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下游,距离楚风落水地点一百二十公里外的一个小渔村。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河面,几艘破旧的渔船停靠在简陋的码头边,随着波浪轻轻摇晃。
村尾一间低矮的木质吊脚楼里,楚风缓缓睁开眼睛。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来,在泥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试着动了动右臂,一阵剧痛立刻从肩膀蔓延至指尖。三个月的休养,被火箭弹爆炸震断的右臂骨总算愈合了大半,但离完全恢复还有段距离。
木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个皮肤黝黑、约莫六十岁的老人端着木碗走了进来。看到楚风醒了,老人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笑道:\"醒了?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阿公。\" 楚风用流利的缅语回答,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老人连忙放下碗,扶着他靠在墙上:\"慢点慢点,骨头刚长好,别又裂开了。\"
楚风低头看了看自己缠满绷带的胸口和右臂。三个月前那场爆炸的碎片在他身上留下了十几处伤口,大部分都留在背部,最严重的一片差点刺穿肺部。如果不是这位叫岩坎的老渔民恰好在收网时发现了他,他早就葬身鱼腹了。
\"喝药。\" 岩坎把木碗递给他,里面是黑乎乎的中药,散发着刺鼻的苦味。
楚风接过碗,一饮而尽。三个月的相处,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用当地草药熬制的苦汤。虽然比不上现代医学,但对伤口愈合确实有效。
\"今天村里有人去镇上吗?\" 楚风擦了擦嘴角问道。
岩坎摇摇头:\"明天才有船去。你要的东西我记着呢,盐、纱布,对吧?\"
楚风点点头。他的卫星电话在落水时就已经损坏,这个与世隔绝的小渔村又没信号,三个月来他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村子位于缅国与老挝交界的三不管地带,远离各方势力的控制范围。
\"阿公,太感谢您了,我现在身上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等我联系到我的朋友,一定好好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报答什么报答!\" 岩坎摆摆手,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不悦,\"老头子我救人难道图你报答?\"
岩坎看了看窗外:\"今天天气好,我扶你出去晒晒太阳吧?老是躺着也不好。\"
楚风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在岩坎的搀扶下,他慢慢挪到屋外的小院里。阳光照在脸上,暖洋洋的。院子里晒着渔网,几只母鸡在角落里啄食。
\"阿公!\"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拎着鱼篓走进来,看到楚风时眼睛一亮,赶忙上前说道:\"楚大哥能下床了?\"
这是岩坎的孙女阿玉,老人岩坎和孙女阿玉原本并不生活在这里,五年前,因为缅国各方武装势力的火拼,上集市卖鱼的阿玉父母被武装分子打死,为了躲避战乱,岩坎才带着孙女阿玉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渔村定居。
\"刚能走几步。\" 楚风笑着用缅语回答,随即注意到阿玉手臂上的伤痕,\"你的手怎么了?\"
阿玉下意识地缩了缩手臂:\"没事,今早收网时被鱼钩刮了下。\"
岩坎叹了口气:\"这丫头,非要学打渔。我说了多少次,这不是女孩子该干的活。\"
阿玉不服气地撅起嘴:\"阿公年纪大了,我不帮忙怎么行?再说了,我的力气可不比其他男孩子差,男人能干的我也能干?\"
楚风闻言,嘴角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笑意。
\"楚大哥,你看!\" 阿玉兴奋地打开鱼篓,\"今天抓到一条大鲶鱼,晚上我就把它炖汤给你补身子!\"
看着鱼篓里那条足有五六斤重的鲶鱼,楚风不禁想起 \"猎鹰\" 特警队的那帮小子。特别是钱多多那小子最爱吃鱼,每次聚餐都要点水煮鱼......
\"楚大哥?你怎么了?\" 阿玉关切地问道。
楚风回过神来,笑道:\"没事,就是想起一些朋友。\"
岩坎拍了拍孙女的头,疼爱的说道:\"阿玉,去把鱼收拾了,我去补网。楚小子别站太久,累了就回屋躺着。\"
等两人离开,楚风慢慢走到院子角落的木墩上坐下。阳光晒在背上,暖洋洋的。他轻轻活动着右臂,开始认真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首先必须联系上苏哲。但这个小渔村与世隔绝,最近的镇子也要坐船两小时才能到。而且他的卫星电话已经损坏,普通手机在这里根本没有信号。
其次要弄清楚现在的外界的情况,秦清瑶和 \"猎鹰\" 的队员们现在怎么样了,到底有没有安全回到大夏,面对 “影先生” 的威胁,苏哲和大嫂又怎么样?
\"楚大哥,你在想什么?\" 阿玉的声音将楚风从思绪中拉回。她已经利落地处理好了那条鲶鱼,正用清水冲洗着双手。
楚风回过神来,看着眼前这个聪慧勇敢的少女,突然问道:\"阿玉,你知道从这里到镇上,除了水路还有其他路吗?\"
阿玉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眼睛一亮:\"有啊!后山有条小路,翻过两个山头就能到镇子西边。不过...\" 她犹豫了一下,\"那条路现在很危险,有野兽,还有...\"
\"还有什么?\" 楚风敏锐地察觉到她的迟疑。
阿玉压低声音:\" 请渔村的人说,前段时间政府军和一群武装势力起了冲突,那群武装势力被政府军打败,一部分人跑到了那两座山头附近,说不定现在还有残党躲在林子里。所以大家现在都不敢走那条路,怕惹上麻烦。”
楚风眼神一凝。缅国的武装势力竟然已经延伸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了?看来这三个月,缅国的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楚大哥,你真的很着急联系外界吗?\" 阿玉小心翼翼地问。
楚风点点头:\"我的朋友们可能正处于危险中,而且这都过三个月了,要是在没有我的消息,我怕他们会担心。\"
阿玉咬了咬嘴唇,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其实... 村里老帕头有台收音机,有时候能收到镇上的广播信号。\"
\"收音机?\" 楚风眼前一亮。虽然不能直接联系,但至少能获取外界信息。
\"嗯!\" 阿玉点点头,\"老帕头住在村东头最大的那间吊脚楼,他儿子以前是镇上的邮差。\"
楚风立刻站起身:\"能带我去见见他吗?\"
\"现在?\" 阿玉惊讶地看着他,\"你的伤...\"
\"不碍事。\" 楚风活动了下右臂,\"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阿玉犹豫了片刻,终于点头:\"好吧,但得等阿公去河边收网的时候。老帕头脾气怪,不喜欢陌生人,对人也是冷冰冰的,阿公平时都不让我去老帕头那里的!\"
两人正说着,岩坎抱着一捆渔网从院外走了进来。老人敏锐地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你们两个在嘀咕什么呢?\"
\"没什么,阿公。\" 阿玉急忙转移话题,笑道:\"我在跟楚大哥说镇上集市上的一些趣事呢!\"
岩坎狐疑地看了看两人,最终没再多问,只是嘱咐道:\"我去河边看看网,阿玉你等会把鱼炖上。楚小子别乱跑,伤口再裂开就麻烦了。\"
等岩坎离开后,阿玉冲楚风眨了眨眼,赶忙说道:\"走吧,趁现在!\"
楚风跟着阿玉穿过村子的小路。这个渔村不大,约莫二十来户人家,大多是简陋的吊脚楼。村民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外来者,但都友善地点头致意。
\"老帕头以前是村里的长老,听我阿公说,老帕头祖上并非我们缅国人,他的父亲好像是七十多年前大夏国军中的一名将领,后来战败后,带着一群手下来到了缅国,后来就在我们缅国安家定居了,他之前一直对外称自己是大夏人,原本性格也是蛮好的!\" 阿玉边走边小声解释,\"但后来儿子在镇上出事,他就变得很孤僻,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了!\"
村东头的吊脚楼确实比其他人家大些,但同样破旧。阿玉轻车熟路地绕到屋后,敲了敲一扇小窗:\"帕爷爷,是我,阿玉!\"
窗户 \"吱呀\" 一声打开,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老人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在看到楚风时明显紧张起来:\"他是谁?\"
\"他是阿公救回来的那个受伤的人,\" 阿玉连忙解释,\"他想借您的收音机听听新闻。\"
老帕头眯起眼睛盯着楚风看了许久,突然用生硬的汉语问道:\"大夏人?\"