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带着满满一捆松枝回到工坊,工匠们正围着陶锅和材料忙碌,锤子敲打声与藤条缠绕声交织。
山见我们回来,停下手中活,擦了擦汗迎上来问:“族长,这树枝咋用啊?”
我把松枝放一旁木桌,招呼大家围过来:“大伙都过来。咱今儿要用这松枝做个看温度的物件,蒸馏咱那15度的果酒,靠它掌握火候。”说着,我指了指旁边装满 15 度果酒的大陶瓮,果香与酒香混合飘散。
众人一脸疑惑,巧儿歪头问:“少主,温度是啥呀?咋做?”
我拿起一根松枝笑着解释:“温度就是热和冷的程度。把松枝放石臼里捣碎,会渗出绿色汁液。”边说边动手将松枝折断放入石臼,用力捣出绿色带清香的松汁。
“把松枝汁浸到这些布条里,多浸几条,再均匀绑在这根长树枝上。”我边捣边交代。
蝶、草、颖她们赶忙上手帮忙。蝶不小心把松枝汁溅到脸上,像个小花猫,草打趣道:“蝶,你成绿脸小怪物啦!”蝶嘟着嘴:“还笑,都不来帮忙。”佯装生气跑去旁边洗脸。
不多时,布条浸好汁液。我挑根笔直适中的树枝,仔细把布条一条条绑上去,调好间距。做好后,将简易温度指示工具递给山说道:“山,蒸馏时把这放陶锅旁。盯着布条颜色,要是变得很深快接近黑色,说明温度太高,赶紧撤火;要是还是浅绿,就再加把火。”
山郑重接过,点头道:“好嘞,族长,俺一定盯紧。”
此时,工匠们已将密封好的陶锅架在火塘上,火塘里木柴堆得像小山,只等点火。胶皮管一端连陶锅,另一端接大陶瓮,用于收集蒸馏出的酒精,接口处用橡胶液涂抹并裹上薄橡胶皮,确保密封不漏气。
一切就绪,我亲自点火,火焰“噌”地蹿起舔着陶锅底部。众人围在旁边,紧盯着陶锅和绑布条的树枝。
起初,布条颜色浅绿,陶锅里15度的果酒慢慢升温,泛起轻微沸腾,气泡“咕噜咕噜”往上冒。
随着时间推移,布条颜色微微发黄,我赶忙对添柴的族人喊道:“火小点,不用加那么多柴!”族人立刻调整火势。
过了一会儿,透明液体从胶皮管缓缓滴入陶瓮,发出清脆“滴答”声。工匠们欢呼:“族长!成了,成了!”
我看着激动的众人,说道:“先别激动,继续观察。等蒸馏出足够酒精,再熄火。这酒精对咱族用处大,得好好保存。”
山点头应道:“好嘞,族长。”
随着时间流逝,陶锅里果酒在火焰持续加热下翻滚更剧烈,大量白色雾气状蒸汽顺着胶皮管涌去。蒸汽在管内遇冷,管壁出现细密水珠,水珠汇聚成滴,顺着内壁缓缓落入陶瓮,每一声“滴答”都扣在众人的心弦上,大家目不转睛,满心期待。
我急忙喊道:“快,把准备好的小陶罐拿出来!”
山迅速从杂物堆放处抱出两个小陶罐,小跑着递给我。
我接过陶罐放稳,小心翼翼地将胶皮管滴下的透明酒精导入小陶罐。眼看快装满,我冲旁边工匠喊道:“递橡胶来!”
工匠迅速递上备好的软橡胶块。我扯下一小团,仔细涂在小陶罐口,留下中间一个小通道,蒸汽仍丝丝缕缕冒出。
接着,我向一旁族人伸手:“拿块干燥柔韧的兽皮来!”很快,一块合适兽皮递到,我将其轻轻盖在橡胶上,恰好堵住小通道。随后,我拿起备好的细藤条,沿兽皮与罐口边缘一圈圈缠绕,每缠一圈都用力勒紧,确保密封严实。随着最后一圈藤条系紧,密封的小陶罐完成。
一旁众人一直屏气敛息,盯着我的动作,此刻才纷纷松了口气,脸上满是欣慰。
我转头看向众人,目光炯炯地问道:“都看清楚了吗?都记清楚刚才的操作了吧?”
山和其余工匠都点了点头,山拍着胸脯,一脸自信地起身回应:“清楚了,族长。”
我满意地点了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好,那你们就按照这个方法再去仓库里搬五坛果酒过来,继续提取酒精。”
这时,蝶跑着过来,歪着头,一脸好奇地说道:“那峰哥哥,咱们现在去哪里呢?”
我嘿嘿一笑,眨了眨眼睛说道:“咱们现在去搞青霉素。”
草扑闪着大眼睛,满脸疑惑地问道:“峰哥,啥叫青霉素啊?”
我说:“青霉素,那就有点复杂。对了,你知道哪里有发霉的东西吗?”
众人震惊地看着我,眼睛里满是不解,不知道用发霉的东西干嘛?
草歪着头想了想,挠了挠后脑勺说道:“峰哥,好像酿酒的那些剩余的梨有发霉的。”
我眼睛一亮,激动地急忙问道:“在哪里?带我去。”
草点了点头,:“好的,峰哥,就在咱们酿酒的地方。”
我急忙转头看向山,神色凝重地说道:“山,你先把提纯酒精的事安排好,然后带上 五个人跟我走。”
山立刻领会我的意思,他转身面向身后一众工匠,提高了音量,有条不紊地安排起来:“你们 五个,跟咱和族长走,剩余的继续留在这儿,按刚才的方法精心提炼酒精,一丝差错都不能有,这可关系着咱们全族往后的诸多用处,都警醒着点儿!”
身后众工匠急忙点头应是,眼神中透着认真与坚定,迅速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
那被选中的 五个工匠,脸上则浮现出几分兴奋与期待,脚步轻快地站到了我身旁。
草带着我们一行人,缓缓出了工坊。
草、蝶和颖像三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带着我们进入库房。一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果香与陈腐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
库房里有些昏暗,阳光透过高处狭小的通风口,艰难地洒下几缕光线,照亮了角落里还丢着的一堆梨,以及旁边正在制作酒剩下的材料。
山和他带的 五个人紧紧跟在后面,一进库房,几人便好奇地张望着。
我皱了皱眉,径直朝那堆梨走去,心里琢磨着说不定能从这儿发现青霉菌的影子。
草眼尖,最先凑到梨堆前,随手捡起一个梨,那梨表皮已有了不少褶皱,显然搁这儿有些时日了。
蝶也不甘示弱,一下子蹦跶过来,歪着脑袋问道:“峰哥哥,你是要找这发了霉的玩意儿吗?”
我刚要点头,颖在一旁小声接话:“可这些霉看着都怪怪的,会不会有毒呀?”
我接过草手中的梨,指着上面一块黑色的菌斑说道:“你们看,像这种黑色的东西就不是青霉菌,这个咱们可不能要,它大概率是曲霉形成的,曲霉能产生曲霉毒素,尤其是黄曲霉毒素,那可是出了名的毒物,毒性强得很。要是不小心吃进去一点,肝脏可就遭了殃,时间一长,肝癌说不定就找上门了。而且除了曲霉,还有别的有害霉菌呢!”
我放下这个梨,又翻出一个长着暗褐色菌斑的,继续解释:“瞧瞧这个暗褐色的菌斑,它有可能是链格孢霉,这玩意儿产生的链格孢毒素,会让您的身体不舒服。轻的话,可能就是咳嗽几声、喘喘气,像得了小感冒似的;重的话,连肺都得受连累,喘气都费劲。”
说着,我弯腰在梨堆里仔细翻找。找了好一会儿,终于在一个梨的底部,发现了一小点呈现蓝绿色、绒毛状的菌斑,看起来极有可能是青霉菌。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个梨,对她们说道:“看,找到啦!其实只要找到这么一点点青霉菌就够了,这东西是可以培养的。咱们把它带回去,用一些简单的办法,就能让它繁殖生长。”
我将梨举到众人个眼前,用手指轻轻点着上面的霉斑说道:“你们瞧,真正的青霉菌菌斑就是这个样子的。它的颜色大多是这种清新的绿色,或是透着一点蓝绿色、灰色,和之前那些黑的、暗褐色的截然不同。来,摸摸看。”
我引导着她们众人伸出手指触碰,“感觉到了吗?它的质地是绒毛状的,就好像一小团毛茸茸的东西附着在梨上,凑近仔细观察,那些细细的绒毛一样的菌丝清晰可见。这就是青霉菌的典型特征,只要利用好这点青霉菌,咱们就能提取出急需的青霉素,帮族人对抗伤病。所以,以后见到发霉的东西,千万得仔细甄别,别瞎用。”
众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神中却透着认真。
蝶抢先说道:“峰哥哥,我记住啦,以后找东西我肯定瞪大眼,绝不马虎。”
草也跟着附和:“对,我也帮忙,不能让坏霉混进来。”
颖则轻轻拉着我的衣袖:“峰哥哥,那咱们赶紧把它带回去培养吧。”
我欣慰地笑了笑,拍拍她们的肩膀:“好,咱们这就回去,准备培养青霉菌。”
说罢,我们一行人带着这承载着希望的梨,匆匆离开库房,满心期待着能借助这一点点青霉菌,为部落开启抵御伤病的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