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诚离开张金泰的病房之后,又看望了其他受伤的夜不收将士们,自然是免不了一番慰勉和鼓励。

这些人本就是最忠诚的将士,又是老兵居多,他们受一次伤便成长起来一分,将来大军扩编之时,只需将这些人马往下一分,各队、哨、部的骨干也就有了。

看罢了伤员后,张诚又来到军营中的另一处所在,这里凉风习习,树木荫荫。

这里有一处临时搭建起的大木棚,如今,在棚前正摆放着一排排的尸体,这些尸体,都是此番随李长胜出哨战死的夜不收军士。

当然,也有一些是受伤较重,回营后救治不及而亡者。

此时,正有几个医士在收集他们身上的腰牌,登记各人的军贴,整理着他们个人的遗物。

如此酷热大暑的天气,将士们的遗体最多也就是摆放一、两天时间,然后便要立即火化,最后再将骨灰与遗物一并带回宣北,由开平卫司派出官员逐一交付与他们的家属。

与这些物品一起交付的,还要他们的抚恤和展功牌等物品。

展功牌,也是张诚援辽后才定下的,专一发放给阵亡将士家属,用以向外人展示从军功绩。

这个展功牌为铁制的长方形牌子,上面记述了阵亡将士的从军经历,从入伍时起开始记录,包括其参加过的所有战斗,以及立功受赏情况,最后直至其如何英勇战亡。

将来阵亡将士家属便可凭此牌,前往宣府各地卫司、守备、千户所获得优抚待遇,并可凭此牌免除阵亡将士眷属的劳役。

这其实就是张诚出的新花招,既能体现优抚政策,又能更好的向其他军户百姓展示从军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改变这个时代人们对于军人的看法和态度。

丘八一词,其本意原是代指兵,既无褒扬之意,亦无贬低之情。

据《太平御览》卷四中引用的《续晋阳秋》内容记载:“苻坚之遣慕容垂,侍中权翼谏不听。於是翼乃夜私遣壮士要路而击之。垂是夜梦行路,路穷。顾见孔子墓傍坟有八。觉而心恶之。

乃召占梦者占之,曰:‘行路穷,道尽也,不可行。孔子名丘,“八”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

由此才有了以“丘八”一词代指兵的记载,然随着时间流逝,丘八一词多成为各代文人,乃至百姓们对于兵疲的统称。

而到了大明末期时,丘八这一词,竟成了文人百姓们对于所有大明兵士们的统称,好像大明朝所有当兵的都是兵疲一般。

此因细究起来,应该是与大明武勋集团在朝廷失势有很大关系。

正因武勋集团落寞,文人掌权,为防止武臣勋贵们再上位,才由上至下,一力打压贬低,层层克扣军饷,不让军士吃饱等等因由,多与此有关。

而张诚的所作所为,其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力抬高军将在宣府的地位,使之在宣府民众中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由此,进一步提升麾下将士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使他们离不开宣府镇,一旦离去,便将失去在此所获得的一切。

毕竟外间可不会像宣府这边,给诸军将士们无上的荣耀与尊崇,他们只会嘲笑、鄙夷和躲避。

惟有宣府一地,或者说惟有在张诚的治下,他才会给军将们如此待遇。

因此,张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宣府必将成为大明军士们向往之地,也必将吸引大批的有志青年前来投军。

他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集聚起一大批有志之士,以现有麾下诸将为核心,形成一个只听命于自己的新时代武勋集团。

待到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天地必将为之变色,如果不变,那就凭蛮力强行改造它,他相信那时候的自己,也将拥有改天换地的实力。

然而,眼下他还是需要蛰伏,不能过于出头,尤其是不能与当朝大佬,那些个阁臣阁老们顶牛,毕竟举着朝廷的大旗,自己的运作空间才大些,也顺利许多。

现在,张诚正按照宣北军中的传统,按部就规的为阵亡将士举行遗体火化前的告别仪式。

他神情肃然的从这些阵亡将士遗体前一一经过,众将则跟随在他的身后,个个也都是神情肃穆,静默不语。

张诚看着这些昔日麾下将士们遗体,他们有的人面容安详,有的人却满目狰狞,再有的人则是神情痛苦。

他们中也有许多阵亡者已近中年,有些人则还是很年轻的,然他们都是宣北军中的精锐,此时,却都战死在了异乡。

张诚就站在那里静静看着眼前的阵亡将士遗体,良久不动,他静默无语,两眼中多少也有些湿润,但也仅限于此。

早在崇祯十一年勤王时起,张诚就不断看着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一个个倒下去,他也如同趟着血水一般,不断成长,不断爬升。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更多的麾下将士倒了下去,一具具将士们的遗体从他的眼前抬过,看得多了,心也就硬了。

张诚暗暗立下誓言:决不会让将士们的鲜血白流,决不会使将士们白白捐躯!

他要活下去,要替那些牺牲了的将士们守护他们的亲眷,守护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荣誉,守护宣府来之不易的安宁,守护这大明天下亿万人们。

虽已心坚似铁,然每一次看到英勇部下战亡的遗体从他眼前抬过,张诚的心还是会很疼,很痛……

他以后注定还要继续承受这种痛苦。

或许,这就是他的命,他的使命!

就如同,他每一次看到这些阵亡将士遗体时,都会自己问自己:我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

张诚每每回想起往事种种,似乎前世记忆已越来越淡,许多事情都记不起来,而这一世的经历却深深印刻在心田。

自己当初才刚刚来到大明,就正赶上鞑虏入寇,奉命进京勤王,不说默默发展,暗暗配置私有力量了,连个准备时间都没给留充分了。

自那时起,他便开始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而不停的折腾,想方设法的试图改变些什么,最终却依然是亲眼看着卢象升和叔叔张岩为国捐躯。

不过,所幸的是自己不但从巨鹿这个杀戮场中脱身出来,还保留了一定的实力,也从此一战成名,上得君王、阁臣照拂,下又有督臣陈新甲扶持。

这才在宣府北路站稳自己的脚跟,如今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是用鲜血换来的,都是这些英勇将士用生命换来的。

随着未来彻底掌控宣府镇内各方力量,自己的实力也会逐渐强大,心境眼界也都随之开阔起来,能做的事情也自然就更多了!

然而,自己的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呢?

想起后世中每每读史,总是掩卷叹息,为历史上的种种遗憾而心有不甘。

或许,上天将自己送回到这里,就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这种遗憾吧!

张诚对这些将士们的遗体微微致意后,便默默的离开了这里。

…………

李长胜的这次出哨,虽然伤亡颇重,但前后也斩杀鞑贼近百,且个个鞑贼都被砍了首级回来,尤其是最后一战,更斩获鞑巴牙喇兵和葛布什贤兵多人,战果可也是极丰。

而且,更是探查到了清军在白庙堡附近调动的重要情报。

获得情报后,张诚先是前往松山城内的总督行辕,将探查到的鞑子军情禀报给了蓟辽总督洪承畴,随他一同到达总督行辕的还有李长胜他们此番出哨的战获。

当然,只有鞑子首级,以及那些巴牙喇、葛布什贤兵们的外衣外甲诸物,这些都是用来报功的,而余下的鞑子盔甲、军械都留在宣府军中,尤其是那些战马,张诚更不会分与别人。

连日来,宣府军各营哨骑四出,虽也损失了一些人马,但斩获的鞑子首级也超过了百颗之多。

就在李长胜他们出哨归来后,张诚已传令下去,宣府军暂停对远处清军控制区的哨探,各营夜不收哨骑现阶段只遮蔽我方控制区,阻止鞑贼哨骑前来。

而此时,援辽的明军各营也都有派出哨骑,侦测鞑贼动向,但他们大多不敢过于深入鞑贼后方,也就是在两军前线附近徘徊而已。

也就是张诚麾下的原宣北军哨骑,才会深入鞑贼后方探查,因此他这边所获得的军情动态,连蓟辽总督洪承畴都是十分重视。

清军这些日子里,频繁调动,又猛攻锦州城,其意仍在引诱洪承畴出兵,可却一直未见明军动向,他们也是在满腹狐疑。

援辽的明军一直没有什么大动静,这反倒是给虏酋黄台吉出了一道难题。

现在就看明清双方谁更能沉得住气,此战关键就是一个“稳”字,双方实力旗鼓相当,就看哪一方先出手,看哪一方先犯错啦。

有心的明军将领,都可看到这些日子里,奴酋黄台吉,每每登临石门山上持着千里镜,对山下明军各营不断眺望观瞧。

八月二十日,辽东镇总兵官刘肇基所部兵马万余人,拔营起寨,浩浩荡开离了松山堡地界,缓缓行往杏山、高桥驿方向。

自前次总督行辕议定后,除了刘肇基回防高桥外,宣府镇游击匡永忠的游兵营、都司唐先成的镇标右营,也起营前往妈妈山和小凌河口,为大军守护粮道。

按照总督行辕的意思,他们这两营人马在援辽期间,暂归山西总兵李辅明节制调度,他们在临行前,都曾前往张诚的帅帐辞行,说是辞行,其实他们是来请张诚面授机宜的。

张诚对待他们自然是十分的热情,并明言他们仍是宣府镇的游击和都司,此番划归李辅明节制调度,完全是从大局出发,是临时的。

同时,张诚也同他们二人强调了粮道的重要性,要他们积极配合李辅明,为援辽大军守护好小凌河口粮道安全。

…………

日近黄昏,炊烟袅袅。

松山堡城周边各镇总兵的大小营地中,皆有无数头戴红缨毡帽,身穿破旧鸳鸯战袄的军士,正在享用着晚餐。

与宣府军中已经广泛使用炊事车不同,其他各镇的伙兵们,还是使用传统的埋锅做饭方法,一队或是一总共同使用一口大锅,锅上沸滚煮着的,也是一种飧饭。

这种伙食,便是用米饭蒸熟,然后放到水中浸湿,再曝晒,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有点类似于后世军粮中的压缩饼干。

虽然只是一小团飧饭,但用热水泡开后却可以变成一大锅。

不过,这味道可就真的是没法说了,其在食用的时候,还需要用盐,醋等物佐食,或是用咸菜疙瘩也可以。

一般大明军士的月盐,有家口者是月例二斤,无家口者月例一斤。

但此时大明各处军中都是克扣成风,便是军士们的月盐,上峰也要扣下一半,或是一大半去,所以吃飧饭时,能有一些盐巴配饭,也已经算是一种享受了。

没油水的时代,肚子就会饿得特别快,一堆堆的山海镇军士们,或站或蹲,个个吃得是稀里哗啦的。

他们不似宣府各军那般整齐,从选兵时就有所控制,不但要良家子,更是还有身强体健,得有股子力气,若是招些病秧子入伍,怎么能打仗?

而山海镇中的军兵们却是良莠参杂,有魁伟凶横的士兵,也有瘦弱不堪的老弱,人群之中,还有一些穿着鸳鸯战袄,头上裹着折上巾的骄悍军士,他们大部分也都是骑兵。

按照明军的军制,一般只有骑兵,或是步兵中的甲长以上军官才配发有盔甲。

不过在驻军营地内,除了巡哨的军士,这些骑兵也不会成天披着一身盔甲,他们戴的折上巾,也起了内帽的作用。

骑兵待遇好,要比步兵好上许多,虽然也同样面临被克扣,不过大多数的骑兵们,还是有银钱向城内外商贩购买一些干菜、干肉等诸物来,配着下饭。

作为骑兵,他们总是自觉高于步卒甚多,根本不屑与步兵聚在一起,他们也是一堆堆,围聚成自己的圈子。

此时他们的碗上,更出现一些形式各异的鱼干,虽然这些鱼干很硬,味道又腥苦,却也是无人在意,很多人更连骨头都一起吃个干干净净。

很多人更是边吃边大赞着,言说这鱼干可真是上品美味,在这个肉食缺乏的时代,任何的肉食,都是受欢迎的!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极品小侯爷大国重工明天下历史追光者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秦皇纪大秦帝师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寒门枭士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鹰视狼顾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毒妃在上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重生之宋武大帝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大战在即,我倒卖了军中粮草为国付出十八载,回来废长立幼?重生于康熙末年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家父入赘,我成了皇位继承人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