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们已经步入中年,也许真的是随着年龄增长,怀旧和念旧的情节不断闪现,多梦,年前没有做梦,不会萌生写出来给大家看的想法,随便一点触动,就会触景生情,越来越不自觉地回忆过去,闭上眼脑海里都是童年和小伙伴一起玩过的游戏。天气暖和了,手也能动了,后面会多回忆,多写一点东西出来,希望能带回80和90后的回忆杀出来。
时间飞快,转瞬几十年就过去了,时代发展太快,来不及停下,回看过去的光景,睁开眼看看这飞驰的时代,华丽而耀眼,但是却无法找回那个伴着蝉鸣和蛙声走过的纯真的年代。
过去的孩子体质普遍好,就是吃穿不讲究,生活水平低,不干不净的东西都吃,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卫生健康比较注重,再加上注重学业,还有一个原因应该就是过去的孩子喜欢运动吧,以前只要有时间,孩子们都喜欢暴力运动和跳皮筋。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蹦跳几下身体都暖和了。现在的孩子主要是学业,周末都是各种兴趣班,哪有什么自由娱乐活动,最多跑下娱乐场所和儿童公园,玩几项电子机械运动,家务劳动基本不会做,90后之前出生的孩子都会参与家务劳动。
米云亲自收集整理了网上80和90年代在童年时期经常玩耍的游戏,以纪念那些消逝的童年时光。让这些熟悉的画面带我们一起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后面有可能逐渐分解单个游戏玩法来回忆,米云会抽闲暇时间,只要不出去钓鱼,米云现实生活中最近准备的都是钓鱼活动。
最后看下米云亲自整理加工的一些80和90年代的手工娱乐活动,可能不齐全,以后有机会,有时间就补全,先可以大致怀旧一下这些逝去的娱乐活动:
一、包围和反包围游戏
游戏人数三个人至五个人不等,一般是三个人玩比较适宜。游戏名字是我现在根据回忆取的(当年游戏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现在的孩子很少玩,几乎已经绝迹了。
游戏方法:在地上(那时候的地面基本都是沙土地,没有硬化)画一个三角形或者是四边形,画的图形几个角就可以几个人来玩这个游戏,拿一根至少有一头是尖锐的竹签作为丈量和插地的工具(有的把长短适宜的直铁丝一头打磨成针尖状),参与游戏的人事先根据规则选边站角,再决定由哪一个角先行开始游戏。
用竹签状工具从站角开始沿着图形的边进行插线——连线,插线的时候十分考验技术,插线的位置不能插到图形的边线上且要无限接近图形边线的边缘,插线的位置不能超出竹签工具的长度,否则判做失败,失败后即要交给下一个同伴来玩,当插线准确,将两点之间用实线相连,再继续,当插线到下一个角时,更要考验插线的技术,因为下一个站角的同伴必须在你预留的狭窄包围通道内进行插线——连线,插线到两边的边线上或边线外,均为失败,如果同伴成功“逃”出了你的包围圈,即可以马上实施反包围,游戏结束或被包围的同伴感觉跳出包围圈不太可能,胜利者可以用插线技术进行“封城”,将里面被包围的人永远困死在里面。
这个游戏现在会玩的人已经很少了,网络上找不到任何图片,小编自己画了一个草图,供大家回忆。
二、跳房子
游戏人数2个人就可以玩,多则10多个人都可以玩
游戏方法: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石子或是其他的物件扔进“房子里”,算是跳房子的用具。跳房子时,单脚站立,跳进房子,单脚将跳房子的工具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比赛,看谁最先完成最高到达最高的房子方块图。
三、滚铁环
一个人可以玩,多个人可以比赛玩。
游戏方法: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钩子也可以换成一根竹棍或别的,只要能推着铁圈滚就行。大家排在操场上,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四、打弹弓
影视作品里经常看到,就不再说明
游戏玩法:只要是男孩子,没玩过弹弓的极少。一根铁丝,一根“Y”字型木棍,几跟橡皮圈,一块布或者是一块旧轮胎皮,就可以制作出来一把弹弓。
男孩子玩得多,地上捡起一粒小石子,用布包着,拉橡皮圈,瞄准目标,然后松开手,石子就会打中目标。
五、炸牛屎粑粑
调皮的男孩子们常干的事情,用一个鞭炮(小时候的鞭炮可以拆开来单独卖的)插在牛屎上,然后点燃引线。几秒钟后,引线烧到硝的位置就会发出“呯”的一 声,随即牛屎会冲得到处都是。用同样的方法还炸过小水坑。
六、打瓶盖(重点介绍下)
这个玩法现在也不多见,有点类似于现在小孩子玩的打弹珠,但我感觉比打弹珠有意思。
一般2个人一组,4个人刚好组成一局游戏。一对一单挑也可以玩。
游戏玩法:用类似于老干妈的瓶盖子(不过那时候都是不锈钢或者是铝制的)做瓶盖的底座,然后再用一个比底座稍小一圈的瓶盖套进底座瓶盖里,在瓶盖里塞满铁块、铅块或者是锡块,让瓶盖够分量,再用纸将上下瓶盖之间的缝隙填满,让上下两个瓶盖尽量组合成一个整体,再准备一个像矿泉水的小瓶盖子,这个瓶盖子最好是光滑的,不要有花纹,这样工具就齐全了。
玩的时候有点像打弹珠,但方法和规则上有点区别。
七、打弹珠
现在的小孩子可能都不会玩了,现代社会太多娱乐设施,玩不到那种米云小时候自娱自乐的游戏。小时候的弹珠子不是现在类似老虎机的电子弹珠机器,有几十种方法,手推弹子,丢弹子,弹子对战就有十几种玩法,基本淡出历史舞台,可能农村学校还有保留这个项目,现在孩子学业都重,很难有太多娱乐时间。
打弹珠,又叫“弹玻璃球”、“弹球儿”、“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下半叶的儿童游戏。
游戏玩法: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农村手动丢弹珠,城里有机械弹珠子换中奖礼物了,米云在农村和城市都有亲身经历过,小时候进城过几十次,米云妈妈在县城教师进修学校学习过好几年,从五到九岁都有随妈妈进城,大姨和小姨都在县城安家,米云住大小姨家或者进修学校。
米云记得小时候,男生比较热衷这类纯技术性的游戏,在玩时彼此之间还常互相攀比谁的弹珠较多,女生基本只看不玩。
八、抓石子(叠石子)
1个人可以单独玩,多个人可以比赛玩。
找几颗大小、形状差不多的石子,一般有3颗和5颗石子的玩法。
游戏玩法:不管是3颗还是5颗,将石子全丢在地上,然后捡起一粒往空中抛去,随即手马上去地上抓起一粒石子,并迅速地接住抛向空中的石子,重复这样的操作,直至把地上的石子全部捡起来,如果没有接住就输了。通过捡起地上石子的数量,可以演变多种层级。谁最先玩到最高级别获胜。各个地方玩法可能存在差异,你们那里是怎样的玩法?
九、斗鸡
斗鸡是我们农村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特别是在冬天玩这种游戏,能暖和身体。两个人可以玩,多个人可以分组比赛玩。
游戏方法: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
十、打飞机
打飞机的游戏和斗鸡一样,也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
2人一组配合,组成“战机”,攻击对方。
游戏玩法:一人背着另一人(一般力气大个子大的在下面背人),去攻击对方,把对方打下“飞机”,则赢得战斗。
十一、跳山羊
游戏玩法:跳山羊,是一个人站立,弓背弯腰下去,然后另一个人先助跑,到达“羊”站立的位置,双手轻压背部,迅速地跳过去。
十二、丢手绢
丢手绢是一种集体游戏,相信很多人都玩过,男女都可以。
游戏玩法:几个人围成一圈,背朝圈外。然后其中一个拿手绢围着圈跑,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把手绢丢在某一个人的背后,如果这个人知道了,就迅速地捡起手绢,也围着圈转。丢手绢的人就坐在这个人的位置上。
如果这个人不知道手绢丢在了他的后面,丢手绢的人转一圈过来他还不知道,就会抓住它,被抓住的人唱歌或者是跳舞还是别的什么,这都是事先规则定好的,不能耍赖,否则游戏无法继续进行。
十三、老鹰抓小鸡
七八个人,十来个人都可以玩。比较大众化,也算是一项小型的集体游戏。
游戏玩法:一个人充当“老鹰”,其他人纵向排成一列,队首当“母鸡”,后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鸡”了。“老鹰”的目标是抓“小鸡”,“母鸡”要展开与“老鹰”斗智斗勇的搏斗,以保护身后的“小鸡”。捉住的“小鸡”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戏开始,才能再上场。这是一项奔跑强度较大的游戏,各种角色都要拼命跑,特别是“小鸡”要保持不“掉链子”,否则就处于完全无保护状态。一场游戏下来,尖叫不断,笑得脸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尽,摔倒爬起来喘口气还接着玩。
十四、打板或摔瘪(有的地方叫打盒子,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
两个人,三个人,多个人都可以玩。
游戏玩法:用书本纸张叠成正方形的“瘪”,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参与游戏的人将自己的瘪使劲摔在对方的瘪上,如能将对方的瘪摔翻转过来,则对方被摔翻转过来的瘪就归你所有,反之,也一样。
这种游戏特别费纸,往往调皮一些的,学期结束,课本也就剩最后几页生字表了,少不了挨老师一顿尅。
十五、东南西北
游戏玩法:首先准备一张正方形折纸,沿中间对折,展开后将四角向中间对折,再沿底部向上握起,这样“东南西北”便做成了。将显示在外的一面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里面写上惩罚或奖励的内容,玩的时候让对方选择,然后按对应的内容进行惩罚或者奖励。
十六、旋转风车
游戏玩法:用纸折叠起来的风车成漏斗状,一根竹签插着。迎风奔跑,风车就会转动起来了。多个人玩的时候,比赛谁的风车在奔跑中更持久。
十七、挤暖
这个游戏一般冬天玩得比较多,那时候农村地区比较寒冷,大家条件都不怎么好,穿的衣服比较单薄,这种玩法就比较流行。有时候谁要是上学迟到了或者是犯了其他什么错误,都会被罚站在走廊上,老实一点的还好,比较调皮的就会在走廊上你挤我,我挤你,挤来挤去,身上就暖和了。后来就演变为,一到冬天,下课后,走廊上站成一大排学生,互相挤来挤去,很快就暖和了。
十八、抬轿子
游戏玩法:两个人面对面蹲下来,然后握住自己和对方的手腕,形成两个圈,让第三个人(最好年龄小一点,体重轻一点)把两只脚分别伸进来,坐上去抬起来,就叫抬轿子啦。
十九、警察抓小偷
这个游戏小孩子都喜欢玩,而且最喜欢扮演警察这个角色。
游戏玩法:用纸折一把手枪,参与游戏的人手一把,有的扮演警察,有的扮演小偷,有时候一玩就一整天。
二十、过家家
这个游戏女孩子玩的比较多。自己做饭吃,假饭吃。
游戏玩法:就是学大人的样子组建“家庭”,做饭、请客,在室外的话,还用木片当碗,用树叶当菜,用木棍当筷子,假装炒菜、吃饭、喝酒。相信每个女孩都玩过,当然偶尔也有男孩参与。除了扮演生活中的角色,有的还扮演过电视中的角色,比如你演皇上,她演皇后什么的。
二十一、击鼓传花:
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中国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国各地。
游戏玩法:数人、十数人或数十人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另外一个人背对着人圈以槌击鼓。鼓响时,开始传花,花由一个人的手里传。
这个在米云小时候,只不过就是老师让同学们回答问题,传递信息,培养团队协调能力。
二十二、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
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现在用跳绳项目取代了我们儿时的皮筋和踢毽子活动。
游戏玩法: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也可以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
还记得小时候一起跳“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个游戏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秋冬天玩能取暖,春夏天玩清爽,男女都能玩,米云小时候在第一个生活十多年的村里也玩过,也不怕大家笑话,偶尔还是玩过几次的,实话实说。
二十三、玩泥巴
现在的家长养孩子讲究卫生,以前的人可不管这个。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莫过于下雨天到路上玩泥巴。
游戏玩法:将湿润的泥土捏成各种造型,有时候是小房子,有时候是小玩偶。
米云印象最深刻的外村就读五六年级的时候玩的一种黄泥巴,从黄泥巴里找出一种发绿的泥巴出来,就可以捏各种玩具,它的材质和橡皮泥一样的柔软,要从几斤的黄泥巴里才能洗出一点绿泥,就和采矿掘金一样的淘金游戏,孩子们还是玩的非常尽兴,当时我们村子里没有这种泥巴淘金。
看了一下,全国各地的80和90时代的娱乐活动都差不多,可能游戏名字叫法不同,都是一代代传承过来的手工游戏,米云后面尽量回忆的都是以湖南湖北这边为主的怀旧游戏,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找到相似之处和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