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莫非是公孙弘在主导并串通诸侯谋反?”明帝问道。
“臣着实不知!因为在会盟时,公孙弘始终未曾露面,至于是否参加谋逆,此刻臣也不敢妄言。”卫羽道。
“既然约定要共同商讨劝谏阙廷,那为何后来却又变成了图谋废黜陛下的谋逆会盟?”邢馥问道。
“在会盟时,起初只是商讨如何劝谏阙廷,正在集思广益之际,却有人站出来说,对匈奴貌似汉、匈两国的外事,实际上则是阴、郭两家的内事。因为关雎公主不是阴太后所生,故此陛下方才毫不吝啬的将正值妙龄的她献给行将朽木的外虏,以息事宁人,故此,劝谏纯是徒劳之举。如真想建立前朝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功业,就应当先废黜软弱无能的当今陛下,换由英明神武的济王或沂王即位,如此才能主持朝政,扭转汉匈时局,一展胸中所藏的大志!”卫羽道。
众臣闻言,无比面色倏变。
邢馥沉声道:“卫羽,此等大事不可有半句虚言呀!”
“卫羽岂敢信口雌黄?”
“那日在场者,除了你之外,可还另有他人,能证实你适才所说?”邢馥道。
“这?”卫羽想了一下,忽然眼前一亮,道:“关雎公主本人就在现场!此外,还有当初随同越骑司马郑异一起护送公主出塞的吏员田虑也可作证。”
“关雎公主竟在现场?”井然脱口而出,满脸迷惘,余人也都面现不可思议之情。
“是啊,公主如何会在现场?”邢馥问道。
明帝却一言不发,目光紧紧的盯着卫羽。
“当时,臣也是后来得知公主竟然在场。”卫羽道,“臣到达渔阳不久,就被邀请前去广汉楼中参加会盟。刚至楼下,忽见田虑与另外一黑衣甲士被人追赶,遂将他二人救下,并一同带上了楼。”
“那黑衣甲士莫非竟是公主所扮?”井然问道。
“正是!故此,他二人经历了整个会盟过程。当时,楼下已是布满追兵。”卫羽道。
“哪里来的追兵,你等又是如何逃脱?”井然问道。
“那些追兵乃是此前软禁公主的渔阳汉军,后田虑救出公主,一路逃奔至广汉楼前,眼见走投无路、束手就擒之时,恰巧遇到臣。”卫羽道,“会盟结束后,臣当场与渔阳汉军交涉,方被允许带此二人前往传舍,由臣看管。之后,渔阳城外又到来了一位假公主,然后臣与田虑一同设法帮助真假调换,才令公主转危为安。”
众臣俱都听得满头雾水,不知所云。
明帝却道:“此事朕已知晓,渔阳会盟情形,自会诏令公主前来对证。现在朕想知道的是,那日在会盟时,究竟是谁人在鼓动诸侯谋逆?”
“臣认为主要有两人,第一位是公孙太守的部属刘子产!”
“刘子产?”邢馥道,“此为何人?”
“此人是渔阳突骑营都尉,据闻现已被太守公孙弘所杀。”
“公孙弘为何杀他?”王康问道。
“具体详情,就不知晓了。”卫羽道,“或许越骑司马郑异能清楚其中缘由!”
“郑异?”井然道。
“正是!当初,我等刚启程回沂国,他就赶到了渔阳。”卫羽道。
“另一位鼓动诸侯谋逆的人是谁?”明帝问道。
“另一位便是沂王的谋士,苏仪!”
“苏仪?就是那位令沂国改天换地、富甲一方、深为沂王所推崇的高士?”邢馥问道。
“正是,而且据臣所知,这位苏仪,便是昔日的言中。”卫羽道。
“你说什么?此前为何未听你提及此事?”王康惊道,“他便是言中?这怎么可能?可有何证据?”
“无凭无据,不敢在王廷尉面前多加妄言。只是适才邢校尉问及,臣才不得不说!至于这眼下的苏仪究竟是不是当年的言中,阙廷可遣得力之人,核实之后便知。”卫羽道。
“他如何会去了沂国?当年在北宫时,沂王是见过言中的呀?明知此人身犯重案,沂王如何还敢瞒着阙廷私自收留他?”邢馥道。
“言中为躲避阙廷追捕,化名苏仪!沂国早先贫穷狭小,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百姓不得不出外逃亡求生!沂王初到时,举步维艰,绝望之际,言中突然来投,献出许多良策,恰如雪中送炭,妙手令沂国回春,度过难关。”卫羽道。
明帝道:“朕当初也听闻沂国之事,知道这位苏仪才高于世,本想诏他前来京师为国效力,但沂王坚决不允,并找出诸般理由推脱,所以朕就不再勉强。直至今日,才明白沂王为何不让他入阙廷的真正原因,原来竟早已同言中私下沆瀣一气。”
井然问道:“苏仪纵然是当世奇士,但他偏居沂国,如何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全国鼓动起那么多的诸侯一同响应?”
卫羽道:“昔日,沂王早年在京师时,曾行侠仗义,交友广泛,与公侯诸子经常来往,颇具威信!臣亦亲眼目睹过此盟单之上有许多人当初曾表露唯其马首是瞻之决心。而苏仪通过贸易塞外雄骏、牛羊、毛皮等地产,周游列国。他博闻洽物,才识卓着,自是很快赢得以济王为首的诸位王、侯的敬重!后来,阙廷遣关雎公主出塞和亲,众属国的王、侯群情激愤,苏仪乘机煽风点火,进而策划会盟,推动举事,遂得群起响应。”
王康道:“难怪前番数次去沂王宫中,就一直未曾见到苏仪。但他如此行事,动机何在?莫非是奉沂王之命?”
“陛下素来关爱沂王,可谓无微不至!沂王究竟为何要恩将仇报?”邢馥问道。
卫羽道:“至于沂王谋反动机,我至今也未能完全洞悉。只是觉得他的性情今非昔比,与当年初到沂国时,前后反差极大,已判若两人。苏仪在改变沂国的同时,也改变了沂王。”
“臣在沂国如此许久,竟未察觉沂王谋逆的蛛丝马迹,实在失职。”王康道。
“王廷尉,切勿自责!那济王直至起兵,国相何敞向阙廷的上书中又何尝提及一字?此番能助卫令将此盟单及时奏明陛下,也算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邢馥道,“卫令,但不知可有何沂王谋逆铁证?”
“这盟单之上,沂王的签名,就是铁证!”明帝叹道,“朕已仔细阅过,确是他亲笔所书无疑。”
“如此说来,沂王的不善之举,已是不容置疑。但不知那渔阳太守公孙弘可否卷入其中?王廷尉、卫令,公孙弘与沂王此前交往可深?”邢馥问道。
“不曾见他二人有什么过深往来。”王康道。
“想必还是苏仪在中间传话与串谋。”卫羽道。
“公孙弘在渔阳这么多年,郡县平安,百姓爱戴,可谓政有异绩,虞司徒还推荐他出任太仆,陛下亦已诏准!倘若果真卷入沂王谋逆之案,此事可就棘手了。”邢馥道。
“卫羽,朕听闻你到京师已有时日?”
“正是!臣到得京师后,先去信阳侯府,禀告此事,本想请他将此盟单呈交陛下。”
“哦!你竟去了信阳侯府?虽然同在京师,朕竟已许久未曾与他相见。他近况如何?”
“信阳侯精神依旧矍铄,还是一如既往的睿智、谨慎。他听闻臣之来由后,当即言明此事正常渠道,应是先呈交司徒虞延,再由虞司徒奏明陛下为妥。”卫羽道。
“可虞司徒竟将此事留置数日,直至此时,竟然都不曾打算奏报于朕。既然他不想让朕知道此事,那朕也就不得不背着他来处置。故此,朕才诏令众卿前来聚议。”明帝道。
“此间或许存有误会,毕竟这份盟单牵连显贵过多,难免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不敢相信。虞司徒犹豫不决,也实属情理之中。”邢馥道。
“恐怕不仅仅是一个难以置信,就能说得过去!朕以为还是被私心迷住了双眼,以至于渎职枉法吧?”明帝道。
“陛下,虞司徒留置盟单之举,确实不当,但若说他藏有私心,并胆大妄为到徇私枉法的地步,臣却着实不敢相信。”井然道。
“他极力推荐公孙弘,朕亦准奏!殊不料竟天降此逆天大事,他岂能不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之下,只能相信与公孙弘之私交以及对其品行之了解,全当此事为假,故此既不上奏,也不调查。朕说他徇私枉法,还有何冤枉委屈之处?”
“据臣所知,虞司徒不相信此盟单属实,以至搁置不理,还有一处苦衷。”王康道。
“他还另有苦衷?且当着众卿之面,给朕道来!”
“这是因为此盟单是由信阳侯府遣人送来。”王康道。
“那又如何?”
“信阳侯已是多年不问政事,如今突然遣人奉上如此重大机要之事,他不得不有所质疑。”王康道。
“他质疑什么?”
“信阳侯足不出户,何以得知此等重大之事?而且,信阳侯与虞司徒素有嫌隙,也不得不防啊!”王康道。
“什么嫌隙?莫非还是当年宾客马成之事?”明帝一拍龙案,道:“看他身长八尺,腰带十围,殊不知心胸竟如此狭窄!身为朕的首辅公卿,当国事满怀,可他却还记着这多年前的芝麻小事?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若照他所想,东市路口之事,朕、邢卿、王卿,还有你,卫卿,均曾参与,一个不少,都该加入信阳侯嫉恨之列,早就当遭到其报复了!可虞延没有想到的是,如若这次因为他的隐瞒不报而铸成大错,朕、众卿以及无辜大汉子民所遭到的报复,并非出自信阳侯,而是出于他虞司徒的狭隘所致。”
众人见他越说越怒,俱都噤如寒蝉。
明帝见状,强压住怒气,稍微缓了一下,道:
“王卿,如适才邢卿所言,沂王图谋,此前你身为沂国国相,未能及时觉察,确实难辞其咎;但此刻挺身而出,及时帮助卫羽将沂王逆谋告知于朕,幸不为迟。索性就前过不究,后功不奖吧!”
“谢,陛下!”王康言毕,又向卫羽道:
“卫令,有件事,我一直想知道,却又不便相询。如今当着陛下与众位同僚之面,还是忍不住想问个清楚!”
“王廷尉但问无妨,只要卫羽所知,无所不答。”
“此盟单如此机要,沂王必定置于妥善之所,并严加防范,你是如何盗得手中?”
“我原本并不知晓此盟单已到沂王手中。此是因为郑异遣派二人前来王城向我当面讲述后,方才如梦初醒。”卫羽道。
“郑异?”王康道,“他遣派何人前去找你?”
“一人名叫甘英,那是随他出塞和亲的通译,另一人乃是一位女子,名叫徐娆!”
“徐娆,可是沂王的从妹?”明帝诧道。
“正是!沂王遣她到济王宫中习练歌舞琴艺,而此盟单早先曾出现在济王宫中,故此她亲眼见过。所以,郑异派他二人找我,希图得到相助,以便从沂王手中盗取盟单。”卫羽见此事实在复杂,且关系到徐娆名节,便未提及她与郑异相识细节,以及此刻已身在京师之事。
“那她竟如此轻易就盗取了盟单?”井然问道。
“沂王确实有所疏忽,被她轻松盗取,但是苏仪却及时发觉,竟命人追至我府上强抢。臣与之奋力搏杀,毕竟寡不敌众,最后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之际,幸好又被郑异的属下所救!”卫羽道,“不过,令臣震惊的是,所中之箭,竟是前所未见,劲力霸道无比,以至被穿胸而过。所以,臣怀疑很有可能出自那屡屡伤我大汉名将的角端弓!”
“角端弓?”邢馥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