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黑龙江水师所装备的卡隆炮相对于济州水师所装备的卡隆炮来说可谓是轻型火炮,但20斤重的炮子,在对付内河船只方面,那也一样是摧枯拉朽的,所以,挨到卡隆炮发射的重型炮弹的2艘清军【玄】级战舰当场就船头迸裂、船内开始大量进水了。
但这还是不最惨的一个,这不,清军的【黄三号】在船体中部挨了一发重型炮弹,结果直接被炮弹砸穿了船底,短短五分钟内就完全沉入了江底-----事后松花江水师派人进行检测时发现,【黄三号】船底有个二尺见方的大洞,怪不得怎么堵漏都是堵不住的。
对于卡隆炮的威力,清军是在三姓一战中有所了解的,对此,也算是理解,可让清军有些想不通的是,一般佛朗机炮打三五发总要因为散热需要而停火的,但明军的佛朗机炮不但打得飞快,而且直到射击了八发之后才告一段落,难不成明军在制炮工艺和材料应用方面有所突破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为了节约经费,包括京营的前装线膛炮在内,明军全部火炮都是精铁材质的,并不使用铜制或铜身铁芯的火炮,所以都是没有可能进行连续不断的射击的;之所以,松花江水师能比使用同等材质火炮的清军能多打几发炮弹,是因为黑龙江水师的炮手们熟练的在射击过程中将两舷火炮进行了快速对调而已。
其实这种方法,清军也是能做到的,毕竟明军黑龙江水师也好、清军松花江水师也罢,使用的都不是动辄数吨的重型火炮,1000~1500斤级别的火炮,完全是可以用人力进行调整的,更何况,黑龙江水师还广泛使用了带轮炮车,这样调整起来就更加方便了。仟千仦哾
虽然,蒙受了更多的炮火打击,但在明军卡隆炮第二轮射击后,清军的舰船还是与明军的淮戊船撞在了一起,于是惨烈的接舷战展开了;但此时,清军的舰船数量已经有所减少----尚存1艘【天】字舰、2艘【地】字舰、2艘【玄】字舰、3艘【黄】字舰、7艘哨船----因此,虽然在某些单舰上清军投入的肉搏兵数量超过了黑龙江水师,但总体上清军还是存在劣势状态(不算添头的哨船的话,双方纠缠在一起的主力舰数量是8:9,清军8明军9),并且明军这边还有5艘后续舰船可以作为生力军,随时随地加入战斗。
所以,战斗的天平很快就倾向于了明军这边,尤其是,当明军5艘淮戊丙型战船为形势最危急的【黑二丁号】、【黑一庚号】、【黑三己号】分别提供40~60名水兵后,明军黑龙江水师就彻底锁定了胜局。
当然,战斗并没有就此宣告结束,相反血腥的厮杀还在继续进行着,双方都死伤枕籍,几乎可以说是趟在血海里进行搏斗的。
战斗的转机发生在5艘后续明军战舰对【黑二丁号】等舰的兵力输送之后,只见,这5艘明军淮戊船,随后悄然的绕过了正面纠缠在一起的战场,从中心航道两侧边缘绕行到清军战船之后的河流上游,然后用各自装备的卡隆炮对准清军舰船实施了决定性的炮击。
当明军卡隆炮那动静明显的响声再次轰鸣、【天一号】上传来“总镇(公爷)被打死了”的惊恐呼喊后,被肾上腺激素统治的清军沈永忠部水兵们这才己方似乎已经处在了彻底失败的边缘了,于是,某种明悟涌上了他们的心头。
“败了!又败了!”
一念及此,沈部官兵的勇气顿时消失了,于是不少人直接跳入松花江中,试图游泳逃跑;还有些聪明人则丢下手中的武器,伏在甲板上向对手请降;当然,也有人冒险返回己方的船上,试图驾船逃跑的;但想逃又岂是那么容易的,所以,除了那些提早逃跑的和游泳技术过关且有足够体力的以外,其余沈部官兵都没有能逃出黑龙江水师两队舰船的前后夹击······
“统领,大捷!”李豫生统计了初步战果后向郭为报告道。“此战击沉和俘获了清军松花江水师全部战船、毙俘清军大约八百人,至此,松花江上再无敌手了。”李豫生说到这,顿了顿。“我军这边,损伤船只一艘、伤亡官兵三百七十三人,其中阵亡者二百零七人,需要紧急救治者八十八人,代价也十分沉重。”
没错,因为逃避的余地有限,所以,水战绝对要比陆战惨烈许多,因此所有的水战胜利都可以用一将功成万骨枯来形容的。
郭为却不以为然的问道:“沈永忠是死是活啊?”
“根据俘虏供述,在【黑三丙号】炮击是,沈永忠被打死了。”虽然是报告敌酋死亡的消息,但李豫生脸上却看不见笑容。“不过,沈永忠挨的是卡隆炮的重型炮子,所以整个上半身都被打没了,实在没办法确认尸体是不是沈永忠本人的。”
郭为的脸色也难看起来:“这么说,倒是让一件大功飞了。”
是的,没有明确证据沈永忠死了,击毙敌人主将的功劳是要打折扣的,当然,未来也许能从敌人那边获得佐证,但这次论功却是错过了,日后也未必会有人再想起了----就算想起了,给个安慰奖,又有什么用呢。
好在郭为很快缓过神来:“立刻向金总团、田掌柜、李公公报捷;另外,把伤员和阵亡将士规整规整,用兵力最少的几条船送回后方去;其余船只继续迫近吉林乌拉城,得让清虏知道,我们此番是打赢了······”
其实不用郭为炫耀,事实上清军在龙潭山、帽儿山以及松花江畔的芦苇荡里都布置有观察哨,因此,松花江水师力战而败的消息一早就送到了吉林乌拉城内。
“水师彻底战败了,南蛮子的战船能直抵江边对吉林乌拉城实施炮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是根据摄政王的指令,在不可守的情况下立刻撤退,还是想办法坚持?”
对于清廷在吉林乌拉最高长官瓜尔佳·沙尔虎达的话,在场的一众八旗官员脸色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