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平西城是未来满清在形势不利必须放弃唐努乌梁海地区后得以西逃的重要基地,所以没办法实施全面动员的清廷经过再3讨论,最终还是确立了打【巧仗】的战略思想;于是,清廷便在向西线增兵5千的基础上,调整了整体的部署。
根据最新的部署,清军在华克隆(小叶尼塞)河河谷方向留置了3千兵马,以堵防明军可能自这个方向发起的进攻;在恰丹谷道布置了1千兵马,籍此警戒乌兰固木方向的明军的行动;在阿拉克谷道布置2千兵马以为出击部队后援并防御明军追击部队在追击清军出击部队时,趁机攻打阿拉克谷道的行为。
最后,清军调兵2千编为左右两路,越唐努山南下,进入燕然和北庭腹地进行袭扰,以伺机袭击明军的运粮队5,迟滞明军可能实施的最新1次北伐行动。
怎么说呢!清军主动出击的思路肯定没错,但问题是,清军袭扰的目标出现了偏差。
这是因为,今年明军为了修正了去年北伐时出现的后路被袭击、进而导致粮秣供应出现困难的问题,没有走补给线最漫长、中途消耗最大的朔(方)燕(然)路、朔(方-瀚)海路,人和物资主要走的是饶(乐-瀚)海大路,然后用木筏通过土拉河-鄂尔坤(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水系,将物资转运到布克谁河上游兵站,再通过1小段6上运输后运抵北固(特斯)河畔的兵站,再用木筏顺流而下的运输到北固城进行屯集。
这么运,不但大大降低了途中消耗,而且提高了运输的频率,并使得运输的安全性大增----清军大约要越过1100公里的距离才能对饶海大路进行袭扰,可能性不是没有,但也微乎其微;而布克谁河上游至北固河上游之间需要经过路上转运的两处明军兵站的距离其实不超过15公里,明军押运部队相对还是比较容易护送的----此外,经由林北方向转运的粮草也可以通过色楞格河水系加以运输,因此,清军对北伐明军粮道的袭扰,从1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成功。
倒是,燕然和北庭境内的蒙部受到1定的池鱼之殃,好在清军出击部队的数量非常有限,两都司的蒙部团结起来,清军也轻易不敢陷入人海攻势之中,就只能袭扰那些没来得及与大部汇合的0散蒙人家庭了······
明弘光十7年5月9日,南京会试放榜的前1天,已经开到布斯河堡的明军东线牵制部队经过1天的短暂休整,正式对当面之敌发起了进攻。
明军东线部队系由3个京营步兵团、1个京营炮兵哨、1个京营工兵哨、1个京营攻城炮队组成,并得到了1个京营辎重团的支援,瀚海、金微两都司则为运输部队提供了必要的护卫。
虽然,东线明军的兵力非常有限,但采用了弘光十5年式后装线膛步铳的明军却让企图凭借旋膛铳及缴获明军老式前装线膛步铳的清军大吃1惊。
是的,在双方步铳手的对射中,清军旋膛铳手几乎被明军射手完全压制住了,这种压制不仅仅是射速上的,也不仅仅是射程上的,关键是,即便明军步兵进入清军旋膛铳有效射程后,清军也无法向正在卧射中的明军步兵实施有效打击,这就让躲在明军炮火无法攻击到的位置上、准备用旋膛铳遏制明军进攻的清军铳手们有些不明所以了。
没错,清军的乌真超哈兵们怎么都不明白,明军步铳手为什么不需要直起身来装填弹药----清军铳手们也尝试坐着或者跪着装填子弹和火药,但这么做的结果却是很难压实了枪膛内的火药,进而导致射程出现了较大的折扣、弹道也变得不可捉摸起来,几乎完全丧失了线膛枪应有的精准度和大射程----就只能带着迷糊,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见到明军新式步铳将据险而守的清军打得抬不起头来,明军的攻城臼炮就得以毫无危险的布设到了清军旋膛铳的有效射程内,然后以大角度对躲在胸墙等防御设施后的清军实施吊射。
清军根本挡不住明军后装线膛枪+曲射臼炮的组合战法,1天之内被明军推进了3公里、连夺了两座小型堡砦,若不是小叶尼塞河上游河谷的地形复杂、道路相对难行,清军恐怕根本挡不住明军的狂飙猛进----当然,东路明军其实也担心清军在群山中实施穿插迂回的战术,所以实际也不会马不停蹄的强行前攻,而是采取了逐步施加压力,以策应西路军行动的战法。
虽然明军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法,但对于东线清军来说,局面还是很糟糕的,所以,当从溃兵口中得知明军采用了令人无法理解的射击技术、以及明军的步铳射程又有所增加的消息后,担任清军东线防御官的爱新觉罗·巴尔堪便第1时间向新京发出了求援信。
对于巴尔堪的求援,顺治皇帝颇为恼怒,认为巴尔堪有畏敌如虎的嫌疑,便派遣兵部尚书瓜尔佳·遏必隆前去督战;但只身前往----好吧,还带了几名护卫----的遏必隆显然也无法帮助巴尔堪挡住明军的攻势,以至于东线开战才4天,巴尔堪部就丢了7座堡寨,后撤了12公里。
怎么办?
只能凉拌!
这不,亲口询问了败兵、也用望远镜观看了明军战斗模式的遏必隆也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来,就只能建议巴尔堪尽可能的利用地形袭扰明军,籍此迟滞明军的脚步。
1句话,想办法拖时间,毕竟小叶尼塞河河谷曲折漫长,只要能把明军的前进速度降下来,就可以把东路明军冲入唐努乌梁海腹地的时间拖到降雪之后!
对!明年的事,明年再说吧,先把今年熬过去再说!
对于遏必隆的建议,巴尔堪哭笑不得,但也别无选择,就只能在逐次抵抗的同时与派出奇袭部队设法拖住东线明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