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华夏流传着这样一个词,叫“穷文富武”。
但这个词若是放在千界来看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合适。
放眼整个东土,一共有儒门道场一百二十多家,但这其中,圣地却仅仅只有一家,那便是才女齐青思所在的浩然沧溟楼。
除了沧溟楼之外,东土比较有名的儒门道场还有在天阙台捡漏拿了镇派秘术“仙台别歌”的春秋府以及以摘星手闻名千界的摘星楼等等宗门。
原本言灵书院这个小门派并不怎么出名,但经过道我洞天的机缘之争后,那个名为项晚渔的女子凭借一手非常强势的言术让言灵书院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中。
自那之后,有不少儒生闻讯专门拜入了言灵书院,其目的也就是想要修习那能让修士直接沉默的言灵之术。
之所以偌大一个东土仅有一家儒门圣地,原因则在于每个宗门收录的典籍差异非常大。
不同于其他宗门用仙器镇压宗门底蕴,想要晋升成为儒门的圣地,除了有仙器在手外,还需要宗门内收录有各种各样的典籍。
这些典籍包罗万象,可不仅限于秘术功法,其中还涉及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秘闻、历史、经意、天文、堪舆等等方面。
它们才是支撑起儒门修士学富五车胸有韬略的核心底蕴,也是让齐青思能够成为“百科全书”的根本所在。
这种情况其实和华夏百家争鸣时期有些类似。
大家族之所以是大家族,因为大家族中收录了太多普通人一辈子也见不到的典籍,这些典籍中的知识和韬略才是家族兴盛的关键。
儒门除了善练法宝之外,基本上所有修士都是学富五车之辈,最不济也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他们在文章经卷的字里行间悟道,最终修出一口浩然之气。
既是读书人,那自然都对吟诗作对这种事情很是在行。
诗词一道可以说是文学的精华所在,其一字一句所表达出的立意、思想、意境代表了一个读书人思想的深邃程度和文气境界。
上一个盛世之时,中州曾有一位鸿儒以文章立命,以仙器托举宗门文气,最终引动文曲异象。
七步之下从凝神境后期硬生生突破到化道大境,跨越了整个魂火大境,以一己之力把风雨飘摇的宗门再次拉回正轨,挽狂澜于即倒,而后一直传承到现在。
这个宗门,便是中州非常有名的儒门圣地——清风浩气楼。
所以,儒门修士对于诗词的热爱可以说远远超越了炼制法宝,后者是为了生存,另一个,才是真正的喜好。
所以,当齐青思说出那半阙词是出自潇湘的时候,瞬间就引起了儒门修士们的浓厚兴趣。
儒门修士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自然不是其他几道修士所能比拟的,“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这半阙词在儒门修士眼中虽然还称不上是传世之作,但其中的意境还是能引起不少修士产生共鸣的。
看似简练的文字,却恰到好处的表达出了“相思”二字的痴缠,这也让不少儒门修士产生了质疑,一个风月之所当真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诗词吗?
面对质疑之声,沉寂了一天多的齐青思没有替潇湘澄清和辩解,而是再次抛出了十三给王金洋代笔写的另外半首词。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这首在华夏流传了九百来年的《一剪梅》通过齐青思之口第一次在千界问世,瞬间就仿佛是在儒门的圈子里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如果说之前的那半阙词只能称得上是一句好词的话,那这半阙意思非常相近但意境却天差地别的词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首传世之作!
其实不光是这些儒生,当千界才女齐青思第一次在星空的彼岸看到了来自华夏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文章时,也同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震撼。
这段横跨了近千年历史长河经久不衰的文字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更让她看到了一道世人难跨的情关天堑。
毫不夸张的说,若有儒生以文载道,那能写出这首一剪梅的,绝对是其中大成者,是注定会名传千古的存在。
所以,当初她仅仅只看了一眼,就很直接了当的问王金洋到底是找的谁代的笔。毕竟,就王金洋那半吊子都没有的水准,就算是把他屎打出来也憋不出这里头的半个字。
“秦道友,小女子说句心里话,你若不是焚隐的弟子,我估计我师父就算是绑都会把你绑回沧溟楼的。”
泰安城金玉楼里,为了给几天后开业的潇湘剪彩,齐青思早早的就来到了泰安城。
齐青思在,王少爷自然肯定是不会缺席的。
自从上次三十九给他助攻了一波之后,齐青思似乎慢慢开始接受王金洋了。
在看到这种变化之后,王金洋简直是喜出望外,几乎每晚都会跟雪姬大战个两三百回合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欢愉,结果给雪姬折腾的黑丝都破了好好几十条了。
不仅如此,在来之前的那个月黑风高阴森恐怖的夜晚,王少爷终于对齐青思伸出了魔爪,奇妙的爱情就从桥头的那一点火开始。
当时他的嘴唇离齐青思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后他就吃到了来自齐青思的一个大逼抖。不过好在齐青思虽然打了他一巴掌,但事后他最终还是如愿以偿的品尝到了齐青思唇脂的味道。
想想自己给沧溟楼捐了那么多灵石,结果这群蠢货一直都说付不了齐青思,到最后还得是弟妹的助攻最牛逼。
为了表达谢意,他这次来泰安城特地给三十九带了整整一百颗醒神丹和一大包非常特殊的灵茶。
灵茶的名字叫淫龙藿,还搭配了金枪蛇之血,九彩神鹿鞭研磨成的粉末,至于功效,只能说懂得都懂……
并且,王金洋还悄悄告诉三十九,这丹药若是溶在这灵茶里,不仅效果不会流失而且还根本喝不出任何味道,听得三十九嘴角不断的上扬,直夸王老板大气!
至于十三,王金洋也非常贴心的给十三带了一大包九转地黄丸,并告诉他没事就多吃点,不用心疼,吃完了他那还有,给十三听的是一头雾水,根本搞不清楚王金洋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听到齐青思这么说,坐在两人对面的十三不以为意的耸了耸肩。
他没有过多解释什么,两片时空的文化差异相当巨大,说的越多破绽越多。
“嫂子谬赞了,业余爱好罢了。”
齐青思闻言没好气白了他一眼,然后又“凶狠”的瞪了一旁的王金洋一翻。
什么嫂子,明明她和王金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王金洋没说话,只是冲她嘿嘿嘿的傻笑,但暗地里却悄悄冲十三比了个大拇指。
“秦道友这话未免有些太伤人了,至少我自问做不出你给潇湘那些女子们写的那些诗词歌赋。”
除了一剪梅,十三还给潇湘中的不少人都量身定做了诗词,其目的就是想把潇湘打造成真正的风雅场所,而不是像洛九天天天喜欢逛的风月之地。
不仅是诗词,他还特地筛选了不少地球上由诗词改编的歌曲,以及评弹、民歌等等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只不过,这些歌曲他只能说会唱,至于伴奏、旋律等等更加专业的部分就不是他的强项了,所以这些东西的填充他都让林芊芊交给了更专业的儒门大师根据现有的东西去做完善和补充。
齐青思听他这么说也没有继续追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不管怎么说,能见到这么多的足以传世的经典问世也是人生一大幸事,能够给潇湘剪彩,也是小女子的荣幸。”
她这话说的倒是一点都不假,就凭这些诗词歌赋,潇湘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一块闻名千界的金字招牌。而作为潇湘的剪彩之人,她也一定会跟着潇湘一起被载入史册,这是每一个儒门修士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嫂子太谦虚了,潇湘能得你助力,也是秦某的荣幸。”
说着,十三从怀中拿出一张信纸。
“礼尚往来,这是在下送给浩然沧溟楼的一首长诗,还望贵宗不嫌弃。”
“哦?”
齐青思闻言顿时来了兴趣。
仅凭她看到的那些诗词就已经足够让她惊艳了,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有心的还替沧溟楼写了诗。
她伸手接过十三递来的信纸,结果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让她感受到了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足足愣了好几息,齐青思抬头深深看了一眼十三后才接着往下看去。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呼……”
通篇读完,齐青思深深的吐出一口气,她的神情还算平静,但那不断闪烁的眼眸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悸动。
“这首诗叫什么?”
“浩然正气歌。”
十三呷了口茶后平静道。
他当然可以理解齐青思心中的激动,毕竟这首诗可是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代文豪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文章可以说对后世整个华夏的文人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十三从中截取了一部分,使其和沧溟楼更加的契合,沧溟楼修一口浩然气,自然比其任何修士对这篇文章的感触都要深。
“浩然…正气歌!”
齐青思听罢目光猛地一亮,她不由自主的又反复读了好几遍后才小心翼翼的把信纸收入了纳戒中。
这首浩然正气歌简直就是替沧溟楼量身打造的。每每读之,她都会感觉仿佛有一股浩然正气充斥全身。对儒门修士而言,这短短的几句诗简直不亚于一件修心炼气的异宝!
“秦道友,这首诗青思就厚颜代沧溟楼收下了。”
齐青思收起信纸站起身恭恭敬敬的朝十三作了个揖。
“大恩不言谢,等回宗门之后,我一定禀明师尊将它篆刻在沧溟楼的圣贤广场供宗门弟子每日研读。同时我也会把它昭告天下,希望能有更多儒门弟子因它受益。”
她的语气非常的认真,或许对十三而言这就是一首诗而已,但她作为儒门修士,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这字里行间充斥的浩然正气。
“嫂子喜欢就好,金洋兄此前帮我良多,你不必如此客气。”
十三回了一礼。
“而且,正如嫂子之前说的,唯有等价交换才会不染因果,总不能白让嫂子帮忙不是。”
齐青思闻言轻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她心中清楚这件事她和沧溟楼都占了大便宜,还是等回了宗门之后看看师尊打算怎么还这个人情吧。
咻——
齐青思话罢,一枚传讯符悄然落到了十三的手中。
神念探入后,十三眉梢微挑。
“嫂子,金洋兄,拙园那边有点事我先回去处理一下,三日之后就拜托嫂子了。”
“好说好说,你先去忙你的吧,三天之后我陪你嫂子一起去给你捧场。”
王金洋笑眯眯的冲十三拱了拱手,这一声声的嫂子喊得他浑身舒坦。
齐青思见状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随即她伸出右手狠狠的在王金洋的腰上掐了一把。
“嘶!谋杀亲夫啊!疼疼疼疼疼!”
……
告别了王金洋之后,十三没出金玉楼便直接遁入了虚空,半个时辰之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地盘。
“少主,温齐他们几个已经招了。”
主楼门口,等候多时的白业一见到十三便恭敬的迎了上去。
“进去说。”
十三话罢,带着白业一头扎进了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