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里还有些根基,而且天高皇帝远,他若是把这么多人口运过去,未必不能开创新局面,但是这么干,郑成功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反攻华夏了。
正在郑成功一筹莫展之际,高衡的讯息到了,这就像是即将溺死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要知道,高衡不仅仅是郑成功的故交,而且兴华军战斗力强大,如果能得到兴华军的帮助,那么再伐建虏倒不是不可能。
所以为了迎接高衡到来,郑成功这次也算是下血本了,在平安城码头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可以说得上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来了,国姓爷,你看。”码头上,冯锡范指着海平面上出现的几个黑点对郑成功喊道。郑成功端起千里镜查看,果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数艘大型海船,这正是高衡的队伍。旗舰上,高衡也看到了码头的人山人海,他倒是有些惊讶,对成子龙道:“军师,这安平城很热闹啊。”
成子龙道:“郑成功控制的人口本来就不多,集结这么多人,搞出这么打排场,足以显示他对这次见面的重视啊。”
高衡道:“说起安平城,其实就是当年的热兰遮,兴华军还很弱小的时候,本帅就跟郑成功一起在热兰遮城跟荷兰人打过仗,郭俊良你知道吧,就是从那一次作战中脱颖而出的。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年一个小小的兴华军连长,现在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长了。”
高衡的感慨确实是发自肺腑,郭俊良这种有出色能力的大将,再往后发展肯定会发展成独当一面的将领,如果华夏一统,兴华军势必要成立政务府,那么华夏各地都需要进行驻军,也就是建立各大军政区,郭俊良这种很有可能会成为某一个军政区的首长。
船只缓缓靠岸,郑成功已经能很清楚地看见旗舰上高高飘扬的兴华军战旗,轰的一声,宽大的舷梯放下,搭在了码头上。高衡一马当先迈出了一步,走上了舷梯,成子龙、景昭等人紧随其后。
一行人下到地面,郑成功立刻领头迎了上来,拱手朗声道:“大帅,好久不见了。”
高衡看见了郑成功,并没有立刻答话,而是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想当年郑成功是一个多么意气风发的青年,举手投足之间除了有一种贵气之外,还有着强烈的自信。想想也是,高衡第一次见到郑成功的时候,他还是福建水师的少帅,当时南明政权还有很强大的势力,福建水师兵力充足,朝廷上下都认为建虏人少,北伐是迟早的事情。
加上热兰遮一战,福建水师成功收复台岛,郑成功更是信心满满,建虏的短板是水师,明军反攻一定能获胜。
结果,一连串的打击让郑成功郁闷至极,先是清军顺利过江,又击败了隆武帝政权,老爹分兵投降,自己领兵退守台岛,除了一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之外,其他人都背叛了大明。
本来积蓄力量,准备一波反攻南京,还联系了张煌言等仁人志士,可是没想到等待他的结局是如此悲剧,明军差点在南京城下全军覆没。这让郑成功身心都遭受了重创,实际上郑成功现在才三十不到的年纪,但是在高衡看来,郑成功仿佛老了十岁,看起来像是四十岁一般。
高衡缓缓拱手还礼道:“国姓爷,你辛苦了。”
郑成功一愣,随即虎目一红,这个世界上,能真正理解郑成功的,恐怕还就是高衡了,首先两人的年纪相仿,其次二人的地位差不多,都是一军主将。最后是大家的目标一致,都是驱逐建虏,恢复中华。两人有这么多相似点,高衡可是太明白郑成功的心思了,但两人唯一的不同点就是,高衡连战连胜,郑成功连战连败,心态自然是不一样的。
郑成功的嘴唇蠕动了一下,小声道:“大帅,在下,在下。”这后面的话终究是没有说出口,高衡上前一步道:“国姓爷,胜败乃兵家常事,跟你说个好消息,多尔衮在桂林吃了大亏,清军集结七十万大军在桂林与我军会战,被歼灭了一半人,损失惨重,剩下的军队开始撤退,我们大反攻的时机就要来临了,这次前来,正是要跟你商议此事。”
“什么!”郑成功大惊失色,不仅仅是他大惊失色,身后跟着的所有人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冯锡范是认识郑成功的,上次南京战役结束之后,郑成功麾下周全斌等大将战死,现在冯锡范虽然年轻,却也不得不成为郑家军的顶梁柱了。
他上前一步问道:“末将冯锡范,见过大帅。”在来平安码头迎接之前,郑成功给下面所有人都打了招呼,高衡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他现在是兴华军的老大,也是华夏土地上最大抗清力量的领头人,如果从实力上说,高衡现在的地位应该比郑成功还要高,只不过郑成功占了一个国姓爷的名头罢了。但现在明廷已经实际上灭亡了,永历帝等人也全部被抓走了,估计多尔衮已经手起刀落把这些人秘密除掉了。
那么他这个国姓爷还有什么存在的法理,不过就是个名头罢了。但高衡可是麾下雄兵十数万,这样的人,由不得郑成功等人不尊敬。
高衡点点头,示意冯锡范不用这么客气,冯锡范紧接着道:“大帅的意思是说,清军在桂林遭到了惨重打击”
高衡回头示意了一下成子龙,成子龙上前一步将一封战报交到了冯锡范的手里,高衡顺势介绍道:“这位就是兴华军军师成子龙,这位是后勤部主官景昭,他们都是我的左膀右臂,也是兴华军的主心骨,此次一起过来,也显示了本帅的诚意。”
郑成功等人连忙见礼:“见过军师,见过景昭先生。”
冯锡范打开战报一看,立刻瞪大了眼睛,郑成功等人接过去看了看,也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愣在当场。军师冯澄世更是喃喃道:“这,这,这,惊世骇俗,惊世骇俗啊。”
郑成功合上战报,对高衡深施一礼道:“大帅,请受此一拜。”
高衡连忙托起郑成功道:“国姓爷何须如此,我哪里受得起国姓爷一拜。”
郑成功道:“不,大帅受得起,这一拜不是为了我郑成功个人,而是为了战死的将士和死难的百姓,以及千千万万期盼王师归来的百姓而拜。若是没有大帅,华夏沉沦,落于野蛮人之手,就像是乌云遮蔽了太阳,亿万民众将永远看不到曙光。但是这一次,他们有希望了,兴华军来了,他们有机会摆脱建虏的统治了。”
高衡摆摆手道:“国姓爷此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还请大帅赐教。”郑成功拱手道。
高衡道:“想要获取最终的胜利,军事上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从政治上对华夏进行改造,那么未来,当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华夏依然会面临这样的结局。国姓爷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华夏会有这么多朝代更替”
冯澄世捋须道:“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代灭亡,正是因为不得人心。”
高衡道:“那么为什么从一开始的得人心发展到不得人心呢,为什么几百年就要灭亡,然后进入下一个轮回呢,军师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
“这。”冯澄世一时间语塞,朝代灭亡在冯澄世这种古代人眼里,实际上就是气数将尽,归咎于虚无缥缈的玄学,朝代灭亡是因为这个朝代的气数没了,所以就会灭亡,但这种解释实际上是无稽之谈。
高衡道:“实际上不得人心只是表象,内里的问题就是因为施政纲领出现了大问题,如果不为人民着想,只是服务于权贵,不把馒头做大,而只知道从民众嘴里夺食,那么当有限的食物被上层全部吞噬的时候,下层民众就要起来造反了。”
郑成功道:“那大帅的意思是”
高衡斩钉截铁道:“所以我们要改变这个局面,要让华夏换一种模式延续,将千百年来的施政模式给颠覆。”
郑成功虽然不是完全明白,但也知道事关重大,看来这一次高衡前来不是无的放矢,郑成功毕竟是郑家军的最高领导人,头脑还是有的,转念一想就明白了,高衡的兴华军反攻清军,肯定要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而要争取更多人支持,首先在施政纲领上就要一致,也就是大家必须要站在一条战线上,不能思想不同,这样执行起来就会南辕北辙。
而自己毕竟担着国姓爷这个称号,如果自己站在兴华军这一边,对于下一步施政肯定有巨大帮助,高衡这是来争取自己的支持来了。
郑成功严肃道:“这样吧,大帅,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进城详谈。”
高衡点点头道:“也好,安平城我可是很多年没来过了,我真想看看。”
郑成功笑道:“哈哈哈,好,今日大帅故地重游,我已经在府衙摆下宴席,欢迎大帅到来。”
众人一起簇拥着两人进城参观,并且在府衙用了盛大的晚宴,大家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宴会结束之后,郑成功道:“菜色简陋,还请大帅不要见怪。”
高衡道:“哪里,现在是战时,能吃到这样的台岛特色美味,已经是心满意足了,要知道,华夏大地还有千万百姓在忍饥挨饿呢。”
郑成功长叹一声道:“只可惜我无能,没能击败建虏,否则拿下南京,局势何至于此。”
高衡道:“不用灰心,机会还会有的。”
郑成功做了个请的手势,“大帅,我们去书房详谈,请。”
众人一起进入书房,分宾主落座之后,郑成功吩咐人给大家上了茶,亲兵反手将门关上,房间里就剩下了高衡和郑成功以及各自麾下的一帮人。
高衡起身道:“国姓爷,古往今来,做任何一样事情,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纲领,一个明确的大政方针,做事不能像无头苍蝇一般,得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一边,让更多的人朝着一个目标迈进,才能将事情做成。其实兴华军统帅部早就经过了多轮商议,只不过一直没有公开,现在桂林战役结束了,未来我们肯定要彻底驱逐建虏,但整个华夏需要一套可行的施政纲领。不论是军还是政,都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高衡话还没说完,郑成功不敢轻易发表意见,只能听他继续说下去。
高衡扫视郑成功和冯锡范等人一眼,缓缓道:“凡是兴华军治下,以后都要实行三权纲领,所谓三权,乃是民安之权,民富之权和民智之权。”
仿佛平地一声惊雷,高衡抛出的这个三权纲领的概念让众人一阵哗然,很显然,除了冯澄世这种谋士对这三个词有模糊的想法之外,剩下的人对于这三权纲领完全不理解,更是不明白所谓民生、民富、民智意味着什么。
高衡笑了笑,他当然明白现在抛出的这个概念肯定会让众人发蒙,这已经将如此先进的概念提前了数百年,本应于晚清才觉醒的华夏,现在将在高衡的手上提前觉醒,而三权纲领就是开启觉醒之门的一把钥匙,高衡一定要将三权纲领推行下去。
郑成功放下茶杯,缓缓起身问道:“高大帅,这三权纲领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我还不太理解,若是从表象上来看,好像是说到了教化、商业和农业方面的问题,毕竟这些也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但是我想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一定有更加深层的意思。”
高衡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接下来我会和成子龙军师一起,跟大家具体说明三权纲领的含义,请大家静听。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出意见,帮助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