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吃火锅还可能是个稀奇事,不知道小时候吃的北京铜火锅算不算火锅,米云已经不记得当时吃的什么菜,应该在米云八岁以前的事,只有小姑妈家有这种北京铜火锅,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吃的,当时只记得高高的铜烟囱,当时吃的是不是火锅菜都没有印象,可能只是用来炖荤菜吃,那时候的酒精炉子也没有推广,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用斧头劈木材用铁锅和陶瓷钵子炖菜,钵子菜到现在都还有,成了米云家乡的特色菜,只要加热就能吃,还可以下青菜。
米云高中时代,每月都还和同学组团去吃钵子菜改善生活,一份8到12元不等,两三人吃,还有一份青菜送,米饭随便吃,有排骨,鸡鱼鸭狗肉等钵子菜。吃钵子菜就是和同学们建立友谊的时候,不是很好的同学也不可能一起去分摊共享钵子菜,米云记得高中三年应该和近二十个同学共同有去小菜馆吃钵子菜,尽管那个时候选择的饭馆可能没那么卫生,在狭窄的小巷子里,黑暗的光线下,吃着廉价又热气腾腾的钵子菜。
米云每章节都想写两个主题,其实一章节一个主题也足以,但打字太慢了,米云也没多少时间用来回忆和打字,所以更多的是引用别人的资料,然后全程文字修改和校准,节省了不少打字时间,米云有太多事情要处理,还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用来创作作品,现阶段更多的是考虑生存和吃饭问题,停不下时间来,虽然有太多回忆和场景描写,也只能留待以后慢慢去补充穿插和完善了,现实生活还是第一位的,米云只能保证,只要有时间,就多打几个字。
本章节主要回忆的还是小时候在家乡吃过的美食,钵子菜和火锅,几十年前吃,几十年后还是在吃,只不过吃的人不同,吃的心态也不同于之前,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写,希望米云有一天能闲下来,可以静下心来多写点,眼下的近两年基本上算是米云近四十年中最黑暗的时刻,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向生活现实低头做妥协,米云会乐观积极的坚持下去,顺了三十多年,不可能被一两年的困难吓倒,米云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时光,基本上可以治愈很多的忧伤,面对现实的困境,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先回忆铜火锅,老实说几十年来,米云吃过的次数有限,记忆也不多,吃的时候还是几岁的时候,也只吃过一家有那种北京铜火锅的餐具,只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了,老北京铜火锅要烧炭的这种。开始点火的时候,烟很大,经常要到院子或胡同里去弄。生火开始的时候,上面还会套一个报纸做的小烟囱。现在都有这种金属的拔火帽了,就不用报纸凑合了。
那时候,火锅吃法还没“南北合流”,涮的内容很简单:羊肉、大白菜、粉丝、冻豆腐。没有毛肚、鸭血、海带结,而且是不辣的。
酱料是用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放一起和的调料。
老北京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火锅,古称“古董羹”,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据考证,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镬斗”,即为火锅。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到宋朝,火锅的食法在民间已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朝,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至清朝,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而且成了一道着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用料是山雉等野味。乾隆皇帝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
清水锅底,木炭加热,紫铜锅具是传统北方火锅的三大特征。与川渝口味的麻辣红油火锅不同,也与东北的乱炖火锅相异。正宗的北方口味火锅是以老北京的清水涮锅为代表的紫铜火锅。
老北京的火锅汤底就是白水,里面加一点葱、姜、海米、香料,没有添加油脂,这样的汤底几乎没有热量。
清朝乾嘉以后,京师乃各地流行吃涮羊肉,与乾隆时期御膳有关。清朝初年,涮羊肉已经列入宫廷菜肴,而尤其以乾隆五十年和嘉庆元年两次千叟宴,主要菜品则是火锅,而在其他大型宴会上,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菜品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平民、官员,在从千叟宴回乡后,必然会称赞在千叟宴上皇帝所赏赐的吃食,而火锅也因此流行起来,清宫中饮食火锅的习俗也由宫廷影响到官府以及民间。
在全国范围内,火锅这一饮食形式也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域特色鲜明的火锅如:北派火锅、广帮火锅、贵州酸汤火锅、云南野山菌火锅等。
相较而言,重庆火锅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甚至显得稍晚一些,但是就火锅的符号化程度及其在群体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而言,重庆火锅却在全国各色火锅中一枝独秀。区别于其它火锅的物质性特征,会同重庆人赋予火锅的地方文化意义,乃至与重庆其它的地方文化内容一起构成相互依赖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界定了其内部成员区别于他人的身份。北派火锅以北京的“涮羊肉火锅”和东北满族的“酸菜白肉火锅”为代表。
“涮羊肉火锅”顾名思义以羊肉为主要食材,羊肉挑选讲究,一般都采用内蒙古集宁草原上当年或两年内育肥的短尾绵羊肉,为保证质量还要求是阉割过的公羊。北派火锅区域,吃火锅多称“涮”,如“涮羊肉”,广帮火锅则称为“打边炉”,重庆人吃火锅多称“烫火锅”。
从吃相来看,重庆人无论男女老幼,在火锅桌边的放浪形骸、豪爽气派也是闻名全国。这些区别体现了重庆人在“饮食乐趣”上与他者的不同,重庆人也通过食物、饮食行为的差异性表述了自我,强调了自我群体的性格特点、审美取向等文化价值特点。
不少老人无比怀念的回忆着:早年在河岸边,垒几块鹅卵石支起砂锅,几个人或蹲或坐围在一起烫毛肚、鱼肉。那是多么简单但味道却是无比美好”。还有人回忆着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在锅中加两瓢水,放一勺盐,等其烧沸烫白菜就着豆瓣吃,就算是烫火锅‘打牙祭’了。
到过年的时候,分到点肉,还是回家做火锅,一家十几口都能吃到点肉味,那就是最大的幸福。”到了现在,物质财富充裕了,食材也丰富多样,人们烫火锅就进入到追求“味道好,有品位”的时代了。
饮食在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之间的流转,也使得相对下层的阶层去效仿上一阶层的饮食风尚,士大夫阶层向往宫廷饮食,平民阶层亦是如此,饮食作为不同阶层的一种攀比形式,竞奢和猎奇的饮食之风也互相伴随而生。
对于北京人来说,食物既是满足口腹之需的生活必需,也寄托着老北京人的生活记忆与浓浓乡情。北京不仅有着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四大顺”,都一处的烧麦,六必居的酱菜,烤肉季的烤羊肉,天福号的酱肘子,便宜坊的焖炉烤鸭,全聚德的挂炉烤鸭都是响亮的北京美食招牌。
而对于众多普通百姓来说,豆汁儿、胶圈、炒肝、卤煮、炸酱面是重要的生活寄托。老北京人非常注重饮食,对于食物的做法与吃法的讲究也异常精细。作为北京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北京饮食文化也成为京派电视剧中着重展示的内容。
北京食风是多元饮食文化交融结合的成果,以某些菜品为例,如:烤肉、涮火锅则主要来自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饽饽、白煮肉则来自于满族传统的习俗规定,另外还有山东酱肘子、安徽臭豆腐、江南苏造肉等都展现了各地的饮食特色。
铜锅,肯定很多朋友想知道,为什么是铜锅涮肉,而不是铁锅、铝锅。首先,铜锅导热快啊,难道你想满桌子人围坐在一起半小时,尴尬而友好的等待开锅?其次,铜锅经过特殊设计,让炭火更加耐烧。想想吃着吃着火灭了也是挺扫兴吧。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基本是红铜和黄铜锅子这两种。
正宗的老北京涮肉的锅底讲究“清汤”,这个清汤其实是有两种说法。一是锅底只有清水,放几片生姜几段大葱。升级版则是放些口蘑、枸杞和海米,再放其他边都是瞎来!
从来没有什么鸳鸯锅、麻辣锅和高汤锅!首先是人家更懂羊肉的真谛,再一个就是信仰,在清真餐馆你绝对吃不到假羊肉!而且清真在宰杀羊的时候,血早就放干净了,怎么可能还有血沫子。
涮羊肉的小料说实在,没什么正宗不正宗之说,符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吃的,但是这也不是让你胡来的理由。
基础版:芝麻酱(分生熟,基本都是二八酱,两分花生酱,八分芝麻酱)+韭菜花+酱豆腐。
升级版:醋、酱油、现炸辣椒油、卤虾油、香油、葱末(葱白为佳)、香菜末和分开上桌,自行搭配。关于到底有没有黄酒,一直很有争议。
有人认为黄酒为酒,清真馆子里不可能有。还有种说法是,绍兴黄酒为调料,不是酒。孰是孰非也无从考证。
老北京涮肉虽然是很有仪式感的东西,但是涮品其实很简单。除了鲜羊肉,也就还有百叶、白菜、粉丝、酸菜和粉丝。配以糖醋蒜、芝麻烧饼和杂面,都是相当接地气儿的东西,但是也就是这些接地气儿的东西做出了最烟火气的味道。
吃之前要先涮几片羊尾油,肥肥锅儿,这样涮出来的羊肉,油润鲜嫩不发柴。先肉后菜,夹起一片肉在锅中来来回回涮几次,略带粉嫩时口感最佳。
涮好的肉要沥干水分,取少许小料淋在肉上,这样可以保证小料从头到尾口味如一,不会因为把肉放到小料中蘸取,汤水冲淡小料的浓稠。
肉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下菜了,酸菜首当其冲,为了去腻,来点大白菜为了清口,再来些冻豆腐,吸足汤汁的冻豆腐实在太过瘾,最后再涮粉丝,那叫一个顺滑,最后的最后,盛上一碗汤,配上刚出锅的芝麻烧饼,圆满。
聊完火锅系列,再聊聊米云家乡的类似火锅的湖南钵子菜,又称炖钵炉子菜、炖钵菜,是湖南省传统的名菜,属于湘菜系。它与北方的涮锅、四川火锅、砂锅同出一脉,共同特点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
钵子菜烹饪方式强调的是久煮入味,暖人脾胃,围坐而食,暖人心扉,给人们带来独特的饮食体验。
钵子鸡是其中的代表,讲究一个“热”字,崇尚土钵子的常德菜,有“一热过三鲜”的说法。这道钵子鸡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暖暖的鸡汤一碗下肚浑身暖和,两碗下肚不穿秋裤。
它沿用了古老的烹饪方式,保持食物的色、香、味,在钵子里沸腾着,不高不低的绝妙温度让鸡肉的鲜美完全散发出来,肉质紧实、富有弹性、嚼劲十足,越煮越入味,肉质依旧鲜嫩不柴,给人带来惊喜。
湖南钵子菜的独特韵味和制作工艺,体现了湖南人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烹饪方式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聚的欢乐。
钵子菜属于湘菜系。其实,这种烹饪方式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及至今日,无论早晚,常德人的餐桌上都必不可少,这就是钵子菜。
常德民谣曰:“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 ,常德人喜欢用钵子这个厨具做炖煮的菜式,是中国传统鼎食文化的遗风。
炖钵菜常用的钵子是常德地区产的土钵、砂锅等土陶制品,和火锅涮锅用的金属容器不大一样;再者,火锅食材多为生食需要食客涮煮食用,而钵子菜是将事先烹调好的菜肴装入钵中,但此时的食材多为初熟,并未完全软烂入味,随着小火炉上桌,由食客们边吃边炖。常德人民围桌吃饭,喜欢交流感情,一边聊天,一边听着钵炉里食材咕嘎嘎的作响,气氛融洽佳肴美味,食欲自然大增。
钵子菜越炖越香,越炖越入味,吃在嘴里的口感劲道黏唇,满口余香,和灶台上长时间焖炖的绵烂口感大不一样。特别是等炖钵沸腾后,下点新鲜蔬菜,那味道绝了,鲜美又爽口。常德钵子菜就有这种魔力,好似什么食材入了炖钵,味道都能鲜美几分。
到了常德,要是没有吃到钵子菜就等于没有吃到常德的地道美食。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历史痕迹。
不愿朝中为驸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这是常德最经典的民谣,民谣里的炖钵,就是湖南省非遗之一的:常德钵子菜。
钵子菜顾名思义,就是炖在钵子里的菜,它属于湖南常德最原生态的菜式。表面看,其产生的背后缘由,与当地人喜吃“烫食”的习惯有关。然而,细究之下,这种钵子菜的产生,其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钵钵菜之所以能成为非遗,与它的历史底蕴深厚有关,它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而且,它的被流传,最早的源头还能追溯到一个神秘唐代状元身上。
典故传说中的状元,是个在常德人嘴里经常出现的人物,然而,因为太过神秘,至今无人确定,这位状元究竟姓甚名谁。
相传,这位才子文采卓越,长得一表人才,但他有个不好的毛病“贪吃”,具体有多贪吃?当时的人们评价他是“唯有好吃如命”。
偏偏,这样的人却遭遇了战乱,继而遇上了饥荒。这样的年月,当真是吃货的“劫年”。因为在饥荒年月依旧不改贪吃习性,这位才子竟将自己的全部家当都当了,他也因此而落下了“荒唐”的恶名。
有一日,才子因太饿在路上昏倒,被一个戴斗笠的人抬着走了。别人都以为他是中暑被家人带回了家,没想到这个戴斗笠的竟然是他的仇家找来的。
原来才子为了吃欠下了不少钱,债主讨不到钱,就找了个身材高大、一身横肉的厨子帮忙讨债。厨子把才子拖回了家,全身上下都搜了一遍,却没有找到半分钱。
厨子喊了半天都没有把才子喊醒,就随手抓住一个土钵子,接了一钵子水就往才子脸上浇。才子醒来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个土钵子,他突然醒了,伸手紧紧抓住厨子的手。
厨子还以为他要做什么,没想到他带着哭腔大叫:这是我当年变卖的第一个土钵子啊!”才子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
厨子一看才子这样悲悲戚戚,心中竟然也同情起来。原来,他和才子一样好吃,且因为好吃曾落到不得不拿着钵子要饭的境地。
动了恻隐之心的厨子看了看饥肠辘辘的才子,又看了看自己和才子所处的破房子,他发现这里什么都没有,倒是有个荒废已久的破灶和钵子。于是,他去外头找了些食材,一股脑儿全放进了土钵子里,点上火,为才子做起饭来了。
不一会儿,破房子里香气四溢。一时间,这荒废的破房子的院子里,竟站满了嘴馋的人们。
厨子见状也并不大惊小怪,他将炖好的钵子菜小心翼翼地端给了才子。
才子饿了许多天,突见这一钵子的美食,顿时两眼都直了,喉咙也不自主地开始咽口水了。这锅钵子菜,对于一个饥饿的吃货而言,简直是神仙的恩赐。
才子和围观的人们都想不到:做出这等香气四溢美味的食材,竟都是厨子从集市上捡来的、低价买来的,它们是残破的,不新鲜的,杂乱的……
谁能想到:这些菜混进钵子,经厨子一顿操作,居然成了人间美味。仅尝了一口后,才子便热泪盈眶:他顿悟了。他懂了:人世间真正的美味,不在烹饪方式,也不在食材精美,而在于不同食材碰撞后的“渐臻佳境”。
才子感叹:“美味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各种酸甜苦辣咸交融,不就成了真正完美的人生了吗?
在人生绝境吃到热腾腾的土钵子菜的才子,怀着巨大的感恩顿悟了。
之后仅一年,才子考上了状元,皇帝欣赏他的才华,想要留他在京城做驸马,但状元却消失了。
有人说,状元终究还是丢弃了到手的荣华富贵、光辉仕途,回到常德老家,找到那位助他顿悟的厨子,一同游历山水、寻访天下美食去了。
也从此后:常德本地流传着“不愿朝为驸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的传说。
“要感谢这位状元,他代表文化历史的部分,他为土钵菜注入了灵魂,让土钵菜一直流传下来。”
无钵不成宴,钵钵菜除了来源很有文化历史底蕴,其盛器“钵子”,也相当“有来头”。
常德,在湖南的西北部,古称“柳城”。古人说,这里是“川黔咽喉,云贵门户”,这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称。李白、刘禹锡、范仲淹、朱熹、王阳明等大家,在这里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柳宗元更是把钵子菜视为其人生之“最爱”。
钵子菜的起源已经无法详细考证,不过在城头山上曾出土5000年前的陶釜和陶鼎,这就是钵子菜最为原始的形态。根据史料,常德人至少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吃钵子菜的习惯了。
我们的美食,一直讲究食器之美,陶器是最为古朴的餐具,一直保留到几千年之后,保留在今天的湖南常德。
时至今日,制作常德的钵子依旧是个精细活儿,前前后后有十多道工序,都必须对时间和温度有着精准的把握。
米云的家乡常德原本是由一个个渔村组成的,世世代代生活在渔船上的人们为了克服秋冬水上的冰寒湿冷,所以智慧地想到了运用钵子来热菜。
常德北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南下的寒流没有屏障可以抵挡;而且常德地处洞庭湖区夏季和春季格外湿热,钵子菜是正好可以祛湿驱寒。
钵子菜很像火锅,又和火锅不同,它和北方的涮锅、四川的火锅和广东的砂锅同出一脉,但它的烹调方式更加倾向于‘炖’。
无钵不成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如果不做几个钵子菜,就少了热烈。在一场正规的宴席之上,至少有四个钵子菜,才能体现主人的诚意和宴会的档次。
传统的湖南钵子菜有三种炖法,它们非常讲究。‘清炖’钵仔菜口味清淡,质地鲜美或软烂,汤多鲜醇。‘浑炖’钵子菜多为味浓、味厚、香辣汁浓醇的品种。‘侉炖’钵子菜主料软美、油香浓郁。
钵子里的炖菜,应该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具体就非常讲究了。
从古至今,钵子菜取材极广,烹制也很方便,鸡鸭鱼等荤菜和各种素菜都可以放到钵子里面炖煮。而鱼,恰是钵子菜的“灵魂食材”之一。珼鼎钵钵菜的“跳水鱼”,上市没几天,就已经成了店里的“新晋网红”。
除了鱼以外,钵子菜里的灵魂食材还有土鸡、红烧肉、鸭子等,而珼鼎的酱板鸭遇上蛙,则属于改良后的“灵魂食材”,其受欢迎程度,已经证明了改良的成功。
“小火炉煨着小土钵子,热气腾腾,肉和菜在里面欢滋滋的,扑面而来都是原汁原味的香气,这种诱惑谁抵挡得住,尤其,它还特别养生,有烟火气。
让钵钵菜走出钵钵菜馆,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也是湖南人的愿望,方法就是开创钵钵菜‘打包’”,“湖南的非遗,要传承下去,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步。当然,也是略大胆的一步,谁能想到钵子菜也能打包呢?”
中国几千年文明,谁能说不是从舌尖上的享受开始的呢?而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美食界,火锅绝对属于扛把子级别的。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涮一顿火锅都是人生一大快意事。若论吃,古人可能比我们更懂得享受,也更讲究搭配。可别觉得火锅是现代人才想出来的“牙祭绝活”,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之河中,火锅的流行可以说是历久弥新的一件事了。
而川渝火锅,以其麻、辣、鲜、香的多层次口感,征服了大江南北的中国人。“现代版”川渝火锅的发源地,有三个地方在竞争,一是重庆的临江码头,二是四川泸州小米滩一带,三是四川自贡的乡宴。我们能从起源地推测出,川渝火锅大抵创始于寻常百姓家。
关于川渝火锅源流的传说太多,主要流传的版本是小摊贩改革传统大锅辣汤而来的“水八块”。这里的“水”指的是“下水”,即动物的脏器,比如肠头、脑花、胗子、毛肚等等。水八块中的“八块”,很可能是售卖者为了方便从锅中捞出不同的食材而搭造的栅栏。
今日“水八块”,我们都知道,动物内脏一直都是“便宜货”。直到今天,国外超市里的动物下水都是卖不上价的货物。而聪明务实的国人可没有洋人那么假精致,吃不上肉的贩夫和船工们索性开发出了涮食动物内脏的吃法,这样既可品味肉食的美味,又可省去花在饮食上的一大笔开销。
而重油重辣的烹调模式更能去掉食材的荤腥,也能帮助在盆地山区生活的人们祛除体内的湿气。由此一来,川渝火锅的吃法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馋哭14亿人,瞧妹说的就是他最新推出的那部美食片《沸腾吧火锅》
重庆的九宫格火锅,滋滋地冒着喷鼻的热气,火辣辣的颜色隔着屏幕都在挑逗你的味蕾;
潮汕的牛肉锅,捞一块肉片蘸满浓稠的沙茶酱,那种绵密醇厚的感觉瞬间把心里的烦恼安顿下来;
云南的菌子火锅,菌菇的每一个细胞都浸饱了鲜美的汤汁,每咬下一口都是飙汁儿的快乐!
还有东北火锅、海南火锅、老北京铜锅……
一看才知道,中国火锅种类之多,味道之美,数都数不过来,光看着忍不住口水都流下来了。
对于美食的追求,还是不能停,民以食为天,在过去那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人民群众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用有限的条件,创造和发明做出了太多的佳肴美食,好多传统美食流传千年不衰。米云也是美食爱好者,虽然不挑食,但享受美食也是最快乐的事,人的一生追求的也不外乎就是衣食住行娱乐,吃穿住行占了大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