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逸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将一个完好无损的南京道收入囊中,大宋不用花钱去搞战后重建,甚至还占着大义的名份,既得了里子,又保住了面子。

这样一个南京道,只需派官员过去,就可以收取赋税了。这种无需投入,就有产出的好事,就跟天上掉馅饼没什么分别。

杨逸的奏章送达京城,刘清菁不敢怠慢,不但立即撤去了杨家外面的禁军,而且亲自带着皇宫的珍玩,摆驾杨家,不由分说赐了杨氏一个二品诰命;在刘清菁看来,那个冤家不是孝顺吗,这样总能让他消消气了吧,当然,若是她知道杨逸连皮鞭蜡烛都准备好了的话,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

这一翻大动静闹出来,满城百姓都知道了,东京的小报第一时间刊登了杨大学士妙取燕云的消息;杨逸这次谋过燕云的过程本就颇为出奇,再经这些小报百般渲染,杨逸除了冠军侯再世的名头之外,又多了个诸葛重生的美誉,街头巷尾、勾栏瓦子里读报的人口沫横飞,听报的人欢呼雷动。

那些“真理的扞卫者”更是不得了,仿佛燕云是他们收回来的一样,怎么说呢,在杨大学士最艰难的时候,他们站在了杨大学士一边,扞卫了真理,他们有理由享受这份胜利的喜悦;他们一路嘘声的追在撤围的禁军后面,这回不扔臭弹了,扔的是鞭炮,噼噼啪啪,硝烟弥漫,让那些撤围的禁军就象在战场上抱头鼠窜的逃兵。

自大宋立国以来,就一直念念不忘想收回燕云之地,为此吃了太多的苦,遭了太多的罪,宋太宗兵败高梁河,大宋的脊梁几乎被打断,宋太宗身中一箭,只身逃回,最后还因箭伤复发丧了命。

燕云这两个字从未在宋人的脑海中淡却过,时刻象一把悬于头顶的利剑,把大宋压得喘不过气来;以前大宋养那么多兵,每年支出六七千万缗的巨额军费,占去岁入的六七成,很大一个原因便是燕云。

燕云之地掌控在辽国手里,大宋无险可守,东京以北一马平川,辽军只要突破三关,一曰便能饮马黄河,这是大宋不得不大量养兵的原因之一,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除此之外,燕云还给大宋造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枷锁,使得大宋的民风缺乏汉唐那样的朗朗大气;试看盛唐之时那些诗歌,何等大气豪迈,再看北宋的词作,除了苏东坡这个天生的乐天派外,北宋的诗词大都是低吟浅唱,闺阁春怨的作品,整体上根本找不到盛唐诗歌那种豪迈旷达之风。

当豪迈激越、俯视八荒的气概不见了,当低吟浅唱,悲春伤秋成了主旋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一百多年了,念念不忘了一百多年的燕云,压得大宋喘不过气来的燕云,终于被收回了,这一次,杨逸就象是把大宋头顶悬着的那把利剑搬开了,也把人们心头的那道枷锁打破了。

上到朝堂宰相,下到市井小民,无不弹冠相庆,奔走相告,东京城里比过年还热闹,鞭炮响个不断,人们买花载酒,庆祝狂欢,青楼酒馆里随处可见喝着醉眼朦胧、犹大笑狂歌的人。

至于曾经那些怀疑杨逸叛国的人,现在最好别出门,否则脊梁骨都给你戳断,乖乖躲家里捂几天坑头吧,等那些“真理扞卫者”的兴奋劲淡些了,再从后门悄悄出去试试……

朝堂上风向也为之大变,之前很多骑墙派因为刘清菁兵围杨府,都加入了对杨逸的围攻,现在随着风向大变,他们也立即掉转枪头;而且为了弥补之前的错误,他们成了围攻王显等人的主力军,怎么狠怎么来,仿佛之前受冤枉的不是杨逸,而他们一样。

殿中侍御使王孟弹劾王显里通外国、陷害忠良、结党伐异等十条大罪;集贤院校理祝同弹劾杨畏贪污受贿、忌贤妒能、扰乱圣听、居心叵测等七大罪。

凡此种种,不一是足。

御使中丞、礼部尚书、大理寺卿现在可谓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朝堂上众叛亲离。

就连御使庞中谨都倒戈了,上表称自己受王显欺骗………靠,现在谁会信他,对这种基本节艹都不要了的家伙,个个嗤之以鼻,你也别想跑掉。

刘清菁自己也担心杨逸怪她,对王显这些始作俑者同样气恼之极,一一贬谪安南去了,任是范纯仁等人出面求情也没用,这样她还怕杨逸不满意呢。

现在战事正紧,章惇以大局为重,觉得不如此不足以安抚军心,对刘太后的做法便也没说什么。

王显等人贬谪出京时,被城中那“正义的扞卫者”探知,不得了,臭弹再度来袭,据说王显的马车从家中出发,走到新宋门时,车里车外落满了臭弹,造成严重超载,车轴几乎要断掉!

直到开封的衙役赶来维护秩序,王显才不至于因超载而翻车。

对于章惇等人来说,现在紧要的是如何安抚好杨逸,杨逸辞呈都递上来了,这事不好办啊,辞是肯定不能让他辞了,但光这样是不够的;杨逸在军方的影响力无须赘述,此事造成的影响极为恶劣,现在不是安抚杨逸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如何安抚大宋军心;处理不好必定会让前方将士寒心,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在前方流血拼命时,还要承受来自后方的暗箭。

这个问题可难坏了刘清菁与一干大臣,封王不行,封王的话跟直接同意杨逸辞呈差不多,因为按大宋的贯例,封王之后便不能再参与军政了。

最后御使罗城提了个建议,赐杨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的殊荣。

按古礼,臣见君须趋,即快步走。入朝不趋,即上朝可不用快步走。

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贵族、大臣佩剑,秦制上殿不得佩剑。剑履上殿,即穿鞋佩剑直入殿堂。

臣拜君时须由侍臣唱名。谒赞不名,即是见君时免唱名。

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耀,通常只有那种德高望重的亲王、辅臣才有机会享受这种殊荣。

现在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安抚前方的军心了。

杨逸在古北口接着这道旨意后,颇为满意,家里不缺钱,赏不赏钱的他无所谓,但皇帝是他儿子,让老子去拜儿子还有天理吗?好,有了这个殊荣,今后咱终于可以舒心了。

虽然朝廷还回了他的指挥权,但这个消息被杨逸严密封锁了,除了李一忠、唐庚等心腹之外,几万士卒一律不让知道,如今军中因杨逸辞去燕云道行军副总管一职,怨言四起,军心涣散。

杨逸却是不理,任由士卒们每天在营中撒泼骂娘。更没有发兵攻打辽东的意思,每天只管与越国大长公主寻欢作乐,把一个耶律特里折腾得“不堪重负”,连连告饶;不要紧,习古乃还送来了多个美人,杨逸自己留了两个,每曰里纵歌载酒,左拥右抱。

士卒们看在眼里,都认为杨逸因含冤不白,才这样自暴自弃,心中怨气更浓,每天营里都是乱糟糟的,赌钱打架蔚然成风,士气极为低迷,形同一团散沙。

杨逸却一直放纵,不加理会,只是悄悄地加紧从大宋转运粮草。

辽国穷啊,南京道的百姓被耶律延禧一再的搜刮,已经不堪重负了,现在南京道是大宋的了,为了收卖民心,不可能再向他们搜刮;杨逸几万大军的后勤就只能从瓦桥关运来,六万大军供给需求是非常惊人的,以前别看杨逸在前面打仗打得爽快,后面不知累坏了多少后勤官;这次杨逸带来的六万人马基本都是骑兵,要想战马跑得快,光吃草还不行,还得喂豆子、甚至鸡蛋这些精料,供给上需求更大。

瓦桥关到通州这段运河由于辽国多年未加疏理,淤塞严重,未经清淤根本用不了,这给后勤运输更增加了不少压力。

唐庚管的就是后勤之事,他与万世芳等人找到杨逸帅帐,对杨逸说道:“大人,唐将军他们在白石岭一战,俘虏了万余金军,下官建议用这些俘虏去疏理瓦桥关至幽州这段运河,另外,在榆关修建一个简易码头,现在治河结束了,京畿的物资大可通过黄河入海,然后运到榆关。这比陆上转运省力得多,耗费也少得多。”

万世芳接口道:“这几年来,朝廷官船场新造了大批海船,属下建议让朝廷适当征用一些,今后若是出兵辽东,照例就近寻些适当所在,修建些临时码头,以供军资转送。”

杨逸含笑说道:“你们的想法不错,拟份奏疏送回东京,相信蔡尚书一定会支持你们的。”

“呵呵,那是,蔡尚书没理由不支持,这回攻打燕云,大人又给他省了一大笔开支,回京可得让他到丰乐楼请一顿才行。”

几人正说着后勤的事,马汉卿进来报道:“大人,大同方面有新军情传来。”

“哦,快说,情况怎么样了?”

“大人,耶律大庆退守羊奶河西岸之后,只支撑了一天半,便被乌刺马里突破,耶律大庆只得再退,至长青县又支撑了一天,然后直接就退回大同府去了。”

杨逸皱着眉头问道:“折可适他们呢,他们到哪里了?”

“回大人,河东组发消息时,折可适将军已过了怀仁县,按时间推算,现在应该也差不多到大同府了才是。”

折可适算是章楶的嫡系,俩人从元佑年间章楶任庆州知州时就开始合作,折可适战功赫赫,曾以一万人马击溃西夏十万大军,由他领军杨逸倒不怕败给乌刺马里,只怕赶不及;当初给河东方面定下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大同府,因距离比较近,所在河东方面四万人马有两万是步兵。

杨逸现在担心的,是折可适被两万步兵拖累,以至于被乌刺马里先攻破大同府。

只是担心也没用,现在只有耐心等待折可适那边的消息了。

马汉卿接着说道:“大人,金国又派使者来了。”

这个在杨逸意料之内,可以说为此他已准备多时了:“把人带进来吧。”

(未完待续)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