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荆州这票学问家,估计早就跟学宫某个角落里候着了,就是不肯先上堂,要等是勋到了,有人来通报了,这才排成一列,大摇大摆地进来——在他们想来,我等成名已久,你是个无名小子,今日聚会学宫之中,我们就是先生啊,你就是学生啊,哪有让先生等学生的道理?

是勋心说你们摆架子,不懂礼,老子不能跟你们一般见识——终究外面还有那么多学生瞧着呢。于是站起身来,拱手相迎。只见来的这二十多人,全都高冠博带,穿着儒服,无一人着公服,按照名望、年资排成一列(估计跟黄射给是勋瞧的那份名单上的排位相同)一步三晃地就进来了。前面四位大儒——颍容、谢该、宋忠、綦毋闿都是先坐定了,才向站着的是勋拱手行礼,后面那些资格嫩点儿,不敢过于托大,都站着还完礼以后,才按次序坐下。

傅巽算是陪客,当下逐一给是勋介绍这些儒者。其中是勋就光注意了一下颍荣、谢该(好歹这两位在《后汉书?儒林传》里有列名),以及那位后来投靠东吴的潘濬潘承明。这潘濬在演义上就露了一小脸儿,瞧着跟士仁、麋芳是同一路打酱油的货色,但在实际历史上,他在东吴一直做到九卿之一的太常,为人清廉刚正,也算一时的名臣了。相比之下,始终仕蜀的李撰和尹默就彻底是小角色。

诸人坐定了,有仆役端上来热水。大家伙儿全都注目颍容——终究这位是老前辈,得由他先开口才成。就见颍子严先生端起杯来,稍稍润了一下喉咙,然后慢条斯理地朝是勋拱一拱手:“老夫听闻是先生为郑康成的再传、孙公祐的弟子,不知道治何经典哪?”

来了,来了。果然还是这一句。

这一句是勋已经不知道被多少人问过了,刚从乐浪跑中原来的时候,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并无师承。未治经典。”可是后来好歹跟孙乾学了几个月,就不能再这么妄自菲薄啦。自己治啥经典呢?说起来。当初刚跟着孙乾的时候,主要向他学习《论语》,后来结婚前又去学了一段时间,请教了一些相关《春秋》和《诗经》的问题。

“经”这个字眼是不能随便用的,汉代所谓的“经”仅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乐经》已亡佚于秦末战火之中。所以正经能够研究的也只剩下“五经”而已——《论语》是不包括在内的。所以面对颍容的问话,是勋有两种回答方法,一就是在比较熟的《诗经》和《春秋》里挑一个,二是早就打算好的。照抄演义上诸葛亮骂严畯的话——

“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

但是他正一肚子火呢——你们竟敢在老子面前摆架子,身为儒者而如此无礼——就觉得这大招虽能却敌,却也显得自己学问不足,故意规避问题。终究在外面围观的全是些学生,就不是啥黄盖之流的武将,一开篇就讲安邦定国的大道理,学生们未必听得懂。所以干脆一梗脖子,傲然答道:“不敢云治,然‘五经’皆在胸中,《三统》、《九章》、《论语》、《孟子》,亦熟习也。”哼,老子其实啥都会,你们想问什么吧?!

宋忠闻言,忍不住“哧”的一声:“阁下好大的口气。但通一经,可举博士,安有敢妄言熟习‘五经’者耶?”

是勋当即反驳道:“所谓经者,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春秋》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乃成其德,安有执其一端,五性不全,而能名为儒者乎?”

他这句话也不是原创,前半截来源于《白虎通义》,那是当年汉章帝召集群儒于白虎观论“五经”异同,完了让班固综合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书。不过原文是说“《乐》仁”,考虑到《乐经》已佚,所以就给篡改成《春秋》了。

他这是故意露破绽给人抓,果然,綦毋闿一脚踩进了陷阱,当即质问:“《春秋》所言,尊王之大义也,所述乱世,安求其‘仁’?”

是勋冷笑道:“《礼》云:‘上下相亲谓之仁。’所谓尊王者,即下亲其上也,齐桓、晋文尊王攘夷,岂非仁乎?难道阁下以为,尊王非仁乎?”他这是彻底的诡辩,当然驳不倒对方,只不过想趁这个机会转移话题而已。于是转向颍容和谢该:“勋闻子严先生、文仪先生并研《左氏》,都有宏作,惜乎未能得见。倒要请问,所谓‘郑伯克段于鄢’,《左氏》称段为‘共叔’,何也?”

是勋心说你们这一票学界泰斗、博士、博士后啥的,攒一块儿难为我一个研究生还没毕业的后辈,你们就不觉得羞耻吗?今天又不是答辩,又不是考试,与其让你们问我,不如老子来问你们。经义多岐,想要答对了你们所有的问题,实在难如登天哪,可倘若倒过来呢?你们也未必就全都明戏啊。

颍容和谢该都是研究《春秋左氏传》也即后世被称为《左传》的专家,颍容写过《春秋左氏条例》,谢该写过《左氏谢氏释》,而是勋名义上的师祖郑玄也通《左氏》,所以他觉得这几位肯定会出相关的题目来考验自己。不如老子转守为攻,先拿《左氏》来难为你们吧。

郑庄公的兄弟段,为什么《左传》上会写作“共叔段”?这个“共”是啥意思呢?历来就有两派不同的解释,一出贾逵、服虔,说是谥号,一出后来的杜预,说段最后流亡到共地,所以才称其为“共叔”。但是全都无法彻底地自圆其说。于是是勋就提出这个问题来了,不管你们怎么回答,老子全都能驳——答题困难。出题难为人可就简单多了。

果然宋忠抢先回答:“为谥也。”这是当时的正解。

是勋撇一撇嘴:“《谥法》云:‘敬长事上为共。’而段叛其兄而背其君,可言敬长乎?可言事上乎?段既死。则谥出于庄公,庄公安肯讳其弟之过,而予以美谥?即便欲与美谥,亦当选以别字,故以‘共’字谥之,难道是为了奖掖他为弟不悌的恶行吗?”

宋忠哑口无言,他的弟子李撰赶紧站起来帮老师弥缝:“既非谥。料因段败蹿于共,故名为‘共叔’也。”

是勋轻哼一声:“此所谓胶柱鼓瑟,望文生义者也——桓公十年,虞公出奔共池。何不名为‘共公’?”逃到哪儿就以哪儿为名、为氏?真要这么简单,还用你们这票经学家干嘛啊?

古人的称号很复杂,很多只是来源于已经失传的习惯,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再加上记录者的疏忽、曲笔。以及传抄者的讹误,那些经典中的怪问题就多得俯拾即是。问题是大多数儒生都把“五经”也好,《左氏》等“经传”也罢,都当作圣人或者先贤之言,除非有版本方面的异同可以对照。否则是不敢有丝毫的怀疑啊,无论说得通说不通的,全都要死抠或者生编造其中的“微言大义”出来。

当然啦,经学不是光抠字眼儿,经学家也不全是腐儒,比方说郑玄。但这类真有见识,能挖掘经典的内在思想而不惑于文辞的大家就少之又少,而至于王充之类认为圣人也会说错话的家伙,则立刻就会被人围殴,直接踩成异端。

是勋把自动跳出来找虐的李撰给驳了,然后他就觉得对方必得反问啊:“这也不对,那也不对,那你觉得正解是啥?”说实话哪有啥正解,就是知道没有正解他才敢问哪。正琢磨着该怎么糊弄过去呢,还是赶紧再出一题呢?就见宋忠一捋胡须,抢先问道:

“卿既治《春秋》而读《左氏》,请教,宣公二年言及叔牂,郑司农(郑众)谓是羊斟,贾景伯(贾逵)谓是宋守门大夫,何者为是?”

是勋听了这问题就愣在当场。当然不是说这问题有多深奥,有多难解,而是……我靠你丫转折也太生硬了吧?我刚把你跟你的弟子给问倒了,你们也不服个软,也不反问我正确答案,竟然连哈哈都不打一个,直接就换个八杆子打不着的题目反问回来!这就是所谓儒者吗?咱不带这样没下限的啊……

他跟这儿发愣,眼瞧着宋忠的表情就挺得意。是勋更怒了,干脆一摆手:“两者皆非!”这回换宋忠愣住了,旁边谢该拱手问道:“愿闻其详。”是勋就说啦:“若以郑司农所言,叔牂即为羊斟,则斟前有语:‘今日之事,我为政。’是坑害华元明矣,安得再敢砌词以辩?若以贾景伯所言,则华元倘在城外,自然对话者为守门大夫,既已入城,其谁不可与言欤?”

一般认为,郑众的解释有误,贾逵的解释正确,然而是勋偏要语出惊人,说他们俩全都错了。谢该听了这话就不禁愕然啊,追问道:“然则叔牂为何人也?”是勋一撇嘴,站起身来:“管他何人!”

ps:

昨儿也不知道哪儿来了位曹彰先生(caozhang199),一口气给赏了五张评价票和一张催更票,在此多谢了。但是催更票我不明白啊,一张票是不是三千字就够了?我照原样一日一更应该就行了吧?那就好,那就好,就这么的吧,拜托别给两张以上,我存稿实在不多了……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大唐:我是唯一修仙者贞观清闲人铁血大秦:战场上的我杀疯了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极品少爷和他的极品长枪忠虎传:凡人不修仙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大周王朝邪王追妻曹贼休走明朝的现代化改造帝王之名云尧长歌明末之我有系统征服者在明朝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开局十万两米壮汉,我含泪登基最毒七皇子,开局迎娶女杀神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奋斗在新明朝大宋:父皇你懂事点,自己退位吧疯魔皇子,北境斩敌亿万成神!异界争霸:我能召唤神将回到民国做将军农女当家:捡个妖孽做夫君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明国神土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亮剑神级返还,开局接手独立团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大明圣主:做老板一样做皇帝烈虎军仙都琴师好风流永恒家园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三国:我的义子有亿点多大乾六皇子公子无期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我是袁蜜水开封府胥吏穿越异世娶到美娇娘女帝太监最柔情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大秦长歌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这位诗仙要退婚手持AK,我在山寨当土匪的日子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