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诸葛诞回想起合肥之战,依然心有余悸。
他担任扬州刺史多年,经历过几场战事,但规模都不大,更没有合肥之战凶险。
当他看到吴军四面攻城,东门、南门先后被攻破的时候,他心生后悔。
王明山提出的计划太冒险了,远不如死守合肥城来得稳妥。
引敌入瓮说起来容易,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引狼入室。
在那一刻,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说话都没了声音。
好在郭淮很快就展现出了他在陇右征战三十年的实力,给诸葛诞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郭淮、王明山披甲执戟,骑着同样身披铁甲的战马,冲上了城墙,各领一队,沿着城头突击。
虽然速度并不快,骑兵的数量也不多,每队不过二百余人,但战马带来的冲击力还是让吴军抵挡不住,吃了大亏。
甲骑所到之处,吴军阵势被强行切开。
吴军士卒不是被骑士手中的长戟洞穿身体,挑下城墙,就是被战马撞飞,口吐鲜血。
留略也不例外。
他甲胄鲜明,被王明山一眼看中,策马杀到,只一戟,就被刺破了甲胄,挑下了城墙,在空中洒出一串血珠,轰然落地时,已经口吐鲜血,有出气,没进气。
指挥作战的留赞看得清楚,气血攻心,险些当场晕厥。
与留赞的阵地相邻的陆抗看得清楚,不敢恋战,第一时间下令撤退,逃过一劫。
看着甲骑沿着城墙奔驰而去,他知道诸葛恪这次要吃大亏了,再也不管诸葛恪催战的命令,下令坚守阵地,不肯再进一步。
王明山率领甲骑沿着南城墙突击,横扫城头的吴军时,郭淮则沿着北城墙直扑东门。
北城墙的战斗不怎么激烈,守城的魏军也经过事先演练,看到甲骑出击,就纷纷靠墙而战,让出空间,看着郭淮等人飞驰而去。
等丁奉兄弟意识到危险的时候,郭淮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
看到骑兵,还是披着铁甲的甲骑,丁奉大惊失色,连忙下令结阵。
面对骑兵,没有阵势保护的步兵根本没有抵抗力。
但他还是低估了甲骑的冲击力。
面对匆匆结阵的吴军,以及射来的箭矢,郭淮连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挺戟杀入。
面对他的两名吴军士卒被撞飞,阵势洞开。
郭淮踢马而入,挺戟直扑丁奉。
丁奉避无可避,只能怒吼着挥刀迎战。
刀戟相交,“叮”的一声脆响,丁奉劈歪了郭淮的戟头,却也被震得半边身子都麻了,手中的战刀被击飞,身体也被战马撞中,后退几步,翻过城墙,摔落在地。
见丁奉遇险,丁封顾不得自身危险,飞身跃起,举刀劈向郭淮。
郭淮眼角余光看见身影扑来,也不回头,单手绰戟横扫。
丁封人身空中,无处借刀,眼睁睁的看着长戟刺入胸膛,又顺着戟杆滑向郭淮。
他怒吼着,挥刀猛劈,想与郭淮同归于尽。
郭淮经验老到,感觉到戟头受力后就松开了长戟,同时缩头弓身,用背甲硬扛了丁封一刀。
身为平吴将军,他穿的鱼鳞细铠防护性极佳。丁封这一刀虽然又狠又猛,却还是没能劈开他的甲胄,只是擦出一溜火星。
丁封被长戟洞穿胸口,落地时已经气绝。
刚刚冲上城头的孙峻远远地看见,吓得面色煞白,来不及多想,纵身翻过城墙,一跃而下。
甲骑的出现,瞬间改变了东门的战场局势。
丁奉受伤,丁封战死,孙峻跳城遁逃,吴军失去了指挥,被魏军杀得溃不成军。
刚刚被打开的城门轰然关闭,无数土袋从城墙上扔下,封住了城门。
已经杀入城中的吴军后路断绝,成了瓮中之鳖。
在这最需要将领指挥的时候,偏偏找不到指挥的人了。
前方是半人高的土墙,以及土墙后严阵以待的魏军将士,身后则是紧闭的城门,刚刚还士气如虹的吴军瞬间崩溃,有的跪地投降,有的徒劳地四处躲藏。
等诸葛恪反应过来的时候,胜负已定。
魏军重新控制了城门、城墙,攻上城墙的吴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攻入城门的吴军则连撤退都做不到,消息全无。
诸葛恪只听到城内喊杀声四起,却不知道情况究竟如何。他想增兵,可是看看城头奔驰的甲骑,又心生寒意,生生将涌到嘴边的命令咽了回去。
吴军对骑兵的恐惧深入骨髓,更何况是甲骑。
即使这些甲骑加起来也就是四五百骑,却带来了强大的威慑力,即使是立功心切的诸葛恪也不敢正面迎战。
随着丁封、留略阵亡,丁奉受伤的消息传来,诸葛恪彻底丧失了再战的勇气,鸣金收兵。
转危为安的诸葛诞大喜,准备下令开城追击,却被王浑劝阻了。
王浑说,此次虽然杀伤了不少吴军,但诸葛恪的中军还没出动,阵势完整,犹有一战之力。这时候城内的战斗还没结束,仓促出城追击,万一不顺利,可能两头落空。
与其如此,不如集中兵力,解决已经入城的吴军,确保合肥城的安全。
诸葛诞听了,有些不高兴。
王浑这是暗指他下令反击得早了,没能调动诸葛恪的中军。
不过他还是接受了王浑的建议。
见好就收,总比先胜后败的好。
丢了合肥城,他就死定了。
战鼓声再起,城内的魏军向吴军发起了猛攻。
他们以逸待劳,体力充足,士气旺盛,攻势凌利。
半天后,战斗结束。
经过打扫战场,清点人数,此战共杀死、杀伤、俘虏吴军近万人,其中校尉、都尉级的将领就有十余人,可谓是大获全胜。
更让诸葛诞欣喜的是,俘虏中有三千多解烦兵。
解烦兵是吴国禁军,是精锐中的精锐。以往魏吴交战,除了逍遥津之战,解烦兵胜多败少。如今一战俘虏三千多人,是前所未有的战果。
诸葛诞派人将解烦兵押上城头,羞辱诸葛恪。
这时候,诸葛恪总算是反应过来了。诸葛诞根本没有投降的意思,之前的种种都不过是欺骗他的计谋,所谓的君臣不和的传言更是兵不厌诈。
面对困境,羊衜劝诸葛恪及时撤兵。
这一战损失近万人,士气更是遭受重创,想拿下合肥已经不可能。收到消息的毋丘俭很快就会赶来增援,以求分功。诸葛恪再不走,就有被毋丘俭咬住的可能。
诸葛恪知道羊衜说得有理,可是让他就这么撤走,他又不甘心。
这样退回去,如何向孙权交待,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做辅政大臣?
陆抗等人可都看着呢。
反复权衡之后,诸葛恪决定按兵不动,先上书向孙权请罪,看孙权如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