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刚要开口,却被曹叡抬手制止:“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洛阳国库已经空了一半,可各地今年的税收还没有送上来——可若是西线溃了,这些钱粮留在库里当议和的筹码么?他蜀国不是秦,朕也不是六国!”
他转身取下壁上悬挂的飞景剑,剑锋出鞘三寸寒光凛冽:“大将军,朕令你领骁骑营星夜赶往长安,督长安军事以退蜀军,持此剑沿途征调粮草,沿途敢有延误者,斩!朕自领军,筹备后为大将军援!“
———陈仓———
郝昭已经不想数这是守城的第几天了,陈仓的守军经历了惊讶、惊叹、惊恐三个阶段后,如今已经处变不惊。
反正蜀军每天只扔半天石头,下午就不打了,晚上也不偷袭,所以在意识到自己打不过蜀军后,陈仓的守军们迅速蜕变成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状态,所有人都在尽最大努力搭建防御工事,以防被流弹砸死,至于上城墙防守这事儿已经变成了轮班制度,每次上去一屯士兵应付差事,顺带观察下今天的蜀军有没有准备云梯和冲车。
已经有守军私下里抱怨蜀军不走流程,既不劝降也不派人攻城,每天就是丢石头,也不给个痛快的。
不过确实有被砸的受不了的敢死队晚上出去烧蜀军的投石车——结果当然是出去百名勇士全军覆没,郝昭想不通大半夜坠城而下的这批勇士是怎么被对方发现的,最后只能归结为是运气不好。
前不久城西方向传来过军鼓的声音,显然有来自长安方向的援军来援,可以说这是城中士兵们至今还没有士气崩溃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郝昭自己也有威名),不过在那之后并没有援军打过来,显然蜀军把陈仓城围得像铁桶一样。
郝昭也曾经试着派遣勇士突围,顺着渭河想要把信送出去,可惜这个时候正是开春的时候,天气没有暖和到可以融化河水,也没有冷到让冰面承载人的重量,所以在几个倒霉蛋喂了鱼后郝昭就不再尝试了。
如今陈仓城的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况且开春时候穿甲作战是个奢侈的事情,所以郝昭本人也不再强令士兵们守城抵抗,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要是蜀军攻城,自己抵挡不住,就从城楼上跳下去,也算对得起大将军的栽培之恩。
只希望长安的援军能早日打破蜀军的围堵啊!
———郿县附近的魏军大营———
郭淮没想到司马懿亲自来了。
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十万大军——当然这十万大军的水分一样很足,其中真正的战兵只有两万多人,剩下的全是辅兵和民夫。算上郭淮的先头部队,郭淮可以肯定司马懿抽调了几乎整个长安和关中三辅的军队,估计也就在长安城留了一些精锐的守备部队。
司马懿第一时间就斥责了两人消极怠工的做法,先头部队抵达这么多天,居然没有发动过一次像样的攻击,以至于现在连对方统兵之人是不是诸葛亮都搞不清楚,所有军情依然停留在之前郝昭送出的程度上。
然后他命令两人进行武装侦查——简单地说就是备军先打一仗。
等出了司马懿的大帐,戴陵就表示上次是自己去的,这次说什么也要换人了,不过他愿意为郭长史摇旗呐喊。
郭淮看着戴陵的模样,知道对方肯定是不会上的,所以这次他只好亲自带兵上阵,为了越过那一米多的土墙,他还让士兵打造了简易的梯子。
为了保证将士们用命,他还给这些士兵加了餐,又许诺打破这层蜀军防线人人有赏,考虑到土墙总比城寨好打(既没有高耸城墙也没有望楼),魏军的将士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然后他们推着武钢车和梯子进入了土墙三百步的范畴,并吃了一轮投石车覆盖射击。
这一轮投石车甚至还是马钧改良过的版本,比之前他设计的第一款更安全,不会出现砸到友军的情况,当然射速会稍微慢一点,但是瑕不掩瑜。
中间的魏军当即人仰马翻,后方的魏军见状想撤,前方的魏军呆了一下后反而开始在低级军官的指挥下向前冲锋——这种情况下后撤无异于把后背露给敌人当活靶子,反倒是借着武钢车的保护冲锋到墙下再用梯子爬上去,跟蜀军搅成一团才更安全。
在后面压阵的郭淮一惊,显然没料到这里也有投石车——这蜀军现在打仗越来越不按以往的规矩来了,不管攻城还是防守,上来就先丢一堆石头,你哪怕派赵云出来说要斗将呢!
然后他又听到了梆子响,紧接着就是一片闪着光的寒潮——那是由无数箭矢组成的雨点,箭杆尾羽割裂空气的破空声让郭淮的心抽了一下。密密麻麻的箭影甚至让天都暗了一下,最前排的魏军士兵已经尽量把自己缩到了武钢车后。还有一些来不及躲到武钢车后的士兵则举起盾牌想要保护自己,那些没有盾牌也来不及躲到车后的士兵则在最后关头徒劳地捂住脸。
然后这些箭雨就拍到了前阵当中,并让整个冲锋势头都一顿。
前排的武钢车和盾牌上发出“咚咚”的敲击声,运气不好的士兵则被射中身躯。没能找到掩护的士兵的皮甲像宣纸般被洞穿,最后被被箭矢携带的劲道带得倒在地上。
逃得一命的前排士兵中的低级军官随即昂起头:“快快!趁着这个时候冲上去——”
他的话没能喊完,因为第二批石头已经抛了出来,汉军做了调整,所以这些石头抛的更近,正落在前军当中。
挡下无数箭矢的武钢车就这么变成了碎片。
恐惧在这个时间将人分成了两种,第一种是失去理智掉头就跑的,而第二种是爆发出最后的勇气向前冲锋的。
几名低级军官就这么拉着另外几个士兵拎着一副梯子向前冲,并发出了“杀啊”的呐喊声,这是前军的最后奋力一搏,在他们看来,蜀军既然只依靠箭矢和投石车却不肯出来一战,说明墙内都是些射手和辅兵,只要冲进去,仗着身上的甲自然可以大杀四方,为后面的同袍冲开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