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梁启超于1873 年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他的祖上世代以农耕为业,祖父梁维清开始攻读诗书并考得秀才,受祖父影响,梁启超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他 5 岁始读四书五经,9 岁能写千字文,12 岁中秀才,15 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县试、府试皆名列第一,有“神童”美誉。

1890 年,梁启超赴京会试不中落第,回乡时途经上海,开始对西方的政治、文化产生兴趣。同年秋,他结识康有为,被康有为的学说折服,拜康有为为师。此后,他在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学习,协助康有为着书立说,如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为改革理论做准备。

1894 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清政府因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等原因战败。1895 年 4 月 17 日,清政府被迫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等。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各界的强烈不满和震惊。

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出现,随着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家提出的变法主张逐渐酝酿成一股社会政治思潮。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和进步知识分子,抨击封建顽固势力恪守的“祖宗成法”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呼吁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粤湘举人率先上书:在中日和谈之际,国内各省举人正云集京师参加会试等待发榜。1895 年 3 月 21 日康有为探知中日和约内容后,即令梁启超鼓动广东举人联名上书。

梁启超领衔 80 余位粤中举人,谭绍裳、文俊铎、任锡纯分别领衔数十名湖南举人,率先将上书递到都察院。各省的举人也相继各自联名上书。一时间,都察院门前车马盈巷、衣冠塞途,举人们群情激愤,台湾籍举人更是垂涕而请命,吁请光绪帝拒绝批准和约。这类公车上书数量达 31 件,签名达 1555 人次,并最终通过都察院递到御前。

各省举人接连上书的举动激起了巨大声浪,康有为觉得“士气可用”,用两夜一日时间写就一万八千余字的《上京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并令自己的学生梁启超、麦孟华分头誊写,通过各种渠道通知、联络、鼓动各省举人。康有为、梁启超等策动十八行省举人 1000 多人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连日集会,传阅“万言书”,征集上书联名。

松筠庵集会前各省举人上书,已引起主和派不满。千余名举人在松筠庵集会议政,欲联名上书请愿,更令主和派忌惮。主和派、军机大臣孙毓汶命心腹黄曾源走访京城各省会馆,恐吓、阻挠举人们参加联名上书。街上出现匿帖,诬蔑攻击联名上书,有举人怕受牵连,要求从“万言书”中除名。同日,孙毓汶联合总管太监李连英请太后慈禧出面,迫令光绪帝在和约上用玺。十八行省举人的联名上书递呈都察院,都察院以皇帝已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

明确提出反对割让台湾,反对与日本议和,认为割弃台湾将离散民心,忍辱言和将加速国家败亡。

一是“下诏鼓天下之气”,提请光绪帝下“罪己之诏”“明罚之诏”“求才之诏”,鼓舞天下士气,共赴国难。

二是“迁都定天下之本”,针对日本扬言攻北京,提出迁都长安,将两亿两赔款改充军费,誓不对日求和。

三是“练兵强天下之势”,主张选将不以资格,购械宜用西洋,并准许南洋侨商组织军团,以增强抗日军事力量。

四是“变法成天下之治”,指出“下诏”“迁都”“练兵”只是权宜应敌之谋,“变法”才是立国自强之策,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如成立银行、建立邮政系统、设局铸银币、准许私人兴修铁路创办工厂、设立轮船公司及开矿等“富国之法”,务农、劝工、惠商、恤穷等“养民之法”和设立学堂普及教育、改革科举设实用学科、开设报馆启迪民智、设立道学提倡孔教等“教民之法”。还提请光绪帝颁特诏,选议郎、开武英殿、议大政,实行君民共治。

“公车上书”虽未能阻止光绪帝批准和约,且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十八行省举人联名上书请愿未能成功,但它集会议政、聚众上书突破了清代“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中国近代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揭开了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主笔的《上今上皇帝书》经传阅、传抄和随后印刷刊行,其变法图强的主张广为流传,造成颇大反响,也提升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治声望,奠定了他们在其后维新变法运动中的地位。

此次事件是中国近代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开端,为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积累了经验,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1895 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梁启超是主要撰稿人;之后该报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 年,梁启超与汪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刊《时务报》,他撰写了《变法通议》等五十余篇文章,系统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最初由康有为、陈炽等维新派人士负责筹集经费。后来北京强学会成立,该报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得到了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资金状况得以改善。

主要编译西电西报,介绍“列强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也有梁启超、麦孟华等撰写的文章(未署名)。

旨在广开知识,让国人了解西方情况,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从而宣传变法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它为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国知识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使更多人开始关注国际形势和国内变革的迫切性。通过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等,为维新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意识和对变革的思考,为维新运动的兴起进行了思想铺垫。

该报政治倾向鲜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触动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1896 年,清政府以“惑世诬民”罪名查禁,禁止发行,导致报纸停办。

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共同筹备资金。黄遵宪凭借其外交家身份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提供重要支持;汪康年利用在上海的人脉和资源助力;梁启超也积极参与经费筹备工作。

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等五十余篇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问题。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呼吁中国进行全面改革,实现国家富强。

言论大胆新颖,所译外报开阔读者眼界。它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重要阵地,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了维新思想,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关注和参与维新运动,对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激发了知识分子和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营造了舆论氛围。

随着影响力扩大,遭到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打压。同时,内部汪康年与梁启超产生分歧,汪康年掌握控制权后将其变为洋务派喉舌,背离维新变法宗旨,导致《时务报》失去原有的影响力和作用,最终走向衰落。

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法令,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利益,在 9 月 21 日被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镇压,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期,梁启超以日本横滨为基地,先后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在这些刊物上,他继续鼓吹立宪保皇,反对革命,同时也传播了大量的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对当时的中国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新民丛报》在当时的中国青年中广泛流传,许多人通过阅读该报开始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中国的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游历夏威夷、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呼应海外华人广泛觉醒的政治意识,建立保皇会的全球网络,试图团结海外力量支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这一时期,梁启超通过广泛接触西方文化和思想,不断反思和总结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其思想逐渐发生转变。他开始认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和素质提升对于国家变革的重要性,提出了“新民说”,强调要培养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精神的国民,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912 年 10 月 8 日,梁启超自日本返抵天津,结束了长达 14 年的流亡生涯。回国后,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在梁启超的广泛周旋下,共和建设讨论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共和俱进会、国民协会、共和统一党 6 各政团合并组成民主党,推汤化龙为干事长,后推梁启超为领袖。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梁启超曾一度支持袁世凯,并出任司法总长等职务。但后来他发现袁世凯有称帝的野心,便坚决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与蔡锷等人策划了护国运动。

段祺瑞执政时期,梁启超也曾加入段祺瑞政府,但随着对政治局势的失望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他逐渐对政治活动感到厌倦。

晚年的梁启超逐渐远离政治舞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中。他在清华大学等高校讲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着作《饮冰室合集》也在这一时期完成,系统地总结了他的思想和学术成果。

“五四”运动期间,梁启超反对尊孔复古,讴歌民主与科学,对当时的社会运动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支持。

1929 年 1 月 19 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 56 岁。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经历丰富而曲折,他始终在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不断探索和奋斗。

1912 年,梁启超归国,拥护袁世凯统一,并于 1913 年出任司法总长。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策动护国军反袁。段祺瑞执政时期,一度出任内阁财政总长。

袁世凯帝制运动期间,梁启超反对袁世凯,与蔡锷谋划反袁,并亲赴肇庆担任军务院督军兼政务委员长。

张勋复辟后,梁启超一度出任财政总长。1917 年 11 月,梁启超随段祺瑞内阁辞职。

梁启超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的教育理念既强调传统的道德品质培养,又注重引导子女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文化,鼓励子女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他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子女交流,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梁启超共有 9 个子女,在他和夫人王桂荃良好的家风熏陶浸润培育下,个个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个个皆才俊”的佳话。长子梁思成是着名建筑学家,1955 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次子梁思永是着名考古学家,1950 年 8 月被任命为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五子梁思礼是我国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帝凰之神医弃妃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十三皇子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醉枕江山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