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叩头告退,失魂落魄的往宫外走去,脑海里还在一遍又一遍的回放刚刚御书房的对话。
朕只问自己,这个事儿对我大梁的长治久安是否有利?对我大梁的百姓是否有利?
如果能让大梁长治久安,能让百姓幸福安康,朕不介意杀人。
你是愿意站在朕的一边,跟朕一起开创一个伟大的盛世?
还是要阻碍朕的政策,让大梁这驾破车在泥泞中越陷越深?
他走出皇宫,坐上了等候在宫外的自家轿子,回头再望一眼皇宫御书房的方向,心中说道:“皇上,微臣决定追随你,跟你一起创造一个伟大的盛世!”
张俭走后,刑部尚书魏一鸣和大理寺卿王永吉一起进入御书房。
“臣魏一鸣、臣王永吉叩见皇上。”两人下跪行礼。
皇上指了指对面的两个绣凳:“坐吧。两位都是我大梁刑律方面的专家,今天请你们过来,是有几个案子,你们看看应该怎么判啊?”
两人同时一愣,皇上这是闹哪一出啊?难道是哪一个案子有问题,被皇上抓住了?
“微臣对大梁的各种法律算是比较了解,皇上请问。”
皇上翻了翻手上厚厚的一摞卷宗,笑道:“案子有点多,朕就随便说两个吧。”
他抽出一个卷宗,大概扫了一眼,说道:
“前年,有一个贵族公子,当街骑马狂奔,撞死一个平民,案件事实清楚,人证物证俱在。魏一鸣,你觉得这个贵族公子应该判什么罪啊?”
王永吉一听到这个案子,顿时面如死灰,呆在当场。
魏一鸣说:“皇上,这个案子很简单,那个贵族公子应该判死刑,还应支付死者的丧葬费用。”
皇上接着说:“这个案子最后到了大理寺后,案件经过中,撞死改成撞伤,赔了一笔银子结案。”
皇上看了看呆若木鸡的王永吉,接着说:
“案发之后的第二天晚上,那个肇事者的父亲跟负责此案的官员,在福春酒楼二楼房间吃饭。那个官员走的时候,马车上多了一箱黄金。”
王永吉再也支持不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磕头。
皇上又翻了翻手里的卷宗:“这两年的时间,类似的案子有好几个,算了,朕也不念了。王永吉,这都是你大理寺的案子,你带回去看看吧。”
说着,他把一摞卷宗丢在王永吉面前。
王永吉的脑袋在地上砰砰磕头,殷红的血液从额头流到脸上,看起来有点恐怖。
“皇上,微臣死罪,求皇上开恩!”
皇上没有理他,继续拿出另一摞卷宗,说道:
“扬州一个七十岁的乡绅,看上了街上豆腐铺子老板的闺女,要强娶那闺女做小妾,闺女的父母不准,被那乡绅的家丁活活打死。”
魏一鸣是扬州人,所以,一听到“扬州”和“七十岁的乡绅”这几个关键词后,心里扑通扑通直跳。
皇上斜眼瞄了他一眼,见他没有什么明显动作,继续念道:“去年五月,那个扬州乡绅的马车行驶在大街上,家丁嫌一个孩子挡住了路,当街把那个孩子打得奄奄一息。”
魏一鸣的眼皮直跳,如果他猜得不错,那个扬州乡绅肯定说的是他父亲,而这一摞卷宗都是他们家族为祸乡里的材料。
他也扑通一声跪下来,重重磕了几个头,却没说话。因为皇上没点名,他也存在一丝侥幸的心理。
皇上把这一摞卷宗丢在他的面前,冷声说:“刑部尚书,你把这些卷宗拿回去吧,看看这些案子该怎么判啊?”
魏一鸣又重重磕头。
“好了,都起来吧。”皇上又换了一个轻松的语气:“今天也不是专门讨论案子的,是有几件事是要通知两位一声。”
“第一件事,整个户部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御史台这些年纯粹是烂透了,所以,朕决定端了户部和御史台。”
两人大吃一惊,皇上不动则已,一动就要把两个部门全部连锅端。
“刑部上下遵皇上圣旨,马上去办。”
“大理寺全力协助。”
虽然不知道皇上究竟要怎么办,但不管怎样,皇上这个时候找他们,而且那么多把柄在皇上手里,别的都不重要,表忠心最重要。
皇上摇摇头:“第二件事,朕成立了一个机构,一个只听命于朕的机构,名叫锦衣卫,户部和御史台的事情由他们全权负责,你们不用插手。”
“锦衣卫一是负责朕的贴身护卫,二是监察文武百官,并拥有独立的逮捕、审讯和判决权,办案不受三司干扰。”
两人大惊失色,难怪这么隐秘的事情皇上知道得这么清楚,原来皇上早就有一支强大的情报机构。而且,皇上的意思就是要用锦衣卫监察百官,而且不受百官监督。
反对?那万万不行,自己全家的命都被皇上捏在手里呢。
“第三,朕将全面推广科举制度,为大梁选拔人才。这事儿与你们无关,朕只是通知你们一声。”
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两人,皇上笑了,把他俩扶了起来。
“朕之所以跟两位说这些,就是看在你们办事勤勉,也有能力,给你们一次机会。之前的事朕不再追究,之后就看你们的表现。下去吧。”
两人大喜,如释重负,再次磕头:“罪臣谢皇上隆恩,誓死效忠皇上。”
两人告退出去,工部尚书崔岩进来。
见礼落座之后,皇上开门见山地说:“崔岩,太上皇不去儋州了,儋州的行宫不用建了。京城的行宫尽快建好。”
“是,微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完成。”
皇上又问:“通济渠的事儿勘察得怎么样了?”
“回皇上,已勘测完毕,工程并不是特别复杂,完全可以达到皇上的要求,疏通之后,大型楼船可以从京城经过通济渠,再经过淮河,从邗沟直达江南。”
“你知道修这条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吗?”
崔岩想了想:“微臣觉得,可能是这样几个目的:一是江南的粮食、布匹等可以很方便经济的运到京城。二是儋州工坊的化肥等物品可以更方便地运往大梁各地。三是让整个大梁的各种经济活动能快速繁荣起来。”
“不错,你还是很有远见的。”皇上接着笑道:“恐怕现在很多人已经在说,朕是为了回儋州方便而劳民伤财吧。”
崔岩笑着说:“皇上深谋远虑,岂是某些小人物可以置喙的。如果儋州工坊的一部分东西可以在京城生产,这条运河的意义就更大了。”
皇上笑道:“早就知道你惦记这儋州工坊呢,把运河赶快搞好,就在京城再建一个更大的工坊。”
崔岩大喜:“到时微臣请求辞去工部尚书职务,专门负责工坊的生产。”
皇上笑着说:“别,崔岩,你知道儋州工坊的负责人是谁吗?”
“是卓,卓大人。”
“是卓公公,你不希望到时别人叫你崔公公吧?”
崔岩下意识就想去捂大腿,尴尬地说:“那臣还是当工部尚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