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唐云估计熬不过去了。”

朱棣从京营回来,见到了朱高炽,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闻言,朱高炽有些失落。

“你要不要去见见他?”

朱棣知道唐云和朱高炽两人之间的感情,于是主动说道。

“要去的。”

朱高炽回答的肯定。

历史上,北平系将领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朱高炽,一派支持朱高煦。

支持朱高炽的是唐云,支持朱高煦的是丘福。

两人都死的早。

唐云最先去世,丘福年龄也不小了,大概也活不了几年,可能会变化,但是谁也不清楚,毕竟朱元璋都还活着。

今非昔比。

两个弟弟在他的调教下很乖,并不敢有其他的心思。

北平系也没有如历史上一支独大。

不过朱高炽仍然重要北平系的将领,因为北平系的将领,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和才能。

至于其他派系的将领,朱高炽也在因材施用,保障大明军队的稳定。

“这几年去世的老朋友不少。”

朱棣感叹道。

北平的时候,已经致仕的孙岩,为了他们燕王父子重新出山,去往金州开拓燕王府的势力范围,想不到还没来得及享福就去世了。

“你对于老将们,还是要多施恩。”

“父王听到了什么?”

“没有。”

“那为何?”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总是要有自己的基本盘,有可以信任的人。”

“朱能和张辅,丘福和王真,李远和王聪,他们难道不足信?”朱高炽一脸的好笑。

“他们的资历到底浅了些。”

朱棣为难的说道。

没有经过靖难之役,大明还有大量的老派将领,虽然这些年重用北平系的将领,可军中其他派系将领的声音同样不小。

“父王带着他们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谁能不服气。”

“怕的是小人。”

“谁是小人。”

朱棣面对朱高炽的逼问,终于把纪纲打探的情报说了出来。

朱元璋最初的布局。

军中各派系逐渐形成围藩王为首,京营则以勋贵为首的军事体系。

邓愈的军队交给了秦王。

邓愈和别的人不一样,是带着自己的万人军马投奔朱元璋的,靠着开国战功,是当时大明军中的一大山头,秦王娶的就是邓愈的女儿。

徐达死后,他在军中部分的政治遗产,被朱棣继承。

总之。

随着蓝玉的被杀,军队的主要势力围绕各大藩王,唯独京营不同。

京营经过这些年的整改和调换,朱高炽并不担心。

宁王不提。

秦王和晋王府,并不是在军中没有根基的,哪怕是二代秦王,当朱棣登基后,也是不太理会朱棣,甚至敢怠慢朱棣派去的使者,平日里小动作不少,包括二代晋王同样对朱棣不满。

两人先后被朱棣治罪,简而言之,两个哥哥的长子,都被朱棣去除了。

他们为何敢不服气朱棣呢。

因为他们在军中有自己的势力,如今没有靖难之役,两王府在军中的影响力同样还在,虽然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消弱了不少。

“还是改革的不彻底。”

“只能如此了,毕竟要顾虑你皇爷爷的心情。”

朱棣一脸的为难,当别人的儿子不容易啊,自己的儿子又激进,恨不得直接把各藩王府取缔,连个名也不愿意留下。

“他们应当不敢,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历史上他们最后也没有作乱。

“你的军制改革,得罪了太多人,引起了很多的不满,只怕此一时彼一时,你能知道哪些人表面上忠心,心里不忠心吗。”

朱高炽摇了摇头。

永乐朝的军队,控制在北平系的手中,当然是忠心耿耿的,如今却不是。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为了大明的稳定和未来,朱高炽大量使用和吸纳其他派系的将领,避免北平系的一枝独秀,好处就是大明最快速度的恢复,保障了军制改革的顺利。

军队让出了巨大的利益,结束了千户和百户的世袭,让利于军户,可谓是动摇了明初卫所的根基。

“我相信士兵们。”朱高炽笑道。

“但愿如此。”

朱棣叹道。

“你皇爷爷身体最近也不好,不要让他分心伤神,有什么事,也等他老人家身体好转之后再提出。”朱棣劝慰的说道。

朱高炽点点头。

他从来不为军队的事情烦恼,军队的事情有朱棣在,就是他最大的凭仗。

也理解朱棣对朱元璋的感情。

朱元璋不光是朱棣的父亲,还是他人生道路的崇拜者,不只是父子之情那么简单。

“父王应该让纪纲多派些人手盯着藩王府,至于军队的事情,儿臣已经颁布了爵位,提拔了大量的将领,还有的人如果不满足,儿臣也给不了他们要的。”

移民的是百姓。

朱高炽要保障的是百姓在新土地上的利益,而不是让大明的百姓们,去新的土地上,又成为勋贵们的佃户。

想让自己获得好名声很简单。

把最大的利益分给官员和将领们,让他们继续从老百姓身上获得好处,那么天下人都会拥戴自己,自己的圣贤之名必定传遍天下。

这样的事,连张居正都不会做,选择了国家大义,自己身为皇室,难道连臣子都不如么。

一个贵族和大臣。

养妻妾儿女,养家仆婢女,官越大排场越大,多少的俸禄都是满足不了的。

就像红楼的贾府。

多么清白的人,有了那么大的家业,也得想方设法的去捞钱。

从哪里捞钱?自然是老百姓的身上。

社会文明的发展,就是一部利益阶层的利益不断缩小的历史。

从封地贵族到世家阀门,从世家阀门到权贵地主,从权贵地主到资本社会。

掌控领地的一切,变化到奴仆成群,然后发展到依附关系,再进步为雇佣关系。

女佣制度,已经是朱高炽为利益阶层打开的一条口子。

工业化社会,以人为本的大明,提供不了满足权贵地主阶级需要的被奴役人数的胃口。

哪怕是国公。

未来也只能是大家庭模式的存在,而不是红楼贾府那般的生活方式。

朱高炽的目标从来没有变化过。

工业大明。

而不是大明帝国。

什么叫工业?

开办几家工厂就叫工业了?

工业是一种社会模式。

西方文明经过工业化的发展,各项文明取得了大发展,大明难道还不如西方?朱高炽是不信的。

大明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

规定不允许有奴仆的存在,可谓是宋亡以后,文明的大恢复。

又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条大明律法留下了口子。

规定了部分勋贵们可以保留一定的奴仆。

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破产,大量的贫民诞生,导致许多人以拜干娘义父的名义,实际上做着大户人家的奴婢。

现在工业化都开始缺人,朱高炽怎么会允许这种群体的存在,开历史的倒车河。

前元遗留下来的陋习罢了。

犹如殉葬制度的东西。

中华文明早就取缔了殉葬制度,随着元朝的建立又复兴了起来,像这样的陋习,还有不少存续下来,都是朱高炽要解决的。

看见儿子态度坚决,朱棣没有再劝。

离开了文华殿。

武英殿里等候着葛诚。

“太子殿下。”

“你的提议我没有说,我看老大的样子,绝对不会接受的。”朱棣直接开口说道。

“的确是皇太孙殿下的性子。”

葛诚忍不住笑了起来。

愿意去新地区的勋贵不多,哪怕是授予土地也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人口就是主要原因。

所以葛诚提议,可以组织百姓移民,成为勋贵们领地内的百姓,也就是佃户的存在,相信这项计划通过后,会得到勋贵们的支持。

给个上万亩的土地,手里有数百上千的百姓,还怕没有勋贵愿意吗。

“知道会如此,你还提出来。”

朱棣露出不满。

“向上位提供解决方法,是臣的责任,至于上位用不用,就不是臣所能决定的。”葛诚没有因为朱棣的不满而担忧。

果然。

听到葛诚的相告,朱棣也无话可说。

“皇太孙殿下鼓励移民百姓,是一件耗费力气和物资,又效率低下的事情,不过皇太孙殿下心中装着百姓,装着大义,实在是百姓之福也。”

葛诚双眼露出不可思议。

多少的英雄豪杰,为了尽快达成自己的目的,苦一苦百姓并不是无法接受的事情。

又如圣人的移民之策。

虽然做了许多的准备事宜,可从南方移民到辽东的路途上,百姓们仍然产生了一些伤亡。

可这是国策。

既然是国策,老百姓们苦一苦嘛,终归是带来好处的大事,于国于民都有大利。

葛诚不知道历史。

未来清朝用湖广填隔壁四川而已,移民死亡的人口,竟然百倍千倍于朱元璋从南方移民到极远苦寒之地的辽东,里头的道理值得是人们反思。

虽然不知道未来,但是葛诚仍然惊叹。

便观历史,反倒是像皇太孙殿下这种,以人为本的,从来不动摇的政治理念,可谓是让人服气又敬佩,能耐得住性子。

第二日。

朱高炽亲自去了孙府。

孙岩年龄大,资历老,朱高炽制定的勋贵体系严苛,但也给了孙岩伯爵之位,高于男爵子爵。

京城。

朱棣赏赐的宅子,朱门大开。

孙岩的子孙们蜂拥赶来拜见朱高炽,并引导朱高炽去看望孙岩。

孙府不小。

庭院水池阁楼一应俱全。

路上奴仆婢女穿着明亮的衣裳,比普通百姓穿的都要好,每个人凝神走路,可见规矩森严。

“爹,皇太孙殿下来了。”

孙岩的长子在病榻旁,急迫的小声喊道。

朱高炽皱起眉头。

“孙老将军。”

朱高炽主动上前一步,阻止了对方,小声的叫了一声,而孙岩紧闭双目,出气多进气少,面色发胀,已经时日无多。

“我还是来迟了一步,未能与孙老将军说上话。”

“昨晚父亲还能说话,想不到今日已然不能,昨日天使来告,皇太孙今日会来探视父亲,当时父亲躺在床上,本来要下床,被天使所劝,父亲听闻后,并露出过笑容。”

孙岩的长子满脸的悲痛,眼神中藏有一丝的惋惜。

到底惋惜什么,朱高炽懒得去深究。

“孙老将军是国之重臣,与国有功,如果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可以差人告诉我,我会酌情考虑的。”

朱高炽安抚道。

和孙家人一一见了面,又去安慰了老夫人一番,才打道回宫。

京城的街面上。

朱高炽从马车车厢里观望。

北平的时候,他到处跑都可以,自从来到了京城,出宫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光是为了自己负责,更是为了大明负责。

连朱元璋都被人阴谋要下手过,何况自己呢。

大明现在已然稳定了下来,没有前番那么局势紧张,朱高炽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行人。

还看到了几名乞丐。

京城允许有乞丐乞讨,朱高炽亲自下的旨意,决不允许为了体面而禁止乞丐。

乞丐有人故意当,也有人的确是生活所迫。

总不能因为前者就禁止了后者。

社会的文明,最能体现的方式,在于对待弱者的态度上。

因为社会是一个整体。

强者是需要存在的,而弱者是要照顾的,否则冷冰冰的社会,有什么文明可言。

“真希望能一直如此。”

刚刚说完。

朱高炽怔了怔,他突然有些明悟,后世为何要急迫的告诉百姓们,甚至到了过度的地步,希望百姓们学会自己抗奋的道理。

文明从来不是天下掉下来的。

更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会进步,也会倒退。

而古今中外,倒退的时候,往往多过于进步。

正如先民所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今天两章是大章,等于三章。

(本章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