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拜访高览的人是张合,一位和他共事多年的将军。
本来刘备也没打算让这位刚刚投降的将军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来,毕竟谁都知道,这策反的使者可不好干。
一方面张合可能复叛,另一方面对于叛徒袁绍军未必不会采取什么极端的手段。所以,当张合主动找到关羽请缨出使的时候,关羽就让他去找了刘备。
面对张合,刘备选择了与张合把臂同游一轮之后,就同意了这个做法,丝毫不担心张合叛归的可能性。
而面对这位老友,高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选择把张合迎了进来,要知道他们两个关系在河北众将里本就不错,如今更是如此。
等张合入城,与高览分宾主落座之后。高览开口问:
“儁乂(张合的字),你为何来此?可是逃出敌营了?”
“高将军,你这是明知故问了啊!”张合就平静得多了。
“什么?你难道?”
看着高览故作震惊的样子,张合继续平静地说道:“如今我布衣前来,自然是要为刘备军做说客。”
“你……唉……我等深受袁氏厚恩何以叛之?”高览甩手道。
“你我食汉禄为汉臣,何时成了他袁氏的臣子?更何况,袁氏自称仲家叛心已现天下当共讨之!”
张合这话说得义正词严,但是确实只有一半是对的,那就是张合和高览本来确实是汉军将校。因为袁绍是冀州刺史,所以才成为了袁氏的将领,称不上是袁氏之人。
可是,袁氏自称仲家之时,张合和高览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甚至还继续为之效力。所以,提忠于汉室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一个信仰,不如说是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高览开口问:“汉室袁氏之是非,不是我一介武夫看得清的。儁乂(张合的字),你看我虽坐困此地,但是兵精粮足,城固池深。你觉得我何必要转投刘备?”
“唉,当初我在黎阳也曾如此想过。但是,袁氏大军根本未至。我坐困四个月,最终是本部人马全军尽墨,自己也不得不投降。如今高兄我来劝你,就是怕你重蹈覆辙啊!”
见张合说得情真意切,高览也知道这回是真的说到了关键问题。他很清楚,在刘备军现在的进攻强度下,他肯定守不了四个月,甚至一个月都难。
只是,朝歌的价值非黎阳可比,高览还想着守住之后可以在袁氏更进一步呢。
看到高览的犹豫,张合开口道:“高兄,你就算坚守成功,手下部曲又还能剩下几人?无兵之将,在袁氏可排第几?”
“那也好过在刘备军中,只做一小校。刘备军中,诸将亲兵之外无有部曲,那我等何以寄身啊?”
“高兄,这就是你不知刘氏强在何处了。这兵卒既然非是诸将部曲,却又能保持战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我都知道,这样的精兵有多难得。这样的兵马,刘备手下有十万人。你觉得袁氏能够对付这支兵马吗?”
“这……”在这个问题上,高览迟疑了。与刘备军交手之后,他知道刘备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可怕,有多强。
而这样一支大军的战斗力,足以在战斗中碾碎大多数对手。如果这样的大军与袁氏兵马作战,胜负之数对袁氏自然是不利。
可是,朝歌城就是刘备军围点打援的目标,刘备军想要拿下这座城池,同时也是在邀请袁氏进行一场会战。
对于与刘备军进行会战,高览很清楚,那都打了这么多次,练了那么多年兵,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不胜不败。
如果没能取胜,那高览的结果似乎也没什么变化,只是空耗生命罢了。
所以,高览还是犹豫道:“只是,那也要看主公(指袁绍)能否解围再说。要我现在投降,那怕是做不到。”
见高览如此说,张合反而颇为满意,对着高顺道:“那高兄不如多等一会儿,自然有消息到此,你可以再想想,是否要坚持。”
对此,高览是颇为摸不着头脑。
可是,后续的消息到达的时候,高览才明白为什么张合如此的信心十足。
原来,对于袁绍军会出兵救援高览保护自身退路,刘备军众多谋士那是早有预料。
甚至,很早就安排下了迎击的对策,在必经之地上设下了埋伏。不求一举击败袁氏大军,但是也要狠狠咬一口。
随着突然杀出的重骑兵截断了袁氏先锋数千兵马和后军的联系,伏兵突然杀出,一下子把这几千袁氏兵马就彻底吃掉。
虽然战果不大,但是震慑效果却非常大。让袁绍的救援计划不得不重新组织。
原本就显得来得颇为迟缓的救援,显得更加迟缓。短短百余里路,袁氏的援兵要到,却要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准备。
这段时间,高览自己清楚,哪怕是守住了,也正如张合所说,他是就要因此失去所有的部曲,而这些部曲正是他在袁氏的财富和地位的保证。
失去了这些部曲,他也知道自己恐怕很快会被边缘化。而且,这还得是袁绍取胜才有这样的机会。
可是谁都知道,如今刘备雄据河北,精兵良将无数。谁能够抵挡刘备军的攻势?或者说,袁绍苟活过了这一次,那么下一次呢?
高览可是很清楚,如今邯郸以北诸城,已经几乎都开城投降。沿着清河,到曲周之地也尽入刘备军手中。
袁氏在冀州不说日薄西山,也差不了多少。
更何况,高览作为袁氏高级将领,更是清楚,刘备军从草原上招募的四万铁骑,不仅实力强大,在劫掠中也没有大开杀戒。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备不知道什么时候对草原有了巨大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将会给刘备军带来无数精兵强将,也意味着刘备军会越来越强。
所以高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看向眼前这位老友道:“那就请张将军代我送一封书信给黄将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