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以为那生存舱模块也像采矿基站一样,是分解成一个个合金箱子的零部件。
没想到,生产完之后他才发现,的确是有几箱零件,但是并不多。
生存舱模块的主体完全就是一个整体。
夏阳觉得,估计是这样一体化的结构,才能有更加可靠的稳定性和密闭性。
毕竟一旦这生存舱投入使用,外部基本上都是真空环境,所以相当于是时时刻刻都要承受巨大的内外压力差的。
拼接的话,密闭性就难以完全保证了。
本来夏阳是想把生存舱模块的零件放到气密舱里,然后让工程机器人连夜组装的。
但是现在这个生存舱主体这么大,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出去一趟。
好在他的舱外宇航服也没换下来,把头盔戴上,然后直接从气密舱离开了烈阳号。
来到采矿工作基站旁边,夏阳心念一动,将六棱柱形状的生存舱主体和几个合金箱的零部件一股脑取了出来。
“萌萌,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一个晚上能够组装出来吧?”夏阳笑着问道。
“当然!您就放心吧!”
夏阳点了点头,然后脚尖轻轻一点,身体就轻盈地漂浮了起来。
飞入气密舱的外舱门之后,很快舱门关闭,舱室开始加压。
几分钟后,夏阳就走出了气密舱的内舱门,乘坐电梯回到了房间。
李沐雨已经洗漱完毕换上睡衣躺在了床上,夏阳也赶紧换下舱外宇航服,拿着睡衣进了浴室。
众所周知,男生洗澡的速度那是相当快的,下半身是不抹沐浴露的。
所以,不到十分钟,夏阳就一边拿着浴巾擦头发,一边走出了浴室。
李沐雨现在还是孕早期,所以夏阳也不能干什么坏事。
小夫妻俩搂着说了一会儿体己话,就相拥睡去。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钟,两人才先后醒来。
毕竟头一天下半夜才睡下去。
当然,这里说的早上九点钟,是蓝星上的时间,准确地说,是夏国京城时间。
实际上,月球正面这边,依然是在夜幕笼罩之下。
月球上的一个昼夜将近一个月呢!
大家在顶层观景餐厅吃早餐的时候,眼尖的夏琳就率先发现了那个在“地光”下熠熠生辉的生存舱模组。
“阳阳,那边怎么多了个奇奇怪怪的建筑物啊?”夏琳忍不住问道,“采矿基站可不是长那样的呀!”
夏阳笑着说道:“这是模块化的月球基地,不过我只安装了其中一间!一会儿吃完早餐大家可以去参观一下。”
“模块化的?”李沐汐饶有兴趣地问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拼装的方式来扩大建筑的规模?”
夏阳点了点头说道:“嗯!六个侧面加上顶部和底部都有预留标准接口的,可以任意拼搭。”
“哇!”李沐汐忍不住两眼放光,“那岂不是说,可以很快搭建出大规模的外星基地?若飞,这个模块应该不止是适用于月球上的吧?”
夏阳笑呵呵地说道:“太极限的环境应该是不行的,比如重力极大的巨型行星,那结构强度就不一定支撑得住了,另外温度也不能太极端。”
说到这,夏阳话锋一转道:“不过……火星的环境肯定是可以适应的,毕竟那里的重力和蓝星相差不大,自然环境也不算太恶劣。”
“那将来咱们去火星的话,这东西能派上大用场啊!”李沐汐兴奋地说道。
夏阳笑着说道:“那当然,还有一样东西和它搭配,就更完美了!”
“什么东西?”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夏阳故意卖了个关子。
实际上他说的自然就是昨晚一起在商城兑换的全地形车了。
如果去火星的话,生存舱模组和全地形车都是必须的装备。
虽然烈阳号上的生活条件很不错,机动能力也很强,但拥有一个固定的基地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一旦烈阳号需要起飞前往其他地方,甚至是返回蓝星,那所有人就必须跟着一起。
而且如果没有全地形车,哪怕是短距离的地方,都要频繁使用烈阳号起降,那也是相当麻烦的事情。
并且会很浪费。
夏阳卖了个关子之后,搞得大家的好奇心全都被勾起来了,连早餐都没吃好。
大家狼吞虎咽草草吃完,就纷纷起身,表示要去体验一下新装备。
商量了一下之后,还是沈宇飞暂时留守,其他人包括李朝文夫妇都兴致勃勃地跟着夏阳一起,从底舱通道离开烈阳号。
夏阳带着大家走到了这个生存舱模块前。
生存舱模块是一个边长为6米,高度3米左右的六棱柱。
这样一来,生存舱就有6个完全一样的侧面。
在其中一个侧面上,安装着一个直径3米,长度5米的圆柱体。
这是生存舱模块标配的气闸舱。
每次进出生存舱,都需要利用这个气闸舱进行加压或者减压的操作才行。
气闸舱和生存舱的舱壁之间,就是通过标准接口连接起来的。
所以,理论上六个侧面任何一个都可以安装这种气闸舱。
在圆柱体的气闸舱前面,还有三级合金台阶。
显然,这个圆柱体气闸舱内部的地面是垫高了的——否则地面就变成弧形了。
而且垫高之后,下方的空间就是用来走线缆的。
夏阳率先走到了气闸舱门口,按下开门按键。
生存舱目前就只绑定了夏阳的个人生物信息,短暂的扫描之后,小型智脑控制的中枢系统很快就通过了验证。
不过舱门并没有马上打开。
舱门正上方的红灯开始闪烁。
夏阳知道,这是气闸舱在进行减压。
这是最基本的保护机制,只有当内外压力平衡的时候,气闸舱的舱门才会打开的。
不一会儿,舱门上方的红灯变成了绿灯。
紧接着,舱门就轻轻地弹开了。
夏阳带着大家踩着合金台阶走进了气闸舱。
当走在最后的夏琳也步入了气闸舱时,夏阳在舱内按下一个按钮。
外舱门立刻缓缓关闭。
增压、消毒……
一系列程序过后,气闸舱内已经恢复了蓝星上的一个标准大气压。
紧接着内舱门就打开了。
夏阳等人鱼贯而入。
舱门口的屏幕上显示,生存舱内部大气环境正常。
于是,夏阳先打开了头盔面窗,深深吸了一口气。
好像和蓝星上呼吸的感觉差不多。
说明这生存舱的维生系统制造的空气基本上和蓝星大气是一样的。
夏阳朝众人竖起大拇指,示意大家可以打开头盔面窗了。
李沐汐第一个打开面窗,一边左右四顾一边惊叹地说道:“简直不敢相信,咱们在月球上已经拥有自己的基地了,可以不用宇航服自由的呼吸呢!真好!”
这生存舱模块的内部面积大概90平米左右。
面积不算特别大。
但是由于内部没有其他隔档,就像是一个大房间一样,所以感觉还是挺宽敞的。
关键是,这只是其中一个模块,如果有需要的话未来还可以不断地进行叠加、拼装,想要多大的面积都是没问题的。
标准化的生存舱模块,就只有基本设施。
内部十分的空旷。
不过如果需要增加睡卧设备、实验设备、厨房设备……都是可以在系统商城定制的。
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一圈,然后李沐汐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夏阳,第二件装备是什么了。
主要是这生存舱虽然好,但属实也没啥可看的,什么设备都没安装,就相当于是一个没进软装的精装房,空荡荡的一眼就能看完。
夏阳笑着说道:“第二件装备得到外面展示。”
“那还等什么?咱们一起出去呗!”李沐汐说道。
于是,大家又纷纷关闭头盔面窗,通过气闸舱离开生存舱,踏上了月球表面。
夏阳也不再卖关子,直接心念一动,将系统物品栏中已经生产完毕的两辆全地形车取了出来。
“哇哦……”
公共通讯频道里顿时响起了大家齐刷刷的惊叹声。
就连李朝文和向芳芳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神色。
夏阳笑着说道:“我说的就是这两款全地形车了!将来如果咱们登陆火星,有了生存舱模块和全地形车,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人员长期驻留了,哪怕烈阳号临时有事离开几天,都没有任何问题。”
“帅!”夏琳忍不住赞叹道,“阳阳,我们能不能体验一下这全地形车啊?”
谁不想试试在月亮上开车的感觉啊?
所以,夏琳说完之后,李沐雨、李沐汐姐妹俩都露出了期待之色。
“没问题啊!注意安全就行!”夏阳笑着说道。
接着,他直接在公共频道将两台全地形车的教学视频共享了出来,让大家先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再上车去操作。
舱外宇航服的头盔面窗上,就能直接在使用者的视野中投屏,观看视频还是非常方便的。
而这两台全地形车也都是高度智能化的,操作其实非常简单。
比在蓝星上开车还要省事。
因为两台全地形车都采用了先进的智能辅助技术。
全景摄像头实时扫描周围的环境,能够随时提供预警、提示等支持。
而且一旦出现突发的意外情况,全地形车甚至还会进行自动规避,比人的反应要快得多。
所以,教学视频更多的还是在介绍全地形车功能。
其次就是一些安全注意事项了。
敞篷款的相对还好,反正是穿着舱外宇航服驾驶的。
那台封闭式的全地形车,就涉及到内外压差的问题,每次进出同样都是要遵循严谨的加减压程序的,所以自然需要注意的地方会更多一些。
不一会儿,大家就把教学视频都看完了。
然后几个人分了一下组。
夏阳征求了李沐雨的意见,李沐雨似乎更喜欢那辆敞篷的全地形车。
于是他就选择了带李沐雨一起乘坐这台敞篷全地形车。
这台车是前后五座的,夏琳也选择了夏阳这台车。
另外一边,则是李沐汐带着自己的父母去体验。
夏阳见夏琳跃跃欲试的样子,十分爽快地把驾驶座让了出来,交给夏琳来驾驶。
他则带着李沐雨到后座上就坐。
“哈哈!坐稳啦!咱们要去兜风咯!”夏琳兴奋地大叫起来。
全地形车启动,开始在高低起伏的月球表面加速向前冲。
夏阳坐在后座,感觉这全地形车还是很平稳的,虽然是在坑坑洼洼的月面上行驶,但是坐在上面却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颠簸。
这自然是得益于良好的避震系统了。
全地形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夏阳真的有一种在蓝星上乘坐敞篷车兜风的感觉。
当然,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是速度再快,也是感受不到风阻的。
那边,李沐汐也带着自己的父母进入了那台封闭式的全地形车。
相比之下,封闭式全地形车的乘坐环境自然是更加舒适。
恒温恒湿,稳定供氧。
他们在驾驶舱内甚至可以不用穿舱外宇航服。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依然是会穿着舱外宇航服的,只不过会打开头盔面窗而已。
两台全地形车在烈阳号周围一两公里的范围内兜兜转转。
夏阳和李沐雨也分别上去体验了一把在月球开车的感觉。
那边李朝文和向芳芳也按捺不住好奇心,都上到驾驶座去开了一会儿。
不一会儿,李沐汐那边就提出老人家有点累了,他们三人要先返回烈阳号。
实际上老人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李沐汐考虑到沈宇飞还在驾驶舱眼巴巴看着呢!
所以,她借着送父母回舰的机会,把沈宇飞给替换了下来。
于是沈宇飞也如愿以偿地体验了一把在月球表面驾驶全地形车的感受,他还顺便也去参观了一下外星生存舱。
沈宇飞自然也是赞不绝口。
大家在月球表面活动了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才返回了烈阳号。
在回舰之前,夏阳把全地形车停泊在了外星生存舱外面。
那里有专门接口,可以直接给全地形车充能。
而生存舱的外壳全部覆盖了先进的太阳能发电材料,任何角度都可以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
当然,月面上这一半处于黑夜,暂时是发不了电的。
只不过生存舱出厂的时候,能源都是满的。
给全地形车充电自然是小菜一碟。
接下来两天,夏阳一行人就留在了月球。
他们不时地在几个采矿工作基站之间巡视,直到确定五座采矿工作基站都已经稳定运行,而且暂时没有发现其他危险,夏阳这才决定返航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