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可从宣德七年开始,这座冷清的院子就变得热闹起来,先是胡氏被废了后,让位给孙贵妃,虽说废后仍有宫中的张太后支持,平日里常召她居住清宁宫。内廷朝宴的时候,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但落魄的凤凰再有人捧,也是不如鸡的,加上孙皇后这几年母凭子贵,越发有后宫之主的威严,胡氏是个知趣的人,知道自己不好再住在坤宁宫,便主动退了出来,住进了偏殿长安宫,日日以青灯为伴。

胡皇宫性子淡雅,恬不喜事华饰,至是学清净,奉黄老为仙姑,坤宁宫整个装饰打扮不言而喻透着几分庙宇的气氛,孙皇宫入住后,嫌这里色调太过冷清,与整个后宫气氛不协调,央求宣宗对这座皇宫进行翻修,那会儿的宣宗对这个浑身充满妩媚的孙氏十分的迷恋,加上西洋之行所带来的宝物,经过杨峥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着实赚了一把,上百万的银子结结实实的入了内库,往年处处见拙的局面大大改变,难得有这么多银子可以支配,宣宗高兴之余也就答应了这件事,当即让管理内库的大太监海涛给拨了十万两银子,又以坤宁宫年久失修为由头,让户部也拨了二十万两银子,若是往年户部一定不会答应,就算是答应,少不了要上一番奏折拖拉一番,但随着江南的局面一日好过一日,江南的商业税比起往年足足多了五倍还不算,从市舶司上缴的西洋诸国的海上税收就有三百万两之多,大明的国库之充盈是大明开国六十年来头一次,二十万两银子,户部尚书也就没去啰嗦了,只是寻部里的几个官儿商议了一番,便痛快的拨了出来。

三十万两银子,翻修一座坤宁宫自是卓卓有余,为了彰显自己身为后宫之主的身份,孙皇后在装饰上着实花了一番功夫,据说里面门窗可都是宝船从西洋诸国运回来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打造,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本着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饰线脚做工细致原则,吧紫檀木纹路中细若游丝的精微、凝重沉穆的圆润、劲健浑厚的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把黄花梨木温润似玉的情调、行云流水的纹理、不翘不裂的特性运用得炉火纯青,让孙皇后大概满意,如今的坤宁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不显眼的皇宫了,整个后宫里,最显眼,最气派的毫无疑问是坤宁宫了,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整个皇后寝宫足足大了一倍之多,平日里生活器具更是被工匠修到了极致,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打造时,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如说还有谁的宫殿比得上孙皇宫寝宫的话,除了宣宗的乾清宫之外,就在没有任何一座宫殿能与之比较了。

此时的坤宁宫亮如白昼,这种效果来自嵌在四周墙壁上的宫灯发挥了的功效,这种宫灯是京城最新款式,为一个民间工匠所铸,因款式别具一格,为京城富贵人家所喜欢,被引入宫中,孙皇宫十分喜欢这种宫灯,特意命能工巧匠打造了十几个,宫灯为“六方宫灯”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而制成,有六个面,分为上扇、下扇两层。上扇宽,六角有六根短立柱,上边雕有六个龙头或凤头,六角悬有彩色穗坠,短立柱之间还镶着六块小画屏;下扇窄,有六根长立柱,立柱外侧都有镂空花牙,内侧镶着六块长方形画屏,风一吹,灯虽风动,十分的好看,平日里孙皇后总会在灯下坐一会儿,看一看这几面别出心裁的宫灯,再喝上一杯茶汤才入寝房歇息,就算有时候多坐了一会儿,也不会熬到两更天。

但今天显然是个例外,孙皇后非但没有在宫灯下落了座看被夜风吹拂的六面宫灯,当初孙皇宫在命人打造这六面宫灯的时候对于宫灯六个面绘制什么图案颇有些犹豫,按照工匠的意思,可以按照皇后的意愿,打造有一团和气灯、哈哈二仙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安灯、五子夺魁灯、六国凤祥灯、七才子路灯、八仙过海灯、九子登科灯、十面埋伏灯等,但孙皇后并没答应,而是听从了王振的建议,在这些灯笼的六个面上让工匠们刻上了《女诫》、《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六篇,并配有历朝历代对该书对六篇文章的见解点评,可谓是别出心裁,就连一向不喜欢孙皇后的张太后一次来寝宫,看了这六年宫灯的文章,对此事大加赞扬,说孙皇后牢记《女诫》彰显后宫之主的风范,为此孙皇后颇为高兴,但凡皇上不来的时候,总会就着宫灯将《女诫》诵读一遍,几年过去了,孙皇后早已将《女诫》倒背如流,但多年养成的习惯却再也难以改掉,诵读《女诫》已成了每日放松心神的最后良药,但今日显然这道良药失去了往日的效果,今日的孙皇后非但没有诵读,就连日日早睡的习惯为颠倒了过来。

“娘娘……?”一个宫娥揣着粗气跑了进来,冲着背对着窗台的孙皇后喊了一声。

孙皇后猛的转过身来,一双好看的丹凤眼盯着那宫娥急切的问道:“王先生可来了?”

那宫娥忙不迭地点头,道:“回娘娘的话,王先生来了就在门外了。”

孙皇后道:“快,快让王先生进来。”

“是,娘娘!”那宫娥应答了声,喘着粗气去了。

宫门外,王振低头低头想着自己的心事,想到张太后一向自信的他也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位张太后也不知那个劲儿不对,对旁人温和无比,处处透着亲切,唯独对他横竖看不上眼,从他进入东宫第一日,这位老人家就开始惦记上了他,但凡太子去慈宁宫请安,有他陪着就这位老人家就没给过他好脸色,开始他以为这位老人家是嫌弃他模样不好看,又或者是衣衫不整,礼仪不周到才如此,所以每次去的时候,他都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该行的礼仪也一样不少,就连说话儿他也是处处透着小心翼翼,只想给这位老人家留下点好印象,自己在宫中的日子不至于那么不好过,同时也存了几分被重视的心思,谁都知道背靠大树才能走得远,走得稳,在这宫中混的没有人会忽视这个死了丈夫的老妇人。宣宗刚刚登基的那会儿,军国大事多受命于她,听从她的裁决。当时海内安宁祥泰,宣宗对母亲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所进献,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给张太后。两宫慈孝天下皆知。

宣德三年,张太后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又过了一年后,张太后前往长、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自配带弓箭,骑马在前引导,到达河桥时,又下马扶车。京畿百姓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幼也欢呼拜迎。见此情景,张太后回过头来对宣宗说道:“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在返回途中,经过农家,张氏召来农家老妇询问一些生活及农活方面的事,并且赐与钱币。有的农家献上蔬菜酒浆等东西,张太后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随行大臣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到行殿请求谒见,张氏对他们加以慰劳,并说:“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此后的一天,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二陵回来后,说起你们的办事能力时非常熟悉。她说,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小心,但办事优柔寡断。你呢,非常正直,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还有三件事,当时先帝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张太后对外戚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张太后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这几年她年纪大了,加上太祖早就定下后宫不可干政的规矩,这位老人家才慢慢淡出了朝政,可谁要忽视了她老人家的存在,那就是没开眼了,宫中谁都知道皇上最宠幸的是孙皇后,为了她连皇后都废了,可以说整个皇宫对废后胡氏最看不过眼的,毫无疑问是孙皇后了,按道理说孙皇后贵为皇后,又有宣宗的宠幸,儿子早早被立为了太子,可谓是最有权势的皇后了,收拾一个被废除的皇后可谓是轻而易举,可这么多年来,吃亏的始终是孙皇后,就连这座坤宁宫也一直被胡氏,直到这两年才给退了出来,这其中的原由说来说去还是在于张太后,这位老人家对无故被废的胡氏十分同情,时常加以照拂,经常将她召到自己宫中,和自己一同居住。家宴时,还命胡氏坐在孙皇后的上座,孙皇后经常因此怏怏不乐,但孙皇后也不敢对胡氏怎么样,即便是到了今日也是处处透着恭敬,若非人家主动让出这座坤宁宫,她有生之年只怕未必能住进去。可以说这位老人家人是老了,可在宫中的威望,权势却一点都不少,任凭你有多大的权势,到了她的面前,莫不是低下头来,自从入了太子宫的王先生这几年一路水涨船高风光无限,就来三杨也对他赞誉有加,唯独在这个老人家面前处处受气,毫无半点风光,就说这次的太子闯回宫的事情吧,这事儿摆明了是太子胡闹做出了荒唐事,与自己可以说毫无关系,这位老人家听说了后,竟派了宫娥来了东宫把自己这个毫不相干之人领到了慈宁宫训斥了一顿,要说训斥就训斥吧,这样的事情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早就习惯了,可这位老人家实在太过厉害,竟在寝宫里埋伏了几个宫娥,那些宫娥个个握着宝剑,一看见他来,先是把太祖“太监不可干政”的祖训说了一遍,而后不等他回过神来,挥剑便刺来,若非他有先见之明领着太子去了,自己这条小命算是丢在了哪儿,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算是死了讨好这位老人家的心思,他心里明白,这位老人家彻底将他当做了害群之马了,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才好,若非太子对他信任有加,让太后不可明目张胆的杀人,这会儿他只怕已是一个死人了,局面虽不利,但也不是不可为之,自从入宫备受重用始,他就明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想要在宫中站稳脚跟,识相自己的抱负,决不能将自己放在一棵树上吊死,得长袖善舞,左右逢源,寻找最有利的靠山,从目前自己最大的靠山看,皇上哪里自己虽也备受信任,但比起杨峥来,自己这点信任难以为继,张太后哪里早已断了念想,思来想去唯有太子是他最有利的保障,他自小就伺候太子,早已把这个天之骄子当做了自家孩子来疼爱,索性自己的付出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太子对他的依赖与信任足以超出了任何人,只要太子登基,就是他实现自己心头抱负之时,所以太子的地位绝不容有半点动摇,只可惜这个美好的愿望并非由着他所想了,他做梦也没想到皇帝还有第二个儿子,短时间来看,这事儿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风险,但谁也不能保证以后会怎样,况且自二皇子入宫,皇上态度暧昧,就连这次让杨峥授课,也是两位皇子一同授课,规格上,章程上并无多大的分别,张太后更是摆明了立场,对这位在宫外居住了多年的孙儿疼爱有加,这无形之中给了二皇子一种资本,眼下太子、二皇子年纪小,尚未不明白那把椅子的重要性,可人终究是要长大的,宣宗正当壮年,这其中的变故有多大是不可预测的,就说这次太子失德一事,据传闻慈宁宫的老人家就对太子大为不满,大有让二皇子取代的意思,只是宣宗没答应,这事儿才就此作罢,他入宫已多年来,多年来他小心翼翼,仗着自己的学问在宫中兢兢业业,生怕自己因一时大意出了纰漏,断送了自己施展报复的机会,可以说在宫中的这十几年来,他过得如蝉如意,为了就是有一招一日,能走上权利的巅峰,做出高力士,郑和一般的丰功伟绩青史留名,多年的努力,让他看到了这个希望,所以他容不得有半分的闪失。

…………

…………

窗外大雨倾盆,躺在床上听着雨声看着喜爱的小说,这意境似也不错了,今日是周末早早送上,请诸位多多支持哦。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阴阳抓鬼人曹操穿越武大郎抢婚厚爱:生猛老公我怕怕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冥界大富翁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天唐锦绣房俊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娘娘,请升级(系统)逍遥江山黑莲花娇养守则道家祖师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皇后未成年:LOLI皇后(完结)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大唐不良人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