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县令他才刚从京城归来不久,进京的道路着实不怎么好走,来回用了以前几倍的时间。
此次进京面圣,皇帝陛下特意嘱托他要对童家多加关照。
圣上有言在先,如果遇到任何情况都可直接呈报上去。
尤其是当下旱灾肆虐,许多地方局势不稳,人心惶惶,已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
常宇州回到县衙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拿起纸笔,奋笔疾书起来。
他要将今日在童家发生的所有事详细地记录下来。
只见他运笔如飞,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一会儿功夫就洋洋洒洒地写下了好几页纸。
不仅如此,他还把童家和唐家这半年来在嘉陆县旱灾期间的种种善举和所作所为一一描述清楚。
关于土豆、大米以及土豆面粉的加工方法,他更是写得极为细致入微,仿佛要让人通过文字就能看到整个加工过程一般。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童家此次慷慨解囊,向朝廷边防的军士们捐赠了大批的腊肉等各类肉食,以及数量众多的干菜。
这些物资对于守卫边疆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待常县令写完之后,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密信卷好,用细绳捆绑结实,放入从京城带回来的那只鸽子腿部的小竹筒之中。
接着,他又去取来一些谷物和清水,悉心地喂养着这只肩负重任的信鸽。
一切准备就绪,常县令双手捧着信鸽走到院子里,轻轻地一扬手,那信鸽便振翅高飞,向着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
阿彩正站在童家庄子上那巨大的粮仓前,仔细地查看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
她心里暗自思忖着:这些新粮一旦被加工出来,恐怕大部分都得捐赠出去了。如此一来,那些可怜的流民们就只能靠吃陈粮来果腹了。
一旁的应嬷嬷忍不住嘟囔起来:“也就咱家小姐心善啊,居然给这些流民吃得这么好。别的地方可都是只给喝点稀得能照见人影儿的米汤呢。”
阿彩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嬷嬷您有所不知,咱们马上就要开始修建水库了。只有让那些人都吃饱肚子,才有力气去干那些苦活儿累活儿呀。再说了,咱们提供给他们的粮食可不是白白施舍的哟。”
这时,容嬷嬷也凑过来附和道:“是啊是啊,别看这上百万的流民数量众多,吃起饭来也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其中劳动力可是占到了足足六成呢。这样一来,无论干什么活计,咱们都不愁没有人力可用啦。”
谷嬷嬷听后连连点头称是:“没错没错,咱们童家和唐家名下所有的庄子里的水渠,那可都是用坚固的石头砌成的。以往想要招募足够的工人去开采石头、堆砌石头,就算花费大把的银子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到呢。如今有了这些流民,可真是省事儿不少。”
容嬷嬷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接着说道:“而且啊,咱们小姐还下令让所有能够劳作的人全都出动,去修筑道路呢。这路要用青石铺就,等修成之后,哪怕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会弄得到处都是两脚泥巴啦!”
应嬷嬷也跟着点头笑着说,“咱们这青石路修的真是好,不少嘉陆县的百姓还翻修了房屋呢,用到的流民就更多了,只要管饱饭就成。”
阿彩微微蹙起眉头,认真地盘算起来:“此次修建水库可是个大工程,咱们不仅得给工人们付工钱,而且平日里都是让他们在粮食和银钱之间随意选择,这回可不同以往,不但要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工钱更是一分都不能少。”
就在这时,戚二管家缓缓地从粮仓深处踱步而出,他那原本就圆润的脸上此刻堆满了灿烂的笑容,活像一尊弥勒佛一般。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啧啧称赞道:“瞧瞧咱们童家这粮仓,建造得真是精妙绝伦啊!竟然连一丝一毫的鼠患都不曾遭受过。”
他刚才走进粮仓仔细一瞧,那些堆积如山的粮食颗粒饱满、色泽鲜亮,仿佛刚刚收获下来似的。
阿彩满意地点点头,背着双手悠然自得地走出了粮窖,随口说道:“既然如此,咱们新制作的那批红烧肉罐头索性也随着捐赠的粮食一并送出去吧。”
听闻此言,一旁的应嬷嬷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急忙伸手捂住自己的胸口,满脸的心疼之色简直溢于言表。
她忍不住嘟囔起来:“啥?全都送出去啦?那咱们往后还要拿这些东西去送礼呢,如今一股脑儿全送光了,到时候咱们该拿什么去送人哟!哎哟喂……”
然而,阿彩却只是云淡风轻地摆了摆手,宽慰道:“莫急莫急,反正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生猪出栏,届时再赶制一批便是了。”
应嬷嬷和戚二管家对视一眼后,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愕与无奈。
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道:“咱们府上这位九小姐啊,这败家的程度简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飙升呢!”
平日里,九小姐花钱大手大脚那可是出了名的。
给家中的少爷小姐们置办衣裳首饰时,她总是毫不吝啬地掏出大把大把的银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那些金银财宝在她手中仿佛只是一堆毫无价值的废铜烂铁一般。
而且,九小姐对于首饰头面的挑选更是极为挑剔。
她只钟情于外邦人贩卖的稀奇玩意儿,尤其是自家凤羽国制作的精美首饰,更是非精品不要。
价格高低对她来说根本无关紧要,只要能让自己满意就行。
然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得数这次的捐粮捐肉之举。
只见九小姐小手轻轻一挥,便将新加工出来的所有粮食统统捐献了出去。
要知道,那可是数量惊人的粮食啊!
足足能够让嘉陆县外的上百万流民吃上整整一年,并且还是管饱的那种!
再回过头来瞧瞧自家那满满当当的粮窖,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似乎也难逃被捐赠出去的命运。
毕竟以九小姐这般慷慨大方的性子,又怎么会舍得看着这些粮食闲置在那里呢?
不得不说,这些粮食保存得实在是太好了,颗粒饱满、品质上乘,但恐怕最终也只能成为他人的盘中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