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史书上记载的恪妃却与本书中的不太符合。这就有点奇怪了。
那至少我们已经知道了,贾宝玉所谓的林“妹妹“,实际上是贾宝玉的姐姐,比贾宝玉大一岁。当然了,元春也可能是比贾宝玉大13岁。带着这些疑问,那我们继续去寻找真相。
之前在刚开始,分析说,在甄士隐跟随癞头和尚走了之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而这里却说贾宝玉娶的是林黛玉。那我们知道,娶薛宝钗的是贾雨村,也就是说,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当妃子或小妾这回事,是一个民间流言。为什么说是妃子或小妾呢?因为在古代啊,只有娶正室的时候才可以在大白天在街上吹吹打打,而妃子或小妾按照礼节仪仗队只能出现在晚上。小妾对于帝王而言,不就是妃子么?也就是说,贾宝玉是不承认薛宝钗跟他结婚的这件事的。并且认为这是“贾雨村”。那么对应起来我们可以知道,这其实不是省亲,而是在为贾宝玉举行一场婚礼。新娘子就是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
贵妃浩浩荡荡地来了,尊贵地下了轿子,来到了贾府。后面跟着一大群宫里伺候的宫女、太监,然后呢,旁白介绍说:“元春入府更衣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看到这里,我们读者不禁有些奇怪了,不是说景象特别的繁华吗?可是这里怎么是说贵妃是坐在轿子里,看到大观园里“香烟缭绕”,香烟缭绕,这是什么场景,这是雾蒙蒙的场景。在夜晚,雾蒙蒙的,再加上是冬天,这不是会给人寂寥之感吗?
看到廖汀花溆的时候,贵妃评价说:“花溆二字便妥”。说啊,这个寂寥的小洲,水边的花。只选择水边的花就可以了。意思是说,水边的花并不寂寞。那我们不禁要猜测,水边的花,水边不是有个竹林吗?元春说,竹林里的花不寂寞。我们猜测,这时并不是元春在观风景,而是元春的魂魄。暗示元春就埋在水边的竹林。之前我们已经猜测过了,比如在天香楼的时候有个戏曲的唱词说“眼睁睁在水边“,再加上前几章中我们又猜测贾宝玉说的景观名字中暗示的林黛玉被薛宝钗推到河里的事情。所以我们猜测,这时的元春其实早已经被薛宝钗推到河里了,被埋在竹林里。而省亲的不过是抬着元春的灵柩往竹林里安葬。因为送葬的时候要烧纸、吹吹打打啊,所以才会出现上面说的”香烟缭绕”、“细乐声喧”。“太平”还可以指平静、安静的意思,风流还可以指祭祀时的民俗艺能的一个种类,“是由一群化装得极为华丽的游行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表演的集体歌舞”。那这样看来的话,北静王这个名字就很好解释了。既然说了,元春是埋在大观园里,那肯定最佳的地点是后花园了,后花园是哪个方位?北。是不是需要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所以叫“北静王”。那么也就是说,北静王指的是已经死去的林黛玉的魂魄。那也就解释了贾宝玉第一次见到北静王的场景。
经过那道给贾宝玉一些奇怪感觉的牌坊的时候,元春让太监把名字改成“省亲别墅”。
这时太监喊道:“请贤德妃入座受礼,起乐!”顿时鼓乐齐鸣。那我们就又奇怪了,之前我们分析的林黛玉是恪妃,可是你看这里,太监称元春为“贤德妃”。那我们看顺治帝后妃中有没有叫贤德妃而且是贵妃的?还真有:
“董鄂妃孝献皇后董鄂氏(1639年—1660年9月23日),满正白旗人,内大臣鄂硕女,大将军费扬古之姐。生于崇德四年,十八岁入宫,入宫后即宠冠后宫,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立为贤妃,九月,进皇贵妃(十二月行册封礼)。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生皇四子荣亲王;顺治十七年八月,薨。顺治十七年八月二十一,追赠孝献端敬皇后。”难道之前我们分析错了?这位才是林黛玉的历史原型?
可是你看,1639年是兔年,也就是说董鄂妃属兔,并不对应刚才说的那个“虎兕”的属相。这我们就又奇怪了。但是如果说恪妃死后被以董鄂妃的名义和顺治帝一同下葬,而董鄂妃以恪妃的名义留在后宫,那么一切就完全可以解释得通了。会是这样吗?
待贵妃入座,太监又喊道:“宣袭荣国公、袭一等将军贾赦、工部员外郎贾政、袭宁国公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防护内廷紫金道御前侍卫龙禁卫贾蓉,觐见贵妃!”之前我们曾经猜测,这个贾蓉和贾瑞是同一个人,曾经代替了贾宝玉被火葬。那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个贾蓉竟然是一个御前侍卫,那么就有了这样的机会和条件了。那我们完全可以猜测,这个顺治帝也许根本没有死,而是在这个御前侍卫贾蓉和他的恋人“瑞珠”的帮助下,成功地和“林黛玉”私奔了。为什么带引号?因为我们现在不确定这个引号中的人到底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另外你看这个太监念的是按照辈分排的。
五个人按次序进来跪拜,齐说:“皇恩浩荡,乞迎娘娘。”
贵妃在垂帘后说:“免。”
“谢娘娘。”
太监又喊:“宣一品诰命史氏、一品诰命邢氏、三品诰命尤氏、四品诰命王氏等,觐见贵妃!”看到这里,我想读者应该知道他们为什么受封了吧?之前在贾瑞死后,王熙凤在贾珍的哭诉请求下去帮忙料理家务的时候曾说:“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了一个月,过后再歇息,别把老脸面扔了。”那时候做事的都是谁?就是贵妃现在见到的这些人。那我们不由得猜测,贵妃之所以会封赏这些人,原因是为了感谢当时他们操办的那场大型的葬礼。
那被叫到的几个人就依次进来也站成一排,进行跪拜,齐说:“娘娘吉祥。”
因为他们都是女眷,所以贵妃不再那么拘礼,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伸手道:“免”。
“谢娘娘。”
行过君臣之礼,茶已三献,贾妃降座退入侧殿更衣,备省亲车驾出园,来自贾母的正室,准备行家礼。
一屋子人听说贵妃来了,都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各位读者,这让你想起什么场面?这不就是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吗?也就是说,这部作品里所反应的真相是,在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林黛玉的师父死了,这是贾宝玉为她举行的一场婚礼,而且,在她拜见贾母之前,她是接受过国礼的,所以林黛玉第一次进了贾府之后又去见贾赦贾政,他们都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