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铭说的很是轻松,但是要达到翼地效应的条件太过苛刻,在这个星球上也许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
那是因为翼地效应需要精确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高超的飞行技巧。
飞行员需要在特定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下,做到极为细致的微操,才能有效利用翼地效应产生足够的升力,从而实现在星球表面低空飞行。
此外,翼地效应还需要精确的飞行姿态和高度控制。飞行员需要在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高度和姿态,以保证翼地效应产生的升力足够克服重力,使飞行得以持续。
这些因素相加,就需要飞行员对于地形、气流、气压等多个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同时还需要具备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所以虽然林铭可以轻松地描述翼地效应,但是要真正实现它所需的条件却是非常苛刻的。
这一手直接把福田和佐佐木震惊的不要不要的。
“机长,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佐佐木已经完全折服于林铭的飞行技术之下,此时的他似乎也恢复了平静。
“呵呵,接下来?”林铭现在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直接在海面迫降,也可以选择在不远处的羽田机场降落。
不过想了想系统任务要求的安全降落,林铭还是决定飞往羽田机场,他还记得答应了这架747要安全带它回家,并且让它在未来重上蓝天呢。
“我们现在爬升到200英尺的高度,让客舱做好准备!”林铭加大了引擎动力,顿时飞机机头仰起,重新上了一些高度。
因为刚才的飞机高度过低,地面的雷达已经失去了123航班的身影,此时的灯塔航空管制中心气氛一片凝重。
所有人心里都有了一个不好的预感,这架飞机或许已经。。。联想到飞机上的五百多名乘客,大家心里都一片冰凉,如果123航班坠机的话这将会是人类航空史上最惨痛的悲剧之一。
而就在林铭拉起高度的同时,代表着123航班的光点又出现在了雷达屏幕之中。
“ 羽田机场塔台,这里是123航班的机长,我们已经稳定住飞机,即将在羽田机场迫降,请进行协助。”还没等管制员反应过来,一个通讯接了进来,引起了控制中心里的一片欢呼。
“明白,123航班,请确认您的迫降需求。请提供您的飞行高度、速度和航向。”
“目前高度200英尺,速度350节,航向261。请为我们安排紧急迫降跑道和相关程序。”
“收到,123航班。我们将为您安排紧急迫降跑道。请保持当前状态,我们会为您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明白,123航班。”
“祝你们好运,123航班。”
林铭先是简单的和塔台沟通了一下,在短暂的巡航后,远处已经依稀可见羽田机场的影子,他这才将视线转向了佐佐木和福田。
“佐佐木,现在将襟翼放置到38°!”
佐佐木照做了,只不过电控下的襟翼放下的速度有点慢。。。
“福田,我们现在要将空速降低到200节以下,等我的命令手动放下起落架!”
听到林铭指示的福田立刻打开了驾驶舱后部地板上的一个面板,里面有三个拉杆,这是飞机在失去液压后的手动应急放轮装置。
这个过程需要非常细致,因为林铭知道放轮的过程很可能会破坏飞机的平衡姿态,而这就需要靠他进行不断的微操。
“襟翼38°确认!”随着佐佐木的声音,林铭眼睛一眯。
“福田,就是现在!”
随着福田拉下拉杆,好在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飞机的起落架被缓缓放了下来。不过和林铭预料的一样,飞机在放轮的过程中微微失去了平衡,在轻颤中向右偏转过去。
“你能行的!”林铭再次拍了拍747的仪表盘,语气里充满了温柔。
他微微调低了左边引擎的功率,又将右边引擎的功率稍稍调高了一些,林铭仔细的感受着飞机的姿态,目光飞速的扫过眼前的仪表,他的空间认知能力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此时的747在林铭手里听话的像是一个孩子,它慢慢矫正了航向,将机头对准了近在咫尺的跑道。
此时的羽田机场,无数的救援人员和记者都已经等候在跑道附近了。
当他们看到这架没有了垂直尾翼的飞机艰难的向着机场飞来,都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虽然已经知道了飞机在空中出现了重大的机械故障,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故障居然是如此的严重,而这个机组就是开着这样一架破损严重的飞机坚持到了现在,简直是一个神迹。
“如果是我,能驾驭这样一架飞机吗?”一些正在观察着这架飞机的机长心里也不禁升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如果此时林铭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一定会嗤之以鼻,就这。。。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好吧,这货又飘了。
此刻,林铭全神贯注,紧握着操纵杆,成败就在此一举了。控制着这样一架飞机想要降落,只有一次机会,想要复飞那是不可能的。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机组人员沉默无声,只有测高雷达的数据声不断回荡在机舱内:“100米、80米、50米、30米、15米——”
“油门收回,稳定至飞行慢车状态!”当高度计指针指向15米时,林铭冷静地下达命令,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要小心,可不能翻车。
“飞行慢车状态已确认!”佐佐木快速确认着。
“地面慢车准备!”
“地面慢车准备就绪!”
“beng!”随着一个重重的声音,飞机的前轮首先落地了。
林铭已经尽力了,因为没有垂直尾翼,为了保持住姿态稳定必须保持一定的空速,飞机接地的速度自然是非常的快。
这种违规操作在此时已经完全不重要了,但是过快的速度也导致了飞机在落地的瞬间根本无法将降落姿态调整完美。
在巨大的压力下前起落架被折断了,机头腹部在跑道上擦出了一道绚丽的火花。
“全力反推!”
林铭自然是极力的控制着飞机的方向,直到它冲出了跑道尽头,直直冲入了前方的EmAS缓冲区域。
客舱内的乘客在空乘的指挥下,都做好了防冲撞准备,但是巨大的震动和噪音使得不少人都惊声尖叫起来。
这种EmAS道路的工作原理相当直观且有效,它的设计理念与高速公路上的应急刹车带类似,就是当飞机不幸冲出跑道时,通过压碎这些特制的材料,其强大的动能将被EmAS吸收,飞机的速度得以减缓,就可以为突发状况提供紧急缓冲。
此时它发挥了在设计之中应有的作用。
飞机在EmAS上犁出了一道长长的沟壑后,缓缓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