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朗空稀云。
这是十分忙碌的一天。
至少,在顺天府宫墙内,根本看不到一个闲人。
若说,宫中事宜多,倒也没错。
可,每个人如脚底抹油,腿脚不停弹动的画面,也着实少见。
‘司设监’摆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玉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礼部的官员徒步于天坛、先农坛、太庙跪拜宣诏后,朱高炽在皇太孙朱瞻基,赵王朱高燧,‘夜莺暗卫’统帅尘萦的随伴下,缓缓来到奉天门,一时之间群臣跪拜,声声道贺。
奉天门,是顺天府皇宫的正门,后方便是奉天殿。
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上,朱高炽在司礼太监宣读诏书后,落座于御座,至此,新帝登基,改年号为“洪熙”。
由于北伐大军驻守京师,奉天门前的方形广场,乃至东北、西北处的崇楼上,皆立有重兵重器,正式跪拜新帝之刻,场面宏大,声势古今难有,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朱高炽能够顺利登基,也自然少不了赵王朱高燧的助力。
赵王先是在登基大典前,以宗室亲王的身份出面劝朱高炽继承大统,表书所言,字字真切,饱含了对朱棣身死的悲痛,亦有对朱高炽的仰望。
他更是连连上表了两次,给足了朱高炽脸面和台阶,并在登基大典之刻鞍前马后,恭敬万分。
赵王之所以有这般觉悟,也全因冷溶月与他有过一次面谈。
说起这次面谈,就有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了。
因为,冷溶月并没有好好与赵王谈,而是,直接提刀去见的赵王。
八月八日,夜。
冷溶月集结了京师中的八千名“夜莺暗卫”,携柳韵锦、初涵影、尘萦同至赵王府,只在片刻,便卸下赵王府内的三千兵甲武器,斜刀在颈,使三千兵甲跪身在地。
随后,冷溶月又令三千“夜莺暗卫”携弓弩、重器,悬于屋檐房顶,埋伏于四墙屋角之后,柳韵锦持‘天岚紫霄剑’于绝顶,一览赵王府无遗。
随在冷溶月身侧的初涵影与尘萦,一人手提“穿骨锁”,可刺穿锁骨,悬于高梁;一人手托鸩酒,沾口即亡。
面对一人提刀,一人提“穿骨锁”,一人托鸩酒的阵势,原本还故作镇定浇花剪叶的赵王,瞬间瘫坐在地。
冷溶月没有过多言语,只在赵王面前提了一句,“皇太孙想让我来杀掉你,我再三思量后,觉得也无不妥,太子即将登基,我也正缺一个投名状。”
短短一言,使得赵王立即明了三件事,其一,冷溶月既然是授了皇太孙的令,那围困赵王府的“夜莺暗卫”就不可能再退去。
其二,冷溶月杀掉他,无论朱高炽,还是朱瞻基都能将他的死撇得一干二净,最多上演一出责怪冷溶月的戏码,再找机会重新启用冷溶月就是了。
其三,冷溶月身为纪纲义女,的确少了一个重归朝廷的理由,只要斩杀掉他,也确实是个绝好的投名状。
再看,冷溶月、初涵影、尘萦手中之物,冷溶月的大刀则能直接砍下他的头颅,初涵影手中的“穿骨锁”则能永久幽禁于他,尘萦手中的鸩酒也不过是能让他死得体面一些。
可,这三种结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若想冲破这三种结果,就只能自救。
而,自救的方法,无疑是对朱高炽肝脑涂地,竭尽忠诚。
至少,对朱高炽尽忠,还能保下性命。以他对朱高炽的了解,也多半会善待于他,再荫封其子。
所以,这也成了他无需思量的选择。
在他接连哀求下,冷溶月漫不经心地告诉他要回去问问皇太孙的意思,实则出了赵府后,就不见了行踪。
待到两个时辰过后,“夜莺暗卫”也毫无预兆地退出了赵府。
从八月八日那晚过后,赵王也便接连上表,见缝插针式的进行献媚。
如今,大局已定,冷溶月似也该功成身退了,只是,她遥望着奉天门的壮景,久久不能平静。
或许,这便是人人都想成为九五之尊的原因吧...
至高皇权,无不跪拜;一声出,总能迎回万人喝。
从震天动地的喝声中,冷溶月突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是的,她很清楚,她的夫君已彻底失去了皇权霸业。
她更清楚,成为皇帝的朱高炽已如神佛般不可撼动,只要稍有不尊,她就要面对整个大明朝的臣民讨伐,就算杀个昏天暗地,遍地尸骸,鸟畜无声,她都不一定能见到朱高炽的半分身影...
那么,朱高炽真能放过殇沫吗?
冷溶月清晰地记得,朱高炽在继位前,曾说过会找机会放出一直幽禁于中都(凤阳)广安宫的朱文圭,让他得以自由,也能让殇沫与这个皇弟重逢,好生度日。
然,现下冷溶月已失去了所有筹码,那原本朱高炽说过的话、承诺的事,是否还能兑现呢?
她已在心中暗自决定,要留在京师一段时间,倘若朱高炽真要在事后杀她与殇沫,她不想逃,也不想让整个“夜莺暗卫”的姐妹为她陪葬,洗干净脖子,静候着便是。
可,如果朱高炽真能说话算数,并善待感恩的话,那岂不是也能使她整个人生得以圆满,只剩下与殇沫相守相知,去过与世无争的生活了嘛。
日子一天天的过,“夜莺暗卫”一日日的来报。
——朱高炽继位后,先命英国公张辅掌管中军都督府,阳武侯薛禄掌管左军都督府,安远侯柳升掌管右军都督,立即恢复前户部尚书夏原吉的职位。
——朱高炽采纳夏原吉的建议,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并停派去云南和交趾(安南)的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
——朱高炽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并恢复一些大臣的官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