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心中早有一番计较,他妄想着一旦沅州城破,那些曾是大西军旧部的明军,必会重归自己麾下,跟随他一同投奔大清,共享那荣华富贵的生活。
洪承畴听闻此计,心中亦是欢喜。他见此乃壮大军力的良机,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孙可望的提议,让他前去招降那些俘虏。
然而,世事难料,这些俘虏对孙可望的变节行为心存痛恨。他们表面归降,一俟获得自由,便趁守军不备,纷纷逃之夭夭。最终,只有不到千人留了下来,孙可望手中的筹码因此大打折扣。
孙可望望着那寥寥无几的降兵,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涩。他原本的雄心壮志,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无奈之下,他只得接受了洪承畴的安排,准备启程前往北京,去觐见那位年轻的顺治帝。
另一边,宝庆守将叶林在收到白文选密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整备兵马,准备率部前往靖州。他下令将那些无法带走的粮草辎重等物资分发给百姓。
因明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和满清作风对比明显,深得百姓爱戴。在听闻明军即将离开宝庆的消息后,当地百姓害怕遭到清军报复,于是纷纷扶老携幼主动跟随明军撤退。很快,整个队伍就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竟多达六七万人,大小车数百辆,由于队伍中满布老弱妇孺,大军行动变得愈发迟缓。
叶林站在高处,望着绵延数里混杂在大军中的逃难人群,脸上不禁露出了忧虑的神色。百户张自明在一旁,更是焦急万分:“将军,如今众多百姓追随大军,一天不过行军最多二三十里,若是被清军追上,该如何是好?”
这种情形叶林也是万万没有料到,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百姓愿意相随,吾安可弃之?”
张自明也明白叶林的心思,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叶将军,如携百姓随行,何不行以军伍之令?”
叶林心中一亮,他明白张自明的意思。幸好,在宝庆时,白文选严格执行朱由榔的军训政令,这些百姓中的青壮年大多接受过简单的军事训练。而且,大西军向来有携带家属征战的习惯,这使得处理起来相对容易。
两个时辰后,叶林成功地将这六万多百姓分成了十个营,每营配备了六十名士兵作为基层指挥,并辅以青壮年的力量,使得原本混乱的队伍,竟然渐渐变得有序起来。
老弱妇孺被安置在马车中,位于队伍的中央,受到最好的保护。青壮们则围在马车周围,他们五人一组,配备火绳枪一支,长枪两支,砍刀一柄,每十组由一名士兵指挥。外围是叶林的步兵,他们人手一支火绳枪,一柄砍刀,一些刀盾兵还携带着大盾,形成了坚实的防线。最外围是三千骑兵,他们游弋在队伍周围,时刻关注敌人的动向,确保整个队伍的安全。
队伍中除了百姓,还有宝庆府衙的官员们。叶林担心他们给清军通风报信,索性将他们全部“请到”靖州去。张惟养也被安排在中间的马车上,他的家丁们被打散分配到各营中,就剩他一个光杆司令,有什么计划也没法展开了。
前几日白文选率军出城之时,他就有明军要离开的预感,果然不出所料,宝庆的局势已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
叶林深知,这些官员们若留在宝庆,不仅会成为清军的棋子,更可能泄露明军的行踪和计划。因此,他决定将他们一同带往靖州,既是保护,也是防范。
终于,经过数日的跋涉,队伍终于来到怀化。
此时,洪承畴也已经整顿好了沅州城防务,他听探马来报,怀化附近有大量明军,数量大约有十万人。
洪承畴心中一惊,他第一个想法是李定国从广西出兵了。随后,他又将这个想法否定。根据孙可望的情报,李定国此时应该正与朱由榔并肩作战,深陷广东的战火之中。
洪承畴心中疑云重重,他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十万明军,若非李定国所领,必有其他缘由。他立刻召集幕僚商议对策,同时加派斥候,密切监视怀化的动向。
经过一番侦查,洪承畴终于得知,这十万明军并非来自广西,而是宝庆守将叶林所率的部队,以及随行的数万百姓。
洪承畴意识到,叶林此举是一种战略上的转移,意图在靖州重新集结力量。他深知,若让叶林成功抵达靖州,与当地守军汇合,明军的力量将得到极大的增强,这对清军而言无疑是一大威胁。
在一番权衡之后,洪承畴决定派遣一支精兵,由唐通带领,前往怀化,探明情况并寻找战机。
与此同时,叶林在怀化稍作休整,他知道洪承畴不会坐视不理,必然会有所行动。他派出斥候,对周围地区进行侦查,以防清军的突袭。
此时,唐通率领着一支绿营精铁骑也到达了怀化附近,他派人仔细探查,发现这支所谓的大军其实大部分是宝庆的百姓,心中已有定计。
夜幕降临,叶林不得不命令大军安营扎寨。就在此时,一队清军趁着夜色,突然发动袭击。叶林早有准备,他命令外围的步兵和骑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火绳枪手点燃引线,准备迎战来敌,刀盾兵紧握盾牌,随时准备抵御冲击。
尽管如此,大营中的百姓仍免不了慌张。幸运的是,叶林派去的基层士兵指挥得当,他们将马车围成防御圈,让老弱躲入中间,青壮年手持武器,利用马车作掩护,抵抗来犯的敌军。
唐通本以为这些百姓一触即溃,却没想到在这里吃了大亏。他的三千骑兵虽然骁勇,但面对的是八万人,其中还有一万明军的精兵。
在夜色的掩护下,百姓们并不清楚来了多少清军。只听到士兵们不断重复的命令:“只是小股部队骚扰,大家不要慌!扰乱军营者,按通敌论处,格杀勿论!”
在这种半安抚半威胁的话语下,百姓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清军骑兵见夜袭未能奏效,一番冲杀后留下数十具尸体,只得鸣金收兵。
叶林不敢大意,命令士兵在外围巡逻侦查,其他人轮流休息。待到天色微明,便立即启程继续前进。
同时,叶林还派遣信使往黔阳送信,请白文选率军来迎,确保队伍顺利抵达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