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丁尧组织工匠陆陆续续换了十几中动物,进行试验,结果都是成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丁尧亲自在燃烧无烟煤的屋内待了一宿。屋外安排人员进行值守,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日,丁尧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向高翔汇报。
高翔看着丁尧红肿的双眼,说道:“此次研制无烟煤你居功甚伟,工匠们也都是大功一件。褚三,你命账房给丁尧,还有参与无烟煤研制的工匠们,每人一个大红包。”
丁尧推辞道:“伯爷。小的只是干了本职工作而已,无需奖赏。”
高翔笑着说道:“傻子。给你,你就拿着。你不打算娶妻生子了。就想这么老哥一个的生活着?”
丁尧一听,脸竟然红了。他没有说什么,而是向高翔告退。
无烟煤既然已经实实在在地成功了。高翔就命人在京城高家的产业中,选取了一处作为无烟煤的加工点。
虽然无烟煤陆陆续续生产出来了,但是老百姓因为知道煤炭会熏死人。因此,大家都不敢买。
高家生产出来的无烟煤竟然出现了滞销的情况。
高翔得知后,知道这是大家还有顾虑,毕竟这是关系到人命的事情。
为此,高翔亲自上阵,特意在京城最有名的酒楼,龙凤楼设宴。邀请了京城的官员、商贾、百姓等各类人员吃饭。祥云伯的邀请,自然是无人拒绝。
酒足饭饱之后,高翔又邀请大家到无烟煤加工点进行参观。
他命人在加工点靠近街道的一个房屋内,烧上了一盆无烟煤,然后在屋内放置了几种不同的小动物。
大家在屋外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着天,同时观察着屋内小动物的情况。
大家足足在屋外观察了两个多时辰。屋内的小动物竟然安然无恙。
高翔对这些人说道:“木炭成本过高,并且京城周边的树木按此趋势砍伐的话,就会使京城周边的山脉都变成秃山。沙漠化就会越来越严重。到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会生活在黄沙漫天的环境当中。大家每日都会吸进大大小小的沙子、尘土,长此下去,人就会得肺病。可以说,这对京城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高翔的这番话,站位非常高。因为他来自于现代,对环境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可是,明朝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环境问题。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也许高翔的话,大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无烟煤确实没有伤害到小动物,却是一个眼睁睁的事实。
有人就问道:“祥云伯此次是要向我们推销无烟煤吧。”
高翔十分坦然地说道:“不错。无烟煤是我率领大家,耗费了无数时间和精力研制出来的。我相信大家会对接受这个新鲜事物的。无烟煤必将对我们的生活起到重大影响。”
高翔的推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有些人还对此持有怀疑态度,但是受邀的这些人都多多少少买了一些无烟煤。高翔命下人按照大家提供的地址,逐户将无烟煤送到各家。
高翔不仅进行了推销,而且还向宫内免费提供了一批无烟煤,供宫内使用。
明朝皇宫人员众多,仅木炭一项就花费巨大。
为了保证皇宫的木炭供应,宣德皇帝在京城西面的易州建立了一个山厂,专门为皇宫生产供应木炭。
山西、山东和北直隶三地负责提供采烧人员。工部尚书或侍郎负责管理山厂。
山厂距离京城大约三百多里地。运输由周边的府县负责。这也增加了沿途军民的负担。由于交通不便,运输成本也十分高,一吨木炭的运输费用大约是5两。
后期,朝廷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过研究,决定一部分木炭直接在京城购买,易州山厂的劳力逐步由士兵代替。但是每年仍然要使用一万多人的采烧人员。
高翔在户部期间,曾经见过皇宫每年各类物资消耗情况,仅木炭一项,皇宫一年的花销就达五十余万两。这笔钱都是由朝廷用现金方式支付。
无烟煤的研制成功,必将极大地缓解皇宫,乃至京城的木炭消耗。
前期,高翔在大同发现了煤矿。虽然水泥路没有建设,但是仍然利用蒸汽机车进行煤炭的运输。大同至京城的距离,要远远比开封府至京城的距离短很多。由大同运输,成本会更低。
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高翔决定修建由大同至京城的水泥路。
前期高翔在大同平叛时,就有建设水泥路的想法。可惜后期因为意外遭受弹劾、蒙古联军入侵等事情的发生,这件事就一直搁浅。
此时,无烟煤已经研制成功,如果再修筑好水泥路,运输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大同的煤矿都是露天煤矿,开采成本本就很低。这样下来,运输到京城的煤炭,在经过处理,变成无烟煤对外销售,价格就会很低。
高翔将自己的想法向万历皇帝上了奏章。万历皇帝身为皇帝,对于宫廷的花销也是十分了解的。
对于高翔的这个做法,他是非常赞同的。毕竟能够剩下大笔的宝钞。
大同至京城的水泥路就如期开工了。由于已经有了前期平顶山至开封府,开封府至京城的筑路经验,此次筑路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由于高翔的大力推销,京城无烟煤的销售异常火爆,老百姓知道有一种比木炭更耐烧,价格更低廉的无烟煤,纷纷前来购买。
高翔适时扩大了产能,增加了无烟煤的生产量,以便解决京城上下的需求。
无烟煤作为高翔的垄断产业,自然是非常赚钱的。但是,高翔知道见好就收,切不可贪得无厌。因此,他主动向皇宫无偿提供无烟煤,而且对百姓的售卖也是比成本高一些。高翔经过初步测算,刨去成本,每年在京城售卖的利润,能够抵顶无偿向皇宫提供无烟煤的成本。
现在,钱财在高翔眼里已经仅仅是个数字而已。他还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更加崇高的目标。他要为大明,为大明朝的百姓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