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沫这一次的挑战难度着实不小。
从投资人的角度,一次挑战两部戏同步开拍,这绝非明智之举,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投资的风险;从演员的角度,无论是《琅琊榜》还是《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夏沫承接的角色都有不小的挑战。
夏沫的名气虽大,可毕竟没有正儿八经地拍过影视作品,这让胡戈和佟俪娅都不免替他担心。
到了象山影视城,胡戈先把夏沫带去和导演孔升、李樰,还有制片人侯洪亮等人见面。佟俪娅则是四处联系筹划,中午由她做东,邀请了两位导演还有制片人以及在影视城中的几名主演,在象山影视城大酒店为夏沫举办了一场规模不大却异常隆重的接风宴。
夏沫的年纪虽小,倒是少年老成,对这样的交际场合他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不说是如鱼得水,那也是游刃有余。
接风宴上,夏沫的酒量先让所有人都开了眼。
孔升、李樰、侯洪亮等人都算得上是“酒精考验”的娱乐圈老炮,每人喝个一斤白酒根本不成问题,结果夏沫以一挑三,竟然把剧组的三巨头一杆子全部撂倒,使得整个剧组直接停摆。
众所周知,《琅琊榜》和《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两部戏的剧本都出自夏沫之手。
孔升、李樰、侯洪亮本就欣赏夏沫的才气,又有胡戈在一旁不遗余力地为夏沫背书推销,对这个年轻人自然会有几分好感。加上夏沫扮猪吃虎,还在酒桌上搞了个什么“敬一陪二”,哪怕喝得脸红脖子粗也从不偷奸耍滑,他们心中的这种好感就更强了。
孔升、李樰、侯洪亮心里开心,被夏沫左一杯右一杯地捧着灌酒也甘之若饴,渐渐地就迷失了自我,最后都酩酊大醉。
那几名主演,也在酒桌上见识到了夏沫的恐怖实力,一个个打起精神,收起了对这个年轻人的小觑之心。
夏沫在酒桌上展露出来的也并不只是酒量,他也跟两位导演认真地谈了他对角色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有的时候,光是用说的不足以表达清楚,夏沫还会亲自上手现场演绎一段。
夏沫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中扮演的角色是莱阳小侯爷萧元启,这可是大家公认的最有挑战性的男配。
萧元启是莱阳王的遗孤,因母亲被杀而逐渐黑化,完成了从纯良到阴鸷的蜕变,最终成为一个经典的反派角色?。
在夏沫的理解中,萧元启并非脸谱化的反派,其人物轨迹至少包含了三重矛盾性。
第一重矛盾是身份矛盾。作为莱阳王的遗腹子,萧元启既有皇室血脉的高傲,又因父辈的罪行牵连而被长期边缘化。这种“高贵与卑微”交织的身份,要求演员在仪态和微表情中展现角色的隐忍与不甘。譬如在朝堂上萧元启行礼时可以用刻意低垂的眉眼与紧绷的下颌肌肉,去暗示角色压抑的野心。
第二重矛盾是情感矛盾。萧元启对长林王府是既敬重又嫉妒,对荀安如既有利用也有真情。夏沫的一段经典表演连胡戈和佟俪娅都看呆了:在听闻老王爷去世的消息时,夏沫先是瞳孔微颤,流露出一丝震惊,通过这样细微的眼神变化去精准地传递角色复杂的心态。随即嘴角轻抿转为怅然,最终背对导演时他的肩颈线条陡然僵硬,以此来展现出萧元启内心道德挣扎的层次感,这样的处理更是让孔升和李樰拍案叫绝。
第三重矛盾是道德矛盾。黑化的过程具有渐进式合理性。从萧元启初次杀人时颤抖的双手,到后期冷血弑君时的果断无情,夏沫用肢体语言构建了一条人物堕落曲线。特别在母亲自尽的戏份中,夏沫蜷缩在地上的肢体语言与嘶哑声线,看得在场的所有人头皮发麻。夏沫完全是将绝望转化为扭曲价值观的这一过程具象化了,这场戏也被侯洪亮感慨地称作“教科书级别的黑化演绎”。
萧元启这一角色的挑战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理复杂性的层次化呈现、从善良到黑化的情感转折把控以及与老戏骨对戏的表演张力平衡这三个方面。
首先夏沫需要表现出萧元启从善良到黑化的转变,这对演员的情感表达层次要求很高。要演绎萧元启黑化之后的表现,就需要通过细微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去传达角色的内心变化,这种内敛的表演方式对于无法收放自如的年轻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其次,萧元启本身的复杂性,包括他对长林王府的矛盾情感和对荀安如的情感处理,都需要演员对这些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细腻的表现。萧元启本身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这种多面性增加了角色的立体感,但同时也需要演员在道德和情感上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最后,夏沫需要与不少资深演员对戏,比如孙醇(饰萧庭生)和黄小明(饰萧平章)等,这要求他在表演上保持一个很高的水平,起码不至于被这些老戏骨压戏,这无疑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孔升和李樰亲自为夏沫归纳出了演绎萧元启的五大难点,夏沫也一一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夏沫缺乏古装表演经验。他还是首次接触古装剧,需要去适应宽袍大袖的形体控制。夏沫的答复是,他已经拍摄了一个月的《三生》,虽然是仙侠剧,同样是古装,而且自己已经提前进行了古代礼仪培训。夏沫随后的表演也让两位导演感到满意,尤其他在持剑、揖礼等动作中,融入了武将世家特有的利落感,这样的处理就非常贴切。
第二,反派不好演,尺度把握不好就很容易过度夸张或扁平化,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要么失真,要么就脸谱化。夏沫提出自己可以采用“收着演”的方式,用微表情和细节来使人物丰满,有血有肉。譬如谋反得逞时仅用指尖去摩挲龙椅的扶手,以这样的小细节来暗示角色的内心膨胀。
第三,在面对情感爆发戏的时候,需要在压抑与释放之间去找到平衡点。夏沫的回答是自己可以借鉴舞台剧的一些技巧,去设计“笑中含泪”的表情来进行处理。
第四,萧元启的台词密度仅次于萧平旌和萧平章,且包含有大量的文言对白,这对夏沫的台词功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夏沫也没有多说,而是直接拿出了自己的剧本,他剧本的空白处已经密密麻麻地标注了数百处角色的心理动机注释。夏沫自称为了准确传递台词中的潜台词,曾专门研读过《资治通鉴》中藩王的叛乱史料。事实也证明了夏沫所言非虚,他的台词兼具戏剧的感染力与历史的厚重感,远远超出两位导演的期望。
第五,《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的武打戏份不少,还涉及战场厮杀、单挑对决等多类型动作场景。夏沫对此的回应就更简单了。除了极少数高风险的戏份必须交给替身外,百分之九十九的打戏他都可以自己演。什么高难度侧空翻,那不是有腿就行?这在数字小姐,抠图先生肆虐娱乐圈的当下,简直就是难能可贵!
看到夏沫准备如此充分,孔升、李樰和侯洪亮不禁“龙颜大悦”。
拍戏就是这样,只要遇到了对的演员,那拍起来就好比钢刀破蔑,一刀到底,无比丝滑,反过来,为了一个镜头甚至一句台词,就卡住进度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夏沫已经用语言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接下来就只要配合他的档期来调整拍摄顺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