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天天刚亮,偏关堡的守城将士正在吃着早餐,一声女真进攻的号角直接打断了清晨的宁静。

多尔衮骑着自己的战马,走到偏关堡前面,他看着城上士兵正拿着兵械在严阵以待,城下的陷沟拒马密密麻麻的,那些防御工事下面的土壤还是湿润,显然这些防御工事都是新修不久,土壤里面的水分还没有晾干。

“杀!”

随着多尔衮战刀对着偏关堡方向一挥,大量的女真士兵大喊着冲了过去,那些攻城士兵他们身后还跟着大量的骑兵,骑兵不停地对着城墙上的守军抛射攻击,压制他们,掩护着士兵破坏着防御工事。

偏关堡属于内陆的第三道烽堡,并没有像大明九边第一道防线那样,配备火器进行防御。看到城下冲过来的女真士兵正在奋力的破坏着城墙外面的拒马,冯天林一遍拿着盾牌抵挡,一遍指挥着守城的士兵对着他们射箭攻击。

一时间双方箭雨覆盖,城下的女真士兵不停地有人被射穿身体而倒地,他们后面的士兵拉起他们的尸体来抵挡空中飞来的箭矢,继续卖力的破坏着城下的防御工事。

虽然偏关堡的守军他们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用弓箭压制住了女真骑兵的弓箭,但是精于骑射的八旗士兵还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城下进攻的女真士兵借助自己的盾牌和同伴尸体格挡着空中的箭矢,很快便破坏了一大片的防御工事,按照这个速度,过不了多久,城墙下面的防御工事便能打开一个让战马通过的通道过来。

“天林,你让将士们试试这个!”

付二看到城下的女真猛烈的进攻,他拿着一个削减的木棍走到冯天林身边说道。只见付二手中的这个木棍一人那么高,木棍手腕大小的粗细,木棍的最前端被利刃削尖,很是锋利。

付二说完,用他仅剩的右手抓住木棍中间,身体向后撤了几步,一个助跑将木棍抛射了出去,木棍飞速地扎向了正在拼命破坏拒马的女真士兵。

木棍伴随着强大的冲击,直接将女真士兵防御弓箭的盾牌击的粉碎,透过盾牌直接将下面的士兵身体穿透,钉在了土地之上。

伴随着那一片盾牌的破碎,空中的箭矢穿过盾牌的空缺,直接击中了下面的其他士兵,顿时那块破坏工事的士兵被歼灭了一大片。

冯天林看到这个方式奏效,于是让士兵纷纷效仿付二的动作,准备让士兵寻找树枝,修剪成长矛的形状。

付二笑着拍了拍手,他身后的老兵台上来了几大捆已经削好的木棍,冯天林看着这些老兵他们眼中满是血丝,就知道这些都是他们昨天晚上连夜赶制的,他内心不由地感慨这些老兵战斗经验的丰富。

多尔衮看着自己的士兵被一个个地钉在了地上,气得破口大骂,看着士气已经跌落到了极点。在前面进攻破坏防御工事的士兵已经有人开始溃逃了,他只得鸣金收兵。

冯天林看着退却的女真大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指挥手下给守城士兵们分发食物,让他们把没吃完的早餐给补上。

“天林,如今这才是建奴进进攻前的试探。一旦他们破坏了拒马这些防御工事,他们便能策马到城下,到时候才是真正血战的时候。天林,现在你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下吧,养养神色,大战还在后面呢!”付二看着一脸疲累紧张的冯天林,递过去一个水壶安抚着说道。

“嗯!”

冯天林看着付二感激的点了点头,他自己倚在城墙上,闭着眼睛,舒缓着他紧张的情绪。

城下,多尔衮也没想到守城的士兵竟然提前准备了这么多的木棍长矛,这些长矛看是普通,但是借助高高的城墙,抛射下来,带着强大的穿透力,竟然直接克制了他们士兵的藤甲盾牌。

“该死的,没想到这个峰堡竟然如此的难缠!”

之前在进攻其他的峰堡时,多尔衮几乎都是一个骑兵的冲锋压制,步兵跟进就将他们的守城工事给破坏得一干二净,然后利用绝对的优势一天之内便能攻下一座峰堡。

没想到今天一上午的时间,不仅墙外的防御工事没有破坏多少,他还死了不少的士兵,士气更是被打击得低落不已,这让多尔衮很是意外。

多尔衮让士兵整整休整了三个时辰,大军的士兵的士气才恢复了起来。

这次他也不再试探进攻,直接将手下的蒙满八旗士兵,连同他们之前俘虏的百姓全部压了上去。

看着城下百姓被当成肉盾挡在了前面,城上的冯天林气得握紧了拳头,怒目圆睁。

“天林,这是建奴的惯用手段,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还有身后的十几万大同府百姓,不能行妇人之仁!”付二看出冯天林的纠结,急忙开口安抚地说道。

“将士们,建奴犯我疆土,掳我百姓,杀我同胞,咱们身后都是十几万的大同百姓,里面有我们的家人,城下的皆是敌人,给我杀!”

冯天林说完拉弓直接射杀了一名女真士兵,士兵看着也是纷纷效仿,顿时城下无论百姓还是蒙汉八旗士兵,一片地倒下了。

不过这些守城的明军士兵也被射下城墙的女真骑兵射杀了不少,两军都出现了大量的死伤。

趁着这个间隙,多尔衮已经命令手下的士兵,将外面的防御攻势给清理得干净,骑兵已经能够顺利的进攻到了城下。

有了这个通道,大批的八旗士兵骑着战马冲到了城墙近处进行射击,顿时城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不少的守城士兵都被射穿身体,惨叫着跌落下了城墙。

有了骑兵的掩护下,步兵也看着攻城器械开始攻城,一条条的钩梯被挂在偏关堡的城墙之上,女真士兵也开始密密麻麻地向上攀爬。

“给我砍掉钩梯!”

冯天林一边大喊,一边努力的砍着城墙上钩梯个钩子,不过钩梯前段的铁钩都是精钢做成的,即便是被砍得火冒金星也没有砍断。

“一二三,起!”

这时,付二带着几把个老兵将一个巨大的原木扛到了墙头之上,沿着构梯上用力一推,巨大的原木顺着钩梯滑了下去,钩梯上的女真士兵被一个个地撞击下去,重重的摔在地上,最后被原木压成肉泥。

看着付二他们一击奏效,其他是士兵也纷纷的效仿,之前他们准备木棍长矛的时候,还剩下了不少的木头,一时间钩梯上的女真士兵就像一连串的蚂蚱一样,被一串串地撞下钩梯,最后被巨木压成肉泥,城下的惨叫不断。

看到这个场景,刚有的进攻优势被压制了下来,多尔衮也不再堆人强攻了,看着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他只好鸣金收兵。

晚上,多尔衮看着手下的伤兵在营帐里痛苦地哀嚎,他对于偏关堡眼中全是怒火。

他也没想到一个内陆烽堡竟然如此的难啃,原本他计划用一天的时间攻下这里便去和皇太极会合,如今一天过去了,城墙都没有攻上去了一次,自己的士兵反倒是损失了不下两千人,这些损失都是八旗精锐,即便是他也感到了肉疼。

“十四爷,得到最新的消息,大汗的人马已经快要到平型关了,他们现在只有不到两天的路程了!”

多尔衮也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以为他耽误了皇太极的合围大计,恐怕即便他是皇太极的亲弟弟,也难逃皇太极的怒火。

“哎,看来只能提前用那个了,我准备的杀手锏,没想到竟然要用在这个地方!”

多尔衮思考了几遍,最后沉声说道。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我的帝国无双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1840印第安重生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帝凰之神医弃妃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唐:六岁皇子,开局拔李二胡子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亡命之徒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抗日之大上海皇帝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醉枕江山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大唐极品闲人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