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振道:“娘娘这话儿原本是对的,奴婢也是这么想的,看那太监告诉奴婢,说偌大一本《资治通鉴》,太后她老人家既不看秦皇汉武,也不看唐宗宋祖,唯独对宋太宗情有独钟,还让人寻出了《金匮之盟》来看……?”

王振话音未落,孙皇后脸色大变,所谓的《金匮之盟》说的就是宋太祖之母责令宋太祖传位给宋太宗的事情,建隆二年,杜太后患病,宋太祖服侍杜太后用药进食不离左右。五月初一日,宋太祖因杜太后有病,特下诏赦免杂犯死罪以下囚犯。但这样依旧没有改变杜太后的病情。

过了几日,杜太后病情加重,召丞相赵普来听取遗命。杜太后问宋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宋太祖悲泣不能回答。杜太后再次问他,宋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杜太后说:“不对,只是由于后周世宗柴荣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宋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杜太后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后来,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视为宋太宗,这事儿在后世存有诸多疑点,特别是当时太祖的长子已经不是“幼年”了,而这一说法也并不是太宗即位之时就宣告的,而是太宗即位一段时间之后才有赵普道出的。如果此事属实,太宗、宋皇后应该早就宣告,为何又要等些年再说这事情呢?而之后太宗扫除赵光美、赵德芳、赵德昭等继承人,以改兄终弟继为父死子替,又是很突出的体现了太宗并不想按照金匮之盟来做,因此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当然了也有人认可这是真的,说宋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虽说后人多有传扬未必是真的,但各大史学家还是记了下来,所以这事儿你说是真的也算是真的,可你要不信,也可不理会。张太后身为宣宗之母,当朝太后,却在这个时候让人寻《金匮之盟》来看,其用意就不言而喻了。”

孙皇后咬了咬牙,冷哼了声道:“太子是圣上亲封,太子一日没有废除,这大明的皇位就轮不到襄王来坐!”

王振说这一番话除了担心张太后从中做手脚之外,也是想看看孙皇后的态度,如果说孙皇后怕了,那他这个太监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他在皇宫大内谁都不怕,唯独怕张太后,让他独自面对张太后,那还不如杀了他,可有孙皇后去面对,情况就好多了。

“话虽如此,可咱们也不得不提防,太后毕竟是皇上的生母,这些年为朝廷也立下不少功勋,皇宫内外的官儿对她老人家颇为看重,一旦她有意襄王,咱们可就不能大意了。”

孙皇后颔了颔首道:“这个本宫晓得,以本宫看,这事儿你也不必太过担心,皇上身子是不适,但人并不糊涂,若不然今日也不会寻你去让诸位大臣入宫了商谈大事了,想来你也看出来了,所谓的大事无非是身后事罢了,若是皇上有意旁人,大可在此之前废除了太子,既无此意,那足以表明他是属意太子了,咱们若因宫中的流言蜚语慌了手脚,反而不好了。”

“娘娘说的是,奴婢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事儿切不可大意,想当初宋太祖的初衷是想立秦王德芳入承大统的,将这事儿交个了宋后,谁料王继恩竟然私召晋王光义,出卖宋后,宋后纵然既惊且怒,作为一个失去庇护的寡妇,无权无势,仓促之中只有称呼晋王为“官家”,承认既成事实而已。娘娘虽归为后宫之主,但既无威望,也没人脉,权势上不如张太后,奴婢担心,一旦皇上驾崩,娘娘难免成了宋后,孤儿寡母最容易受人欺负,皇上或许没立襄王的心思,可禁不止张太后有,外面的那些官儿有,奴婢是说万一,万一外面的那些官儿都与张太后一般的心思,娘娘就算拿着皇上的圣旨,又能如何,昔日宋太祖黄袍加身还不是仗着柴氏后人是孤儿寡母么?”

孙皇后身子轻轻一颤,她似乎看到那帮群臣凶巴巴逼迫她们目的二人的样子,一张粉脸顿时吓得苍白,颤声道:“那该如何是好?”

王振道:“娘娘也不必害怕,奴婢所说不过是一点担心而已,外面的这些官儿,不到万不得已未必会走上这一步,再说太子继承皇位名正言顺,那些官儿也说不得什么,当然了这等大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保险起见,奴婢倒觉得咱们也该做些准备为好。”

孙皇后道:“该当如此,该当如此!”顿了顿才问道:“以先生看,本宫该如何准备呢?”

王振想了想道:“这事儿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太后的威严,满朝文武百官无人干轻视,可太后也不可胡来,单说太祖定下的规矩在,就说本朝兵马的问题也不是太后能左右的?所以娘娘想要保太子登基万无一失,只需拉拢两个人便可?”

孙皇后道:“此二人乃何人?”

王振道:“其一为当今兵部尚书杨峥杨大人,其二为英国公张辅?杨大人功勋卓绝,满朝文武无人不敬佩,单论威望,就连当朝首辅及不上他,其次他是兵部尚书,掌管大明兵马权势,兵工厂可是独立的存在,除了皇上的命令外,唯有杨大人能调动一二,算是大明最有权势的兵部尚书,由他辅佐太子,顺利登基的事情,至少有一半把握,至于英国公就不用奴婢多说了,娘娘也能知道,永乐二十年至永乐二十二年间,参与明成祖爷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洪熙元年,改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太师。次年,随从宣宗平定朱高煦叛乱,威望之高,功勋之卓绝满朝文武百官,除了杨大人无论能比,如今他是不理政务,可娘娘也知道,他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与“三杨”等同心辅政多年,足以影响朝局了,就在今日一早,奴婢听说皇上派人去了一趟英国公府,加号英国公翊连佐理功臣,着令掌经筵、监修实录其地位不言而喻了,太后纵然一心想要立襄王,立二皇子也得顾忌群臣的反应,内阁三位老狐狸虽有权势威望,但三人都是老狐狸,在太后的威严下,难免会左右摇摆,把握不定,咱们难以将希望寄托在这几个老狐狸的身上,而杨大人与英国公就不同了,这两人一个是兵部尚书掌握兵马大权,一个是皇亲国戚,当今威望最好,说话最好用的皇亲国戚,有这两人帮着太子说话,太后也不敢说什么。所以咱们得趁早拉拢两位大人才好。”

王振的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太后纵然跋扈,但手里没有兵马,也不敢胡来,况且英国公位高权重且是三朝老臣,太后或多或少有些顾忌。可以说拉拢了杨峥与英国公太子登基一事就万无一失了,可问题是这两人一个是当今最有才情的兵部尚书,一个是最有权势的皇亲国戚,想要拉拢他们谈何用意,不要说她这个皇后本就没多群臣支持,就算诸臣子认可了这事儿也难办,本朝太祖早就立下了后宫与宦官不得干政的训示,似杨峥、英国公这样位高权重的官儿她又如何能拉拢,况且是在皇上病重的时候,一旦被外臣所知,等待她的必是万劫不复。

“先生的提议固然是好,可本宫怕是要让先生失望了。这宫中的规矩如何先生比本宫更清楚,如今的局面本宫拉拢大臣多有不便,一旦被人察觉岂不是被人抓了把柄么?”孙皇后一脸的担心。

王振似对这早有顾虑,听了这话儿倒也没表现如何的失望,反而是一副理解的意思,点了点头道:“娘娘说的是,娘娘为后宫之主,单说这宫中的规矩不少,就是没有,这个节骨眼也不好会见朝臣,奴婢岂能连这个都不知么?”

孙皇后看了一眼王振,对于这个太监她是从心里的感到敬佩,除了不是一个男人外,学识、谋略、手段哪一样都不输给外面的朝臣,甚至有些看法见识较之外面的那些读书人还要高明几分,难得是他还忠心耿耿,也许这忠心里面带着几分功利心,可天下的人那个不是带着功利性,就说那些读书人千里做官那个不是为了才为了功名,就连那些君子不是为了博得名望而频频彰显自己的操守么,他一个太监,既不是读书人也不是德高望重的君子,凭什么不能有私心呢?在这宫中怕的不是有私心,而是野心,很显然眼前的这个太监还没有野心。

想到了这儿,孙皇后对眼前的这个太监充满了感激,再问的时候声音也变得温和了几分:“先生有什么好主意?”

王振想了想道:“这事儿说难也不难,既然娘娘出宫多有不便,可这事儿又是太子登基的关键,奴婢以为非亲走一趟不可,所以奴婢就想不如让奴婢代替娘娘走一趟去见见这两位大人,杨大人是太子的老师,平日里对太子也颇为照顾,奴婢与他也还有几分交情在,去一趟杨府说明娘娘的来意想来不会拒绝,到是英国公哪儿奴婢与他没什么交集,怕是未必会答应?”

孙皇后想了想道:“无妨,英国公历事四朝,连姻帝室,但仍小心谨慎,可见为人如何了,当初圣上定太子之时,他出力颇多,断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不利于太子的事情来,所以这事儿成败与否,就落在了杨大人的身上了,这事儿就看先生了。”

“娘娘说哪里话,奴婢是看着太子长大,如今这节骨眼上,能出一份力气绝不会留半分,杨大人的事情就交给了奴婢,奴绝不会让娘娘与太子失望?“王振急忙表了态度。

孙皇后嗯了声,道:“有先生这一番话,本宫就放心了,这事儿宜早不宜迟,先生就不要在本宫这儿磨蹭了,早些去吧,这会儿皇上怕也把事儿说完了。”

王振颔了颔首转身便去了。

孙皇后猜得没错,宣宗的确说完了话儿,诸臣子本看皇上如此模样,隐隐约约猜到宣宗要对信任的臣子说些嘱托的话儿,大凡皇帝临终前差不多都是这个模式,所以群臣也暗暗在心里做了一番说辞,甚至有些官儿打算如何来一场忠心耿耿的表现,反正都这时候了,表忠心绝不会有错,就连杨大人也暗暗揣摩着待会儿见了宣宗,如何说些让他放心的话,自己如何尽心尽力辅佐他的儿子,为此他还趁着旁人没留意,拉着杨士奇询问了一番。

这老头倒也没藏私,伏在杨峥耳旁一阵嘀咕,皇上临终所言该如何表示,态度该如何谦虚才更能表现自己对老皇帝念念不舍的神情,总之一句话,那就是尽量让自己的神情看起来更加的念念不舍,引起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好给老皇帝临终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样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阴阳抓鬼人曹操穿越武大郎抢婚厚爱:生猛老公我怕怕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冥界大富翁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天唐锦绣房俊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娘娘,请升级(系统)逍遥江山黑莲花娇养守则道家祖师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皇后未成年:LOLI皇后(完结)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大唐不良人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