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诸国计谋为冉锓所知,冉锓便已心中有计。

闻听二将所问,冉锓便道:“司马信便施骑兵,意在夺取我军武功山本部。然而沿途一路漫长,必然为了防止我军察觉,此番必然绕向北面以求突袭之道。既取北路而进,便定会经过豫津之地。此地多有草木山林,更兼距离辽城不过百里之遥,正是我军用兵所在。我意当引一军就此埋伏,率先等那司马信到来。以此就地击之,必然可令司马信大军遭遇重创。”

赢暨问道:“司马信率军万余,此等兵力未可顷刻便灭。更兼诸国联合,崇楼、卫郓二人倘若闻讯,未必不会前来救援。彼军三国之力,但以兵势胜我数倍不止。倘若前后夹攻,但以他三人将略统御之能,只恐我军胜算不大。”

冉锓笑道:“尔等恐他二人救援,我只怕他不来的。”

二将不解,问其故。

冉锓复道:“二人若来,必出辽城通北原直插豫津。此等道路,无疑是最近的一条。北原之地,不过方圆几十里。敌军若至,我军只需派遣一支骑兵为伍。所行几千,以此放过前军。之后便从侧面直插而入,以此断绝彼前后联系所在。之后另有一军突袭其后,并合骑兵之威,以此溃灭敌军后方部队。后方所行,多为辎重。只需尽焚,前军必然丧胆。司马兵败,伏兵无需追赶。只合我三路之兵,直向合围援救之兵。纵然擒不得贼军主将,亦可令彼大败而归。之后趁其兵败军心涣散之时,一路直取辽城。彼军新败,不能抵挡。必往西去,辽城则亦尽在我军之掌握。若彼不来,我大军三路合围,司马信纵有奇能亦脱不得身。以此为计,可谓万全矣。”

闻听冉锓所言,赢暨、秦霸先皆称神妙。于是便以冉锓之计而行,就此早做准备,自然不在话下。

却说冉锓设计于此,元国放弃夏朝反联中庸之策也为身在辽城的卫郓与崇楼所知。

崇楼闻讯,不禁一声叹息,言道:“此番司马信来,只恐必为冉锓所败。”

卫郓惊疑,问道:“将军何料于此?”

崇楼道:“司马信论及才能,的确不在夏主吕戌之下。然而中庸之地,距离武工毕竟太远。如今东西纵横,一路起兵岂有不被察觉之理?一旦计谋败露,冉锓率军稍作回援或者沿途击之,司马信则必败无疑矣。如今我国便改此计,只怕多为我国卫府执事长老吾梓须之谋。他前番受得夏主猜忌,故而来投大元。虽在国中得到吾王重用,却对夏朝常怀遗恨。今我遣使下书而去,王主必然寻他商议。而以国中群臣之谋而论,能够劝动我家王主并且篡改此计若此的,必然也只有他一个人了。”

卫郓点头,问道:“早知如此,当初不如置信我家王主。如今消息已出,只怕那司马信已然动兵。似若如此,我等却当如何?”

崇楼道:“事已至此,只得设法救应。不若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前去阻止司马信。以此令他改道,反来辽城会和。虽然奇袭敌人后方之计不可行,却不至于令司马信遭遇败绩。我军得他相助,便是正面交锋亦可抗击冉锓。另一路还需将军相助,便往昌邑国中告知昌邑王,令昌邑王再度遣使往夏朝求救。具体支援何处,料那吕戌深知兵略自有决断。以此规避风险,只盼能够来得及的。”

卫郓点头,从其言。于是二人同修书信,当即遣使二路而去。

却说其中一路使者,径出辽城而往中庸。尽管一路快马,但终究晚了一步。待到了中庸国中,司马信无疑已经出走多日。使者自知误了事,快马又离中庸从后赶去。不想因此走岔了路,反而被刚刚埋伏在豫津的靖国大将赢暨所擒。

既擒使者,赢暨便得书信。以此使人押着使者带着书信,便来一同送到冉锓驾前裁处。

使者见得冉锓,便跪地告饶。

冉锓问道:“你且实话对我说了,我便饶你性命不杀。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

使者道:“小人从辽城来,奉了我家元帅崇楼之命送信于中庸大将司马信。因为迷路,故而到此。今有书信一封,愿与将军。”

冉锓点头,便从军卒手中得到了书信。既览书毕,不禁顿悟。感叹道:“好个崇楼,倒是个有心的。如此缜密,幸得书信落入我的手中。否则那司马信不肯来,反倒是误了我的计谋。今得书如此,实乃天助我靖国成就一番基业矣。”

一语言毕,便令左右斩杀使者。依旧按照原计划行事,以此静候佳音。

却说一切正如冉锓所料,司马信为了突施奇兵而往武功山,果然绕道北境而进。每日驱兵三百里,便从中庸直插南邵而来。这一日正巧赶到豫津,但见豫津地势险恶,多有怪石林木为障。

司马信便于马上观瞧,心中不禁望而生畏。于是环顾左右,言道:“此地险恶,理当速行。”

他一语方出,忽听得一声号角。不等做出反应,道路两边便有伏兵杀出。为首一员大将,正是靖国冉锓麾下上将军赢暨。赢暨但见司马信,便以手中三尖两刃刀点指大喝。

司马信惊恐,但毕竟还有名将之风。既见敌人伏兵,便很快做出反击的态势。靖军虽以弓箭为先,但司马信却以盾兵护住前后左右。靖国人马由此不能大损其军。待得弓箭射尽,司马信便转守为攻。不等赢暨反应,就以骑兵突袭。

赢暨后撤,不予应战。司马信率军直追,便被赢暨引入山林之中。山林多草木,早有伏兵在此。但见司马信追兵已至,当即纵火焚烧山林。顷刻之间,树林化作一片火海。司马信自知中计,即令军马后撤。赢暨便在此时纵马复归,这才展现铁屠军之恐怖战力。试想砚山盗匪何其凶残,尚且被铁屠军杀得闻风丧胆。司马信部下骑兵虽多,毕竟身处火海之中人心不稳。如今又遭铁屠军突袭,试问哪里还能抵挡得住?一边后撤之余,也遣使者前往辽城请求援助。

赢暨见司马信派军求救,心中暗喜。他乔装样子,以此故意放走求救之军,只为响应冉锓之计。司马信虽然逃出火海,兵力却已大损。赢暨率军围追堵截,司马信只得硬着头皮誓死相抗。

放下他如何对阵赢暨暂且不说,单道求救使者一路快骑前往辽城。

辽城守军见是中庸人,便请接入城内。军士一路小跑,便来内廷见卫郓与崇楼求救。崇楼闻讯,以此安抚下了使者,之后便与卫郓道:“此番司马信被困,只恐我等不救不能活命。”

卫郓道:“但以将军之计,莫非是要前往救援的吗?友军遭难,本该如此。然而冉锓多诈,我军不可不防备于先才是。”

崇楼点头,言道:“将军所言,正是我之所忧。奈何中庸人马,此番便为我等而来。既为盟友遭难,誓死也要救援的。今我独领国卫府诸将前去,将军人马自留下守城。一者我有斟酌,二来便是此番凶险但以将军之才亦可保得辽城平安。无论胜败若何,此去是否能够让我救得司马信,辽城都不能再守了。此番靖军连日攻城,城北将陷。但以冉锓用兵揣摩,只怕早已暗中设下了埋伏。此番我去,将军虽在城中守备,亦当迅速转移辎重。我等若是有缘,来日只在南邵王城再见才是。”

卫郓明白崇楼的用意,虽然心痛,却也只得相从。

这正是“将略兵机命世雄,为甚今番谁留用”。预知崇楼此行凶吉如何,胜败又当怎样?且看下文。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小憨婿极品小侯爷大国重工明天下战争至上历史追光者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秦皇纪大秦帝师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二十七载李辰安钟离若水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无限之应聘者刀笔吏寒门枭士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大唐第一少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鹰视狼顾大唐:神级熊孩子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毒妃在上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重生之宋武大帝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少年剑魔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李世民穿越赵构!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无敌小公爷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三国:我,吕奉先,真不想拜义父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墨影奇局无限:升维之路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逍遥紫衣侯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权倾天下,从被流放开始世子无双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我何时可以回去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三国异术:发明开启乱世新局屠遍天下,我乃大明第一杀神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被逐出家门从破冰捞鱼开始皇姐你怀孕,关臣弟我什么事?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穿越战国之周天子姬卓逆世而起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请,卸甲!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穿越盛唐:我在贞观搅风云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启禀陛下,状元郎他又又又开摆了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大秦我不是奸商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初唐瓜怂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故事连连看魂穿之打造盛世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三国:开局截胡关羽,割据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