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光匆匆,又过去了五年,大秦帝国,如果在古代的盛世标准来说的话,赵琛已经干得很好了。
疆域空前辽阔,人民富足安康,商业,手工业的技术也一直在革新,白银源源不断的流入,整个大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咸阳城里,无数的小孩儿在到处乱跑,嬉戏,拿着小风车。
赵琛在附近的酒楼里坐着,看着这片繁华盛世,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也已经快四十七岁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起来,秦帝国,也立国二十年了。
按照原来的时间线,这个时候,楚汉争霸快完了,刘邦也差不多要建立汉朝了,但是现在,他,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
全国首富,没跑了,他有钱,最有钱的就是他。
赵琛的钱袋子,就像和珅是乾隆的钱袋子,但是和珅是贪污搞的钱,刘邦是正当商业赚的钱。
官商合作不算什么新鲜事,商人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没办法起来。
刘邦现在别提有多感激赵琛了,如果不是他把自己从沛县那地方带出来,现在可能还是个泥腿子呢,哪儿有现在这么风光。
可惜,他原本是要当皇帝的。
刘邦现在还不想进朝廷里当官,自己当商业老大多舒服,还不用跟那群人天天斗心眼子。
不过,他还是来到了赵琛的身边,因为赵琛喊他过来的。
“老刘啊,这几年多亏了你的支持了,我的那些工程才能搞得起来。”赵琛说道。
“元首大人,您这说的什么话,我的钱,那还不都是你的钱吗?”刘邦恭敬道。
“你的钱,是你的,就是你的,投资了这么多,赚得也不少吧。”
“元首大人,实话给您说,还没回本呢,您那些工程太多,太大了,好多都没修完,有些地方也才有点起色而已,不过,我觉得应该都不会亏本。”刘邦说道。
“现在时间是太短了,没什么问题的,肯定能赚钱。”赵琛打趣道。
“元首大人都没说错过。”
这些年,刘邦帮了他很多,出钱出力,医疗,学校,图书馆,他哪儿都给过钱。
“走吧,去咸阳图书馆看看,修好了一年了,都没怎么进去看过,你陪我一起,不要惊动他人。”赵琛说道。
“是。”
咸阳图书馆的地址,赵琛选在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地方,阿房宫。
他把咸阳宫跟阿房宫分割开了,他觉得这地方都修了这么久了,地基什么的都打好了,不用浪费了,懒得再花钱重新起了。
还有人觉得这对先帝不敬,赵琛直接没理,让工部开整,林黄对于先帝接触又不深,他喊开工就开了。
刘邦也是自己人,喊掏钱就掏钱,这一次的阿房宫改图书馆的工程,并没有劳民伤财,相反,还有不少争抢着来,还怕得不到一个名额。
因为赵琛是真给工钱啊,他给的工钱可以让一个普通家庭衣食无忧,还包吃,吃得也不差,每顿都有肉,住的地方,想住就住,想回去的就回去。
这在以前谁敢想啊,搞工程还有钱拿,还有地住,有人监工,但是从来不打骂,做慢了或者没达到目标,要扣工资,这大家都可以接受。
这待遇,无数人挤破了脑袋都想来。
而建成的图书馆,宏伟,大气,就像一个新的大宫殿,而这里,无数人天天进出。
不过,进出是必须要有身份照帖,免费进出,不给钱,如果书要带回家看,那就要租,每本书的定价不一样,都是常人能负担的。
借走的人,都有记录,会有专人来记,如果不还,要按偷盗罪论处。
这样,让图书馆,也有收入,也能传播知识。
赵琛跟刘邦是从工作通道进的,大门不太好进,毕竟他俩的身份在这。
图书馆的里边,分了三层,摆满了书,分门别类,科技,军事,政治,文化,小说,诗词都有,还有不少的看书区域,讨论区域,还有讲师区域。
“不错,老刘,这里的氛围很好啊。”
“老刘我不懂什么书,我也能看出来,这些人读书,读疯了一样。”
“这才是好的。”
有不少普通老百姓的小孩进来读书,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读书机遇啊,世代种地的,谁不想改变命运?
还有一些教授,也在其中,讲课,看来,他们还是想桃李满天下啊。
孟瑾,颜涵两人也在里边,他们讲课,讲了好几天了,都上瘾了。
休息时分,两人交谈。
“这元首大人,还真是,他什么都说对了,当初我们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
“是啊,如今我们都有多少学生了,看看他们,哪个来造反啊,都是想的怎么为大秦建设多出一份力。”孟瑾说道
“没错,开民智,才是正确的道路啊,如今的大秦,人才济济,比之商周,不知强了多少倍,那三皇五帝也不过如此。”颜涵大赞。
“三皇五帝,哪儿能跟我们的元首大人相比,元首大人,我看就是天生圣人,不然,他怎么这么会治国。”孟瑾抛出了一个天生圣人的论调。
“没错,就是天生圣人,他做的一切,比那些君王,帝王都不知高出了凡几,反而那些世袭的君王,到后边就只会享乐了。”颜涵也赞同。
这样的想法不止是他们有,其他学子,这些读书的年轻人,也都有。
元首大人,比之帝王更好,他从来不给自己修宫殿,一所老宅子,住了二十几年了,都没换过。
所修的工程,全部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没有为自己修过一个宫殿。
这样的人比之任何君主都高出了不知凡几。
也从来不乱搞,除了有一个夫人,其他女人碰都不碰一下,极其自律。
而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君王,不可信,执政的只能是元首,君,只能作为一个象征,不能有任何的权力。
这样的思想,开始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赵琛走过这图书馆的方方面面,最上层就是始皇大典,也有不少人借阅。
这样的氛围,以后结出来的果实,赵琛相信,比之以后西方的文艺复兴,更加震撼。
而李府的李斯,他现在虽然垂垂老矣,但是他的眼神之中,还有一道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