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郑国渠,终于在李适归来后,开始重修了。
当然,真正负责整条郑国渠建设的实际负责人是桑君长,至于郑渠在桑君长这位老人到来后,虽然也想要爆发出自己的战斗力,证明自己才是郑国渠最适合的重修对象。
然而在当世几乎算得上是第一的水利工程师面前,郑渠到底太年轻了。
双方的PK就是说着各种李适听都听不懂的名词,口水相互喷了一刻钟,这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郑渠才不会管什么尊老爱幼,然后在桑君长风轻云淡的表情之下,一刻钟后郑渠就两眼无神的双手伏在地上,一个完全被打败了的绝望神色。
最终是桑君长规划翻新郑国渠的总方案。
但桑君长年龄到底大了,有些需要熬夜或者加班的活不适合他。
所以实际执行人还是郑渠,虽然被桑君长教育了,但郑渠对桑君长执老师礼十分尊敬。
而李适所做的,就是提供郑国渠工程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完善整个郑国渠的配套设施。
人力资源上,李适抓的关东青壮就能够作为基础的启动人选。
而且李适还允诺这些关东的青壮们,只要修建好的这郑国渠,他们便能恢复自由身,既可以在长安编辑入册成为长安子民,到时候想要回老家的自己也不阻止。
或是怀着亲人的思念,或是怀着对自由的渴望,这些人自然是非常努力的工作。
接着李适便开始在长安招工了,因为秦雄大量强迁神洛的人到长安来,那自然是引发了大量矛盾,大的不说,最基础的就是秦雄既没有给他们安排土地,也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
每天吃放都是问题,那又怎么可能不会在长安生事呢!
李适也就直接去贴出了招工告示,郑国渠重修工程招工搬砖,包一日三餐,有年节礼物,工资周结,岗位有限,速速来报名啊。
然后,在长安通向郑国渠的道路上,便会有活不下去的人向郑国渠而来,主动去找李适报名参加劳动。
而李适当初在长安时特地修建的道路,总算发挥出了应有作用,整条路都是人山人海的。
李适安排了司马朗在这里去当招工头,他的满舌生花的口才和令人如沐春风的待人,很快便把这群人给忽悠进了一个个工程中,去当一个合格的工具人。
而除了正常的施工团队以外,还有很多工程是需要命去填进去的,这就需要外族势力了。
五六万的狼族仆从兵就这么被李适毫不犹豫的丢进去。
不过,他们还不是最惨的,真正的底层人物还是李适手下带兵去清理的其他妖族而带回来的俘虏们。
他们是工程中最艰苦的人,基本上最有危险性的活都是让他们的命去填。
但他们也不是没希望,三次不死的极少数,李适会大发慈悲的把他们提升到仆从兵一级。
而在人力上有了充足的保证后,李适在物资上的准备倒也是相当的充分。
首先是秦雄从神洛那边抢来的各种财富宝物,而李适看中的就两种,一种是各种大匠,一种是粮食。
这些原本皇帝少府中的大匠,很快便被李适用各种理由调走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李适修郑国渠,所以看到李适调走大匠什么的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李适这种家伙不参与政治中,喜欢大建那就去大建,喜欢打仗就去打仗,只要别碍着朝廷争权夺利,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还能容忍李适这么个干实事的家伙的。
毕竟这年头,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家伙也不好找了。
而有了各种大匠们的帮助,那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便首先让大匠们想着能不能从技术上解决问题,能不能制造出先进的工具,毕竟真不能什么事情都用命去填。
这些可是宝贵的劳动力,哪怕是外族人只要一直活着终归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不得不说,这些大匠们的到来到底是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各种因地制宜的发明随着大匠们的到来不断冒出,从而进一步的加速了工作的效率。
这时候,重建郑国渠的计划,同样吸引到了一批墨家的人出山,主要是相里氏。
相里氏他们的到来,是因为他们接到杨易等墨家弟子们被少府大匠们从肉体到心灵全面吊打的求救信。
尤其李适让马德衡指定标准,杨易他们一句话都插不上后,他们发动宗派绝技!
矩子快来啊!
这里有人抢度量衡的饭碗!
墨家在李适手下发展好好的,虽然当初只是怀着好不容易有个冤大头,便让墨家子弟能充分展现发明的欲望,但谁也没有想到现在西凉军的势力能够到达这地步。
结果现在你们皇家大匠想要来摘果子,这是看不起我们墨家吗!
然后相里氏便是被墨家给派遣过来了。
没有别的什么理由,作为当初秦墨的老大相里氏手中就是有着一道自己的标准体系。
度量衡,相里氏表示自己是专业的,流水线,相里氏表示这是自己玩剩下的。
简单的说,相里氏在制造技术领域,除非是鲁班复生,张衡再世,否则就是当世无敌。
更重要的是,相里氏带来标准定位还很牛,就是用水银柱在正常大气压的高度作为标准。
没办法秦始皇陵内都是用水银做得河流,相里氏表示我们玩水银,谁敢跟我们比!
而水银柱被相里氏证明在正常情况下稳定性很好的标的物,然后便报告给李适。
李适到是突然想到这好像是大气压实验,而水银柱一般有760毫米。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年代居然有人能够通过这个制造出水银柱来,简直惊为天人。
嚯嚯嚯嚯……
李适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中学知识还没有完全丢掉,便把这东西760等分成为毫米,作为最基础的长度单位。
而有了长度单位之后,想要换算成重量单位与体系单位,那就只要制造出1:1:1的容器,用水灌满就好了,很快一个个的新单位便研究了出来。
李适连夜让打造出了相应的度量衡工具作为标准。
李适倒没自以为是的全国通用,甚至都没有在长安那边传播,而借助修建郑国渠工程时,把这套标准下放,看看实际效果。
而随着度量衡统一,作为水利工程师们的桑君长与郑国便发现这所带来的效率提高。
当然,对李适的工匠营来说,带来的最大作用就是流水线的生产有了标准。
这时候只要大匠们发明出什么提升效果的工具,只要原材料足够,在同一的度量衡下,能够通过流水线生产很快便是把这些工具发放给劳动者们。
而最重要的是,就算什么工具坏了,也不需要整个进行重修,哪里坏了换上哪个零件,更是革命性的改变。
而相对工匠们不断改进效率,而这时候最重要的物资,还是粮食。
李适很清楚郑国渠工程的运转,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粮食来维持。
有着屯田营长年累月的积累,以及秦雄在神洛抢来的粮食,自然一时之间不用担心或缺。
既然李文优说钟元常擅长决断,那李适也就把物资发放的任务安排给他。
先发哪里,后发哪里,总之在他的调配下,整个郑国渠工程非常稳步的进行。
而在人力与物资两方面交给这两个家伙后,李适开始专心做配套设施。
首先制度上,在统一度量衡与招募到足够劳工后,李适果断用三班倒与齐头并进的政策,让双方从渠道设计的首位两处同时开工,该清理淤泥的清理淤泥,该修补堤坝的修补堤坝。
总之,抓速度,也要抓质量,最重要得是,钱给够。
而为了排解,这些劳动工人们枯燥的生活,至少不要让他们单纯的成为工作机器,导致怨气横生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率。
所以李适开始调度自己在长安的储备。
李适在郑国渠的区域投放各种餐饮店,饮料店,烧烤店,以及怡春院。
虽然不是很想要承认,李适在统一了餐饮也后,也顺路统一了青楼。
这是李适无意间做到的。
因为李适压根就没想着要往秦楼里面塞间谍什么的操作。
只不过,李适需要大量能识字懂医术的女子进入医疗营之中,自然不可能靠天上掉下来,随着人数多了,肯定是要自己砸钱进去培养的。
而作为预备役,李适先是开医馆,而作为医馆的预备役,李适需要教育这些女子识字。
李适开始收拢孤女,这年代不像现代,生女生对穷苦老百姓来说,生出来就可能被溺死。
李适便建立了专门收养女生的孤儿院,只要穷苦人家养不起女生了尽管送来就是。
而孤女总归需要人教育读书识字,而这年代能教女生读书识字的地方就是青楼。
所以,李适能怎么办?
只能给这青楼拨钱啊!
教出来的女生想要从良的就往医生道路发展,而想要求名利的就向着青楼发展。
总之一体两面,至少在李适看来自己到底创造出了这个时代女人的两个工作岗位。
而有了李适的扶持,这些李适主导的正牌青楼自然干掉绝大多数野鸡青楼。
反正这时代人也没觉李适开青楼有什么错,只诧异李适这浓眉大眼的武将居然开青楼。
当然,除了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外,还有给这些人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
比如说三班倒制度中,如果到了晚上黑灯瞎火,很多人都看不到怎么办。
对李适来说也简单,直接把屯田营给拉过来,捏一个发光军阵来提供光源。
反正吕布那里有什么大日秘术,如果有需要李适捏一个大日天赋也能做得到。
只不过,这种军阵捏出来,在实际打战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意义。
接着李适还拿出工作表计划,差不多就是昨天修到什么地方了,今天目标修到什么地方。
或者在这一周中三班中哪一班的工程最多,所以吃放的时候可以加块肉。
一个月之中哪一个班做得最好,李适送他们一面锦旗,还送一些吃的用的白条。
另外对工作内容也尽量按计件计算,那些在这里面浑水摸鱼的,李适要么把他们丢出去,自己去找活路,要么就给他们安排危险性高的工作,保证他们需要打气精神来。
总之,李适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人享受到九九七是福报,而不是摧残。
不过,随着人事招募交给司马朗,物资分配交给钟元常,实际实施交给桑君长,还有着工匠营们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善的工程的工具,再加上李适旁敲侧击的弄着各种打鸡血的制度,整个工程的进展速度简直快得匪夷所思。
原本桑君长的计划是四年完成重建,但现在他估算只要一年时间便足够了。
毕竟有着以前基础了,又不是从头到尾重修修建一条郑国渠。
而李适随着制度的确立,很多事情交给手下的人去处理后,便开始腾出手来整顿军事。
而实际上从郑国渠重启开始,第一件事情,便是派遣姜冏率军进达昌,张公义进驻泾阳,而李适的骁骑营则由高顺带领,进攻祤县。
这就仿佛是三把尖刀,刺入到附近的妖族中,开始对附近的妖族进行大规模扫荡。
一是要掳掠人口来进行工作,对于李适来说,对劳动力的渴求是无穷无尽的。
哪怕是郑国渠修建好了,自己脑袋里还有一大堆工程希望有着足够的劳动力去满足。
别得不用说,把整个西凉的官道全部修缮一遍,让道路能够做到通入到县,不过分吧。
而修路这件事,虽然有劳役,甚至自己花钱也能雇佣人去做,但那里有俘虏好用。
只要管口饭就足够了,而且什么危险性的工作也可以肆无忌惮的用人命去填进去。
而第二自然是为了郑国渠的守卫工程。
因为大仙朝放弃了关西地区,所以这里属于妖族与仙族之间的势力交接地带。
虽然没什么强军,但也有妖族部落生存在这里,为了避免自己好不容易修建出郑国渠来,辛辛苦苦的种好了粮食,结果别人来劫掠了!
所以这段时间,在泾阳、祤县和达昌三点一线的妖族算是到了大霉了。
而对打这些妖族,张公义、姜冏和高顺也很高兴。
首先打起来容易,其次这是打外族,只要脑袋正常的将领肯定是感觉打外族比打内战要来得舒服啊。
而李适也挺放心他们的,一个个都带着双天赋的军队,甚至李适怀疑张公义与姜冏都拥有龙将将环了,只不过照顾自己的面子,所以没有显露出来而已。
但事实上,李适是有龙将将环的。
只是自己打战压根就不需要展现自己的龙将将环,就把对面给打崩了,自然就把这当做自己的底牌就这么放着了。
而现在,李适所有的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屯田上。
对李适来说,屯田政策与老兵转干政策是自己绝对不能动摇的基本政策。
反正自己活着,就绝对不能动摇的。
因为老兵军转干,下到基层能让自己绕过所谓的世家豪族,把自己的势力衍生到基层,让自己的命令传达到基层,而屯田政策与屯田营的建设则是确保自己的军队能够源源不断的有着新鲜血液,以及稳定的粮食供给,而这才是自己的根基。
反正李适现在没有想着去跟朝廷大佬们争什么,因为有秦雄在,争什么都没有意义。
因为秦雄天生就是个制度的破坏者,与其在秦雄身边晃荡着闹心,还不如选择务实根基,完善屯田制度。
毕竟修建郑国渠的过程中,在一年时间这里的人越修越多。
从原来基础的十几万,慢慢到二三十万,而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万人口。
就更不要说依附着郑国渠这个工程的衍生产业,细细数来,人口说不定已经超过百万人。
这么多人,李适通过编辑造册挑选出了亲民兵,然后把亲民兵的佼佼者挑选入屯田营,再把屯田营的佼佼者,拉过去读书学子,教授他们的便是颍川来的那些学子。
没错,李适很快便对这些颍川来的学子们摊牌了,他们是选择风吹雨淋的去建设郑国渠搬砖,还是在优越的环境中选择教育这些屯田营的学子们读书写字。
最终这两百的学子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们就是被世家抓过来凑数的。
而李适手上的教书先生也的确不多,至于医疗营的教书待遇,那是正规军才有的。
你一个屯田营的小小预备役,难道还想要女神小姐姐们红袖添香的伴读吗?!
不过,李适没想到得是,在自己对屯田营进行识字教学的声音被传递出来后,张义便询问李适俘虏的关东军中,有人也是识字的,能不能让他们免于劳逸,让他们去教授屯田营士兵们进行识字。
李适到是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漏网之鱼,便同意了张义的话。
而一个叫做枣祗的家伙便这些俘虏中的一员中。
枣祗自身的战斗力渣渣,在面对西凉兵的时被直接KO。
但他的确是识字,而在教授屯田营的过程中,很快便发现了屯田营的作用。
然后便去观察,屯田兵的整合资源,进行集团化的开垦深受震动。
接着,他就被当做奸细送到了李适面前。
李适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倒也没管太多,只是给了枣祗一队屯田兵,让他种田去,多少也算是想看看他的能力。
在李适看来,一个读书人能喜欢种田,别说在这个时代,就算是自己上辈子也是很宝贵的素质。
不管他是不是装的,就算是真是装的也给我老老实实的装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