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杨光远被杀
晋朝和辽国的两位皇帝亲自统领部队,双方几番大战,石重贵还真挺不错,亲自骑马上战场,这叫亲冒矢石,率领亲军参战,当然那前后左右肯定是拥满了侍卫、羽林军。最终辽军眼见晋军战斗意志顽强,自己这边也无法取胜,只好无功而返,退兵走了。
契丹军中有一名小校,不知道什么缘故,估计可能是跟领导闹意见吧,或者是受了什么委屈了,偷了一匹马,跑出来向晋军投诚,他报告说,耶律德光已经收兵北去了,景延广听了,也不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历史上这种诈降计太多了,终究还是怕他有诈,于是关闭营门,就在军营里待着,不敢追击。
其实人家辽军还确实是退兵了,耶律德光把他的部队一分为二,让其中一支走沧州德州,另一支走深州冀州,从容退去,辽军所过之处,烧杀掳掠一空,老百姓是倒了大霉了。
耶律德光让赵延寿就留在贝州,担任贝州留后。他手下的别将麻答攻陷了德州,把德州刺史尹居璠给抓走了。缘河巡检使梁进募集了一些民兵,等敌人出境以后,又重新占领了德州。
石重贵见辽兵已经退了,就留下高行周和王周镇守澶州,他自己率领亲军回了汴梁。侍中桑维翰就给皇帝上了道奏章,弹劾景延广,说戚城晋军被困的时候,他不去救援,延误战机,差点让高行周、符彦卿他们全军覆没,而且还专权独断,自以为是。石重贵这会也觉得桑维翰说的没错,景延广确实不能再用了,这个人志大才疏,于是就把景延广贬为西京留守。景延广被贬了官,郁闷无聊,就整天喝酒,自娱自乐。
过了不久,朝中派了很多使者出京,到各个地方去搜刮钱财,实际上就是帮着皇帝募集资金呢,河南府出了二十万贯,景延广可好,他竟然擅自把这个数目增加到了三十七万贯,不过他可不是为朝廷着想,他是打算把多出来的那十七万贯留给自己。他手下的判官卢亿看不下去了,就跟他说:“您已经位兼将相,富贵至极了,如今国家不幸,府库空虚,不得已才从老百姓手里弄钱,你怎么能额外增加,给自己捞呢,你缺那点钱啊,你都吃饱了,看见别人吃饭,还非得上去吃两碗啊?你不怕把你撑死?你这是给子孙增加拖累啊。”景延广听了,觉得很惭愧,于是就取消了那十七万贯钱。
这会晋朝朝廷已经有点穷疯了,各地的官员都在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拿不出钱来的,各种刑具伺候,老百姓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朝廷又下了圣旨,强征了七万多人去当兵,称为武定军,还逼着老百姓出钱,给这些士兵置办兵器装备,要求每七户人家供应一个士兵,硬性摊派,老百姓无处申诉,一个个被害得卖妻鬻子,荡产破家。石重贵高居庙堂之上,还自我感觉挺好呢,下诏改元开运,一连庆贺了好几天,他是光顾自己享乐了,一点都不知道民间的痛苦。
邺都留守张从恩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那个赵延寿虽然占据着贝州,但是他手下的部众都已经开始思念家乡了,那些辽兵不愿意待在这,想要回他们草原上去,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打他一家伙。石重贵于是任命张从恩为贝州行营都部署,率领将士们去收复贝州。张从恩带着部队来到了贝州城下,才发现赵延寿已经弃城逃走了。城中烟焰迷蒙,大火还没有熄灭。张从恩带人进城扑救,然后又盘查府库,这才发现,府库中连一文钱都没留下,老百姓的房子也被抢得干干净净,剩下的只是一座空城了。
现在仗虽然是打完了,可是紧接着滑州附近的黄河又决了口,大水淹了汴州、曹州、单州、濮州、郓州五个州,朝廷就下令,征集了很多民夫,堵住了黄河上的决口。石重贵觉得,这修黄河得算我的业绩呀,于是就打算立块碑记录这个事,中书舍人杨昭就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奏章里有这么两句话“刻石纪功,不若降哀痛之诏,染翰颂美,不若颁罪已之文”,意思就是说,您要刻碑给自己歌功颂德,不如下个罪己诏,表达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他这篇奏章写的非常恳切,这是动了感情了。石重贵看了以后,也没说什么,不过从此以后也就不再提石碑的事了。
跟着又有人跟皇帝说,冯道这个人自己没什么主见,对国家事务也没什么帮助,这个人就是个滑头,忝居高位。石重贵想了想,觉得人家说的确实很有道理,于是就让冯道去做了匡国军节度使,让他下基层去历练历练。然后任命桑维翰为中书令,兼枢密使。桑维翰处置国政还是非常尽心的,国家的情况,这才稍微有了点起色。桑维翰行政方面的能力确实挺强的,但是他怂恿石敬瑭勾结契丹,把幽云十六州割让出去,这件事确实是他最大的污点,被骂了一千多年。
接着朝廷又任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晋封他为北平王,封杜威为招讨使,让他督率十三位节度使,在朔方一带布防,主要就是防备辽军再次入侵。桑维翰在京城指挥全国的军队,他法度森严,自行营都统以下,没人敢违抗他的命令,当时的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胆略。但是这权利一大,拍马巴结的人就多了,桑维翰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各处来的贿赂礼物,充塞门庭,仅仅一年时间,他收的礼物难以胜数,积资钜万。桑维翰这个人平时恩怨分明,睚眦必报,又长了一张大脸,脸上的五官都长的很大,手下人仰视其声威,无不失色,都挺怕他,所以他主政一年多,也渐渐有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桑维翰一向很讨厌杨光远,现在他打定了主意,要除掉这个杨光远。于是他就让侍卫马步都虞侯李守贞,率领步兵和骑兵一共两万,前去讨伐青州。杨光远刚从棣州吃了个败仗回来,突然听说李守贞带兵来了,慌忙领兵登城防守,还派了使者去向辽国求救。李守贞立刻麾军猛攻,四面把青州城困得水泄不通。杨光远整天盼着辽兵来救自己,辽兵也确实来了,不过只来了一千多人,被齐州防御使薛可言在路上一阵截杀,给打跑了。青州城现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很多兵士都饿死了。杨光远料想自己跑不掉了,于是登上城头,向北方磕头,说:“皇帝皇帝,误我光远了!”他叫的这个皇帝皇帝,是叫耶律德光呢。说着说着,还流起眼泪来了,杨光远的几个儿子就劝杨光远,咱们出城投降吧,杨光远摇着他那颗大秃脑袋说:“我在代北的时候,曾经用纸钱驼马祭天,把它们放进水里,它们立刻就沉底了。人们都说我能当天子,我就在这死守待援,不要轻易说什么投降!”
杨光远的几个儿子退下以后,回忆了一番,当初叫他爹谋叛的首领,是判官邱涛、亲校杜延寿、杨瞻、白承祚这几个人,于是他们等杨光远回府以后,就带着一帮人把这几个人全给杀了,然后把他们四个人的脑袋用盒子装好,送到了晋军营中。一面到处放火鼓噪,随后开城迎接官军入城,又派即墨县令王德柔上表,向朝廷谢罪。大伙看看,这就是他们杨家的门风,个个脑后生反骨。
王德柔按着杨承勳这伙人的意思,给朝廷写了奏表,石重贵看过以后,很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于是就召来桑维翰,问他说:“杨光远罪大该杀,但是他的儿子们都投降了,能不能因为儿子的缘故赦免父亲呢?”
桑维翰接口说道:“哪里有犯了滔天大罪还可以赦免的?希望陛下早日将其正法。”
石重贵始终还是犹豫不决,等桑维翰走了以后,就传命军前,让李守贞自己看着办。李守贞这时候已经进了青州,接到朝廷旨意以后,就派客省使何延祚率兵去杨光远家,把杨光远给杀了。
李守贞随后上表,说杨光远病死了,石重贵竟然任命了杨光远的儿子杨承勳为汝州防御使。他们这家人,当爹的背叛国家,当儿子的背叛父亲,一窝子不忠不孝之辈,可笑这石重贵赏罚不明,却豢养了这一班无父无君的禽兽,这样的人怎么能保卫国家呢?
........
知识卡片:
杨光远死了,这是个挺重要的角色,频繁出场,咱们最后给他做个总结。
杨光远是沙陀人,他小时候叫阿檀,后来改了名字,才叫杨光远了。阿檀不是小名,他其实就姓阿,他爸叫阿噔啜,是沙陀武将家庭出身。杨光远他们家在沙陀族里面是个很小很小的家族,所以杨光远也没什么机会学文化,他也不认字。不过他脑子比较聪明,情商比较高,很懂得人情世故。
杨光远最早是跟着后唐大将周德威混的,周德威那时候跟契丹人打仗,杨光远表现很勇猛,他率领骑兵做先锋,孤军冲击契丹人的阵营,受了伤,一条胳膊废了,搁现在,就只能提前退役了。他也一样,就在家闲待着了。
李存勖当了皇帝以后,突然又想起他了,觉得他为国出过力,最后落了个残疾,这咋也得给记个一等功啊,就又启用了他。而且李存勖还封他当了大官。明宗李嗣源登基以后,也没有嫌弃他,还是继续重用他,这时候的杨光远对契丹人的态度还是仇视的。
后来李从珂当了皇帝,跟石敬瑭不和,那时候杨光远还是站在李从珂这边的,石敬瑭借来辽兵,包围了唐军,杨光远为了保命,杀了后唐的主帅张敬达,跟着石敬瑭一起给契丹人当了儿子。石敬瑭也没亏待杨光远,照样给他高官厚禄。但是杨光远这个人太喜欢权力了,他开始拥兵自重,排挤别人,跟后晋名臣桑维翰闹得水火不容,甚至对朝廷心生怨恨,后来也想学石敬瑭,借契丹兵灭掉后晋,自己当皇帝,结局是契丹人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那他的末日自然也就到了。
通过杨光远这一生的起伏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贪婪是导致人们走向毁灭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是贪功、贪权,还是贪财,这都是贪。杨光远日子过得越好,反而变得越贪婪,所以呢,通过读史,我们也可以关照一下自己,经常自我提醒一下,不要忘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