他就有一千多万亩草场。

他要那么多草料屁用没有,反倒是种田,哪怕河湟二百万亩山地只有一半种土豆,一亩地只能给他出一百斤土豆,那也能让河湟每个人多吃俩月饭。

这多出来俩月的口粮平摊到一年,就等于丰收。

看着因为几箱子土豆红薯,高兴到手舞足蹈的刘承宗,杨鹤叹了口气。

他问道:“大元帅,是为河湟百姓才到兰州抢粮?”

刘承宗的眼皮跳了一下,刘将军变成大元帅,这老头有诈啊,他压住内心狐疑,抬手指着营内军士笑道:“老总督看看我的将士,哪个像挨饿的样子,你以为我为啥打仗?”

“河湟百姓因我养兵挨饿,我当然要养活他们……可能他们过得不会太好,我的兵太多了。”

刘承宗摇头苦笑,随后目光坚定道:“但我不会让人因为我,饿死。”

杨鹤看着刘承宗,缓缓点头,他面前这个年轻叛军大帅,好像真的要养活更多百姓。

这世上想养活更多人的人,并不多,而在西北,真的要这样做,甚至有可能成功的,杨鹤只认识刘承宗一个人。

他曾经也很想养活陕西三边的老百姓,试过招抚、劝民、避免战乱、试过他能做的所有事,可是都失败了。

杨鹤快而轻地叹了口气,抬手指向那个稍显朴素的木箱,道:“老夫知道刘帅喜爱读书,那箱子里都是肃王藏书,教民耕作的。”

“嗯?”

刘承宗凑近了看那只木箱,里面都是藏书,有王祯的农书,还有徐光启的手稿,还有林林总总的书籍,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转头对杨鹤问道:“老总督为何,给我找来这些书?”

“老夫也想……”杨鹤欲言又止,再次快而轻地叹息,转而语气轻松道:“肃王殿下说啊,既然刘帅要在河湟种土豆活人,就请好好种,别老惦记他的王庄,甘肃三万多亩地只收七千多石租子,那地若在你手里肯定比他收得多。”

刘承宗笑出一声,并未反驳。

没办法反驳,肃王庄子的租子确实不高。

就在这时,他看见帅帐不远处有传令兵等待,樊三郎过去拿了封信走回来,刘承宗便舍下杨鹤过去,就听三郎道:“是家里的信。”

刘承宗展开书信,眉头就皱了起来,又是使者。

只不过这次,是后金的使者。

刘承宗将信收起,转身对杨鹤道:“老总督和肃王送我农书,我领情,不过还请回京告诉皇帝,五镇不能胜我,非五镇之过,实在国力衰弱,不在军事而在政事,与我作战,不过平白害了好汉性命……大概兰州日后会添派驻军,也无妨。”

“若天下人民安乐六畜兴旺,刘某吊民伐罪之辈不足为虑,鼓励皇帝励精图治,多行宽仁之政,以东事为重,西边他没啥好操心的。”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大夏守夜人:我会的异能有点多都市修行我靠加点横推深夜学园政坛巨星疯撩!她的病娇小狼狗又奶又黏转世重生,从零开始未见淡漠断绝关系后,不孝儿女纷纷认爹重生之我其实根本没重生牛!让你直播鉴宝,你给人鉴刑?王大叔的幸福情缘田园医农被迫流浪无限世界越境鬼医让你写爽文,你贴脸开大?本想摆烂,剧情却不对劲了高武普通人,职业长生者从海贼开始横推万界一块面包养活一个种族很合理吧让你去打工,你在厂里当渣男?半岛岁月重生韶华:打造科技帝国我的北京女孩修仙现代,我为恶毒女配九玄道君:混迹阴阳两界当大佬万朝援龙!召唤武将争霸蓝星!她死后,疯批大佬杀光反派殉情了怒怼多国名场面,我成护国狂魔人在缅北,我为龙国扛大旗神秘老公,晚上见!恶魔校草,你够了!为了和平,为了和谐都市道观:许愿要用献祭换!四合院:从卫生员开始的快乐人生重返1977万古神帝爱情公寓:从婚礼接车开始向阳处的日娱逼婚不成,傲娇霸总非绑我去民政局!种田山里汉:末世娇娇三岁半乖徒儿快住手,我是你师父啊!夜深人静的雨声奔现对象是我姐,死遁却被抓被师父瞒了多年,我原来早已无敌拒绝十亿暴富,我选择当女儿奴种仙记大道封神:从恐怖复苏开始四合院我的起步有点高相士之梦行者余生有你,甜又暖
侠客书屋搜藏榜:海棠春将军与我一世约大夏剑术,谁主沉浮雄起,我洗鞋子养你说好的流氓,结果成了热芭的老公重生之爱妻入局清穿之锦玉无双重生毒妃有点邪我混烘焙圈的红楼之我不是林妹妹蜜婚甜宠之娇妻在上我的超级神豪养成系统极品驭灵师重启2006轮世末日无上小神农姬刃暴猿王风华书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大国之巨匠靳先生你老婆又婚了将嫡重生:渣男的成长史总裁深度爱重生后成了反派的挂件修真至尊在都市穿成团宠后她暴富了超市空间:穿越年代嫁糙汉都市:我开局成了富二代反派第一爵婚:深夜溺宠令人震惊就变强交换灵魂,这个校花不太冷[古穿今]将军的娱乐生活从海贼开始贩卖宝可梦陈生的逆袭之路窈窕宦官我用一百块挑战环球旅行你我无人天降神宝在七零宦海官途过气偶像大翻身顾先生的逆袭萌妻易得志的青春我!活了5000年!我有一座解忧屋穿到现代以后她躺赢了逆天奇缘:富贵的爱恨情仇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桃花源签到一个月,被向往曝光了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制造煤气罐,成了军火王无穹星空都市高武:我灭敌就有奖励我的血族女友过分可爱辅导员的风流人生全面通缉开局契约绝美校长,我被全校追杀红龙特工,我为华夏而战重生82:傻子守村人的赶山生涯开局拐天仙,列强竟是我自己巍然712分手后女总裁非要嫁给我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樱花树下的约定了迟来的温暖母爱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系统逼我吃蜜姐软饭秀丽山乡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高武:贷款修炼,我一路贷到武道成神!修仙之后,三拳打爆你的异能梦诗行日记职场之记开局转职美食家,好吃懒做就变强都断绝关系了,你破产管我啥事众王之王:柯铭的崛起之路我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亿抚养金我的同学都是妖为爱让我放弃编制?我走你哭啥末代厂长穿越逆袭记穿成反派只想苟,不料女主成为我舔狗人生这几年祸害闯天下列车长的升迁之路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夜幕无梦变身:被逼入死角的我不装了债务迷局都市异能:破晓之怒焰财阀的快乐你不懂转职:一柄魔刀千刃杀穿全校!女总裁倒追,前妻追夫火葬场了逆流港湾含冤入狱:陷害我的校花没想到我重生了重生60:分家后我把妻儿宠上天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重生九零年代,被迫再做资本大鳄高考落榜,听劝的我成了首富出山后,我的身份瞒不住了地幔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