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太能理解这种做法。
诸葛亮夹了块肉放进箫子衿碗里:“那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听他这么回答,箫子衿点点头,看了诸葛亮一眼。
“看来是有用了。”
只要诸葛亮没否认,就有百分之七十可能是有用的。
这个百分比在诸葛亮这里已经算很高了。
诸葛亮没说话,认真吃饭。
时间上,他并不急。
箫子衿犹豫了一下问道:“要不要给他们送些吃的过去?”
万一饿晕在书楼前,也不太好吧。
“吃的?”
“嗯嗯,行不行?”
“那要不要顺便加个小凳子,小桌子再来一壶酒,几碟花生米?”
闻言,箫子衿微愣,下意识问了句:
“可以这样?”
听起来还不错。
诸葛亮斜了她一眼,拿起桌边的扇子拍了一下她的小脑袋。
“你当他们是在我的书楼前听书吗?还是看戏?”
箫子衿吐吐舌头,俏皮一笑:“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嘛。好啦好啦,我知道了,就是不送呗。”
她就顺着诸葛亮的话开个玩笑。
“吃你的饭,少管闲事。”
“好咧,都听诸葛先生的。”
箫子衿闭嘴吃饭。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这两天,诸葛亮的态度好像变好了些。
饭后,诸葛亮难得没有马上消失。
他起身来到门前,抬头看看月亮突然扭头看向箫子衿问道:
“你那天说的苏轼,是哪个轼?”
“车加形式的式,我记得那个字的意思是:(古代)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
箫子衿解释。
“苏轼?”诸葛亮轻声念了一遍。
箫子衿好奇道:“你问他做什么?难道是觉得他才华横溢,心生仰慕之情?”
也是,毕竟人家是大才子嘛。
诸葛亮懒回答她的这个问题,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你之前说的你的故乡,还有别的诗词歌赋吗?”
“嗯……我想想。”
箫子衿歪着脑袋,在脑海中快速的筛选。
见此,诸葛亮难得有耐心的在一边等着。
过了一会儿。
箫子衿说:“我刚刚想到一首苏轼的词。”
“说来听听。”
箫子衿不由清清嗓子,轻声念道: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念到最后,箫子衿都被这首词的氛围感染了。
也可能是因为摇曳的烛光,门外清冷月色的烘托。
她软糯的声音也不由染上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悲凉和凄苦。
一时间,她竟有些难以抽离这种情绪。
下意识勾勾唇角,露出一抹苦笑,低声说道:“真苦。”
诸葛亮眸光一动,移步到箫子衿面前,用扇子轻拍了一下她的小脑袋。
“你就没记些喜庆的?年纪不大,感触还挺多。”
看上去没心没肺,心里却敏感柔软。
气氛一下被破坏,箫子衿鼓鼓腮帮子,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