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素的这番质问,齐枫倒是心平气和道:
“既是商议,自然是各有各论,高相若是有不同的见解,自然也可以提出来,大家一同商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齐枫一个皮球踢回到高素脚下,瞬间让高素无语,身为当朝宰相,自然不是草包,他内心多少对御史改革有想法,但他不能说。仟仟尛哾
问题就在于,乾皇,到底想要御史付出什么代价?
谏诤君上?风闻奏事?
在摸不清楚乾皇的真正用意之前,高素是不会表态的。
而且,就算是摸清楚了,以他的身份,也并不适合直接了说话,否则的话,就算现在御史被乾皇一网打尽了,但是如果他提出了改革,那么新御史上任后也不会感谢他,他还指望在新御史中重新拉拢人呢?
果不其然,紧随其后,乾皇也道:
“老四说得对,大家各抒己见,一同商议,此事繁难,就算说错了也无妨,高卿,你觉得老四说的过于保守了,那你可有什么好的法子?”
底下几个大臣的目光,随着这句话都望向了高素。
轻轻吸了口气,高素微微躬身,拱了拱手:
“陛下,老臣其实很赞同四殿下方才的方案,只是担心有些难以落实而已,但臣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高素的话没有出乎众人意料,如果这老狐狸真的提出了一套方案,那才叫人奇怪。
乾皇也没有失望,显然也很清楚这个老岳父的性子,看来关键时刻还得看儿子的,他转头看向齐枫道:
“老四,对于高卿的质疑,你有何说法?”
本来齐枫还想怼高素几句,但乾皇既然发话了,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说出了他已经思虑了很久的方案:
“父皇明鉴,方才高相所说的具体细化措施,儿臣也有一些浅见。依儿臣之见,若要解决问题,可以从这几点着手。
一则,如方才所说,限制风闻奏事之权,御史奏事,不得只凭只言片语,妄下定论。
二则,御史上疏谏言,需言之有物,不可空谈义理,纸上谈兵,以搏名声。
三则,御史们当谨守本分,顾朝廷百司,天下各道之事,朝中大事,非下廷议令群臣共议者,不可妄上奏疏。
四则,御史不可擅用谏诤之权,妄议君上,以灾异之事非议天家。
五则,御史们如今过分关注天家私事,动辄以灾异说是,以风闻奏事之权,动辄谏诤,以搏直名,无非还是因为现在御史大夫之职常年空缺,御史们缺乏管束,以致御史们不肯一心用事,所以儿臣恳请父皇重新任命御史大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六则,若君上有过,天家有失,御史可禀明上官,由左右都御史等官联名同奏,若诸上官皆不愿上奏,御史方可独奏。
若独奏,则下廷议,查实为妄议者,独奏之御史不得以风闻奏事为由,躲避责罚,若查实为实谏匡正君上者,则责其上官推诿渎职,予以降黜。
此儿臣浅见也,请陛下斧正。”
和刚开始的大而化之不同,齐枫后来的这几条措施,可谓是个个切中要害。
如果说,前两条还算是温和,那么后面几条,简直就是图穷匕见,直指御史手中的谏诤之权。
这几条措施,一方面限制御史议论朝中大政,另一方面更加直接,相当于要直接收回普通的御史官员手中的谏诤权。
可想而知,这些话一旦流传出去,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即便是在现在的小范围内,齐枫的话音落下之后,也引起了在场几个大臣的低声议论。
沉吟片刻,高素开口道:
“四皇子殿下方才所言,的确易于落实,但是,我朝一向提倡言路通畅,禁御史议论朝廷大事,岂非阻塞言路?恐怕有违背祖制之嫌。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再则,谏诤之权,古已有之,贸然禁御史谏诤君上之举,恐有不妥。
按照殿下之论,御史欲匡正君上,需请左右都御史官员同奏。
此举本意,当是为了减少沽名钓誉之辈小题大做,邀名买直,这本官能够理解,但是,殿下可曾考虑过,这般限制重重,御史官员最好的选择,其实还是隐而不奏。
如此一来,岂非和陛下想要改变御史风气的初衷背道而驰?”
别看高素说办法的时候含含糊糊的,但是,提反对意见的时候,可是干净利落。
齐枫这几条的核心思想,其实说白了,就是限制科道的部分权力。尤其是后几条,对于谏诤之权附加了种种限制,看似设计精巧,但是其实,会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他所说的所有设计,都是建立在,御史官员有上奏进谏,匡正君上的意愿之上的。
所以说,想要破除齐枫的这个设计,其实很简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但是这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
因为如果这样,就真的变成了阻塞言路,打压言官,天下官员都会有巨大非议。
这一点,他相信齐枫也能看得到,他看得出来,齐枫提出整顿科道,目的并不是为了捂住御史的嘴,让他们失去谏诤君上的作用,而是想要将这种权力加以限制,防止权力滥用,让御史们在既能匡正君上的同时,更多的精力,能够放在朝廷的事务上。
塔读^小说[emailprotected]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面对高素的质疑,齐枫皱了皱眉:
“高相所言,本王不敢苟同。
所谓言路通畅,指的是御史官员,能够直达天听,而不被其他官员阻拦,但却并不是可以随意议论朝廷诸事。
朝廷广开言路,是为了集思广益,但是,诸官员当中,唯有御史有风闻奏事的传统。
二者叠加,便造成了御史官员在面对朝廷大政时,往往不经察查,思虑而妄发议论,指指点点,自以为是。
更有甚者,听风便是雨,手中毫无证据,仅凭一腔热血,便纠结聚众,行扣阙跪哭之事,扰动朝议,动荡朝局,实为大害也!
本王并非想要限制言路,只是,朝廷言路宽广,原本便不仅仅限于御史,然御史既有风闻奏事之权,若再可随意议论朝廷大政,未免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