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整军选兵
后周皇帝柴荣回到潞州,休息了几天,然后再次启程,一行人到了新郑县。后周太祖郭威的陵墓嵩陵就在这个地方,这儿过去是太师冯道监工建造的,郭威下葬以后,冯道也病死了。
柴荣拜谒了嵩陵,对着自己养父的陵墓痛哭了一场,等到祭奠完了,他收了眼泪,让手下赏赐了那些守陵的官员百姓。当初他因为打仗,都没顾上给郭威送葬,心里也是不胜悲痛。冯道这老头跟柴荣关系也很好,虽然前面跟他抬杠,但是也都是为他好。柴荣有些地方很像郭威,他非常重感情,到了这物是人非的地方,伤心难过是难免的。柴荣下诏,追封冯道为瀛王,赐谥号文懿。
冯道,姓冯,名道,字可道。看这个名字,冯道他爹应该是比较喜欢老子的《道德经》,直接把《道德经》开篇三个字给儿子用上了。冯道他爹当过秘书少监,也是个文化人,给儿子起的这个名字大有深意,很有玄机。不过中国古代一般名是父母给起的,字是自己给自己起的,所以也有可能是冯道自己给自己起了“可道”这个表字。
冯道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做宰相,还被辽国封为太傅,他能这么一直保持在高位不倒,主要是因为老头擅长逢迎,阿谀拍马特别拿手。他曾经写过一篇《长乐老自叙》,里边把自己在这几个朝代所受的荣宠都说了一遍,后来欧阳修写《新五代史》,说他寡廉鲜耻,愧对虢州司户王凝的妻子。
那这个王凝又是谁呢,他妻子跟冯道怎么又扯上了关系呢?
王凝是个低级官员,他病死在了任上,有一个儿子还很小,王凝的妻子李氏就带着儿子,背着丈夫的尸体返回家乡,她路过开封府的时候,投宿在旅舍之中。旅社老板一看她带着尸体,就不愿意让她留宿,拉着李氏的胳膊让她出去。李氏悲愤交加,仰天大哭,说:“我一个女人,不能守节,就这么任由一个陌生男人拽我的胳膊,对我拉拉扯扯吗?”她看见门旁边有一把斧子,就顺手拿过来,把自己的胳膊给砍掉了,然后昏倒在了门外,过了好长时间才慢慢苏醒过来。
当时路边的行人看到这个情况,都相顾叹息,说这个店主太不近人情,店主一看,也觉得自己过分了,确实不应该拽人家,于是就留李氏住下,拿来布帛给她包扎了伤口。开封府的府尹听说了这件事,对这位李氏厚加抚恤,还把那个店主打了顿板子,并且为李氏报请朝廷,请求表彰。欧阳修的意思是说,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王凝的妻子这是一个典型的烈女,觉得被别的男人拉扯一下都玷污了自己,一怒之下把自己胳膊都砍了,你冯道可好,特别的无耻,四朝为相,最是不忠,他如果跟王凝这位妻子相比,实在是应该感到羞愧。所以欧阳修说冯道要是面对王凝的妻子,有脸吗?
不过呢,关于这一点,有些历史学家狠批过,我自己也不赞成。首先是对于烈女的观念,这就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性别不同导致性格方面会有所差异,但是不能有歧视。还有所谓的忠,这也是很辩证的说法,良禽择木而栖、明珠暗投,反正你怎么说都行。愚忠是最可怕的,这就是封建教化,而欧阳修和司马光对冯道的恶评,就是站在君主的角度上说的。历史学家柏杨也同样用很严厉的话狠批了这些封建卫道士。以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看,忠于一家一姓,肯定是不值当的,国家的主人是人民大众,一家一姓,你就是出身再高贵,也不能说你就代表了国家。这跟所谓的烈女不侍二夫一个道理,都是封建礼教,当然不能提倡,但是我们看待历史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以当时的价值观去评判,宋朝人的观念是,君即国家,忠君就是爱国,两者不可分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就说人家欧阳修错。所以这个对错也是相对的。
皇帝柴荣回到大梁以后,就正式册立了卫国夫人符氏为皇后。封自己的老丈人符彦卿为太傅,进爵魏王。这位符皇后前面说了,就是原来造反的那个李守贞的儿媳妇,柴荣的原配妻子去世以后,郭威亲自为柴荣求亲,续娶了这位符氏为妻,现在人家果然做了皇后了,当初那位算命先生没算错。
柴荣又任命郭从义兼任中书令,让刘词去镇守长安,长安这时候已经非常没落了,划给了永兴节度。柴荣又让王彦超去镇守许州,和潞州节度使李筠一起兼任侍中。让李重进镇守宋州,加同平章事,兼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加封张永德为检校太傅,兼任滑州节度使。让药元福镇守陕州,白重赞镇守河阳,加封检校太尉,韩通镇守曹州,加封检校太傅。这都是跟随皇帝出征有功的,所以都给加官进爵。其实呢,这次后周出兵,只是高平一战杀退了强敌,确实是打了胜仗。至于进攻晋阳嘛,实际上是失败的。先前占领的北汉那些州县,柴荣一退兵,他任命的那些刺史也立马望风而逃,那些地方仍然是人家北汉的。只有代州的桑珪,他开始并没有逃,一直坚守到最后,直到城池被北汉军队给攻破了才逃走。柴荣耗废了无数的军饷,结果是一无所得,可见不能随便用兵。
从这以后,柴荣每天上朝,各种事情,无论大小,他都要亲自处理,文武百官只是遵旨行事而已。河南府的推官高锡上书给皇帝,大致意思是劝皇帝要择贤任能,不能什么事都亲自处理,柴荣也没答应。
有一天,柴荣跟身边的侍臣说:“兵贵精不贵多。现在啊,有农夫一百人,还无法养活一名甲士,那为什么还要养活这么多士兵,耗费民脂民膏呢?而且这些士兵素质也大不一样,有的勇健,有的懦弱,也不加以区分,这样如何能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我看历代的宿卫,羸弱之人居多,而且这些人还骄傲迟钝,不肯用命,一遇上大敌,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回溯几十年来,国姓屡易,都有此弊。我只能考察诸军,留强汰弱,这样才能振作军心,免得重蹈前辙!”
大臣们听了皇帝的话,都很赞成,于是柴荣命殿前都虞侯赵匡胤进行阅兵,挑选那些精锐士卒充作卫兵。又下令招募各镇勇士,让他们都到京师来,由赵匡胤挑选,遇到有材艺出众的,就让他们补入殿前各军。柴荣这么做,本意是想要改变过去皇帝的亲军傲慢懦弱的情况,但是他可没想到,这样一来,这些士卒全都是赵匡胤亲自挑选的,这些人就特别忠于赵匡胤,他们甚至可以不听皇帝的,但是一定要听赵将军的,这就为后来赵匡胤夺取皇帝宝座奠定了基础。后来袁世凯小镇练兵也是如此,那些新军将士只听袁世凯一个人的,光绪皇帝的命令对他们无效。还有后来的蒋校长,黄埔培养出来的那些将领,对他就比较忠心,不是黄埔出身的,对他这个蒋校长就没什么感情了。
除此之外,柴荣还让马步各军的统将对士卒们加以选择。从前那些骄兵惰卒一概淘汰。经过这番整顿,这宫廷内外,全都是一些虎狼之士,后周的军务方面才有所起色了。
这年冬天,北汉皇帝刘崇忧愤成疾,也逝世了,他的二儿子刘承钧向辽国报丧,刘承钧改名为刘钧,把中间那个承字去掉了。这又是一个儿皇帝,辽国皇帝和刘承钧写信,辽国皇帝直接称刘承钧为“儿皇帝”,而刘承钧给辽国人写信,也自称“男”,其实跟儿是一个意思。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还劝过刘承钧,说你和郭家有仇,又和我赵家没仇,你为啥要在河东捣乱。你小心点契丹人,他们坏的很。你要是个爷们,你就下太行山跟我决一死战。当时刘承钧给赵匡胤写信称他为“赵君”,他回信说,我兵马少,不敢下中原,你要是有本事你就上太行山。从这一点来看,刘承钧还是有点脾气的。他把赵匡胤叫赵君,意思就是咱俩是平等的,都是皇帝。赵匡胤后来又给刘承钧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刘承钧,本朝开尔一路以为生。”意思就是,你没资格当皇帝,你就是我的一个省。
刘钧又在晋阳创立了七庙,尊自己的父亲刘崇为世祖,改元天会,还请求辽国派兵为自己报仇。辽国派高勳为主将,率兵前去支援刘钧。高勋大家不知道还记得不,就是当年张彦泽投降辽国后,首先来到汴梁,杀了他全家,就那个高勋,后来高勋向耶律德光告状,把张彦泽给杀了,替自己家人报了仇,就是那个人。
刘钧命令部将李存瓌和高勳一起去进攻潞州,结果没打下来,就撤了。高勳也回辽国去了。刘钧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后周,于是罢兵养民,礼贤下士,境内渐渐安定下来了。
后周和北汉现在不打仗了,但是辽国的军队却老是不停地在边境一带骚扰。柴荣因为上次大举出兵北汉,回来没多久,部队还没有休整好,所以告诉边疆的守将们,固守就可以了,不得出战。柴荣攻打北汉这一战无功而返,这让他非常恼火。也让刘崇占了不少便宜,原来后周打下来的城池也基本上快丢完了。好的一点就是后周军队在撤退的时候,把不少北汉的老百姓都迁到了河南,这等于给北汉来了个釜底抽薪。古时候打仗,一个是争夺土地,二一个是争夺人口,估计城池守不住,提前撤退,把人口全部迁走,这在当时是经常的事。
不久到了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955年,柴荣仍然继续使用郭威的年号,没有改元。他听说夏州节度使李彝兴不听朝廷的命令,而且拒绝接见朝廷使者。就跟群臣商议,大臣们都说:“夏州地处偏僻,朝廷素来对他们很优待,这次他们不接见我们的使者,无非是因为府州防御使折德扆深受国恩,加了旌节,所以李彝兴认为折德扆竟然跟自己一边大了,所以觉得很不满。臣等认为,府州比较小,无足重轻,所以不如抚谕李彝兴,这样比较好。”折德扆就是折从阮的儿子,评书杨家将里佘太君的父亲,所以佘太君也是个党项人。
柴荣听了大臣们的话,很不高兴,说:“我到晋阳,折德扆立刻率领手下前来朝见,而且为我跟北汉刘家作战。我授予他节钺,不过是奖励他的功劳,怎么能随便废止!夏州只产些羊马,其他的日用百货,全靠从我国进口,我如果跟他断绝了往来,他立马就得歇菜,能搞出什么事情来?”于是派供奉官前往夏州,对李彝兴进行批评教育,果然,李彝兴赶紧认错道歉。
这个李彝兴原来叫李彝殷,也是党项人,这个人很不老实,仗着山高皇帝远,中原这边没工夫管他,在当地结交豪强,勾结外族,在当地几乎成了独立王国,自治性很高,而且在历史资料里从来没听说过他给国家上过税,他死了以后还被追封为夏国国主。当时陕北这块能制约他的也只有折家。
.........
知识卡片:
冯道终于死了,后晋在石重贵时代,忠臣良将基本上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死的死,逃的逃,能用的其实真的没几个人了。冯道这个人号称五代时期的官场不倒翁,曾经在十个皇帝手下当官,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份。这个人也是有独到之处的。他先后效力于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而且他跟谁还都处的挺好,大家还都拿他当宝。
冯道是河北沧州人,喜欢读书学习做学问,他的性格特点就是稀泥抹光墙,对于政治军事上的事情,就两个字—糊涂,没有立场,为人方面,乐善好施,所以这就是一个老好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谁都不得罪。没原则的人啥事都干不了,啥事都能干砸了,但是他招人爱。跟谁都不会有冲突。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妙。
冯道是在石敬瑭灭后唐的那一年被任命为宰相的,这时候刚好有个机会,石敬瑭让他出使辽国,去见耶律德光,冯道才华是有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结果就被耶律德光看上了,给了他很多的赏赐,还留他在辽国待了两年。
耶律德光对冯道不错,冯道也给他出力,他为官清正廉洁,碰见事情都是讲道理,基本不动用武力,不管是对沙陀人、契丹人还是汉人都一视同仁,所以在这两年里他也算是做到了济世安民,对于冯道来说,哪儿的人不是人,这也是一种国际主义观。冯道最后在后周显德元年,也就是公元954年病死,享年七十三岁,周世宗得到消息以后非常难过,当时还辍朝三日,追封他为瀛王。
后世对冯道的评价可不怎么好,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说他是“奸臣之尤”。是第一大奸臣,是奸臣的首领。可是在五代时期,他声望却很高,所有人都说他是元老,都很喜欢他。
我个人觉得吧,冯道这个人不坏,但是确实没什么大本事,不是个政治精英,让他管理国家,他确实没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