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王猎户一家终于过来了。金老太太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进门之后,就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迎接他们。
大虎小虎还从来没有来过县城,两个孩子还有些拘束。等到晚上,看见金恒丰和金恒安两个孩子,才凑在一起说话。
没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孩子终于玩在了一处。
金老太太单独给他们收拾了房间,王猎户看过后十分满意。
金恒丰直接把房间让给了大虎小虎,他已经好长时间不在自己房间睡了,原因是自己睡太冷。大多时候都会跑到金恒兴的房间里睡。偶尔也会和金恒安挤一挤。
听到大虎小虎过来,便主动让出了房间。
金父带着王猎户三人在镇上转悠了两天。就开始准备年货了。
正月二十开始,打扫卫生、蒸馒头、做豆腐、炸丸子……有了丁春花的加入,金老太太带着金伯母两个人也不觉得忙了。
至于几个孩子,还是由刚出月子没多久的金母照看。
金母看孩子很有一套。现在基本上就是大的管小的,小的以为自己是大的管小的。
金父给小宝宝起了名字叫金恒允,小名就叫允哥儿。
允哥儿是个不磨人的好孩子。白天吃饱喝足了,换好尿布能睡上半天,简直不要太好带。
金老太太都感叹,没有比这更好带的娃娃了。早上起床喂一次,等金母吃过早饭再喂一次。午饭之前喂一次,吃过午饭不久再喂一次。晚饭之前喂一次,睡觉之前喂一次。一天里轻松的不得了。
金父主动承包了洗尿布的活计。他已经很有经验了,完全不需要别人帮忙。
金老太太看在眼里,更是乐得自在。
金老汉带着金伯父去城外砍了几天的柴火,生怕过年前后没得用。
前段时间下的雪太大,家里的柴火用的太多了。如今家里这么多人,还需要柴火来取暖。
县城里有不少卖炭的人家。金老汉问过一次价格。实在是太贵,完全不怕他们家能够承受的起的。
腊月二十七,书院终于放假了。
大虎小虎终于不用在家里拘束了。带着金恒兴三兄弟在巷子里四处疯玩。见到县城里麻雀多,便拿了筐子在院子里捉麻雀。一上午的功夫,抓了二十多只。
几个孩子便嚷嚷着要烤来吃。
孩子们想怎么吃,金老太太是不管的,随他们摆弄。
大年三十,两家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正月初一,金老太太吃了饺子,金金伯父就带着他们上街了。
听说早上街上有表演节目的,尤其是舞狮、踩高跷之类的,大虎小虎见都没见过。
金恒丰几个也就是在端午的时候见过舞狮。
如今在大年初一走上接头,整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氛围。看着什么都非常喜欢。
大虎小虎看着街上喷火圈的表演暗自惊叹,没想到县城的人都这么厉害。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到县城的书院来。
一家人在县城待了十多日,等到初五这天,王猎户决定回去了。
孩子们初六就开学了。王猎户怕来不及,还专门跟夫子请了假。
大虎小虎也嚷嚷着要回去了。如今看着金家的几个孩子学习用功,而且学的东西自己都不知道看不懂,心里就有些着急了。
大虎和小虎着急要走,金老太太便赶紧给收拾东西,让他们带回去。除了一些日常用的东西,还有就是买了一些礼物给他们带上,都是县城里买的,到镇上不好买的东西,价格不贵,但是是比较实用。
王猎户本来还打算拒绝,但是金老太太板了脸直说王猎户不把自己放在眼里。都是一家人,何必这么见外。王猎户心下感动,便谢过了他们,都捎带上。除了日用的东西,还有一些是金父特意在书店里给他们买的笔墨和书籍,放在了金母给他们绣的书袋里。
告别了金老汉一家人,王猎户带着老婆孩子回去了。临走之前还跟金老汉说以后会好好照料他们的房子,地也是种的好好的,让他们尽管放心。什么时候要回来了捎个消息,他会给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金老汉还真的说不准。只嘱咐他能帮忙好好的照料房子。
大年初八的时候又下了一场大雪,这回的雪来的特别迅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路上外面的雪堆积的有腰那么深。
毫不意外,金恒兴三兄弟又停课了,他们只能在家里学习。天气实在太冷,金老汉给他们屋里放了两个碳盆,几个孩子围在碳盆旁边读书。金老汉怕他们会中了炭毒,晕倒在屋里,特意在窗户上开了一条缝,每隔半个时辰就要去看一次。
金恒丰抱怨窗户开了缝,呼呼进冷风。金老汉严肃的批评了他,吩咐金恒兴看着他,窗户缝一定不能关。就怕会碳中毒。也向他们说明了厉害关系。见金老汉态度坚决,又听说会中毒,金恒丰不再多话,老老实实的坐在桌子旁读书写字。
今年的大雪格外的多,而且这次下的特别大。听说这县城不少人的房子都被压塌了。金家的房子,金老汉照顾的仔细,就怕出现意外,大雪厉害的时候就已经上去清了两次雪,如今虽然雪依然很大,房子还完好无损。
院子里的雪也很厚,实在是没有地方放。老汉只能让两个儿子挖起来堆成了一堆,等到雪停的时候,再把他们铲出去。
雪还没有停,等来了外面出现了流民的消息,说是不少房子已经压塌了,县令大人正在组织人进行救灾。
许多灾民无处可去,便都涌到县城来了。县城地方有限,县令大人不敢放他们随意进城。便在城外搭了临时的住所,让他们都住在了外面,就像之前夏天洪灾的时候一样。
城外搭了施粥的棚子,但凡投奔而来的人登记好户籍信息之后,都可以去领粥喝。短短一日,就已经有四五百人投奔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